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讀美文 > 哲理

【推薦】人生哲理作文錦集8篇

欄目: 哲理 / 發佈於: / 人氣:8.2K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人生哲理作文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推薦】人生哲理作文錦集8篇

人生哲理作文 篇1

人生短短數載,在忙碌,奮鬥中我們細細回想真正閒暇下來有欣賞過幾個日出夕落呢?

風雨中我們總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卻早已忘記了我們總是風雨兼程,從未想過停下乏力的雙腳去感受上天送來的一席甘露,等我們馬不停蹄的趕到了終點,卻才渾然知曉我們的雙腳,我們的身體已經承受的不能負荷的壓力。

曾經,聽過這樣一句話“人來到世界,不是享福的,而是來受罪的”,雖然它並不是什麼至理名言,但確實經歷世代的考驗,這句“理論”已經得到了充分的實踐來證明它是個“真理”。

人從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哭聲就伴隨着她的生命一起降臨,很奇怪,總是不解為何新誕生的嬰兒要以哭泣來迎接這“美好”世界,他送給我們的第一份禮物就是他悦耳的哭聲。於是大膽猜想,也許他根本就不願意來到這個世上去承擔他們無力承受的喜怒哀樂,但是,天命難違,既然不能夠違背,就只能用這種方式來表示他們的抗議。

當他們成為知人事,懂人情,辨世故時,才真正開始他們還債的遙途。成功了,帶走一分歡喜,留下萬世傳奇。失敗了,就在原來的債務上再添一筆,本被壓得瘦小的身體,可憐的脊身又被迫添置超負荷的債務,留下的只有無奈的眼淚和掉價的汗水。也許能東山再起,也許從此一蹶不振,與昏亂的世間一起頹廢消沉。

面對這些選擇,起初的我們如無頭蒼蠅,瞎飛亂撞,幸運了找到出口從此見得光明,倒黴的,直至頭破血流也只能同黑暗與淒涼一起埋葬。

人不但要會選擇,同時要懂得放棄,也許面對選擇時,我們有數個入口,可最終只有一個出口能夠讓我們見到光明,我們沒有三頭六臂,更者人又非“神仙”,我們不能同時駕馭多個航船在浩瀚無垠的大海中平穩前行,如果非要迫力航行,我想到達對岸也將只是天方夜譚。

所以,此時我們不得不請出我們最好的選擇“放棄”。放棄不代表懦弱,不代表脆弱,不是失骨氣的的表現,不代表膽怯的態度,而是開啟自己真正有價值的人生。

有時,我們對事事都抓得太緊太牢,在每件事上都欲做到完美無瑕,但凡有絲毫瑕疵就鬱鬱寡歡,悶悶不樂。對擇業更是令人匪夷所思,總是盲目的為無所知之的未來偏離了本身奮鬥的軌道,理由就是多一種選擇多一次機會,可是,機會是有了,真的是自己想要的嗎?社會是現實,是殘酷,但是我想與其去為那不可能涉足的選擇做出無為的努力,何不着眼現在,為自己想去選擇的行船做出有價值的奮鬥呢?既然選擇任何一方都要付出異同的代價,也許未必達到想要的結果,為什麼要捨近求遠呢?

對待感情,更要會選擇,懂得放棄,感情帶給我們騰雲駕霧快樂,同時也會有讓我們朝夕之間由雲霄跌入谷底的痛苦、失落與心碎,既然這段感情如此讓人神傷讓人心碎;既然明知對方不曾珍惜,甚至狠心踐踏自己苦心經營的感情,又何必降自尊去乞討一段失意變質的愛情;如果明知道沒有結果還苦苦獨自經營一分虛幻的愛情,也只是自欺欺人,俗語説:“天涯何處無芳草”呢,既然無緣,何不瀟灑轉身,就算要哭要鬧也要在轉身之後。上帝為我們關上一扇門,定會為我們開啟另一扇窗,放棄只是丟掉無意的回憶。

其實,我想人這一輩子,只要做好一件事便能創造不匪的價值,只要能將這一件事做到就算別人是雞蛋裏挑骨頭也撿不出一粒廢渣的程度,那麼所有的放棄都是值得的。我們斷不能小看這一件事,想象一下,這與人幾十年的時間也只是滄海中的一粒不起眼的珍珠,但是,如果加上同等的時間,不竭的默默奮鬥與努力,經歷數次風濤浪打,終有一天會奪水而出,耀眼的光芒會穿透千層海浪,當成為最閃眼奪目的那一顆珍珠,可曾想過昔日的沉默,那時雖不言不語,卻心欲動,始終做着一件事,細心的雕琢自己,最終,可喜可賀還好沒有功敗垂成。

