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讀美文 > 哲理

關於人生的哲理作文彙編九篇

欄目: 哲理 / 發佈於: / 人氣:2.9W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人生的哲理作文9篇,歡迎大家分享。

關於人生的哲理作文彙編九篇

人生的哲理作文 篇1

《三國演義》這本名著我已經讀了三遍,但無論我看多少遍,都不會厭倦,因為它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其中的深刻道理耐人尋味。對諸葛亮這位賢臣,我敬佩得五體投地。他精通三韜六略,神機妙算,知天時、懂地利、識人心。他善於打仗,胸藏戰將,腹隱雄兵。智謀與神化傳説中的姜子牙不相上下。只可惜,他沒有實現統一中華、復興蜀漢的夢想,真乃是此生一大憾事。

人們常説:“少不看‘紅樓’,老不看‘三國’。”我不贊成“老不看‘三國’”這句話。《三國演義》並不像人們所説那樣,教人老謀深算。雖然故事情節非人們所想,這是一種“撒碎藝術”,但它的悲劇結尾比大團圓的結局不是更耐人尋味嗎?

讀了《三國演義》,我懂得了一個道理:做人不能“因小失大,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一失足千古之恨!”節中説:東吳殺了關羽和張飛,劉備痛失兄弟,一氣之下,就率領七十萬大軍進攻東吳,結果被陸遜火燒連營,燒得片甲不留。這一仗,劉備整整損失了七十萬蜀軍,為了一口沒爭到的氣而命喪黃泉,毀了蜀國。可惜啊!要是當時劉備慎重用兵,聽聽多方意見。本來,蜀國糧食充足,兵多將廣,武有五虎,文有卧龍風雛,完全可以避免失敗。但是從那一仗後,就開始走了不歸之路。

在我們現在這個新社會,這樣的事例也多得數不勝數。就拿我們小學生來説吧!有些同學,常常為了一件小事而互相打得鼻青臉腫。早晨還勾肩搭背,過了一會兒,兩人就打打鬧鬧,甚至報告老師處理……我們做人嘛——就應該能屈能伸,不能義氣用事,否則傷了同學間的友誼,實在是不值得啊!我們還得向諸葛亮學習,凡事都要沉着冷靜,三思而後行,不要衝動,否則你會失去很多。同學們,讓我們記住這些歷史的教訓,不要再犯同樣的錯誤了!

我們要記住,無論遇到什麼事,只有聽聽多方意見,也許有些意見與你的意見背道而馳,甚至傷了你的自尊心,但只要從全面出發,多多考慮,也許把事情做好,避免一意孤行,造成終身遺憾。

人生的哲理作文 篇2

唐詩是甘美的清泉,宋詞是飄香的落花,輕輕掬一捧清泉,拾幾瓣落花,沏一杯香茗,於是芳香四溢... ....

喜歡吟誦着那“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去感受獨特的僻靜;喜歡吟誦着那“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去領會拿開懷的舒暢;喜歡吟誦着那“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去領悟那別樣的閒情... ...徜徉在古典詩詞的海洋中,我悟出了人生的哲理。

“採菊東南下,悠然見南山”,是你,陶淵明在羊腸小道上扛着鋤頭,哼着小曲,邊走邊欣賞着田園的風景。我知道,這樣的田園生活是你心中的天堂,你不為五斗米折腰,不願同官場同流合污,毅然選擇了自己的精神家園,雖然沒有了錦衣玉食,但你卻有牛羊為伴;雖然摒棄了貴府華宅,但你卻有農家小舍的恬靜與清新。吟誦着你的詩詞,我悟出了做人需要清高。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是你李白。一壺酒,一把劍,一路徵舞,一路豪飲,舞出一顆大唐的劍膽才情,飲出一位震驚詩壇的謫仙!醉卧長安,天子難尋,這是你的灑脱!“天子門前尚容走狗,華陰縣內不得騎驢”這是你的不羈!一曲《嚇蠻書》嚇走南蠻十幾萬精兵,這是你的氣魄!你一生不為名利,縱情于山水間,成就了做人必要灑脱!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你文天祥,指揮台上沉着鎮靜,從容調動十幾萬精兵,沙場上你奮勇殺敵,展現一刻忠心赤膽,雖然兵敗,可你寧死不屈,為了國家你寧願拋頭顱灑熱血,永載史冊,因而發出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慨歎,你用行動詮釋了司馬遷的“人固有一死,卻輕於鴻毛,或重於泰山”!吟誦着你哪的詩詞,我悟出了做人定要愛國!

