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讀美文 > 哲理

道理人生哲理故事(7篇)

欄目: 哲理 / 發佈於: / 人氣:2.27W

道理人生哲理故事1

以下的這些勵志小故事雖然篇幅短小,只有50字、100字、200字、300字、500字不等,但小故事大道理哦。這些經典的勵志故事和人生哲理故事深入淺出地詮釋了許多人生大道理,為你的成功指明方向,提供動力,激勵你的人生每一天!

道理人生哲理故事(7篇)

哲理小故事1(150字):用人之道

去過廟的人都知道,一進廟門,首先是彌陀佛,笑臉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則是黑口黑臉的韋陀。但相傳在很久以前,他們並不在同一個廟裏,而是分別掌管不同的廟。

彌樂佛熱情快樂,所以來的人非常多,但他什麼都不在乎,丟三拉四,沒有好好的管理賬務,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韋陀雖然管賬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陰着個臉,太過嚴肅,搞得人越來越少,最後香火斷絕。

佛祖在查香火的時候發現了這個問題,就將他們倆放在同一個廟裏,由彌樂佛負責公關,笑迎八方客,於是香火大旺。而韋陀鐵面無私,錙珠必較,則讓他負責財務,嚴格把關。在兩人的分工合作中,廟裏一派欣欣向榮景象。

【小故事大道理】:其實在用人大師的眼裏,沒有廢人,正如武功高手,不需名貴寶劍,摘花飛葉即可傷人,關鍵看如何運用。

勵志小故事2(50字):所長無用

有個魯國人擅長編草鞋,他妻子擅長織白絹。他想遷到越國去。友人對他説:“你到越國去,一定會貧窮的。”“為什麼?”“草鞋,是用來穿着走路的,但越國人習慣於赤足走路;白絹,是用來做帽子的,但越國人習慣於披頭散髮。憑着你的長處,到用不到你的地方去,這樣,要使自己不貧窮,難道可能嗎?”

【50字勵志故事感悟】:一個人要發揮其專長,就必須適合社會環境需要。如果脱離社會環境的需要,其專長也就失去了價值。因此,我們要根據社會得需要,決定自己的行動,更好去發揮自己的專長。

哲理小故事3 (100字) :袋鼠與籠子

一天動物園管理員發現袋鼠從籠子裏跑出來了,於是開會討論,一致認為是籠子的高度過低。所以他們決定將籠子的高度由原來的10米加高到20米。結果第二天他們發現袋鼠還是跑到外面來,所以他們又決定再將高度加高到30米。

沒想到隔天居然又看到袋鼠全跑到外面,於是管理員們大為緊張,決定一不做二不休,將籠子的高度加高到100米。

一天長頸鹿和幾隻袋鼠們在閒聊,“你們看,這些人會不會再繼續加高你們的籠子?長頸鹿問。“很難説。袋鼠説∶“如果他們再繼續忘記關門的話!

【哲理小故事感悟】:事有“本末:“輕重:“緩急,關門是本,加高籠子是末,捨本而逐末,當然就不得要領了。

哲理小故事4 (100字) :扁鵲的醫術

魏文王問名醫扁鵲説:“你們家兄弟三人,都精於醫術,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鵲答:“長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問:“那麼為什麼你最出名呢?

扁鵲答:“長兄治病,是治病於病情發作之前。由於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剷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氣無法傳出去;中兄治病,是治病於病情初起時。一般人以為他只能治輕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氣只及本鄉里。而我是治病於病情嚴重之時。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經脈上穿針管放血:在皮膚上敷藥等大手術,所以以為我的醫術高明,名氣因此響遍全國。

