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公德作文 > 節約作文

勤儉節約作文通用15篇

欄目: 節約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35W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勤儉節約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勤儉節約作文通用15篇

勤儉節約作文1

從遙遠的古代到繁華高科技的至今,從唐朝詩人李紳的“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到趙樸初的《寬心謠》:“少葷多素日三餐,粗也香甜,細也香甜;新舊衣服不挑選,好敢禦寒,壞也禦寒。”無不都顯現出中華民族傳統以來的美德——勤儉節約。

大家都知道周恩來總理生前素來節儉,他的故事家家户曉。他的勤儉節約從他所居住的房子就可看出,南海西花廳,自他住進來以後,就從來沒有裝修與翻新過房屋及庭院。還要求大家不鋪張浪費,珍惜現在的一切……

隨着現代科技的發展,人們的生活過得越來越幸福、美滿,可問題也就隨之而來,人們富足了,便經常會去酒店啊、咖啡廳等地方去放鬆一下自我,大家都知道,一般外出,人們都會叫上幾個朋友,一塊去熱鬧熱鬧。也正因為如此,不管到底能不能吃完,大家總會點上一大桌子菜,到最後,為了顧及面子,手一揮,説道:“結賬!大家走吧!”而桌子上,卻還擺着一大堆可口的菜品,有些甚至絲毫未動。

就是因為這小小的面子啊!它讓人們變的奢侈浪費!你們知道嗎?據調查:“自今年收秋以來;由於全球糧食大量減產(主要是歐洲)導致糧食價格上漲(中國一樣)。據聯合國統計,現在約六秒就會有一個人被餓死!”

大家可能會無所謂的説:“沒事,我才浪費多麼一點,全國這麼多人,不在乎我一個!”他説的沒錯,可他有沒有想過,假如人人都像他這麼想,那我們在幾年、甚至幾月後,將會變成怎樣?!我不敢想象……

同學們,勤儉節約,要從自身做起,要從思想上以“勤儉節約為榮,鋪張浪費為恥。”杜絕自己一人浪費沒什麼的思想。也不要以為勤儉節約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我們只需要從小事做起,節約每一滴水,不浪費每一張紙……

我們每個人都像一滴水,人人都節約,就好比是許多滴水匯在一起,逐漸匯成小溪、河流、直至海洋!讓我們行動起來吧,讓勤儉節約成為一種美德,讓這種美德,永遠流淌在人們心中!

勤儉節約作文2

勤儉節約是中國民族的傳統美德。在現在這個富裕的生活條件下,我們更應宣揚這種美德。

記得有一次,我和姑姑一起去鄰居張奶奶家做客,我看到張奶奶的孫子正在練毛筆字,他刷筆的杯子裏的水只有1寸多高,於是,我便問他:“為什麼你只用這麼點水涮筆?”他回答説:“用這麼一點水既然可以涮筆,為什麼還要接更多的水呢?”

聽了這位小弟弟的話,我想到了平時我在寫毛筆字前,總把涮筆的杯子裏接許多水;洗手時經常把水龍頭開的特別大。其實我們應該合理善用每一滴水。比如把洗臉的水用來拖地,拖地的水用來澆花……

許多老一輩的無產階級革命家都是勤儉節約的光輝典範。延安時期,革命領袖同戰士們吃一樣的飯菜,穿粗布做的衣服。建國以後,他們仍然很注意節約,衣服總是縫縫補補,穿了又穿。他們把節省下來的錢積存起來投入到需要的地方。我們只要留心就會發現,凡是有成就的人,都是在艱難和困苦的環境中度過一次又一次的難關。

有的人會説,以前的人比較窮,所以需要節約,現在的生活條件提高了,就應該好好享受生活。的確,建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社會主義事業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許多家庭解決了温飽問題,有相當部分的家庭達到了小康水平。但是,不管是從綜合國力來看,還是從國民人均收入來看,我國在國際排行榜中還都處在較低的位置,如果我們還不注意節約的話,我們將面臨很大的困難。國家的各項建設都需投入大量的資金,都需要精打細算。如果每人每天省1元錢,全國每天就能省13多億元,一年365天就能省4000多億元。把這些錢投入到國家的建設中去,將會起到很大的作用。