這些古典詩詞是故人們給我們留下的寶貴的精神財富,吟誦着古典詩詞,我瞭解了古人的人生追求,悟出了我們的人生哲理,願這些古典詩詞化作一盞明燈永遠照亮我前行的路!

人生的哲理作文 篇3

俗話説:失敗乃成功之母。這句話説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我就有這樣的體會。

那是一節美術課,老師教我們做紙花。只見老師拿着皺紋紙和木筷,在老師靈巧的擺弄下,一朵栩栩如生的紙花誕生了。看了老師的示範,我覺得非常簡單,便迫不及待地做了起來。可是在老師手裏那麼聽話的皺紋紙,到我這可就不那麼乖了。花瓣老是粘在一起。做了好幾次,就是沒成功。望着同學們手中那豔麗的紙花,又望望自己桌上幾個醜陋的紙團,我開始有些氣餒了。心想:這麼難,乾脆不做,矇混過關好了。可又轉念一想,不行,同學們都能做好,我一定也能!

於是,我又鼓起勇氣重新制作。這回,我發現上次是膠水塗太多了,花瓣粘在一起。所以,這次我就不是像上次那樣,把膠水一股腦往上塗。而是用手指粘上點膠水,一點一點往上塗。這回,一朵漂亮的紙花就在我手裏誕生了。可我還沒來得及高興,紙花就嘩啦一聲散架了。我失望極了,賭氣把紙花扔到一邊:“太難了,不做了!”

這樣坐了幾分鐘,我看着同學們忙碌的身影,又想:這樣放棄怎麼行呢?愛迪生髮明電燈失敗了上千次都沒有退縮,我才失敗了兩次,怎麼能就這樣放棄呢?於是,我仔細觀察同學們製作的過程,發現同學們在做完後,要用紙帶纏住花根,防止它散架。於是,我又做了一朵,這回果然成功了。我興沖沖地把它交給了老師,老師説:“不錯,給一個優!”我聽了,心裏美滋滋的。雖然它不是最好看的,但我覺得它比什麼花都好看,因為它是我克服困難的見證。

是啊,失敗是成功之母。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失敗以後缺少信心。我要從失敗中吸取教訓,讓人生道路變得更加平坦。

人生的哲理作文 篇4

在青藏高原上,狼和藏狐等兇猛的食肉動物常常趁着一些弱小動物毫無防備的時候,猛地衝到它們的聚集地大肆捕殺。面對兇猛的野獸,這些以植物為生的小動物們立刻嚇得四散逃命,而一些來不及逃跑的動物乾脆拼死搏鬥。然而,面對鋒牙利爪奔跑如風的野獸們,無論是逃跑的,還是奮起反擊的,幾乎都沒能逃脱被捕殺的命運。

然而,有一種叫做高原鼠兔的小動物卻經常能在猛獸的突然襲擊之下逃離魔爪。這種高原鼠兔是接近於兔子的一種動物,肉乎乎的身體正是食肉動物的最愛。所以,兇猛的野獸為了捕抓高原鼠兔投入了大量的精力。面對強大的敵人,高原鼠兔既無法反抗,又不可能甩掉對手。可是,讓人吃驚的是,這些看似毫無反抗之力的高原鼠兔,卻通過它們特殊的智慧巧妙地化險為夷。

原來,青藏高原上的食肉動物捕食習慣比較特殊。因為高原上沒有什麼可以用來埋伏隱蔽的地方,所以猛獸們捕食的時候都是憑藉着以往的經驗,長途奔襲到小動物們經常聚集在一起的地方,然後突然發起攻擊。這樣的攻擊,極其消耗體能,而在奔襲的路上又幾乎遇不到可以飲水的地方,所以又飢又渴的食肉動物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得手,否則倒下的就很可能是自己!

