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結伴而行高中作文

欄目: 高中生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07W

結伴而行高中作文篇一:結伴而行審題

結伴而行高中作文

一、審題

非洲諺語強調“但”後面的內容,即:一個人不可能走得很遠,一羣人才能走得更遠。它告訴人們:做事要有合作、團隊意識;眾人智慧勝於個體力量;成功來自集體的團結、協作努力。席慕容的話強調個體走自己的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人生之路有些地方可以依靠別人,但有些路必須自己單獨去走、體驗,即使路上有坎坷、挫折,也要堅持走下去,因為,這是人生必走之路,不可缺少、無法替代的成長之路。

兩則材料説法各有側重,可以把兩則材料綜合起來思考,也可以立足一則,兼顧另一則思考,但不能完全把兩則材料對立起來看待、理解。

本次作文審題難度不大,偏題的同學不多。少數人把“羣行”與“獨行”的關係錯誤理解成“大與小”“談友誼的重要性”。

寫法上出現的問題主要有:

1.用“既??又??”式並列“羣行”與“獨行”。文章的整體構架變成“有些事需要羣行”,“而有些事又需要獨自承擔”的兩段分列形式。兩邊平均用力,每處都不深入。這種寫法雖然算“基本切題”,但是也只能在四類卷中賦分。若是兩面都提到,只能一面為主,另一面為輔。

2.邏輯層次推進有問題。段落之間只有例子的不同,而分析説理卻沒有推進。沒有注重辨析看似同類的例子中內涵的差異,並從中提煉出分論點。比如,屈原對理想的“九死無悔”的執着堅守與魯迅為喚起民眾的荒原吶喊,完全可以從人格操守與文化自覺兩方面來分析説理,而不是簡單地重複強調對理想的孤獨堅守的重要性。

另一種情形是用孤立而不能窮盡一類的例子排列成文。比如:

A.大工業生產需要合作

B.文學創作需要獨處

這樣的段落領起方式,可以從行業不同的層面無限排列下去。

結伴而行高中作文篇二:獨行與結伴

材料作文“獨行與結伴而行”寫作指導

【文題回放】

閲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想要走得更快,請獨行;要想走得更遠,請結伴而行。”——非洲古諺

這個非洲古諺語,寓意深刻,一定引發你很多思考。請選取一個角度,聯繫實際,寫一篇文章。要求:(1)題目自擬;(2)全文不少於600字;(3)不要寫成詩。

【思路點撥】

(1)審清題目中的幾個關鍵詞:“更快”“更遠”,以及“獨行”“結伴而行”。“更快”強調速度,“更遠”強調距離;“獨行”突出自己一個人的行走,心無旁騖,“結伴而行”突出與他人的相互協助。(2)理解兩個並列分句間的關係,兩者不是選擇關係,而是並列關係(或遞進關係),因此,立意時側重寫“獨行”或“結伴而行”屬於切題,但最好的是關涉“獨行”,也突出“結伴而行”,因為人生旅途中有時需要獨行,有時需要“結伴而行”,若能加入對“獨行”或“結伴而行”的辯證思考,可以酌情提高分數。

可有如下構思:

①贊同第一個觀點想走得快必須單獨行動。比如徐霞客、比爾蓋茨、喬布斯,他們的思想遠遠超出了他們所處的時代,他們所取得的成就也理所當然地處於時代的最前列。

②贊同第二個觀點想走得遠必須結伴而行。比如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可謂一代天才,然而在創立的道路上,最初信奉單打獨鬥的他卻舉步維艱,只因他縱然是天才程序設計者,可在商業運作方面卻難擔大任,後來正是他與夥伴的合作同行,才締造如今鼎盛的社交網絡。③辯證地看待單獨行動與結伴而行的關係,既要有開拓創新的勇氣,敢於走別人之不敢走之路,又要重視合作的力量、合作的精神。

【參考例文】

1、結伴而致遠

在人生的漫漫長途中,有人輕裝簡從,步履如飛;也有些人三五成羣,安步當車,相互扶持着前進。而當我們仔細省察後卻發現,在這人生之途中前行最遠的,最後成功者並非是那些孑然獨行俠,而是那些結伴同行之人。