我們應從小磨練自己的意志,勤儉節約,提高在艱難困苦中生活的能力。勤儉節約是人類永恆的主題,我們青少年更需要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只有這樣,將來才能適應激烈的競爭環境,才能成為社會主義建設的有用之才。

勤儉節約作文3

“雷鋒”,這個響亮的名字,諦造出了引領人們思想道德的“雷鋒精神”,成為中華民族一個不可磨滅的精神瑰寶。他的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甘做革命的螺絲釘,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愛崗敬業的精神,嚴於律己,助人為樂,大公無私的革命精神始終鼓舞和激勵着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至今具有強大的感召力和影響力,成為我們永久的精神家園。作為新時代的少年,祖國的花朵和未來,如何讓雷鋒精神繼續與時俱進和發揚光大,是我們永恆不變的使命與責任。讓我們行動起來,做一個美德少年,心中充滿愛,從自己,從身邊,從小事做起,把愛心獻給社會,把孝心獻給父母,把衷心獻給祖國,讓雷鋒精神在我們這裏生根,發芽,開花,結果,時時倡導,事事體現,處處彰顯,代代相傳!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這兩句耳熟能詳的話出自家喻户曉的一位英雄——雷鋒。雷鋒他助人為樂而且不留名,我們應該學習他這種助人為樂的精神。3月5日是雷鋒日,我們應該好好學習他的精神,但是不能光在這一天學習,每天都要學習他的精神。為了學習他的助人為樂、好的實踐雷鋒精神,我們專門成立了一個“零距離”的志願活動,要時時刻刻幫助他人。希望大家都成為一個個“小雷鋒”!

我聽過爺爺奶奶講述雷鋒故事,我聽過爸爸媽媽講述雷鋒精神,雷鋒精神在神州大地已經傳頌了50年。50年前,雷鋒同志用短暫一生告訴我們,什麼是為人民服務;50年後,我們用實際行動告訴世界,雷鋒一直活在我們心中!

一個英雄,他的名字不該漸漸淡忘;一種精神,他的力量不會慢慢消退。雷鋒,重新賦予助人精神的內涵,將這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用短暫的一生悄然標註。

品一盞清茶,收穫沁人心脾的芬芳;覓雷鋒精神,探尋淨化心靈的洗禮。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雷鋒精神之精華,絕不止於助人美德,我輩必將上下求索,發揚光大。

人民的勤務員,光榮的勞動者,劃時代的雷鋒精神,必將指引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以奉獻為快樂源泉。

勤儉節約作文4

人類的活動,離不開我們生存的環境,我們生存的環境又離不開地球。地球上的自然資源已經逐漸枯竭,我們要行動起來,杜絕浪費。

先説節約水資源吧。我們日常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行為,都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損失。例如,我們洗米的水,白白浪費了很可惜,這些水可以用來澆花;我們洗衣服的水可以用來洗拖把,或者用來沖廁所。這些都可以讓資源再利用。當你去衞生間或廚房時,看見未擰緊的水龍頭要把它擰緊,水白白地流走不也很可惜嗎?

再來談談節約用電吧。我們在家時,如果不看電視,就要把電視機的插頭也拔掉,不然還是在“浪費”我們的資源;不僅是電視機,所有的電器在“空閒”時,都要把它們與外界“分開”,這些都是我們隨手可即的事,不僅對我們沒有傷害,還增加了電器的壽命。電對於人類來説可是很重要的哦!

我們在學校的時候,用水、電的地方很多,正因如此,我們才需要來節約,不如來聽聽我的建議吧。我們不在教室的期間,要隨手把電燈關掉;教室裏的多媒體在不使用的情況下,要把多媒體關掉。我們洗手的時候,儘量把水龍頭關得小一點;我們洗拖把的時候,也要學會儲水。

我們經常説要節約,節約,再節約,可真正能做到節約的有幾個人呢?你們是否想過,我們現在生活的地球得了“重病”,已經受到了嚴重的污染。我們可以從簡簡單單的小事做起,一個人節約,是人類的榜樣;幾十個人節約,正在慢慢的感染着我們;成千上萬的人節約,説明我們已經讀懂了“節約”。

節約,是我們力所能及的事。簡簡單單的幾個小動作,就能為我們的地球母親帶來無微不至的關愛。我們愛地球母親,她給了我們生存的空間。現在我們可以為地球母親做到的,也正是地球母親為我們帶來的。

勤儉節約,從我做起!