而高原鼠兔正是明白了這些猛獸們捕食的規律之後,便把自己的聚集地都選擇在湖泊周圍。這樣一來,當長途奔襲而來飢渴難當的野獸們發起攻擊時,高原鼠兔立刻使出全身力氣拼命逃跑。而這些體力嚴重透支的野獸感到自己很難在極短的時間就能將高原鼠兔們抓到,嗓子發乾的它們又抵不住清冽泉水的誘惑,於是便紛紛在湖邊停下來喝泉水。等到野獸喝飽之後,高原鼠兔早跑得沒了蹤影,垂頭喪氣的猛獸只能失望地離開了。

漸漸地,在青藏高原上,兇猛的野獸對這些無比機靈的高原鼠兔徹底沒了辦法,對它們越來越失去了捕殺的興趣。正因為如此,高原鼠兔的種羣開始迅速地繁衍起來。

野獸兇猛的攻擊,是高原鼠兔無法承受的難題。但是,擁有着大智慧的高原鼠兔利用外界的條件將這種難題轉化成了自己能夠解決的問題,從而在殘酷的生存競爭中贏得了生存下來的機會。

自然是人類社會的鏡子,自然界裏的很多智慧往往都能讓我們得到啟示。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又何嘗不存在着一些看似無法解決的問題呢?而我們也可以像高原鼠兔那樣,將無法解決的問題轉化成我們可以解決的問題。

把無法解決的難題轉化成我們可以面對的問題,這是一種生活的大智慧。

人生的哲理作文 篇5

人生之路漫長,坎坷,面對人生,你是否選擇了正確的道路,避免誤入歧途呢?面對正義與邪惡,完美與缺陷,金錢與仁義,對與錯,我們擇取了什麼方式解決呢?

人生之路有時會一帆風順,平平坦坦,有時會有曲折,不順心的事也時常發生,曾經有這樣一個故事:四個人選擇了不同的.人生道路,於是同進來到耶和華上帝的面前,索取自己想要的人生,耶和華上帝什麼也沒有,只是分給四個人一盒人生的葡萄,四個人接過木匣子,裏面有甜葡萄,也有酸葡萄,第一個人先吃甜葡萄,再吃酸葡萄,這個人前半生一帆風順,事事如意,但後半生卻歷盡坎坷,中年喪妻,老年喪子,最後在人們遺忘的角落下平淡的死去。第二個人吸取第一個人的教訓,先吃酸葡萄,再吃甜葡萄,他前半生黑暗無比,飽受挫折,使他幾乎喪失對生活的信心,但突如其來的幸福讓他不知所措,最後在榮華富貴中死去,依舊笑容猙獰。第三個人吸取前兩個的教訓,只吃甜葡萄,不吃酸葡萄,這個人一生事事順心,春風得意,少年時,富甲一方,功成名就是老年,讓人幸福的不知該幹什麼,羨慕得卻過的無滋無味,他回憶一生説:我過得毫無意義。最後一個人不急於打開木匣子,而是招呼耶和華説:“咱們下一盤棋吧。”耶和華應許後,第四個人才打開木匣子,看也不看一眼,抓起葡萄就吃,吃到甜葡萄微笑,吃到酸葡萄他不易察覺的一皺眉頭,繼而又微微一笑,最後耶和華上帝輸的一敗塗地,萬萬想不到的耶和華説:“我是被他的微笑征服了,這個人的一生十分精彩,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最後他在人們的敬仰中死去,來悼念的人數不勝數。”

雖然這只是一個神話故事,但留給後人深深的啟迪,告訴人們一個很深奧的道理:不要一味的去追求不屬於自己的幸福,也不能推掉屬於自己的災難,幸福是不能強求的,該來的一定會來,不該來的不要奢求,更不能怨天尤人,上帝對誰都是平等的,如果你羨慕別人,就必須努力追上別人,不能坐享其成,有句話是這樣説的,只有人改變命運,沒有命運改變人,如果你做什麼事都盡心盡力,那麼你就不會無所適事,一事無成。否則就有誤入歧途的危險。我們要把握好生活的小船揚起人生的風帆,駛向成功的彼岸,力爭上游,展望明天,人生只有一次,不能隨便糟塌,相信自己,人生之路會更加順利、輝煌。