須知,人的一生並非百米衝刺,而是沒有終點的馬拉松。因此,決定人一生的便不是他前行的速度,而是他終其一生所達到的最遠端。然而,人的一生又決非坦途,正如障礙賽跑,成績的優劣取決於障礙的跨越而不是平地的衝刺,人生與其相似,但又不盡然——因為許多障礙並非一人之力即可跨越。因此,為了達到那最遠的彼端,結伴而行理應是必然的選擇。結伴而行,是每個個體弱點的相互彌補與優勢的共同發揮。

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可謂一代天才,然而在創立臉譜的道路上,最初信奉單打獨鬥的他卻舉步維艱,只因他縱然是天才程序設計者,可在商業運作方面卻難擔大任,而正是他與夥伴的合作同行,才締造瞭如今鼎盛的社交網絡。一個人或許可以成為天才,但卻無法成為方方面面都無懈可擊的全才。而任何大的事業,與此相反,需要的卻是能應對千種變化萬般局面的全才。因此,人們需要結伴而行,用彼此的優勢互相彌補,這便是所謂“一個好漢三個幫”的內涵。人生中的大多挑戰需要的都不是單打獨鬥或是單人衝刺,恃才自傲如扎克伯格,仍與同伴一步一步走過開創Facebook的道路,我們自然也應從中獲取借鑑。結伴而行,更是精神上的相互扶持與支撐。這或許並不被人關注,但人生之途中總會遇到失敗、挫折甚至災難。那些單獨上路的人,當打擊突如其來,痛苦、煎熬、絕望接踵而至,必孑然無人依靠,於是太多這樣的人便猝然倒下。然而結伴而行之人,能在彼此的支持與關懷下,共同渡過難關。汶川地震中,曾有幾位中學生被掩埋在黑暗之中,幾近絕望。但

他們彼此扶持,用歌聲撫慰彼此,用手機的光亮照亮黑暗,最終在廢墟中生還。儘管結伴而行抑或單獨前行並非他們的選擇,但它也足以告誡我們,在困厄之中,單個人的精神是渺小脆弱的,結伴而行的人們卻在彼此的支持互助下變得無比堅強。最終,他們便能一同走出困厄,繼續帶着這份羈絆前行。

所謂欲速則不達,當我們認為同伴是牽絆而總想疾行時,請認清,人生的道路遠非那般平坦。人類就是以洪荒時代相伴同行而走到了今天,這已足夠啟示我們——“結伴而行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事例:馬克思、恩格斯、周恩來、居里夫婦、嫦娥奔月、神舟飛天、蛟龍入海??現代社會合作共贏。)

2、最遠的路屬於孤獨的靈魂

“想走得遠,就結伴同行。”看到這句話,我想起了徐霞客。曾有一次,他因為執意想攀登華山最險的蓮花峯,與勸阻他的嚮導告別,一個人走完了這條最遠的路,留給全世界一個孤獨卻驕傲的背影。他彷彿在告訴我:如果你的路的確遙遠,就一個人上路吧;最遠的路屬於孤獨的靈魂。

想踏上最遠的路的往往都是靈魂孤獨的人。他們的夢想不是特立獨行,就是巨大無朋,這決定了他們的征途遙遠,超過了他們所能找到的絕大多數同伴;藏在這夢想背後的,是他們對世界與眾不同的理解與愛。他們能感知到別人無法感知的東西:比如徐霞客,他從天涯海角的風光裏感知到生命的激情,同樣的風景對於嚮導來説可能沒有意義;比如梵高,他從向日葵和麥田裏看到的希望和熱愛,對當時的藝術評論家而言不可理喻。

感到被人所不能感,這就是靈魂孤獨的實質,也是他們踏上“最遠”的逐夢之路的動因,而這些靈魂孤獨的人想要走完這路,最重要的是守住自己的孤獨。

個人對羣體有與生俱來的依賴,會下意識的認為留在羣體中是安全的保障。為什麼有人説“想要走得遠,就結伴同行”?因為羣體能團結協作、公克難關,保護個體度過他們一己所不能度過的艱難險阻。

