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讀美文 > 哲理

淡定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

欄目: 哲理 / 發佈於: / 人氣:1.87W

南宮家管家烏卡卡:淡定(讀起來是“蕩地”)。拿着一本書説:“阿里波特”。這過社會誰都説自已忙。——《十全九美》台詞

淡定形容一種態度,遇事沉穩中又積極果斷,老練裏卻又重視有佳,勝不驕,敗不餒。淡定形容一種勇氣,行事放鬆自如,從容冷靜,閒看庭前花落,輕搖羽扇城頭。淡定形容一種原則,展示出對人對事不急不躁、不温不火,親而有度、順而有持。淡定形容一種風度,神鷹背上秋風過面、靜若處子;名利場中燈紅酒綠、過眼雲煙。淡定形容一種修養,仁而無憂,仁而無懼,實事求是,心懷坦蕩,蘭心傲骨。淡定形容一種能力,深思熟慮能揚長避短,內省自知可有進有退,待該出手時再出手。淡定形容一種力量,氣定神寧,如巨巖阻浪;堅持不懈,如水滴石穿。淡定形容一種效率,穩而避其亂,洞悉而練達,如庖丁演刀、如魯班弄斧。淡定形容一種境界,蘭秀深林,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立德,不為窘困而改節。淡定形容一種人生,人生如一副鋭利的老花鏡,難得糊塗,難得清醒。

勇者淡定,是無懼無畏,置個人生死榮辱於度外。張飛長阪坡大喝一聲嚇退百萬曹軍,讓愛惜人才的曹操直歎可惜。“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岡;他橫由他橫,明月照大江。”張無忌淡定,源自他藝高膽大,初生牛犢,盡而強敵在側,仍能臨危不亂。

智者淡定,是胸有萬壑,包羅一切的大度從容。漢武帝之擊匈奴,自身雄才大略,志向早定;國家經文景之治,兵強馬壯,國力雄厚;將有飛將軍李廣、大將軍衞青、霍去病,人才濟濟,可堪重用。所謂天時、地利、人和,正是如此。因而從容灑脱,指揮若定,一擊匈奴出漠北,從此邊塞無戰事。諸葛孔明之於司馬懿,獨坐城頭,白酒一盅,清琴一曲,淡然處之,旁若無人。司馬氏猶疑,終失良機,孔明淡定,源自知己知彼,抓住了敵人的弱點,方始奏功。機謀智斷,千古奇才。

愚者淡定,我們暫且稱其為淡定。一則胸無點墨,無知者無畏;再則剛愎自用,自負甚高,這種淡定,往往會鑄成無可挽回的大錯。

50年前的'朝鮮戰場,志願軍總司令彭德懷與時任美軍總司令的麥克阿瑟進行了五輪軍事謀略的較量。彭德懷從容指揮,巧妙部署,五戰全勝,麥克阿瑟五戰皆敗,提前回國遭到解職,從此政治生涯一蹶不振。究其原因,一則彭總謀略高超,然主要原因則是麥克阿瑟的剛愎和輕敵所致。美國人瞧不起中國軍人的游擊戰術,又太自以為是,結果可想而知。

二戰前,英國首相張伯倫參加慕尼黑會議歸來,曾得意洋洋的對英國人説:“這是我們時代的和平,我建議你們安心睡覺去吧!”時任內閣海軍大臣的温斯頓·丘吉爾對張伯倫政府推行的綏靖政策進行了尖鋭批評:“如果在納粹武力威脅下投降,不僅不會給英法兩國帶來和平與安全,反而會使這兩個國家的處境更加危險。”事實勝於雄辯。1940年6月28日,沒有經過有力抵抗,法國投降。同年7月,德國空襲倫敦,倫敦上空,鐵鷹橫行,不列顛之戰打響,英國人在丘吉爾領導下,開始了艱苦卓絕的反法西斯鬥爭。

淡定,是很多人孜孜以求的人生目標,生活中卻很少有人能時時、處處、事事都能淡定。淡定是一種積澱,是一種經歷過後的智慧,是洗卻鉛華後的從容,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是一種成熟的標誌。

羨慕別人才思泉湧,洋洋灑灑,一揮而就,直抒胸臆。唉,“書到用時方恨少”,待到提筆時才發覺自己底藴不足,只恨時光一去不復返,再不復青春年少。好在人生還長,悔之不晚,正如老子所説“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不願被別人譏為淺薄的小女子,更不願淪為愚者,便只有努力讀書一途。摘錄康熙朝文華殿大學士、禮部尚書張英的書房對聯,聊以自勉:“讀不盡架上古書,卻要時時努力;做不盡世間好事,必須刻刻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