勤儉節約作文5

在現代的社會,勤儉節約是個既熱門又重要的話題。因此,全社會上上下下都普及起了勤儉節約。這不,我也成為了他們的一員,還拿到了一本寶典——《勤儉節約伴我行》。

這本寶典寶在哪裏呢?寶在:通過故事、故事解析、勤儉妙招、知識拓展、勤儉名言等方面,讓人們跳出對勤儉節約的舊觀念,在一個主題將要結束時,還會有一個名為節約小使者的部分,讓你用發現美的眼睛也去發現一下不勤儉的現象,並讓你轉動聰明的腦袋瓜去對付它們,使不勤儉的人變得勤儉,讓勤儉的人成為勤儉達人。

儘管這裏面的文章都很引人深思,但最令我難忘的,讓我受到最大啟發的,是開門見山的第一篇文章

這篇文章主要是講一個農民勤儉持家,過得豐衣足食。他臨終時,把寫有勤儉的字牌給了兩個兒子,告訴他們按這兩個字去做,就能過得無憂無慮。在兄弟分家時,將字牌一據為二,老大分得勤字,老二分得儉字。從此以後,老大隻勤不儉,整日辛苦勞作,成果卻被妻子和孩子們浪費掉;老二隻儉不勤,全家節衣縮食,卻不辛勤勞作,最終坐吃山空。有一年大旱時,老大、老二家裏已沒有了餘糧,情急之下把字牌踏碎在地。這時,有兩張紙條飛進來,告訴他們不能只勤不儉或只儉不勤,否則遲早要坐吃山空。兄弟倆便明白勤儉二字不能分家。於是,他們就勤儉地生活,日子過得越來越好。讀完這篇故事後,我猛然回想起以前我也只對勤儉理解了半層意思,認為勤儉就是節約的意思,根本無視勤的存在。我又看了看老二隻儉不勤的下場,便暗自感歎道:呼,還好我現在看了這篇文章,告訴我只有勤快地工作,節儉地生活才是‘勤儉’的真正含義,才能過上好日子。要是萬一我長大了以後還是隻理解了‘勤儉’的半層意思,只儉不勤,即使我節衣縮食,還是會像文中的老二一樣,最終坐吃山空。想到這,我不禁打了個冷戰。接着,我決定,我以後也要勤儉地生活,通過做家務賺工錢,把它們存起來,直到需要時才把它們拿出來用,不浪費一分錢。

就這樣,這本寶典讓我明白了勤儉的真正含義,並讓我成為了勤儉好少年。它的寶典之稱真是名副其實啊!

勤儉節約作文6

記得很小的時候,我們學的第一首唐詩就是:“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古人言“盡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艱難困苦,玉汝於成;居安思危,戒奢以儉。節儉,這一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今天的社會裏,更顯得意義深長。

我們從小就被教育,節約要從小處着手,從一粒米、一滴水做起,然而,節約終究不只是小事,現在的社會有時候變得很陌生,有些時候,節約成了小氣被人笑話,更有些時候,節儉卻被當成貧窮的表現。我們需要在全社會改變那種所謂的虛榮消費心理和浪費觀念,需要重新認識老祖宗留下的千年傳統和良好美德……

由此,我也想到了我們的節約意識卻反差很大。回想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是否注意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張紙……往往是我們在不經意中就造成了諸多浪費。許多紙張只寫了幾個字就扔進廢紙簍;白天亮着的電燈;衞生間水龍頭嘩嘩流水、地上到處灑落的糧食……

其實稍加註意,我們可以做得更好,但往往我們卻忽視了這些細節。我想,在家裏我們肯定能做到隨手關燈、關水;為什麼我們卻忽略了這些細節?關鍵是我們沒有將自身真正溶入到生活中,沒有將節約養成一種良好的習慣,並形成一種觀念。

節約,是對家庭幸福的盤算,更是一份社會義務的擔當。節約是一種遠見,一種態度,一種智慧。小到一個人,一個家庭,大到一個國家,整個人類,要想生存,要想發展,都離不開“勤儉節約”這四個字。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國家是難以繁榮昌盛的;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社會是難以長治久安的;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民族是難以自立自強的。

所以今天,我們應該大聲倡議: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牢固樹立節約意識,“讓節約成為習慣”、“讓節約成為生活方式”,堅持從自己做起,從每一天做起,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粒糧,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只有時時處處、點點滴滴都節約,我們才能節約資源,也只有時時處處從我做起,這樣我們的地球家園才會永遠美麗富饒!

