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讀美文 > 哲理

虛無人生哲理

欄目: 哲理 / 發佈於: / 人氣:1.67W

凱峯曾給我算過,説:“一生感情挫折極多,直到遇到對的人,一切都會好起來。”

我的情感世界很豐富,因其心的敏感度,和記憶力的持久性。

成長的代價之一,大概就是,人們很難再滿足自己的慾望。滿足後,又不懂得適可而止。即便是懂得,仍是做不到適可而止的。內心深處真正的快樂與痛苦,早已失色。我,也即如此。

身心的每一種較為深刻的感覺,五年後都揮之不去。不是放不下,而是它就在那兒。興許是我的記憶內存量較大。

親情,友情,與愛情。從略有所知起,一點點接觸、深入、感觸、脱離。每一種情感的存在,都是一部活生生的歷史反覆上演,不知疲倦。我不是一個性情冷淡的人,但就現在而言,我對感情之類的東西,實在提不起興趣。根深蒂固的慾望在一點點泯滅。

一位友人曾對我説:“其實你很孤獨,你在尋找另一個孤獨的自己。”

這幾年,我才對“孤獨”有所瞭解。

我對那種能忍受一個人做盡一切事的人,由衷的佩服。“忍”字難,難在“忍”。一個人做盡所有事,彷彿他生來就是單人旁的立體版本。長期的一個人,致使走在人海中,人們都認得他。只知曉他,是一個人。一個人,不算是孤獨。你只是在抗拒周圍的磁場,直到有天接納,接納你所認同的磁場。

常歎唏噓獨自一個人的,往往是寂寞空虛冷。究竟是否冷,就不一定了。要知道,浮躁的心,常常是火熱的。

周國平先生曾説:“孤獨是一顆值得理解的`心靈尋求理解而不可得,它是悲劇性的。無聊是一顆空虛的心靈尋求消遣而不可得,它是喜劇性的。寂寞是尋求普通的人間温暖而不可得,它是中性的。”

向來不認為自己是孤獨的,因配不上其名。我想,我可能只是不屬於這裏罷了。

周國平先生還説:“孤獨之不可消除,使愛成了永無止境的尋求。在這條無盡的道路上奔走的人,最終就會看破小愛的限度,而尋求大愛,或者——超越一切愛,而達於無愛。”

大概萬般事物中的頂點與臨界點,總為零。如起點與終點,常於一身。如得失,總為之算不盡,終為其化歸為零。

向來不認為自己能夠達到大愛或無愛,因仍未參悟透其機理。

我想,我可能只是不認識自己了吧。

情之虛無,在於它不斷的輾轉反側。如永動機,誓存在而不可存在。它的虛無,需要物質表現,需要精神體會。它是一條圍成圈的河,我可能是偷偷跑到岸上待了會兒,才寫下的這些話。

曾看到的一段話:“紅塵中,一個捨不得,耽誤了多少人;佛法中,一句無所得,難倒了多少人。只不過,舍亦無所舍,得亦無所得。佛説: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緣來是你,緣去是空。世間多少紛擾事,浮華落盡總隨風。”

來者皆是緣,留者緣化度,去者緣已滅。

因而時常,要懷感恩之心。所得到的善果,定是先前種的善因。所得到的惡果,定是先前種的惡因。非為不幸,而為其命中註定。時來運轉,終要到你。感恩自我無知時種的善果,感恩渾濁時種的惡果。讓你更清而明。

虛無,是佛法對世間的總結。如一剎那。這一剎,或為秒,或為年。而在這無盡頭的輪迴中,這些都是一剎。無數個一剎不過只是一個一剎。這是一條長河,我們誰也遊不過。但,總是有岸的。

這一切是真實存在的,而這一切又是虛空着的。

由愛而生的輪迴,大抵於無愛中可解脱,又非解脱。

我十八,還有未知的,至少我認為是許多個的念頭,在等着我。

這樣空的地方,真是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