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公德作文 > 環保作文

【實用】生活的環保作文四篇

欄目: 環保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41W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生活的環保作文4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實用】生活的環保作文四篇

生活的環保作文 篇1

我家的環保生活發起人是媽媽,最早可以説是響應者很少,我和爸爸都不是很積極。為什麼呢?且看看媽媽煞費苦心、精心制訂的環保生活基本原則吧!

節約用水。為實現科學合理地循環使用水,媽媽編制了許多諸如此類的流程,如洗臉-洗衣服-擦地、淘米-洗菜-洗碗等等。雖然我從書上和報紙上經常看到全球水資源嚴重缺少的報道,但是這也太摳了吧。媽媽就用事實和數字來教育我,看到地球上還有那麼多的人連喝的水都沒有,有的孩子從沒有洗過澡,我逐漸感到了珍惜每一滴水的價值和意義。現在我已經適應了這樣的程序,無論洗手還是洗水果,下面必須用盆接着。給我觸動最大的是洗車這件事,以前我家去洗車場洗車,只見工人用水管嘩嘩地衝車,爸爸説洗一輛車至少要用幾噸水。現在我家平時都是自己洗車,週末或晚上,我們拎上一桶水,全家總動員,分工明確,爸爸擦最髒的車面,我擦車窗户,媽媽收拾車內。我們一邊擦車,一邊説笑,這時候往往是我一天中最快樂的時光。

多走路,少開車。由於我家萬科四季花園離我的學校和爸媽單位都比較遠,平時出行離不開車。但是媽媽提議,週末儘量少開車,最好不動車,3公里以下出行基本靠走,3公里以上乘公交車。最初,習慣了四輪生活的我還真不習慣,情緒挺大。但是媽媽不放棄,她向我和爸爸宣傳走路的諸多好處,特別是爸爸眼看腰圍逐年上漲,終於也站到媽媽的戰線。無奈的我自從被迫加入到他們的暴走一族後,也慢慢體會到走路的種種妙處:可以開心地和爸媽談心,可以悠閒地看路邊的小花小草小樹,可以隨意到路邊的小店買自己喜歡的東西……這些都是以前所不能體驗到的。

我家的環保生活基本原則還有很多,什麼“布袋不離手,遠離塑料袋”等等。其實快樂的環保生活就是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即使我們所做的是那麼微不足道,但是如果每一個地球公民都能從身邊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我們一定會擁有一個更加美麗、健康、和諧的新世界。

生活的環保作文 篇2

“低碳生活”所倡導的節能、環保、健康的理念,越來越被國家、社會甚至老百姓所接受,這種生活方式已經逐漸成為一種時尚的生活潮流。

如果人類生產、生活中排放的二氧化碳越來越少,我們生存的環境將得到最大限度的保護。讓我們盡情地暢想一下未來低碳生活的景象吧!那個時候,我們頭頂的天空更加蔚藍而透明,我們呼吸的空氣更加清潔而純淨。我們居住在智能化的建築裏,在寒冷的冬天,它自動地釋放在夏天積蓄的熱量,讓房間温暖如春;我們乘坐着用電力等各種清潔能源驅動的交通工具自由地往返穿梭在大都市的各個角落;工廠再也見不着粗大高聳的煙囱,它排放的廢氣已經通過特殊的裝置轉化成為可以直接澆灌田園的純淨水;大家都穿着納米材料製成的衣服,髒了不用清洗,直接按一下衣服上的鈕釦,又變得乾乾淨淨了,這種衣服還像我們體貼的朋友,冬天帶給我們熱量,夏天送給我們清涼;我們吃着太空栽種的蔬菜,我們品嚐着沒有公害的新鮮水果,我們的山更綠、我們的水更清。那個時候,我們在太空中俯瞰地球,它一定會象一顆温潤的藍寶石,在茫茫的宇宙閃爍着晶瑩的光輝!