勤儉節約作文7

節儉是一種美德,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應擁有的品質。但在今天,隨時隨地,我們都能夠看到一些人浪費的可恥行為。每到這時,我都不禁替那些人深深的惋惜:他們不僅浪費了糧食,還使自己的心靈沾上了污點,這是多麼可悲啊。

記得有一次,我們全家外出去吃飯,吃到最後,爸爸碗裏還剩下許多,我和妹妹勸爸爸趕快把飯吃掉,不要浪費糧食,可爸爸一再推説自己飽了,吃不下了,就好像我們是在無理取鬧一樣,卻從來沒有想過糧食的來之不易。唐朝詩人李紳説過“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是啊,每一粒糧食都是用農民伯伯的汗水和心血換來的,我們怎麼能浪費?我曾看到過這樣一篇報道:如果全中國上下13億人每人節約一粒糧食,那麼這些省下的糧食足夠5萬人吃一天。這是一個多麼觸目驚心的數字啊,可見,節約是非常重要的。

節約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在現實生活中就有許多例子。如:及時關好水龍頭,把飯吃乾淨,不要扔還沒有用過或還沒有壞的生活用具……

有一天,我們出去散步,透過一家餐廳的玻璃看見一個孩子委屈地站在椅子旁邊,嘴裏結結巴巴地説着什麼。剛開始,我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後來過去一看,才知道了事情的原委。

原來,孩子的母親和一些人吃飯,吃完飯要求把剩菜剩飯全部打包,可是孩子覺得很難為情,所以央求媽媽不要打包了,免得讓人笑話。幾番爭執後,母親生氣了,要求孩子把《憫農》背一遍。孩子背得結結巴巴,不甚流利,眼神中有埋怨母親的意思。背完後,母親對孩子自然是少不了一番苦口婆心的“大教育”,那母親説:“孩子,你知道嗎?這些菜是農民們辛辛苦苦種的,不能糟蹋它們,如果糟蹋它們就是不尊重農民的勞動。所以我們一定要珍惜並且不浪費一點兒糧食。”看來那孩子也明白了,低頭向母親認了錯,這件事情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節儉是重要的,浪費是可恥的,作為21世紀的小主人,我們決不能喪失節儉的品質。我們應該從一點一滴做起,做一個勤儉節約的好公民。

勤儉節約作文8

現在物質生活好了,人們的腰包漸漸鼓起來了,不再為錢而發愁,因而對一切無所顧忌。可是……物質總是有限的,環境只有地球這麼一個,如果像這樣的話,地球遲早滅亡,所以社會提倡可持續發展,提倡共同創建節約型社會。

周恩來在他的一生中,是十分注重節儉的。他的衣服、襪子、鞋子等總是補了又補,不講究奢華,每天粗茶淡飯,樂哉悠哉,吃飽喝足。我們在電視上和照片中看到的周總理總是穿戴整潔,那都是他穿着為出席重大事務而特別準備的衣服,對於富有的比爾·蓋茨,別看他有錢,他在花錢上也是斤斤計較的。有一次,他和他的朋友去吃飯,沒有空車位了,他的朋友要求停在貴賓車位,可是要花幾美元,他堅持不停,如此看來,他不是很節儉嗎?

那麼,這樣的人物都能夠做到節儉,你呢?

節約並不是説要為你家節省好多好多錢,因為你對節約不屑一顧:“這點錢花了怕什麼呢?”這點錢花了確實沒有什麼,節約的意義在於為你贏得了健康、為能源得到充分利用、為保護環境做出貢獻、促進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每張紙都雙面打印,相當於保留下半片原本要被砍伐的森林。不坐電梯爬樓梯,省下大家的電,換來自已的健康。認為把水龍頭開到最大才能洗淨碗碟和蔬菜,那只是裏心理作用。相比開車來説,騎自行車的人,第一不擔心油價漲,第二不怕體重長……

由此看來,節約有天數的好處,你是不是應該在消費時理智點?聰明點?

