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高中作文 > 高二作文

高二中國助殘日徵文

欄目: 高二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96W

  殘缺的未必不美,有月牙為證;傾斜的未必不穩,有比薩斜塔為證。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國助殘日作文,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高二中國助殘日徵文

【中國助殘日作文1】

在逝去的人生旅途中,最讓我刻骨銘心的日子,就是1995年6月30日。因為從那天起,我走進了殘疾人的行列。

我的發病要追溯到1981年深冬的一天,那天我的右手不能上舉,沒多久,我的頭頸也不能轉動了。江濱醫院骨科韋主任診斷為強直性脊柱炎,這是一種只可緩解不能治癒的慢性病。從此,我的健康每況愈下:上身僵直、活動受限、背現弓形、步履蹣跚。

有人説,我國8000多萬個殘疾人,就有8000多萬個酸甜苦辣的故事。然而,我是值得慶幸的。

我住院三個多月後,於1983年初回到廠裏,廠領導安排我為黨委祕書。一年後,領導根據工作需要和我的身體狀況,決定我兼任宣傳幹事。其間我先後被市報、市電台和市電視台聘為通訊員。

當電波播發我寫的稿件時,當我被市報評為1988年度“積極通訊員”時,當我寫的“抗洪精神大家談”的.徵文被評為一等獎時,“爬格子”的辛勞、身體的病痛也就煙消雲散了。

為提高政工幹部的業務素質,上海船舶工業公司黨校舉辦脱產學習一年的“政工專修班”。廠領導沒有把我打入“另冊”,於1987年初讓我參加了這個機會難 得的深造。翌年4月,我還參加了《鎮江日報》通訊員培訓班的半脱產學習。1990年,又讓我參加了《鎮江學刊》舉辦的“社科論文講習班”的短期培訓。“初 聞涕淚滿衣裳”,這是我每次學習前的真情流露。

日常工作中,同事們對我呵護有加,免去我力不能及的勞動。1990年夏天我住院時,科長和同事汗流浹背地忙前忙後,並在病牀邊為我安裝了一台微風扇。這些看起來都是瑣碎小事,但“一枝一葉總關情”!

離開喧鬧的工廠後,我除了讀書報、看電視、勤動筆、常鍛鍊、調飲食外,還參加了江濱新村舉辦的老年書法班的活動,徜徉在顏柳歐趙中,不求聞達只要樂趣。我告訴自己,退休後的生活也依舊要五彩繽紛。

殘缺的未必不美,有月牙為證;傾斜的未必不穩,有比薩斜塔為證。老一輩的高士其,現在的張海迪,我們鎮江的駱焱、胡萍等,他們是我們殘疾人的驕傲和楷模。你能説他們的人生不壯美嗎?

請給自己的心靈開一扇窗吧,讓明媚的陽光温暖你的心房,我們殘疾人的心情會因此而感到愉快,生命會因此而充滿亮色。

【中國助殘日作文2】

我與他的故事,還得從11年前的那個夏天説起。當時,我剛從軍校畢業到連隊工作。一天,文書給我送來一封 信。信封皺皺巴巴的,看得出來是寄信人猶豫了很久才將信寄出。信封上的字卻寫得清秀俊朗。一看地址,很陌生,誰寄來的信呢?我有些好奇,拆開信一讀,這才 知道,原來寫信人是一個農村青年,曾出過一場車禍,因治療不及時,留下雙腿扭曲、脊椎變形的後遺症,情況很不好。

他在信中寫道:“偶然 在一份雜誌上看到您的地址……我曾在痛苦中虛度時光,不知道自己還能幹些什麼。看着一貧如洗的家和父母日漸佝僂的身影,我黯然神傷……”他告訴我,他從小 熱愛文學,寫了不少東西,以前只是寫來自我欣賞之用,但現在身處困境,很想拿出這些稿子發表得些稿費以補貼家用,但他從來沒有投過稿,不知該如何行動,左 思右想,終於下定決心寫封信,抱着一份期盼和渴望,向我這個素不相識的“作家”請教如何投稿。這封信,彷彿讓我看到一張年輕俊秀卻寫滿無奈的臉,渴望改變 眼前的境況,又有心無力。

記得有人説過:“火柴雖小,卻能點燃篝火,將冰冷的黑夜變得明亮和温暖。”我一直認為,在自己能力範圍內,能 為別人做點什麼,是幸福的,何況面對的還是一個急需幫助的殘疾人呢。我立馬回信,並寄去50塊錢,叫他把稿件郵過來。10天后,收到他的郵包。有小説,有 散文詩歌,才看了幾篇,我就被那些生動的情節和絢爛蒼涼的感懷所深深吸引。我精選出一些稿子,有的放矢地向報紙雜誌投寄出去。一週後,他的一篇散文出現在 我所在城市的晚報副刊上,我第一時間給他寄出了樣報。

不久,我又收到他的信。他在信中興奮地向我報喜,説已經收到編輯部寄來的好幾份樣報,還有兩家雜誌社的用稿通知。

過了一段時間,我收到他寄來的100塊錢,他説他已經收到幾筆稿費了,所以寄來還錢。用這錢,我精心挑選了一大沓適合投稿的雜誌,給他寄了過去,讓他好好研究。

他發表的文章漸漸多起來,不時飛來的稿費單讓家裏捉襟見肘的生活有了一些起色。後來,生活狀況漸漸好起來的他,不但和城裏一個同樣是因為交通事故致殘的女子組成了幸福的家庭,更可喜的是他們還擁有了一個健康活潑的女兒。

生活不負有心人,他成了一名成功的撰稿人。如今,電腦和網絡讓他的寫作事業如虎添翼,不時能在報紙雜誌上看到他寫的文章,在那些唯美陽光的文字中,他的人生,以另一種形式“站”了起來。這一切,都讓我倍感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