其實,我也是一個低碳生活的小小參與者。每年,我都會把不能再穿的衣服、不用再看的書籍集中起來,跟着爸爸去偏遠的農村幫助那些貧困家庭的孩子;我會把家裏的飲料瓶、廢報紙、舊紙板收集起來,定期送去回收站,讓它們化廢為寶得到重新利用;我經常關掉家裏的“長明燈”、“長流水”,我還在夏天把爺爺奶奶集中在我的空調房間共享清涼,這樣就可以少開一個空調;上街時,我總不讓爸爸開車,請求他和我一塊兒步行,這樣不僅可以減少汽車尾氣的排放,而且還鍛鍊了身體,真是一舉兩得啊!在學校的時候,每當我看見有一些同學接了滿滿一杯水,可沒喝兩口就倒掉了,多可惜啊,這個時候我會勸告他們説,水是我們班級的集體財產,可不要隨意浪費啊!我覺得,生活中如果留心,你會發現有很多的細節是可以減少污染、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

低碳生活,可以讓我們的家園更美麗,可以讓我們生活更美好。朋友們、同學們,讓我們攜手行動起來,用低碳生活的方式,共創充滿活力與激情的明天!

生活的環保作文 篇3

6月1日實行“限塑令”,我怕母親不習慣,星期天看望她時,順便帶了兩個環保袋。母親笑着説:這樣反而好。塑料袋太悶,好好的菜都焐壞了,我早就準備買個菜籃子了。我望着陽台上的搓衣板,父母自制的晾衣架,禁止使用塑料袋,對母親的生活絲毫沒有影響。

想起兒時,塑料袋幾乎是看不到的。去糧店買米買面,自帶布口袋;打醬油,是拿自家瓶子去的;買糖果,數了就直接放進口袋裏;草繩穿了魚頭,鴨蛋、水果則是尼龍網兜兜着,絡子較細的網兜一般不捨得扔,洗乾淨了放着。那會兒家裏還沒有洗衣機,冬天洗羊毛衫等厚衣物時,擰不幹,就放進網兜裏攤開來瀝水,等瀝乾淨了,再晾在竹竿上。這樣羊毛衫就不會因為擰不幹而掛得變形。

那時父親在紙廠上班,廠裏成年累月做紙袋、信封,其中牛皮紙折成袋用來裝餅乾、紅糖等食品。逢年過節去親戚家,提着紅紙包的雲片糕,細麻繩四方紙片扎的精緻小巧的各色點心,摩挲久了,油慢慢浸出來,香味也透過紙包飄得滿屋都是。有一回,父親帶我去龍潭街,回來買了半斤鹽水鴨,用紙袋盛着,可盛不住那股清香。於是耐不住饞,一路走一路吃,沒等到家,紙包早癟下去大半。上個世紀80年代後期,父親的`紙廠開始做手拎的紙包,那是雀巢咖啡等飲品定點的包裝袋。慢慢地,商場買東西漸漸用上了紙包、塑料袋。小哥在村口開了個滷菜店,為方便顧客,也用起了塑料袋,但我們家裏人去買,都是自帶盤子,因為大伯母説,塑料袋拿貨兩分錢一個呢。那會兒,只是要替小哥省兩分錢,哪會想到自帶盤子買滷菜其實最乾淨最環保。

母親下田勞作,往往天黑方回。我迎到村口,母親肩上扛着鋤頭,手裏拎着竹籃,我接過籃子挎在胳膊上,籃子裏有黃瓜,茄子,西紅柿,兩寸來長的小青菜芽兒,間或有一兩個香瓜,沾着泥土。我不待母親開聲,直接拎着香瓜奔去井邊,連帶着將籃子也沖洗乾淨。第二天母親拎着竹籃上街,回來後籃子裏滿滿的香菇木耳麪筋糖果和少許肉。竹籃,空了又滿了,盛了兒時的快樂,清貧卻滿足。後來,塑料袋普遍使用,竹籃們便被棄之一邊了。每次探家,都是提着塑料袋裝的東西回去看望父母。母親一大早上街買菜,回來時大小塑料袋十幾個,母親説,這袋子勒得手生疼。