讓我們來想象人們花費大手大腳會創造的未來:堆積如山的垃圾覆蓋一層又一層尋找食物的蒼蠅,黑區區的海洋一望無際,茫茫大地寸草無生,天哪!一派慘不忍睹的景象……你願意去看嗎?那麼你不想的話,學會節約。

學會節約,就算為了您的健康、大眾的利益,為了全社會、為了全人類……每個人節約一點是很小的事,但是乘以60億的話,就是讓你瞠目結舌的奇蹟了!

勤儉節約作文9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在這兒要演講的題目是:《勤儉節約,從我做起!》。

猶記得我剛踏入小學的大門,老師就教我們背誦了一首古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從小,老師就教我們要勤儉節約!

千百年來,勤儉節約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李商隱有句名言“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是的,一個沒有“勤儉節約”精神的國家是難以繁榮昌盛的;一個沒有勤儉節約精神的社會是難以長治久安的;一個沒有勤儉節約精神的民族是難以自立自強的。

有同學會問:“勤儉節約,我能做什麼?”答案很簡單: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回想我們在學習與生活中,是否注意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張紙……而事實上,往往是我們在不經意中造成了諸多浪費。許多紙張只寫了幾個字就扔進廢紙簍;陽光明媚的日子,教室裏還亮着電燈;吃完飯,地上到處灑落着米粒;洗完手,衞生間水龍頭依然滴滴答答地響着,有時甚至還聽到嘩嘩的流水聲……其實稍加註意,我們可以做得更好,但是往往我們卻忽視了這些細節。為什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關鍵是我們的腦中沒有節約的意識,更沒有將節約養成一種良好的習慣,並形成一種觀念。

同學們,勤儉節約不是一時的、而是永恆的話題。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從身邊不經意的小事做起,節約一滴水、一度電、一張紙……“讓節約成為習慣”、“讓節約成為我們的生活方式”!一人一小步,將會帶動社會發展一大步!只有我們時時處處、點點滴滴都節約,我們才能節約資源,也只有時時處處從我做起,我們的.地球家園才會永遠美麗富饒!同學們讓我們用實際行動來為建設節約型社會、節約型校園、節約型家庭而努力吧!

謝謝大家!

勤儉節約作文10

家風其實就是一道道標準,約束着我們,讓我們和這個家的精神融合,在我們家,也有家風,就是我奶奶提倡的勤儉節約。

奶奶從小就教育我要勤儉節約,要節約每一張紙,每一度電,每一粒米飯。奶奶平時非常節約,祙子破了,會縫一下在穿,棉毛衫洗洗縮水,袖子太短了,她會把袖子在接一段,這樣又可以穿了。我有時非常浪費,麪包吃一半就扔掉,飯吃一半就吃不想吃了,奶奶會和我説:每一滴糧食都是農民伯伯辛苦種成的,不能浪費,要想以前二萬五千米長征的時候,紅軍沒有糧食吃,吃草和皮帶,是多麼艱苦啊!雖然現在我們生活條件好了,但也不能浪費,要時刻想着我們的幸福日子來之不易,要好好珍惜現在的生活。

小時候,我很怕黑。每天晚上,我總喜歡把家裏所有的燈都打開,照得整個屋子亮堂堂的,這裏,奶奶總是歎了口氣,對我説:“丫丫,要懂得節約”!我疑惑地問:“什麼是節約”?奶奶隨手關掉一盞燈,告訴我:“這就是節約”!從此,我明白了要節約用電。

我還記得有一次,我擰開水龍頭洗手,放了滿滿一臉盆的水,差點滿出水池,奶奶看到了説:“你怎麼能這樣呢?我委屈的説:怎麼了。奶奶説:你洗手時水龍頭一直開着,這樣太浪費水了。在許多邊遠山區裏,很多小朋友連喝的水都沒有,快把水龍頭擰緊吧,以後一定要注意節約用水。一個不經意的舉動,就已經造成了浪費,所以我們更應該小心的做好每一個細節。