然而,羣體的路不會太遠,絕大多數人會在實現了他們所能感知的生命意義後停下來:得到財富,獲取地位,受社會認可??就像社交網絡“facebook”的創始人之一愛德華,在公司價值千萬時就想把它賣給大網站。他就是“點到為止”停下腳步的“大部分人”。他不能理解另一位創始人扎克伯格要改變世界的孤獨夢想。

要結伴而行嗎?假如你憑着這個想法一開始就融入了羣體,這個時候恐怕就只能“隨以止”了——因為你對羣體已經產生了依賴,你無法在面對孤獨,一個人闖關涉險,一個人面對人生的恐懼可以輕而易舉的把你壓垮。一位想借助集體的力量躲避艱險,是你從一開始就出賣了自己的孤獨,從此以後,你已經失去了孤獨的能力。

最遠的道路屬於孤獨的靈魂——不僅生而孤獨,更要守住孤獨。何必擔心失去集體的庇護?經歷過幾次獨自掙扎,你會發現,艱險也不過如此。一個人面對道路和挫折,成功與失敗其實沒那麼可怕。唯有這樣,你才能守住孤獨,與他長久相伴,在屬於你靈魂和命運的遙遠征途上堅持下去。

最終你會走到屬於你一個人的終點,實現你獨特的認知決定的獨特的價值,也許你會留給世界一個背影,那是靈魂的獎賞。

獨自上路吧,最遠的道路屬於孤獨的靈魂。

3、合作共贏

當今社會是一個充滿競爭與挑戰的社會,但這並不意味着凡事都要爭個你死我活,學會合作才能共贏。

現代社會中,心理學從以前的冷門變成一個熱點,究其內因,是由於現代社會快速發展,許多人都生活在快節奏的進程中,人與人之間充滿競爭意識,因此,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壓力,所以使心理學備受關注。

競爭固然是好事,可以激發人的潛能,但競爭中也要有合作,這樣的競爭才是良性的。然而,現在許多人之間的“畸形競爭”造成了一幕幕“杯具”。日本目前的自殺率很高,每年因心理壓力自殺的人不在少數;美國硅谷同樣如此,許多人為高薪採取一切競爭手段,導致每年失業率很高,同樣也提高了自殺率。

可見,沒有合作的競爭是不可取的。合作的首要前提是有一個共贏的心態,即我們合作是為了共同的目標,共同的利益,我們參與競爭是為了提升自己,激勵自己,而不是想辦法去打敗別人。每一個參與競爭的人都是一個具有雙重身份的人,即“征服者”與“被征服者”。正如一位名人所説:“我們最大的敵人是自己。”參與競爭是在競爭中合作,在合作中競爭,最終戰勝自己,提升自己。

擁有這樣的心態,我們才能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才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同時,才能共贏。

諾貝爾獎獲得者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皮埃共同合作提取出了鐳元素,並將這一成果獻給世界,與此同時,也有許多科學家與居里夫人研究同樣的課題,但居里夫人衝開“畸形競爭”的束縛,將他們夫妻二人的研究成果寫成報告,並寫明瞭提取方法,研究過程,等等。他們的目的是與其他科學家合作,提取更多有益於世界的鐳元素,他們拒絕申請專利,他們想讓全世界分享他們的成果,並與全世界的科學家合作共贏。

居里夫人取得的成就令我們感歎,但與此同時,我們有懾服於她不被競爭衝昏頭腦,積極參與競爭,同時又合作共贏的心態。由此可見競爭與合作並非水火不容,它們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他們同為提升自己,推動社會進步發展的強大動力,缺一不可。

處於學習競爭激烈的時代的我們一定要擺正心態,不要只為競爭而學習,而要明確學習的目的是為充實自己,競爭的目的是提升自己,一定要在競爭中學會共贏。合作共贏,積極競爭,始得和諧。

結伴而行高中作文篇三:高中優秀作文

認真去走自己的路

“阿里巴巴”總裁馬雲曾經説過:“有一點點成功,是用自己的左手温暖右手。”別人給再多的鮮花、掌聲、稱讚,終究無法一直擁有,即使一直擁有也不如真真實實走自己的路來得實在。