【小故事大道理】:事後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

哲理 小 故事5 (150字) :曲突徒薪

有位客人到某人家裏做客,看見主人家的灶上煙囱是直的,旁邊又有很多木材。客人告訴主人説,煙囱要改曲,木材須移去,否則將來可能會有火災,主人聽了沒有作任何表示。

不久主人家裏果然失火,四周的鄰居趕緊跑來救火,最後火被撲滅了,於是主人烹羊宰牛,宴請四鄰,以酬謝他們救火的功勞,但並沒有請當初建議他將木材移走,煙囱改曲的人。

有人對主人説:“如果當初聽了那位先生的話,今天也不用準備筵席,而且沒有火災的損失,現在論功行賞,原先給你建議的人沒有被感恩,而救火的人卻是座上客,真是很奇怪的事呢!主人頓時省悟,趕緊去邀請當初給予建議的那個客人來吃酒。

【哲理故事及感悟】:預防重於治療,能防患於未然之前,更勝於治亂於已成之後。

哲理小故事6 (50字) :救人

在一場激烈的戰鬥中,上尉忽然發現一架敵機向陣地俯衝下來。照常理,發現敵機俯衝時要毫不猶豫地卧倒。可上尉並沒有立刻卧倒,他發現離他四五米遠處有一個小戰士還站在哪兒。他顧不上多想,一個魚躍飛身將小戰士緊緊地壓在了身下。此時一聲巨響,飛濺起來的泥土紛紛落在他們的身上。上尉拍拍身上的塵土,回頭一看,頓時驚呆了:剛才自己所處的那個位置被炸成了一個大坑。

【100字小故事大道理】:在幫助別人的同時也幫助了自己!

勵志故事7 (50字) :出門

古時候,有兩個兄弟各自帶着一隻行李箱出遠門。一路上,重重的行李箱將兄弟倆都壓得 喘不過氣來。他們只好左手累了換右手,右手累了又換左手。忽然,大哥停了下來,在路邊買了一根扁擔,將兩個行李箱一左一右掛在扁擔上。他挑起兩個箱子上路,反倒覺得輕鬆了很多。

【50字勵志小故事及感悟】:在我們人生的大道上,肯定會遇到許許多多的困難。但我們是不是都知道,在前進的道路上,搬開別人腳下的絆腳石,有時恰恰是為自己鋪路?

哲理故事8 (200字) :魚王的兒子

有個漁人有着一流的捕魚技術,被人們尊稱為‘漁王’。然而‘漁王’年老的時候非常苦惱,因為他的三個兒子的漁技都很平庸。

於是個經常向人訴説心中的苦惱:“我真不明白,我捕魚的技術這麼好,我的兒子們為什麼這麼差?我從他們懂事起就傳授捕魚技術給他們,從最基本的東西教起,告訴他們怎樣織網最容易捕捉到魚,怎樣划船最不會驚動魚,怎樣下網最容易請魚入甕。他們長大了,我又教他們怎樣識潮汐,辨魚汛。。。凡是我長年辛辛苦苦總結出來的經驗,我都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了他們,可他們的捕魚技術竟然趕不上技術比我差的漁民的兒子!”

一位路人聽了他的訴説後,問:“你一直手把手地教他們嗎?”

“是的,為了讓他們得到一流的捕魚技術,我教得很仔細很耐心。”

“他們一直跟隨着你嗎?”

“是的,為了讓他們少走彎路,我一直讓他們跟着我學。”

路人説:“這樣説來,你的錯誤就很明顯了。你只傳授給了他們技術,卻沒傳授給他們教訓。

【經典故事心得】:對於才能來説,沒有教訓與沒有經驗一樣,都不能使人成大器!