自己的志言就是讓自己永遠記住“沒有人做不到,完不成的事情”就是這句話,始終引導自己,走對前面的路,會選擇,懂放棄,努力做好一件事情。

人生哲理作文 篇2

猶太人有句諺語:“只有一種憂慮是正確的:為憂慮太多而憂慮。”説得一點都不錯。憂慮是無濟於事的,它是會在同一個地方打轉,然後回到起點。當你對於一件事情感到焦慮是,你應該知道,你所憂慮的事情可能會發生,也可能不發生。

而如果你為一件即將發生的事情而焦慮時,你也知道這件事情可能發生,也可能不發生。這是很簡單的事實,你的憂慮不會造成任何的影響或改變,不是嗎?一種情況如同你所憂慮的一樣發生了,那麼憂慮只會減少你應付情況的能力。

亞瑟·史馬斯·洛克説:“憂慮是流過心頭那條彙集恐懼的小溪。如果水流增加,它就會變成帶動所以的思緒的河川。”

的確,憂慮是會自我增強的。我們可以接着經驗老到的馴馬師,觀察馬羣受驚時會因驚慌增強而奔跑,而得到明證。當馬羣湊巧拔腿而跑時,它們也注意到大家跑了起來,便推知附近定有危險。於是跑得更快,便又以為危險更接近了,就更加拔蹄飛奔。

這種不合理的自我增強的連鎖關係,是由於當一個人面對問題時,總是憂心忡忡。因為他們一直擔心可能嚴重的威脅即將臨頭;而這種可能性實在是太可怕了,就更有理由擔心了。以此類推,更是愁上加愁。正如荷蘭夫人所説的:“麻煩就像嬰兒一樣,有人照顧就越長越大。”

現在把你的焦慮存貨清查一番,假如你對自己夠誠實,你將發現它們多半都是沒有根據的。

你還記得一年前所擔心的事情嗎?它們是如何解決的?你難道不是為了他們當中大部分,浪費了許多精力而一無所獲?馬克·吐温對此就中肯地説:“我已老邁,也知道很多麻煩事,卻很少真的發生過。”憂慮就像一個根本不存在的債務,但我們卻在事先就支付了利息。如果你有憂慮的毛病,最好的方法就是:“見招拆招”,這簡單的“四部曲”曾幫助很多人解除憂慮,非常有效。

首先,清楚地寫下你的憂慮處境,對待問題不能先入為主或存在偏見,應徹底瞭解事件的起因和經過。哥倫比亞大學的赫克斯教授説:“有一半的憂慮是由於一知半解就做出決定造成的。”所以,解決難題一定要先了解難題存在的原因,否則無從下手。

第二步,問自己:“這件事情發生的機會究竟有多少?”“可能發生的最惡劣情況是什麼?”通常你會把後果考慮一遍,往往就能夠降低問題所帶來的壓力與害怕。

第三步,既然你已作了最壞的打算,就要想着如果真的發生了,便只有接受它了,一旦你決心“接受這種結局”,那麼,剩下來的便沒有好擔心的了。

第四步,立刻想辦法讓事情不要惡化,然後平靜地想辦法改善最惡劣的情況。

人生哲理作文 篇3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編撰而成。

它以語錄體與對話為主,記錄了孔子平時的言行舉止,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與教育原則等,是民族語言的精粹,包含了中華民族的全部思想精華,體現了中國人思想情感的豐富性,複雜性,廣闊性,稱得上是一本優秀的語錄體散文集。《論語》以記言為主。《論語》的“論”是“論纂”的意思,“語”是“語言”的意思。合起來就是“借聞於父子之語”“論纂”起來的意思。《論語》的作者是千千萬萬的人,其中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傳弟子,也有不是孔子的學生,但都以孔門弟子為主。《論語》的語言簡潔精練,含義深刻,其中有許多言論至今被世人視為至理。它以極具典範意義的語言,記敍了孔子平時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