我們要體會人生的哲理,感悟生活的真諦。

人生的哲理作文 篇6

今天,老師拿來三個杯子和一些石子放在了桌上,第一個杯子中裝滿了水,第二個杯子中裝了半杯沙子,第三個杯子中什麼也沒有,旁邊放了一些石子兒。

實驗開始了,只見老師拿了一塊較大的石子放入第一個杯中,只聽“撲通”一聲,石子便掉進了水中,眨眼間水從不同地方溢了出來。

接着老師又拿了一些石子,一塊塊地放入第二個杯中,老師還不時地搖搖杯子,讓石子落到杯底,漸漸地杯中便壘起了一座小山。

然後,老師把第三個杯子裝滿石子,神祕地笑了笑,親切地問:“裏面還能裝東西嗎?”我們七嘴八舌,有的説能,有的説不能。老師不置可否,拿起裝了一些沙子的杯子,把杯沿對準石頭的縫隙,小心翼翼地一邊傾斜着,一邊抖動杯子,只見沙子像一些頑皮的小孩滑滑梯一樣快速滑到了杯子裏。我們驚奇地發現看起來已經裝滿了石子的杯子,竟然又能裝進那麼多的沙子!

這時,老師又一次笑着問我們:“裏面還能裝東西嗎?”這次我們都異口同聲地説:“不能了!”老師仍然沒有説話,拿起第一個杯子,又一次對準了已裝滿了石子和沙子的第三個杯子,只見水緩緩地滲入來杯中,隨着杯中的沙子漸漸被浸濕,大半杯的水又被裝進了杯子!真是太不可思議了!

這時,老師問大家:“看了這個實驗,你們有什麼感想?”只見小王舉起了手,老師點了他的名字。“我的想法是:人不能罵別人,因為罵了別人就像第一個杯中的石子,把友誼之水溢了出來,及時承認錯誤也只是像把石頭拿出來,可仍然沒有原來那麼多友誼之水了,你罵他的那句話也許會長時間地停留在他心裏,甚至使他終身難忘。”

這時,小剛站了起來:“第三個杯子讓我感到學無止境,就像石頭放入杯中,有了一些知識,再放入沙子,就是又有了一些知識,我們的大腦就像一個空杯子,可以容納好多好多的知識,我們決不能自滿,要不斷學習。”小剛的發言贏得了大家熱烈的掌聲。

呀!杯子中原來也有這麼多人生哲理呢!

人生的哲理作文 篇7

希望是什麼?是沃野中的玫瑰,是海洋上初生的太陽。

希望幻滅意味着什麼?意味着沃野凋敝,大海蒼涼。

人的一生,犯錯和失敗在所難免,關鍵是我們要儘量力爭上游。失敗實際上是成功之路上的應急反應,就像人的肌體遭受到細菌與病毒的侵害時要發燒一樣。一件事情,從我們的主觀願望出發,我都希望能夠達到我們理想中的結果,這就叫做成功。然而,一件事情從開始做,到出現最後的結果,中間都要經過一定的程序過程。當所有的程序都通達的時候,我們就會取得理想的結果;如果其間一個程序不通,我們的結果就被打了折扣,這種折扣,我們姑且將它稱作錯誤,或者是失敗。

有道是: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人世間所有的成就,都是在不斷的探索中實現的。探索就避免不了嘗試,嘗試就一定有風險。什麼事情如果不經過嘗試,是很難發覺它的內在規律。即便嘗試失敗了,總比不試要好。失敗能夠為我們提供經驗,使我們找到新的路徑。

“僅僅小試牛刀,卻弄得一敗塗地!”