上三年級的時候,我就想換一個書新包,奶奶認為我的書包還能用,又沒破,就是有點舊了,就不讓媽媽給我買新的了,説到了4年級在換新書包,到六年級畢業剛好兩個書包,如果三年級就換新書包,就太浪費了,我當時心裏特別不高興。開學了,我發現同學們都換了新書包,只有我還用舊書包,覺得很沒面子,一整天都和奶奶生氣。現在想起來,奶奶是對的。奶奶説從小就要學會節約,雖然現在生活條件好了,但也不能太鋪張浪費,能用的東西就用。今天我還看到報紙上寫着92歲崔崑院士一件襯衣穿了30年,卻捐了420萬積蓄幫助貧困生,感覺太偉大了,看完我都流淚了。

勤儉節約是中國人的一種傳統美德,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我們一定要勤儉節約,不隨便浪費電、浪費水、浪費食物。

勤儉節約作文11

“水是生命之源,我們要保護每一滴水。”這句話説得沒錯,如果沒有了水,地球就會乾裂;如果沒有了水,我們人類就可能渴死;如果沒有了水,就沒有了我們這個美麗的世界。我們要愛惜每一滴水,愛惜地球母親每一滴眼淚。

我校有好多同學,一下課,就跑到水龍頭跟前,把水龍頭打開,然後就拿水潑別人。走的時候也不把水龍頭關上,就飛快地跑。

我曾經也幹過這樣一件“傻”事。

每個禮拜,我和姐姐都要玩水,我們把水龍頭打開,水錶裏的紅色三角就轉起來了。水龍頭開得越大,紅三角轉的速度越快,付的水費也就越多。

一天,我和姐姐又要玩水了,姐姐一打開水龍頭,水錶裏的紅三角又轉起來了。姐姐看了,自言自語道:“要是水流出來,水錶不走那該有多好啊!”這句話正巧被在旁的我聽見了,我想了想,就説:“姐姐,我們只要把水龍頭開得小一點,水錶就不會走了。”“真的嗎?”姐姐驚訝的問。“不信你自己試試看。”姐姐試了試,果然,和我説的一樣。

姐姐又高興又驚奇地問:“誰告訴你的?”“誰也沒有告訴我。”“昨天,我洗完臉,沒有把水龍頭關緊。水一滴一滴地流出來,可水錶一點也沒走。”我神祕地對她説。“好,好,好!那我們快積水。”可是她一想,便皺起眉頭,姐姐説:“這樣太慢了!”“不要緊,我們只要從早上開始一直積到中午,不是就有許多水了?”她立刻迎上去説:“這叫積少成多。”説完,我倆發出低微的會心的笑聲。

這個“祕密”終於被爸爸發現了。

我們爭先恐後的把這個“祕密”告訴爸爸,以為爸爸會表揚我們。誰知道,爸爸語重心長地對我們説:“你們知道你們在幹什麼嗎?這是偷水!”“啊?我和姐姐呆住了。我們都成了小偷了,這麼嚴重呀!”爸爸又説:“如果人人都像你們一樣,誰給國家交水費呀!

你們不是偷了國家的水嗎?在説,浪費水也是不應該的!”聽了爸爸這番發人深思的話,我和姐姐的臉“唰”地一下子紅了。過了一會兒,我忽然昂起頭,指着那盆水説:“爸爸,我們把這盆水交工吧!”“這倒不必了,以後可不能再這樣做了。”爸爸嚴肅地對我們説。我們響亮的回答:“是!”

同學們,如果你們也是這樣的話,就請趕快改正吧!

水是生命之源,我們要節約每一滴水……

勤儉節約作文12

我們從牙牙學語起,第一個會發的音是“媽媽”,第一個會寫的詞是“中華”,會唱的第一支歌是《我愛北京天安門》。從那時起,稚嫩的心啊,就一心向着我們的祖國“媽媽”。人生道路上十七個春、夏、秋、冬,我們很慶幸,時時充滿歡樂,處處鋪滿鮮花,老師曾教導我們,只有祖國的富裕和強大,才能使幸福之花永放光華。

