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高中作文 > 高三作文

2017年高考作文範文(全國卷1、2、3)

欄目: 高三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58W

2017年的高考結束了,我們來看今年高考的範文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17年高考作文範文(全國卷1、2、3),歡迎閲讀。

2017年高考作文範文(全國卷1、2、3)

2017年高考全國卷1作文:共享單車

共享單車依託於人與人之間的信用,針對部分人對這種關係的破壞,我們不應退縮於一塊稱為“國民素質不高,我們玩不起”的龜殼裏。切忌因噎廢食,相反,我們更應該相信共享單車的可行,拒絕自我否定,拒絕認為國民素質太低的陳舊觀點。

共享單車就像是一個剛誕生的生命,充滿了人們美好的期待和祝願,若僅僅因為人們對它的傷害便乾脆抹殺新事物,豈不是更大的傷害?新生命的分娩不是一絲苦痛都不會產生的,陣痛讓母親痛苦,但不能扼殺新事物出生帶來的欣喜、改變,乃至革新,真正讓新生命成長的是遭遇傷害、痊癒,消滅傷害,而非母親的自我否定和對新生事物的扼殺。

我們相信共享單車的可行,因為它客觀上方便着人們的生活,促進着人們的進步,要看到的不該是有一幫人破壞規則,不守秩序;而應着眼於在這麼幾十上百萬人中只有一小撮人破壞着整體形象。我們相信共享單車,也是因為國民素質是在穩步提升的,尤其是在新的一代人中,素質教育更是被提及又提及。知禮明讓已成為了新一代中國人奉行的標準。我們有理由相信,同時也有資格去接受這樣一種經濟形式。

故步自封,不知實際變化的斷言是武斷、狹隘、缺乏價值的,正如同水源一般,誠然,方今中國確實有一些水面有污濁,便若是自我否定,自我放棄,自我封閉,放棄從新事物變化中汲取活的水源,結果是會且只可能是越來越壞的。現如今一部分人素質不夠,不能以偏概全地認為所有人都不夠格。一棒子掄死了所有人,那誰又知道斷言人所期待的“現在”之後的哪一分哪一秒該是我們玩得起共享單車及其類似共享經濟的時候呢?

人總是帶着原始破壞性的,所有以才有了伏契克臨終一句:“人們,我愛你們,可你要警惕”,讓人們小心,但是我卻認為應該“人們,你要警惕,可我愛你們”。侷限於陰暗的樹木必將枯將朽,只有把陰影甩在背後,面對陽光的人才能活得出真滋味。

我們需要政府及有關企業進一步深化改革,需要人與人之間的互信和監督,也需要個人堅守底線。相信共享是相信自我,拒絕固守是拒絕自我否定。

2017年高考全國卷2作文:君子以自強不息

自立是船,載着你駛向成功的彼岸;自立是燈,引導你走向成功大道;自立是羽翼,幫助你飛向成功的雲霄。

莎士比亞,著名的文學家,正是因為他的自立,使他成為文壇上的明星。

他,出生在一個富裕的家庭,十六歲離家,獨自謀生,他當過家庭教師,在屠宰場當過學徒,還幫人家做書童,他參加過英國遠征軍,做過律師,任小官,正是他的自立自強,有着豐富的生活經驗,才創作出了《哈姆雷特》,《威尼斯商人》

由此可見,自立使人走向成功,莎士比亞正是因為他的自立自強,不依賴家庭,才會有各種各樣豐富經驗,為日後的創作奠定的了基礎。生活中的我們不應該自立自強麼?現在的我們在父母,老師的呵護下成長,然而很多人失去了自立能力。在人生之路上,我們的父母,老師,朋友均不能陪伴我們一生,人生之路上只有自己在前行。每一個人只是你生命中的一個過客。有時,人生之路上風和日麗,陽光明媚。但,也會有那些陰雨連綿的日子,沒有父母給我們撐傘,因此,只有自己自立自強,才能順利通過人生之路向着光明前行,才會取得勝利,到那時,你會驕傲地發現自己長大了,幸福與喜悦充滿你的心靈。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自立自強會使生命豐富多姿劉備的兒子劉禪,不自立自強,導致當了君主後昏庸無能,大好的江山與他失之交臂。這不由得讓我思考,是劉備教育上的失敗,還是劉禪自身的問題?因此我明白,自立自強對一個人發展是至關重要的.。路邊的小草正是因為自立自強,才能茁壯成長,比那些温室中的花朵堅強,更容易存活;鷹媽媽正是在小鷹羽翼未豐滿時,將它推入懸崖,小鷹不得不自立,有翱翔天際的能力。人類社會何嘗不是如此呢?只有自立自強的人才能在社會上有立足之處,最終取得勝利。