如今,我帶上環保袋陪母親去市場,看到不少阿婆挽着小竹籃選購蔬菜,我也將環保袋挽在胳膊上,就像挽着兒時的竹籃,偎着母親,彷彿時光倒流,只覺腳下踏實,心下踏實。

生活的環保作文 篇4

暑假怎麼過,這是個問題。

過得好不好,有沒有意義,看起來是孩子的事情,實際上考驗的是父母大人。

我家和別家又有些不同,所以,劉牛牛的暑假生活自然也是與眾不同的。這當然不是特別的安排,而是一種沒有選擇的選擇。我們的宗旨是儘量遠離城市,離開電視和電腦,親近自然,親近夥伴,親近你所愛的人。今年,我會抽時間和孩子一起過一個低碳、自然、健康、環保的暑假生活。

大概設想是分三步走:首先自然是老家鄭州。鄭州是個人情味很濃的城市,那裏雖不是特別富裕,但是有一種特別的城市味道。那裏的街道、小吃、口音都是那樣親切,我們在那裏出生,成長,求學,直到去年才離開。怎不讓人魂牽夢繫,日思夜想。劉牛牛至今還在想念着她的老師和同學們,那裏的每一條小道,每一顆小草都記載着許多有趣的故事。還有那個她從小到大都經常去玩的公園,不知道有沒有什麼變化。看蹦蹦牀的阿姨還在嗎?賣棉花糖的老頭還在嗎?那裏的噴泉和猴山還一如既往嗎?

當然,還有她日日想念的姨媽和姐姐,和她們在一起,比自己家更舒服和自由。因為,從小是在她們的懷抱里長大,她們是那樣的喜愛她、想念她。不想一別已經一年有餘,是該團聚了,一年一次啊。不僅可以見到姨媽姐姐,還可以見一見昔日的同學們,她們可以一起逛公園,溜冰,吃冰淇淋、看電影,一起捉蛐蛐,釣小魚,劃小船。每到夜晚,姨媽一家總是拿上一張草蓆,走到很遠的地方去乘涼。那裏沒有城市的渲鬧,卻可以聽得見蟲鳴,微風徐徐吹來,仰望是滿天繁星——我們可以坐在草地上,磕瓜子,打撲克,聊天,哈哈大笑。這是涼爽的夏夜,只為那無憂的開懷。

這是我們的故鄉,難以忘懷的地方。為了生活,我離開了你,但總有一天,我會更好地回到你的回懷。因為,家是一個永遠無法取代的地方。

劉牛牛在QQ簽名上寫到:小時候很幼稚,但是很快樂。

每二個計劃,就是讓去看姥姥姥爺。姥姥姥爺原來也生活在鄭州,可他們厭倦了城市生活,就告老還鄉,回到他們的老家去了,那兒是真正的田源生活,田間陌巷,雞犬想聞,房前屋後就是大片的帶着清香的土地,滾滾的麥浪已變成綠油油的玉米。姥姥還養了幾十只小雞,自家院子裏種了蔬菜,讓劉牛牛看看什麼叫真正的蔬菜農場。

當然,這裏沒有什麼工業和污染,沒有電視,沒有電腦,手機也很少使用。空氣是清新的,食物是自產自銷,絕對綠色食品。村子裏的小夥伴們是親切友愛的,他們可以給你任何你想要的玩具,都是自己親手做的。

第三個安排自然是回到上海,我們家離上海也就一小時的車程,看世博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要和哥哥玩。上海雖是個大城市,可人多車多,並不怎麼好玩兒。但只要和哥哥在一起,劉牛牛就是宅在家裏也是開心的。但是考慮到她的眼睛的治療問題,在上海的時候不會太長,因為她總是忍不住想玩電腦。

由於流動作戰,“居無定所”,和往年的暑假一樣,劉牛牛還是老規矩,不報任何興趣班,學習班,舞蹈也停掉了,就是一個字,玩。

對孩子來説,玩,就是最好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