哲理 故事 9 (100字) :河邊的蘋果

一位老和尚,他身邊聚攏着一幫虔誠的弟子。這一天,他囑咐弟子每人去南山打一擔柴回來。弟子們匆匆行至離山不遠的河邊,人人目瞪口呆。只見洪水從山上奔瀉而下,無論如何也休想渡河打柴了。無功而返,弟子們都有些垂頭喪氣。唯獨一個小和尚與師傅坦然相對。師傅問其故,小和尚從懷中掏出一個蘋果,遞給師傅説,過不了河,打不了柴,見河邊有棵蘋果樹,我就順手把樹上唯一的一個蘋果摘來了。後來,這位小和尚成了師傅的衣缽傳人。

【小故事大道理】:世上有走不完的路,也有過不了的河。過不了的河掉頭而回,也是一種智慧。但真正的智慧還要在河邊做一件事情:放飛思想的風箏,摘下一個蘋果。歷覽古今,抱定這樣一種生活信念的人,最終都實現了人生的突圍和超越。

小故事10 (300字) : 右手握左手

一位老和尚,他身邊聚攏着一幫虔誠的弟子。這一天,他囑咐弟子每人去南山打一擔柴回來。弟子們匆匆行至離山不遠的河邊,人人目瞪口呆。只見洪水從山上奔瀉而下,無論如何也休想渡河打柴了。無功而返,弟子們都有些垂頭喪氣。唯獨一個小和尚與師傅坦然相對。師傅問其故,小和尚從懷中掏出一個蘋果,遞給師傅説,過不了河,打不了柴,見河邊有棵蘋果樹,我就順手把樹上唯一的一個蘋果摘來了。後來,這位小和尚成了師傅的衣缽傳人。

【小故事大道理】:你和你圈子裏所深信的對某些事物的看法,在別的人和別的圈子裏看來也許完全不同。

道理人生哲理故事2

智者有兩個徒弟。一次,他們看到屋裏飛進一隻蜜蜂,蜜蜂努力地朝窗外飛,卻被窗上厚厚的玻璃擋住了,一次次徒勞地摔下來。

徒弟甲説:“這隻蜜蜂真是愚蠢啊,既然知道這個方法行不通,為什麼還要做努力呢?它這樣做即使飛一輩子也不可能成功。”

他從中得到領悟:世上有些事,不能強求,該放手時就放手。

徒弟乙説:“這隻蜜蜂真頑強,它那麼勇敢,失敗了也不屈服。”

他也從中得到啟示:做人就應該像蜜蜂那樣,鍥而不捨,敗而不餒,百折不回。

於是,兩人爭執起來,誰也説服不了誰。

最後,他們只好去找智者來評理:“我們的觀點,究竟誰的才是正確的呢?”

智者説:“你們誰都沒錯。”

兩個徒弟不解,心想:怎麼可能兩種觀點都對呢?難道師傅是故意做好人,不讓我們再爭執了?

智者早就看出他們的心思,他微笑着,拿出一塊大餅,吩咐他們把大餅居中切開。徒弟二人照做了。

智者問:“兩個半塊餅,你們説哪半塊好,哪半塊不好?”

他們回答不出。

智者説:“你們總是看到相異的地方,而沒有看到相同的地方,形式上的差異,掩蓋了質的相同。”

徒弟二人一下醒悟過來了: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本來沒有絕對的是非問題。

世上萬物也是如此,許多表面看似相同的,可能是相殊甚遠;而表面相殊的,倒可能有質的相同。生活中的不少錯誤,有時就是因為看不到這一點而產生的。

道理人生哲理故事3

人的牙齒分切齒、犬齒、前臼齒、臼齒,各司其職。人有犬齒聽着不怎麼爽,但這可以證明人類早期生存的不易。牙齒由於最堅硬,眼睛由於最珍貴,故成語中有“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之説。中國人吃飯熟軟,久而久之,牙齒都不怎麼好,搞得愛美的人很煩。西方人常吃生食,牙口相對就好,生得糙的食物有自潔功能。有一年,我去甘南拉卜楞寺,晚上圍着篝火看藏族女孩跳舞,聽她們唱歌,夜幕下什麼也看不清,只能看見她們的一口大白牙。人家也不刷牙,也不正畸,牙齒整齊得氣死牙醫。

由此看來,牙齒好不好關鍵在遺傳基因,跟刷牙關係不大,説這話牙醫聽了一定不高興。有一位偉人因為牙病煩惱時對醫生説過:“老虎不刷牙,為什麼牙不掉?”其實這事很簡單,掉牙的老虎沒得吃,早就餓死了。