正如詩裏所説,沒有不下台的演員,沒有不散場的觀眾,只有長長的路才最真實。我們要做的就是不斷地走自己的路,快樂認真的去走。

忘不了阿蘭·約翰遜摔倒後倔強離開的背影,忘不了在聽到支持者惋惜聲後堅決説出的“除了我自己和我的夢想,我沒有對不起誰”的話語,這個排名世界第一的田徑跨欄選手就這樣臨場摔倒,失掉獲得鮮花、掌聲甚至是別人崇拜的機會,但他明白他沒有失去人生的路,也沒有失去走下去的勇氣,於是他認真的站起來,繼續鏗鏘的走下去!

同樣,另一個認真走自己路的人——劉翔,他的堅持、退出後的'淚水,為了夢想所承受的我們無法想象的痛苦,都讓我們由衷敬佩。他的退賽,是對不可抗拒的現實的放棄,是對自己未來負責的抉擇,這需要多大的勇氣啊!他也明白他的退賽會給他、給全中國人造成多麼大的缺憾,但他不能不對自己未來那長長的路負責,這,更讓我們肅然起敬!

感動世人的帕蒂娜,勝敗同樣動人的埃蒙斯,舉出世界的龍清泉,巾幗英雄王嬌??他們都不是隻會沉醉在一兩次勝利中而不思進取的人,他們都是認真去走自己路的人。

他們身上,散發着執着的光輝,他們身上,洋溢着堅持後的美麗!他們讓我們更加懂得:自己走出的路,才是一條不一樣的路;自己認真去走的路,才會是被自己珍視一輩子的路!

就像“阿里巴巴”總裁馬雲在不斷的摸索、不斷的失敗卻始終堅持,最終走出了一條曲折卻美好的路一樣,當我們拋開結果去發掘他“走路”的精神,會讓我們明白:只有自己才是可以幫助自己實現夢想的人,只有不沉醉於別人給的讚美,真真實實去走自己的路才會成功,才會開闢出一片新天地!

在漫漫人生路上跋涉,有時是結伴而行,失意時有人攙扶一把,得意時有人送來鮮花。但更多時候還是獨自行走,失敗了只能自己掙扎着爬行向前,正是這種掙扎的爬行,才使過程那麼珍貴!

是啊!無論風,無論雨,無論路的乾燥與泥濘,我們都要認真的去走,因為,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疲勞的鞋子,永遠讓他向前!

收穫在寬容的一瞬

藺相如寬恕廉頗的謾罵,收穫了一個國家的安寧;

韓信容忍他人的欺辱,收穫了一生的功成名就;

黃石公寬恕別人的無禮,收穫了一位凡人的佳譽。

寬容,只要我們以此來待人待事,我們就會有所收穫。

反觀割麥人,因為不能寬容一穗青麥而失去了所有的麥子,顧此失彼,因小失大,愚蠢至極。

龐涓不能容忍比自己有才的孫臏,三番五次地使孫臏陷入及其窘迫的地步,殊不知,卻成就一個軍事奇才。他的逼迫使孫臏清醒過來,於是在桂陵之戰中,龐涓最終失去的是自己尊嚴與生命。

龐涓不會寬容,所以他一無所獲。相反,鮑叔牙的寬容大度則詮釋了另一番理念。他寬容管仲的小小過失,與他共同輔佐齊國,成就齊國霸業,這就是一種收穫,這就是寬容的收穫。

有的人總沉浸在別人的缺點中,而不去尋找自身的弱點,更不懂得包容對方,最終會因此失去太多,割麥人如此,龐涓也如此

因此,我們應敞開心胸,多包容一下他人,那樣,我們會有所收穫。

有這樣一個丈夫,長年在外地工作,他並不知道妻子已有了外遇,直到一次回家後聽到妻子的坦言。他心如刀絞地要求妻子將那人帶到家中與自己見面,妻子雖然不願意,卻也無奈,只好答應。