《論語》中所記循循善誘的教誨之言,或簡單應答,點到即可;或啟發論辯,侃侃而談;富於變化,娓娓動人。其中不少對話場景栩栩如生,生動傳神。書中不僅有關於他的儀態舉止的靜態描寫,而且有關他的個性氣質的傳神刻畫。此外,圍繞孔子這一中心,《論語》成功刻畫了一些孔門弟子的形象。

如:子路的率直魯莽,自貢的聰穎善變,顏回的温雅賢良,曾皙的瀟灑脱俗等等,都稱得上個性鮮明,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論語》是國學經典,涉及到人們生活諸多方面,比如:如何從政,如何塑造正人君子,如何教育弟子,如何與人交往,堪稱中國傳統智慧的源泉與寶庫,千百年來一直指導着人們修身養性,治國安邦。它所反映出來的兩千多年前的社會精論,富有哲理的名言名句,是中華民族文明的歷史展現。唐代著名詩人杜甫曾今説過;“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登高才能望遠,但如不從山腳開始舉步,則山頂永無可到之時。

國學底藴的培養,從誦讀開始。雅言傳承文明,經典浸潤人生。讓我們翻開書的扉頁,就此開始吧。

人生哲理作文 篇4

有時自己不碰到就能看到一些心情不好,無緣無故的對你或者對他人突然發火罵一句的人。況且這句話不是罵得有心的。我們聽後還是很生氣的,試想自己從未打他罵他惹他,幹嘛對自己這副脾氣,像是欠他幾千萬不還似的,自己做夢都想不到有人無緣無故生氣的罵一句。我們都會忍不住要回復,罵他神經病。

罵回去是好事,但是我們為自己生氣想過沒有。如果他在繼續罵下去,就像愛好唱歌一樣,越罵越有勁,自己也是不是跟着他耗下去。假若他是故意阻止你一個愛生活積極奮鬥的青年前進的絆腳石,自己有沒有發現,為這樣一個不值得牽引成功的事情而費盡腦汁,爭奪成敗,是不是有點浪費上天給我們的命運。失敗是不是離自己更近,成功反而更遠呢!我們自己想想吧!

現在這個時代的成功者,出名人物,那個不是沒有被捱罵,被批評。他們不是照樣活得好好的,把怒罵聲當作前進上錯誤的教訓,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每天頭條,熒幕全是他們給觀眾最美麗的一面。人人不是給他們邊罵邊點贊。

他們都可以,為啥自己卻不可以。罵你,就要自卑,如果有人打你,是不是要自殺。多麼荒謬的一生,上天不僅給你的免費活着的命運,還給了你無價的寶貴時間。是你自己沒有好好的精打細算,説到做到,沒有抵擋外界的誘惑,用在貪婪,慾望的賭博裏。輸盡一生,怪歲月無情。人生猶如一把吉他,悠揚的音符是我們的生活,喜怒哀樂都是自己用精神力量和心態力量在弦上彈奏出來的。

所以,生氣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怎麼面對他。林肯生氣,他的報復寫在紙上焚燒,煙消雲散。我們不用這種方式,起碼要把生氣當作為自己的目標奮鬥的精神力量,鼓足幹勁,力爭上游。這難道不是自己現在最理想的生活方式。

罵吧。有時候罵別人反而把自己罵得氣憤。我就是屬於這一類型的人。生氣了,特喜歡罵人,不是亂罵,是説着罵。內容不知道自己罵得什麼,反正就是見人就説着罵。要是有膽大的人回擊我,我覺得很有趣,不但我不罵人不生氣了,還會大笑的鼓勵他,拍案叫絕罵得好。我就是故意讓回擊人意識到,什麼叫生氣的力量。生氣人不生氣了,反而越來越快樂。他自己卻越罵越生氣,很無趣,只有氣沖沖的一走了之。

要是遇到脾氣特別不好,最愛怒氣衝衝的那一類人,千萬不要自以為厲害百般不服輸的回擊,這樣不但自己得不到好處,還會引火上身。

一些罵人不過是用怒火平息心裏的不快,我們要適當的給他機會冷靜,更不要去打擾他,適當的給他思考的時間,要相信,時間是消滅怒火的最佳良方。如若不然,雲淡不風輕,事態不安然。本來就要熄滅的怒火,你一攪和,無疑是火上澆油,雪上加霜般的止不住蔓延。這是任何人都不想看到聽到的結果。