仔細想想,人生道理複雜,牙齒硬舌頭軟,可硬的拼不過軟的,説不定哪天就掉了,軟的可以伴隨一生,誰也沒見過掉舌頭的。以柔克剛不是瞎説的,是前人的人生經驗總結。

道理人生哲理故事4

故事1:好運不常有

一隻火雞和一頭牛閒聊,火雞説:我希望能飛到樹頂,可我沒有勇氣。

牛説:為什麼不吃一點我的牛糞呢,他們很有營養。

火雞吃了一點牛糞,發現它確實給了它足夠的力量飛到第一根樹枝,

第二天,火雞又吃了更多的牛糞,飛到第二根樹枝,

兩個星期後,火雞驕傲的飛到了樹頂,

但不久,一個農夫看到了它,迅速的把它從樹上射了下來。

大道理:牛屎運讓你達到頂峯,但不能讓你留在那裏。

故事2:小鳥過冬

一隻小鳥飛到南方去過冬。天很冷,小鳥幾乎凍僵了。

於是,飛到一大塊空地上,一頭牛經過那兒,拉了一堆牛糞在小鳥的身上,凍僵的小鳥躺在糞堆裏,覺得很温暖,漸漸甦醒過來,它温暖而舒服的躺着,不久唱起歌來,一隻路過的野貓聽到聲音,走過去看個究竟,循着聲音,野貓很快發現了躺在糞堆裏的小鳥,把它拽出來吃掉了。

大道理:不是每個往你身上拉大糞的人都是你的敵人。也不是每個把你從糞堆里拉出來的人都是你的朋友,還有,當你躺在糞堆裏時,最好把你的嘴閉上。

故事3:秀才買柴

有一個秀才去買柴,他對賣柴的人説:“荷薪者過來!”賣柴的人聽不懂“荷薪者”(擔柴的人)三個字,但是聽得懂“過來”兩個字,於是把柴擔到秀才前面。

秀才問他:“其價如何?”賣柴的人聽不太懂這句話,但是聽得懂“價”這個字,於是就告訴秀才價錢。

秀才接着説:“外實而內虛,煙多而焰少,請損之。(你的木材外表是乾的,裏頭卻是濕的,燃燒起來,會濃煙多而火焰小,請減些價錢吧。)”賣柴的人因為聽不懂秀才的話,於是擔着柴就走了。

大道理:管理者平時最好用簡單的語言、易懂的言詞來傳達訊息,而且對於説話的對象、時機要有所掌握,有時過分的修飾反而達不到想要完成的目的。

故事4:眼見不一定為實

孔子的一位學生在煮粥時,發現有骯髒的東西掉進鍋裏去了。

他連忙用湯匙把 它撈起來,正想把它倒掉時,忽然想到,一粥一飯都來之不易啊。

於是便把它吃了。/剛巧孔子走進廚房,以為他在偷食,便教訓了那位負責煮食的同學。

經過解釋,大家才恍然大悟。

孔子很感慨的説:“我親眼看見的事情也不確實,何況是道聽途聽呢?”

大道理:推銷生意是一種組織性質的生意,因為人多,人事問題也多。

我們不時聽到是非難辨的話,如某公司攻擊另一間公司,如是者往往令人混淆是非,影響信心。

故事5:問題關鍵所在

有一天動物園管理員們發現袋鼠從籠子裏跑出來了,於是開會討論,一致認為是籠子的高度過低。

所以它們決定將籠子的高度由原來的十公尺加高到二十公尺。

結果第二天他們發現袋鼠還是跑到外面來,所以他們又決定再將高度加高到三十公尺。

沒想到隔天居然又看到袋鼠全跑到外面,於是管理員們大為緊張,決定一不做二不休,將籠子的高度加高到一百公尺。

一天長頸鹿和幾隻袋鼠們在閒聊,“你們看,這些人會不會再繼續加高你們的籠子?”長頸鹿問。

“很難説。”袋鼠説∶“如果他們再繼續忘記關門的話!”