到了見面的那天,兩個男人獨自交談起來。談話結束後,妻子在送第三者途中才問及到,丈夫與之交談的內容全都是關於如何愛護她的,並且還祝福了她們,這樣,第三者主動提出了離開女人,女人不再説什麼,回到家做了一桌子好飯菜給丈夫,從此過上幸福的生活。(本例子有點不恰當)

朋友,閉上你的眼睛,任思緒無絆地張揚,你是否想起我們身邊太多需要寬容呢?朋友的小毛病需要寬容,老師的小錯誤需要寬容,父母的小責備也需要寬容。

我們需要寬容的太多,只要你肯敞開心扉,包容世間萬物,那麼,我們的人生也就有了收穫。來吧!包容世間的細小塵埃,你將收穫更多、更大的成功!

捨得

俗話説“有舍才有得”。

如果一個農民只是為了等待一粒尚未成熟的麥穗,而放棄收割眼前那片金黃的麥子,他是愚蠢的,因為他因小失大,無法捨棄一株小小的麥子,卻因此失去許多沉甸甸的麥穗。

也許,很多人會嘲笑這位農夫無知的做法,殊不知他們就在幹這種“為了一棵小樹苗就放棄整片大森林”的事情。

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這是很早就被認定了的事實。然而現在的人與自然是否真正做到了和諧相處?為什麼瀕危動物的數量一天天增加,沙漠化的情形一天天的加劇?人類可利用的淡水資源一天天減少,森林覆蓋率也一天天的下降?這正是貪婪的人類無法捨棄自己的私利。

表面上他們得到了很多,但總有一天他們會遭到自然的報復:沙塵暴、泥石流不就是大自然向人類敲響的警鐘嗎?

貪婪的人啊,你們醒醒吧!你們的“不捨”終將導致的“不得”!

諸如此類的事情還很多,去年出現的“範跑跑”和“楊不管”就是典型。“範跑跑”,在汶川地震時不顧他人,拼命逃生,事後,她竟然還説:“要是我女兒我會救她,換成是我母親我也許還得考慮考慮。”如此無恥,如此自私,如此可悲!這樣,當然會受到無數民眾的唾罵!

她因不捨自己的利益,最終失去了做人的準則,泯滅了道德良知!

“楊不管”上課時,面對在教室裏打架的同學的不管不顧,致使一名學生在打架中突發疾病而死,給死者家屬帶來了無盡的悲痛。

他的做法,毫不掩飾地玷污了“教師”這個光榮而神聖的稱號。也許他真的不捨得課堂那“寶貴”的幾分鐘,但正是這幾分鐘,讓一個鮮活的生命逝去,讓他成為真正的劊子手!

有舍才有得,為了得,我們必須學會捨棄。和得到的相比,我們捨棄的或許就是一些微不足道的東西。

朋友,不要再猶豫,不要再讓一些瑣事絆住你前進的腳步,該舍就灑脱的舍!我們不能做那位無知的農夫,我們不能做那個自私的“範跑跑”,我們更不能做那卑劣的“楊不管”。我們要勇敢邁出步伐,堅定自己的信念,即使丟了一棵小樹苗,我們將會收穫一片茂密的大森林。

因此,當你面對滿園金黃時,你必須捨棄一穗青色;

當你面臨危險時,你必須捨棄驚惶和自私;

當你面對職責的神聖時,你必須捨棄“不管”。

到那時,你將收穫和諧,收穫尊敬,收穫景仰!

一夜小思

靜夜不期而至。

茫然的夜色伴茫然的我,在做着沉思的雕塑,早已空寂的四周告訴我;温馨已悄然飄逝,我的夜將重新悽寂,暖——已經是遠方的滄

莽。

無盡的黑暗襲擊了我緊鎖的心扉,在那寂靜的一刻,我的心終於承認:幸福是姍姍來遲的,而感受幸福的心卻是無處不在的。

不知你是否時時刻刻都在抱怨生活的不足,學習的苦悶?而我呢,當真正告別過去的時候,我才瞭解到,不是沒有事情值得自己去珍惜的。錯過了太多,可並不代表已經失去了一切。在充滿忐忑的道路上有愛過,有厭過,歡喜的時候去憧憬未來,幻想美麗的人生;傷痛的時候去憶起過去,反省自己的錯誤。

此刻我又慶幸自己並沒有經受過什麼狂風大浪。在短短路途中一些小迷惘,並不算什麼。在人海茫茫的世界裏,深深感受到自己的渺小。我是一株纖細的小草還是挺拔的大樹?真的需要一生中地風吹雨打來證明!