生活中的例子不勝枚舉

霍金,著名的物理學家,由於肌肉萎縮造成身體癱瘓;然而他自立自強為人類探索黑洞做出巨大貢獻;任月麗,西單女孩的她家庭貧寒,然而她自立自強終於靠自己的嗓音打拼出一番事業;劉偉失去雙臂,然而他不依賴於他人,艱難反而讓他的意志堅定,自立自強,成為中國達人秀第一名。因此,自立使人走向成功。

孔子云“篤行信道,自強不息。”生命因自立而美好,自立使生命豐富多彩,做一個自立自強的人,成功會在不遠方向你招手。

2017年高考全國卷3作文:我看高考

高考,便是父母、老師口中所常言道的“前途光明的出口”。為了父母所謂的前途,我們不顧一切地一直走着。

小學努力六年,為了考上個理想的初中;初中奮鬥三年,為了考上個理想高中;高中拼命三年,為了考上個理想大學;大學修讀四年,為了找到一份好工作……為何人們都好像計算機般運行着,都在按照着上帝所編制的程序,一步步無法抗拒般走着。

如今的應試教育制度毀了多少個孩子的夢,成了無數華人的痛。如今的中國人一直都在千般損萬般罵這樣的制度,卻仍然罵不醒我們心中的那道“偽夢想”。好像江成博説的,我們問問自己,我們喜歡什麼,將來準備從事什麼,而不是我們的父母讓我們喜歡什麼,讓我們從事什麼。我們努力地學習,難道就僅僅是為了一個好大學,為了一紙文憑,為了一個好工作,為了賺更多的錢嗎?難道,我們的12年青春就只能拿來做這樣的一場交易嗎?

高三的學生,花了12年,就只為了順利地寫完兩個半小時的語文,兩個小時的英語,兩個半小時的文/理綜和兩個小時的數學。原來,漸漸地,他們的12年青春就這麼輕易地被世界等價為了9個小時。看着身為高三學生的哥哥,我真的很想問他,這個12年與9個小時之間的等號,他究竟付出了多少的努力才能劃下?

但是,一切並不是口頭上説得那麼動聽,現實畢竟是現實,總讓人無奈的現實。

即便我每次考試失利,總會重複着韓寒的那一句“不上大學,照樣活得很好”。可是,我知道,韓寒的成功與我們不一樣,我們是無法複製韓寒的成功的。所以,我的潛意識裏仍然是屈服於應試製度下的。

如今的社會,人們都似乎有着共同的潛規則:先敬羅衣後敬人。面試的時候,如果你沒有那一紙文憑,即便你有再大的本事,也只能從基層做起。而且,為何現在就連大學生也找不到工作呢?如果他們是真的有本事、能吃苦耐勞的話。那麼,還會有一個原因,那便是他們沒有背景。他們沒有個“李剛”做老爸,哪管你爺爺是李鴻章啊。如今存在着這樣的潛規則,你認為你能退得翻嗎?

説真的,為了以後能讓自己、父母、兒女們過上幸福的生活。我們能做的,就只有從現在開始,努力學習,考好自己人生中的高考。我們平心而論,難道這一條被數萬國人千般損萬般罵的應試教育制度,不就是對我們最後的公平嗎?現在的社會,沒有高考,我們能拼得過官富二代嗎?

其實,從另一面看高考,高考不就是我們自己救自己,一次自我證明的機會,也是自己把握自己命運的時候。高考,也有另一面發光的地方,我們也是朝着那一方面奮鬥着的。

我們這些中學生也遲早即將用12年的青春去換那9個小時後的微笑,我真不知道,那樣做究竟值不值,可我很清楚地知道,除了那樣,我沒有別的路可選擇。我不會抱怨,也不會不甘。我已經走了下去,回頭也沒用,只能接着走下去,一直走下去,迎接我的成年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