大道理:其實很多人都是這樣,只知道有問題,卻不能抓住問題的核心和根基。

故事6:真正的強者

五歲的漢克和爸爸媽媽哥哥一起到森林幹活,突然間下起雨來,可是他們只帶了一塊雨披。爸爸將雨披給了媽媽,媽媽給了哥哥,哥哥又給了漢克。

漢克問道:“為什麼爸爸給了媽媽,媽媽給了哥哥,哥哥又給了我呢?”

爸爸回答道:“因為爸爸比媽媽強大,媽媽比哥哥強大,哥哥又比你強大呀。我們都會保護比較弱小的人。

漢克左右看了看,跑過去將雨披撐開來擋在了一朵風雨中飄搖的嬌弱小花上面。

大道理:真正的強者不一定是多有力,或者多有錢,而是他對別人多有幫助。責任可以讓我們將事做完整,愛可以讓我們將事情做好。

故事7:抓住重點

有一位表演大師上場前,他的弟子告訴他鞋帶鬆了。大師點頭致謝,蹲下來仔細繫好。等到弟子轉身後,又蹲下來將鞋帶解鬆。有個旁觀者看到了這一切,不解地問:“大師,您為什麼又要將鞋帶解鬆呢?”大師回答道:“因為我飾演的是一位勞累的旅者,長途跋涉讓他的鞋帶鬆開,可以通過這個細節表現他的勞累憔悴.” “那你為什麼不直接告訴你的弟子呢?”“他能細心地發現我的鞋帶鬆了,並且熱心地告訴我,我一定要保護他這種熱情的積極性,及時地給他鼓勵,至於為什麼要將鞋帶解開,將來會有更多的機會教他表演,可以下一次再説啊。”

大道理:人一個時間只能做一件事,懂抓重點,才是真正的人才。

故事8:珍惜生命

有個叫阿巴格的人生活在內蒙古草原上。有一次,年少的阿巴格和他爸爸在草原上迷了路,阿巴格又累又怕,到最後快走不動了。爸爸就從兜裏掏出5枚硬幣,把一枚硬幣埋在草地裏,把其餘4枚放在阿巴格的手上,説:“人生有5枚金幣,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各有一枚,你現在才用了一枚,就是埋在草地裏的那一枚,你不能把5枚都扔在草原裏,你要一點點地用,每一次都用出不同來,這樣才不枉人生一世。今天我們一定要走出草原,你將來也一定要走出草原。世界很大,人活着,就要多走些地方,多看看,不要讓你的金幣沒有用就扔掉。”在父親的鼓勵下,那天阿巴格走出了草原。長大後,阿巴格離開了家鄉,成了一名優秀的船長。

大道理:珍惜生命,就能走出挫折的沼澤地。

故事9:掃陽光

有兄弟二人,年齡不過四、五歲,由於卧室的窗户整天都是密閉着,他們認為屋內太陰暗,看見外面燦爛的陽光,覺得十分羨慕。兄弟倆就商量説:“我們可以一起把外面的陽光掃一點進來。”於是,兄弟兩人拿着掃帚和畚箕,到陽台上去掃陽光。等到他們把畚箕搬到房間裏的時候,裏面的陽光就沒有了。這樣一而再再而三地掃了許多次,屋內還是一點陽光都沒有。正在廚房忙碌的媽媽看見他們奇怪的舉動,問道:“你們在做什麼?”他們回答説:“房間太暗了,我們要掃點陽光進來。”媽媽笑道:“只要把窗户打開,陽光自然會進來,何必去掃呢?”