跨入一中的大門就像是昨天的事情一樣,那時的我從來沒有現在的樣子。真的是變化了很多。自己感覺還是良好的,是長大的時候了。除了外型的變化,心應該是很重要的。我雖不願太早的接觸過於複雜的事情,但還是不可避免地接觸了。衡量一件事情的價值。實在令人費心,複雜莫過於算計。而在我的世界觀中,這是不被允許的。

新的一天快要開始了,留下了無數的回憶,而我已從此刻開始成長。

喜歡獨倚窗頭

喜歡獨倚窗頭,讓秋風舞動我的髮梢,凌亂的感覺讓我愜意,此時的夕陽似火一點一點消失於我的視線。

每樣東西的離開都有它離開的理由,葉的飄落與花的凋零是因為大地的思念;風的吹拂與雨的傾瀉是因為萬物的渴望;太陽的西沉是因為月夜的呼喚。那麼我是不是應該慢慢學會接受由於時光流逝帶走的美好?

當我走在人羣裏我感到寂寞,真正的寂寞是置身於萬人之中卻感到孤獨無依,人多的時候最寂寞,連笑容也寂寞。總會在這樣特別的

日子裏不經意又想起了你。畢竟這段感情三年了、刻骨銘心了、根深蒂固了、無可替代了、但也無力挽回了。

在年華的流浪裏,不論是秋日裏黃葉凋零所引起的惆悵,還是雨日輕舞過後最終消失的雨花都讓我眷戀,記憶中的那片天空永遠晴朗。美麗的時光總是短暫,開始着幸福,結束卻在倒計時。

獨倚在這黑暗窗頭,我的眼淚匯聚了所有的光,飛在迷茫的毫無温度的空氣中,孤獨的眼淚是流星在飛,之後什麼也沒留下。

本不該留下期許,即已起航為何彷徨,即已失望為何還要留期盼,即已成為回憶為何還眷戀,哪麼就讓一切慢慢散去,只剩我一個人和這寂寞的窗頭。

生如夏花

若時間總會流逝,我願儘快找到屬於我的荊棘;

若生命終將逝去,我願生如夏花般絢麗;

若可以為生而歌,我願竭盡所有的氣力!

我一生註定只能歌唱一次,而這次歌唱註定要以生命為代價,我知道這是我的生命絕唱,但我不曾後悔,最美好的東西只能用最滲透的巨創來換取,假如生命終將逝去,我選擇生如夏花的絢麗,——無怨無悔!

是草,就該在早晨頂起一顆露珠,哪怕那晶瑩的露珠凝聚了你所有的淚;是花,就該在春天美麗開放,哪怕那開放耗盡了你生命的所有力量;因為,有一種生活的方式叫生如夏花,有一種愛的方式叫傾盡所有。

有人説,花開是為了等待花落,因為它別無選擇。我説,花落是為了準備花開,因為它熱愛生命。

夏花,一生只開這一次,卻美得驚豔,因為它為那一次唯一的開放付出了所有,美麗惹得蒼穹醉,誰人知它彼時淚,可夏花,無怨無悔,一生一次,一次一生!

毛毛蟲為了美麗的外表,得到可以飛翔的翅膀,它寧願蓄積力量,然後忍受巨大的痛苦,破繭成蝶,完成它生命的蜕變,它知道,最美好的東西,只能用最深痛的巨創來換取!

人們總是感歎曇花只能一現,卻不知那一現就是曇花所有生命的展現,也是它一生美麗見證,為了這一次,曇花拼命地吸收養分,努力地生長,默默忍受着眾人猜疑的目光因為它知道,最美的東西,只能用最深痛的巨創來獲取,

熱門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