因此,為了使我們的民族屹立於世界之林,使這個發展中國家在世界上站穩腳跟,從此刻起,務必發揚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因為只有節約,幸福之花才能永放光華;只有節約,中華民族才能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中國古代就有“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的説法。有的同學會問:“此刻我們的生活這樣好了,還需要勤儉節約嗎?”我的回答是:“當然需要。”勤儉節約是一種美德,也是一種精神,它不以物質是否豐富為前提。

生活貧困要勤儉節約,生活富裕也要勤儉節約。俗話説:坐吃山空。歷史上“今日花天酒地,明日乞討過街頭”的例子屢見不鮮。我國五代時期有李存審“贈簇教子”的故事,李存審出身貧困,40年為國征戰,100多次被敵箭射中骨頭,之後他做了大官,看到孩子們整日吃喝玩樂,從小嬌生慣養很不放心,他就把過去從骨頭中拔出的箭頭送給孩子,告戒他們不要忘記勤儉節約,並説“當知爾父起家如此也。”

我國西部地區和一些偏遠的山區,經濟比較落後,生活在同學勤儉節約,為改變自我和家鄉的命運而奮鬥。

隨着我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勤儉節約的精神內涵更加豐富,繼承這種精神要從此刻做起,古人的話這天仍值得我們借鑑: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意思是説,節約是美德中的最大美德,奢侈是邪惡中的最大邪惡。

如果我們從此刻起,節約沒一滴水,那麼日積月累,我們就可能節約一個江河;節約沒一張紙,日積月累,我們就可能節約一片森林;節約每一度電,我們就可能節約一個小型發電站!那麼,既然節約這麼重要,就讓我們從此刻起,為了使我們的國家更加富強,幸福之花用放光華而努力奮鬥,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吧!

勤儉節約作文13

我到了學古詩的年齡的時候,我學到的第一首古詩就是“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們遲到的事物都是由農民伯伯用辛勤的汗水澆灌出來的。那時候我就覺得,在舊社會裏長大的孩子,雖然沒有我們這些孩子幸福,可是他們有一種我們現在孩子都很少有的良好習慣,那就是他們在困難中養成的勤儉節約的好習慣。這種習慣在我們現在這些孩子中很少有,因為我們都是家中的寶,是吃着蜜糖長大的,從小就養成了浪費的習慣,根本不懂得什麼叫節約,這樣的孩子長大了就會成為一個沒有出席的人,成為一個貪婪的、不會勞動的人。那些從小就養成勤儉節約的孩子,他們即會辛勤的勞動,又不會太浪費,這樣的孩子長大了就會成為一個有出息的人,

其實節約很簡單的,比如:我們每人每天節約一粒大米,就能讓貧窮的人們吃上一頓香噴噴的大米飯;我們每人每天節約一度電,就能讓鬧電荒的地方變得明亮起來;我們每人每天節約一滴水,就能讓喝不到水的人們喝上一年;我們每人每天節約一毛錢,甚至是一分錢,就能讓那些渴望上學的孩子們上學,也能讓那些捱餓挨凍的人們得到食物與温暖,還能讓那些無家可歸的人們回到家園,這些東西對於我們來説好像微不足道,但只要我們全國人民都節約,全國人民都能養成勤儉節約的習慣,那在我們國家就不會有什麼饑荒、水資源不足、電荒、油荒。

節約,是一種意識、是一種美德、是一種智慧,節約更要成為人們的一種習慣、一種作風。對個人,節約是一種科學的生活方式;對社會,節約就是一種文明。假如大家從現在開始能夠從我做起,牢記節約意識,從節約一度電、一滴水、一張紙、一粒糧入手,讓我們的世界變得更加美麗。

同學們,“讓節約成為一種習慣,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從我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

勤儉節約作文14

聽老一輩講,勤儉節約是我家的傳家寶。雖然現在條件好了,但我們全家人都信守“勤儉節約”,從不鋪張浪費。

爸爸是單位上出了名的“老煙鬼”。過去每天抽兩包煙還不夠,現在情況發生了變化,不僅從數量上減少了,連質量也下降了。幾十元的香煙平常很少買,偶爾出去應酬才抽,上班時就抽十元的“雲煙”或“紅河”。壓縮煙錢只是爸爸的一個小習慣,其實幾十年前爸爸就很節約。但在讀書學習、孝敬老人和幫助他人方面,他花起錢來連眼睛都不眨,許多發生在爸爸身上的故事,讓我至今還難以忘懷。