這句話是英國文學家史蒂文森用來評價他自己的。但這句話可以説是我們大多數人的寫照。

我們都希望過極好的生活,但是,現實的生活卻每每不盡我們的心意。當然,由於我們不肯實實在在地努力,不願含辛茹苦,我們總是一廂情願地不勞而獲,結果未能如願就是理所當然的。

如果讓我們回頭來檢視自己,你就會發現,我們都會頹喪,都會有發脾氣的時候,甚至有時候我們還沒有弄清事實的真相,就暴跳如雷起來,緊接着還出言傷人,可是事後,又為此而感到十分的內疚。

在挫折面前,人們有各自的情緒表現。

有的人因此會變得喜怒無常,無法與人相處,弄得人際關係非常緊張。

有的人則不能克服自身的不良習慣,縱酒購物,不善掌控財務。

有的人還會滋生一些心理上的惡習。緊張、膽怯、反抗,鄙視他人、折磨自己,鬧得家人心緒不寧,痛苦不堪。

我們生活在一個多姿多彩的世界,因而,艱難曲折就在所難免。正所謂“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英國史學家威爾士在他的自傳中,有五章採用“重新開始中”這個題目,為什麼?因為他失敗過五次,其中有一次還非常慘,差一點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我們總會遭遇失敗,但在遭遇失敗以後學會如何東山再起,是最重要的修煉。

有些人一經失敗便從此一蹶不振;有的人雖敗卻能鼓足勇氣、繼續前行。遭遇了失敗,或者沮喪頹廢,或者隨波逐流,這樣的人是最慘的。而世上多的也就是這一種人。他們一旦遭遇打擊,便絕望,便放棄,不肯再嘗試了。其實他們遭遇的所謂打擊,純出於個人的誇大想像,事實上並沒有那麼嚴重。一個人只有在放棄一切、不再掙扎的時候,才算是真正遭遇上了打擊。

倒下了,能夠重新站起,或者被人打倒而不認輸的人,雖敗猶榮。人總歸是人,有時我們可能會一路錯下去,但是隻要我們能夠不斷地去發現與總結,終有奮起的一天,這樣便不算作失敗。

有一個水兵問海軍上將:

“希望幻滅時,我們該怎麼辦

上將的回答像一支燒紅的劍:

“繼續航行!”

是的,在挫折面前,假使你就此放棄,你就輸定了;如果你選擇繼續前行,儘管你可能還要走很遠的一段路,只要你意志不消沉,保持堅忍不拔的氣勢,你仍將會贏得勝利。

我常仰望那秋空的雁陣,欣賞它們那整齊的隊形,尤其驚歎那隻領頭的大雁,它一定是一隻能承載責任、不怕失敗、堪為勇者與大能的雁中英雄。

人生之不如意事常八九,失敗應該是常識了。失敗是什麼?簡單地講就是一件預想之中的事情,因種種原因沒有達到預想的結果而已。如果我們把注意力不是放在事情的結果上,而是去發掘成敗的方法上,我們就能重振雄風,再創輝煌。

人生的哲理作文 篇8

記得四年級暑假裏的一件事曾給我過一個啟示,使我永遠忘記不了那件事。

那年暑假,我經常去我們小區的花園中去玩。有一次,我在大樹旁休息時,我看到了腳下的小沙堆,我仔細一看。原來,是一個個由螞蟻的辛勤勞動修建出的螞蟻洞。當我看見螞蟻們進進出出都是從這些洞中爬出爬進的。於是,我想做一個試驗,看看如果我把小沙堆填入洞中會怎麼樣。我將沙子剛剛填入了螞蟻洞中,那些洞中螞蟻就開工了,他們用“雙手”將沙子一粒一粒地搬出蟻洞。我看它們很快就完成了工程。可是我想:雖然螞蟻螞蟻們這次會把沙子全搬完,可他們還會搬第二次、三次、四次……嗎?我帶着疑問又將沙子填入了蟻洞。之後我又看到螞蟻們在努力的奮鬥着,重建着它們的家園。我反覆重新填幾次。可是螞蟻們仍然憑着自己的毅力、恆心重建蟻洞。啊!它們真是一羣有恆心、毅力的小生靈啊!它們的恆心與毅力鼓舞着它們幹什麼事只要沒幹好,就決不罷休。我想:如果連着小小的螞蟻都有如此毅力與恆心。那我們人類不也應該有恆心與毅力嗎?