大道理:把封閉的心門敞開,成功的陽光就能驅散失敗的陰暗。

故事10:堅強的蜘蛛

雨後,一隻蜘蛛艱難地向牆上已經支離破碎的網爬去,由於牆壁潮濕,它爬到一定的高度,就會掉下來,它一次次地向上爬,一次次地又掉下來……第一個人看到了,他歎了一口氣,自言自語:“我的`一生不正如這隻蜘蛛嗎?忙忙碌碌而無所得。”於是,他日漸消沉。第二個人看到了,他説:這隻蜘蛛真愚蠢,為什麼不從旁邊乾燥的地方繞一下爬上去?我以後可不能像它那樣愚蠢。於是,他變得聰明起來。第三個人看到了,他立刻被蜘蛛屢敗屢戰的精神感動了。於是,他變得堅強起來。

大道理:有成功心態者處處都能發覺成功的力量。

道理人生哲理故事5

前些天,在一個名為《財富人生》的電視訪談節目中,嘉賓是一位當今頗具知名度的青年企業家。當節目漸近尾聲時,按照慣例,主持人提出了最後一個問題請問:你認為事業成功的最關鍵品質是什麼?

沉思片刻之後,他並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平靜地敍述了這樣一段故事:十二年前,有一個小夥子高中剛畢業就去了法國,開始了半工半讀的留學生活。

漸漸地,他發現當地的車站幾乎都是開放式的,不設檢票口,也沒有檢票員;甚至連隨機性的抽查都非常少。憑着自己的聰明勁,他精確地估算了這樣一個概率逃票而被查到的比例大約僅為萬分之三。他為自己的這個發現而沾沾自喜,從此之後,他便經常逃票上車。他還找到了一個寬慰自己的理由:自己還是個窮學生嘛,能省一點是一點。

四年過去了,名牌大學的金字招牌和優秀的學業成績讓他充滿自信,他開始頻頻地進入巴黎一些跨國公司的大門,躊躇滿志地推銷自己。然而,結局卻是他始料不及的這些公司都是先對他熱情有加,然而數日之後,卻又都是婉言相拒。真是莫名其妙。

最後,他寫了一封措辭懇切的電子郵件,發送給了其中一家公司的人力資源部經理,煩請他告知不予錄用的理由。當天晚上,他就收到了對方的回覆。陳先生,我們十分賞識您的才華,但我們調閲了您的信用記錄後,非常遺憾地發現,您有三次乘車逃票受罰的記載。我們認為此事至少證明了兩點:1、您不尊重規則。2、您不值得信任。鑑於以上原因,敝公司不敢冒昧地錄用您,請見諒。

直到此時,他才如夢方醒、懊悔難當。然而,真正讓他產生一語驚心之感的,卻還是對方在回信中最後摘錄的一句話:道德常常能彌補智慧的缺陷,然而,智慧卻永遠填補不了道德的空白。

第二天,他就啟程回國了。

故事講完了,電視中出現一片沉寂。主持人困惑地問:這能説明你的成功之道嗎?

能!因為故事中的年輕人就是曾經的我,他坦誠而高聲地説:我能夠走到今天這一步,只是因為我一直將昨天的絆腳石當成今天的墊腳石而已。

現場頓時掌聲如潮,人生總是複雜,道理卻相對簡單;更多的時候,一句話一輩子。

道理人生哲理故事6

從前,有兩個飢餓的人得到了一位長者的恩賜:一根魚竿和一簍鮮活碩大的魚。其中,一個人要了一簍魚,另一個人要了一根魚竿,於是他們分道揚鑣了。得到魚的人原地就用乾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魚,他狼吞虎嚥,還沒有品出鮮魚的肉香,轉瞬間,連魚帶湯就被他吃了個精光,不久,他便餓死在空空的魚簍旁。另一個人則提着魚竿繼續忍飢挨餓,一步步艱難地向海邊走去,可當他已經看到不遠處那片蔚藍色的海洋時,他渾身的最後一點力氣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地帶着無盡的遺憾撒手人間。