我的媽媽是一個非常勤儉的家庭主婦,雖然掌握着全家的財政大權,但自己從不亂花錢,就連購買生活必需品都要精打細算,最近更是把“節約”發揮到極至。過去做紅燒肉時,肉佔三分之二、土豆佔三分之一,現在全被顛倒過來了。幸好媽媽的廚藝相當不錯,飯菜依然鮮美可口。過去家裏的麪包、牛奶、糕點吃不完是常有的事,現在卻很少出現這種情況。我和爸爸説她“摳門”,媽媽卻説這是“美德”。

在家裏,我是唯一的“小皇帝”,花起錢來大手大腳,有時還喜歡跟富家子弟攀比。為幫助我改掉壞習慣,爸爸媽媽真是苦口婆心,經常講過去家裏如何貧窮,走上社會如何艱辛的故事,終於讓我明白了“成由勤儉敗由奢”的道理。現在我正悄悄地發生變化,很少向父母要零花錢、很少買零食,還擔心會變成有錢不會花的人呢!

朋友,如果你生長在這樣一個“勤儉為本、節約為榮”的家庭時,你會不會與父母親翻臉?我可沒有

因為我們家一直保持勤儉節約的好傳統。

爸爸媽媽經常説:“做人關鍵是要有愛心、有責任心,不亂花錢的人並不意味着家裏沒有錢,而是要把省下來的錢用在最需要關愛的人身上。”我們家年年都給受災的羣眾、上不起學的孩子捐款,就在汶川大地震後,我們又把近段時間節省下來的錢寄給災區羣眾。

良好的家風,就好像燦爛的陽光,新鮮的空氣,非常有利於孩子健康成長。能生長在勤儉節約的軍人家庭,讓我感到幸福和自豪。

勤儉節約作文15

你可知道:我國的用水面臨着嚴峻的問題,所以我們要珍惜水資源,節約用水。比如:用完水後,要擰緊水龍頭,以免造成“一江清水向東流”的浪費現象,如果發現水龍頭壞了,要及時修理,避免損失大量的水,大家也別小看廢棄的電池,因為一粒鈕釦電池會污染600噸的水,如果你把它扔到水裏,水將無法飲用。我們應該把電池收集起來,送往回收站,這樣既可以避免污染水源,又使電池得到回收,一舉兩得。大家不能只是口頭説説而已,要行動起來呀!

不僅僅要節約用水,還要節省森林資源。我國森林資源總量不足,森林覆蓋率只有18.21%,相當於世界森林平均覆蓋率的61.52%;全國人均森林面積和人均森林蓄積分別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和六分之一。森林質量不高,平均每公頃蓄積量只有84.73立方米,相當於世界平均水平的84.86%。

這就是森林資源向我們發出的警報!我們要節約利用森林資源,首先,不能亂扔稿紙,也不拿沒寫過的紙張折飛機之類的小工藝品,更不要亂砍亂伐,任意踐踏花草樹木,要植樹造林,愛護花草樹木。

不使用一次性的東西,如紙杯、木塊等等。在學校,我們要建立“綠色銀行”,撿起以前丟棄的紙屑、小手帕等。外出就餐時,自帶勺子、筷子。同學們,我們一起行動起來,節約利用我們有限的森林資源。

我們生活中到處都離不開電。電,給我們帶來各種便利,但是我們要節約用電,因為電幾乎是由燒標準煤產生的,而在我國儲藏的煤只夠開採100年了!大家想想,100年以後,我們的子孫後代該怎麼辦呢?

所以,我們要節約用電。首先,從自我做起,我牢記“人來燈開,人走燈滅”,盛夏時節,開空調時,不要把温度調得太低,適合就可以了。平時的照明燈,儘可能用節能燈,因為普通燈泡把大量的電能轉化為了熱量,只有小數轉為光線,而節能燈把電能幾乎轉化為了光明。

積羽沉舟,在我們這個13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如果每個人都不注意節約資源,那麼我們的資源儲備將無法承載中華民族的發展之舟;珍惜資源,保護資源,節約資源,人人有責。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珍惜地球母親賜予我們的一切自然資源,使我們的家園年年春光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