我們無論幹什麼事都要具有像螞蟻這樣的恆心與毅力。不達目的,誓不罷休!大發明家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在發明電燈時,失敗了一千多次嗎?他失敗了那麼多次,不還是靠着恆心與毅力撐了下來走向成功了嗎?讓我們想一想如果愛迪生半途而廢了,那他就不可能成功發明電燈,之前做的都是徒勞。我們只要幹事有恆心、毅力,無論幹什麼事都能幹好的。這就是我的啟示。

失敗乃是成功之母,有恆心、毅力就會成功。讓我們帶着恆心與毅力走向成功吧!

人生的哲理作文 篇9

幾乎所有的人都喜歡做自己過去做過的事、所以幾乎所有的人多年後還是平庸,大家好像都知道這個道理、可是幾乎所有的人都不能突破;所以讀萬本書不如走萬里路、走了萬里路慢慢就能體味人情世故;人之幾乎不能改變大的環境、但環境一定能改變人;環境能讓你酷暑難當、也能讓你冷颼颼,環境能讓你欲哭不能、猥瑣難堪,環境也能讓你高端大氣上檔,環境能讓人由平凡到叱吒風雲、縱橫捭闔蕭殺青史,環境也能讓站在高堂明月的你、忽然下進十八層地獄……

對人生佛家有八苦之説,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五藴苦,苦就是人生的真實本相。

毫無疑問,在現實生活中,在人生道路上,我們每個人都有過這樣那樣的痛苦感受,都有過因環境逼迫或希望落空所產生的焦慮與煩惱。但問題在於,我們每一個人又都體驗過快樂,享受過瞬間的無憂無慮。正因為人生也有歡樂,也有輝煌,大家才痴迷於對歡樂和輝煌的追求,才雖身處於痛哭境況卻仍念念不忘執着於對人生幸福的嚮往與追求。

孔子去郊遊,他站在玉灩潭吊橋上,看到下面的流水説:‘過去的就像這下面的流水一樣,白天晚上都在流。’雖然這句話文學氣息非常重,卻又最富於哲學意味。我們的思想、感覺、年齡、身體,當一個鐘頭乃至一分鐘前的我,與此刻坐在這裏的我,已經不知道經過多少變化了。所以‘今我非故我’,現在的我已不是前一分鐘的我了。都過去了,像流水一樣,不斷地向前去。

孔子説:‘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志當存高遠,能安貧樂道,有堅強的毅力,有捨身飼虎的勇氣,擁有自己智慧的人生,打造自己激情的人生,正視不幸的威脅,莫為浮雲遮望眼,在悲劇中昇華人生。

哲學家説:‘人類不是被問題本身所困擾,而是被他們對問題的看法所困擾。;人在不同的人生歷程中對事物會有不一樣的看法和體會。

在青年時期,年輕人挑選了自己認為是最美好、最純真的事物,就像天真爛漫的童年一樣,沒有壓力,沒有負擔,只是單純地認為美麗,就撿起它。

在中年,他挑選了自己認為最實在、最需要的事物,正如成年人一樣,()有自己的責任,有自己的負擔,時刻要為一家上下打點一切,時刻都要保持着理性的頭腦。

在老年,他挑選了自己認為是可以輕易得到,卻又往往被人忽視的事物,或許老人們歷經滄桑之後,已經懂得,原來他們最重要的事物,是眼前不被人重視的事物。

回顧一生,我們才發現,人的生活充滿了酸甜苦辣,人生歷程跌宕起伏,而這樣的生活,也不再是一片空白,不再是毫無意義!

也許,我們會感到生活的壓力,也許,這份壓力會越來越重,但在每一份重量增加的同時,我們會得到驚喜,得到安慰,抑或是悲傷,亦或是痛苦。可是人生,誰不是忽喜忽憂,苦樂參半呢?沒有起起伏伏的人生,這樣活着有什麼意義呢?我們的生活不平坦,但在到達終點的那一刻,我們自信我們驕傲,所以我們又何必為減輕這沉重而苦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