又有兩個飢餓的人,他們同樣得到了長者恩賜的一根魚竿和一簍魚。只是他們並沒有各奔東西,而是商定共同去找尋大海,他倆每次只煮一條魚,他們經過遙遠的跋涉,來到了海邊,從此,兩人開始了捕魚為生的日子,幾年後,他們蓋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漁船,過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一個人只顧眼前的利益,得到的終將是短暫的歡愉;一個人目標高遠,但也要面對現實的生活。

只有把理想和現實有機結合起來,才有可能成為一個成功之人。有時候,一個簡單的道理,卻足以給人意味深長的生命啟示。

道理人生哲理故事7

大學畢業後,我在家暫時待業。

父親為了給我聯繫工作,整天忙前忙後,還要給人家大包小包的送禮。我心裏就有一點愧疚,就想找一份臨時工幹,這樣也可給家裏解決一點負擔。父親似看透了我的心思,他説:我有一個戰友,他現在是縣人大主任,他剛開了一家酒店,正缺人,我跟他説起你,他説如果你願意,明天就上班。

我學的是酒店管理專業,也算是專業對口,我就爽快答應了。

老闆姓錢,因他和我父親是戰友的緣故吧!我不叫他錢老闆,而叫他錢叔叔。錢叔叔對我非常關照,上班的第一天他就任命我為總經理,並且還讓我負責管帳。錢叔叔語重心長地對我説:顧客是上帝,所以我們要以便宜實惠、量足、味好來贏得顧客。我點了點頭。

我把書本上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在實踐中,由於我的管理有方,第一個月,除掉所有的開支,還掙了幾千塊錢。當我把帳上的情況給錢叔叔彙報時,他有點不高興,他説:顧客是上帝,我們要把更大的利益讓給顧客,這樣才能拉攏更多的回頭客,做生產要從長遠的利益去考慮。

我想錢的也有一定的道理。第二個月我就抓菜的質量,並且推出全市最低的價。果不然,酒店的生意很紅火,每天吃飯的人很多,所有的座位頭一天就被人提前訂好了。

月底我清帳,這次收支基本平衡。我把這一情況給錢叔叔彙報時,錢叔叔嚴肅地説,顧客是上帝,我給你説了多少遍。下個月只准你賠,不准你賺錢。

我好納悶哪有做生意不想賺錢的?既然錢叔叔發了話,我只好按他的要求去做。第三個月一核算,這次卻虧了10000元。我把這一結果告訴錢叔叔時,我已做好了挨批評的準備。沒想到的是,錢叔叔聽了我的彙報後,連説了三個好字。最後他笑着説你幹得好,咱們是先賠後賺,下個月繼續這樣幹下去。錢叔叔説完後塞給了我一個紅包。

第四個月又虧了10000元,第五個月又虧了10000元。我對錢叔叔説:這樣虧下去也不是辦法呀!錢叔叔笑着説:沒事,做生產不能只顧眼前。我説:我在你這裏,能力得不到體現,可以説是英雄無用武之地,我決定辭職。錢叔叔嘿嘿一笑,你既然要走,我不勉強你。

不久,我去了南方發展。

一年後的春節,我回家過年。這一天,錢叔叔來到我家,這次他是開着一輛豪華的小車來的。當我問起他的酒店時,他説今天不談工作,然後端起酒杯説,喝酒。我父親也説,喝酒。兩人便聊起往事,邊喝邊聊。錢叔叔心情好,便多喝了幾杯,錢叔叔喝醉後,説話就開始吞吞吐吐,他説,你知道我為什麼要開酒店嗎?其實開酒店是個幌子,我當局長和人大主任時就撈了不少錢,這些錢我一直不敢用,怕引起人們的懷疑,我就開酒店製造假象,只賠不賺,這樣我的生意就越做越好,別人就以為我賺了不少錢。這樣就可以大膽地去買別墅,買小車。我明白了錢叔叔開酒店只賠不賺的道理,就怔怔的站在那裏,半天都説不出話來。

Tags: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