天氣陰冷,街上無風。下班回家。穿過車水馬龍的車道,走進茫茫人海,一邊漫步前行,一邊還沒欣賞身邊的景物,就被前方的怒罵聲,咆哮聲一陣陣吸引。我不由好奇的隨着出聲地投去目光,原來是路邊某一家,經營小商店的夫妻不知因何事吵起來了。老闆為了把耍潑婦式的老闆娘的怒火冷靜,頂着罵聲獨自駕車逃了。老闆娘還在門邊對這老闆車去的方向空罵幾聲。過了一陣子,也就是我即將要路過那家商店前,看到老闆娘的沒罵人,以為怒火差不多平靜,人都走了,肯定沒心情罵人。哪知道,氣乎乎的從包裏拿出手機點了幾下,對着手機就是一句,有本事走了就有本事別回來。哼的一聲,收了電話。轉身進門看店,因為有幾個顧客進去了……

奇怪吧!無心的生氣,我們選擇無視。就算罵人的心情再不好,我們還是選擇冷靜。這就是無聲的告訴他,心情不好,別亂發火!寬容了自己,寬容了他人!

我們如水的生活,只要有點綴的顏色,就有陽光日子甜蜜的味道。有了驚濤駭浪,不需要迎浪踏險,只要心的風力去擊碎那洶湧的浪牆。一切都風平浪靜……

人生哲理作文 篇5

很多人都像楊建平一樣厭倦這種周而復始的疲憊生活,有沒有想過翹掉現有的生活。生活在別處?大部分人會説NO,那是奢侈品。但是,很多人並不知道最早説“生活在別處”的不是昆德拉,而是一個法國詩人蘭波。蘭波曾經3次“翹”掉原來的生活,最終他一路走到巴黎,輾轉比利時,還到達倫敦。雖然一路潦倒,但正是這段時期,詩人的詩歌創作達到了高潮,寫下了著名的《地獄裏的一季》。這個故事留給了我們一個可能:一個人只有走出生活慣性,不在重複中思考的時候,你才會掌握更多的可能性。

在決定翹掉目前的生活之前,志平是廣州一家媒體的記者,去年一場大病差點奪去他的生命。病癒之後,他毅然決定離開工作了10年的媒體去了嚮往多年的歐洲,因為他突然體會到生命的珍貴,他想找一個安靜的地方,獨自體會和感悟生命的玄妙,而歐洲夠安靜,文化氛圍濃重,是個能讓人慢下來、好好思考一下人生的地方。其實決定遞辭職報告的時候,志平心裏還是有一種莫名的緊張感,畢竟在這個城市生活了10年,每位朋友、每個熟悉的地方都會成為一條無形的線,拉扯着他。但是當辭職信真的交上去之後,志平心裏反而舒服多了。志平説那是一種釋然,同時融合了一種對未來生活的希冀,非常美好。志平的計劃是先去學習語言,等到語言過關之後或繼續深造或在當地找份工作。“或許過幾年之後,我覺得那樣的生活方式有讓我改變的必要之後,我會重複今天這種‘翹生活’的舉動,或者去另一個國家,或者回到中國來。”在志平看來,只有這樣,有限的人生才會真真實實地被抓在手中。“從今以後。我要為自己而活。否則,我會在‘猶豫’間蹉跎了自己的夢想,”

像志平那樣去歐洲並不適合大多數人,對大多數人來説,面對過於激烈的社會競爭及過大的生活壓力,想翹掉原來的生活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如果我們無法翹掉原來的生活,至少我們可以學會翹會、翹班,讓自己走出常軌,做一些“離經叛道”的事,放鬆一下身心,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比如大名鼎鼎的喬布斯。1990年,喬布斯在斯坦福大學一場演講上,注意到前排傾聽的勞倫。當晚,一場會議正等待一心打拼事業的喬布斯。“喬幫主”回憶:“我在停車場,車鑰匙已經插上。我問自己,‘如果這是我人生在世最後一天,我是願意開一場商業會議,還是同這個女人一起度過?’我跑過停車場,問她是否願意與我共進晚餐。她説好。我們一起走進車裏,自此一生攜手。”

人生哲理作文 篇6

1、夢裏不知身是客

於這世間,我們都不過是飄泊的異鄉人,寄存於這塵世幾十載甚或百年,心,是孤獨的心,靈魂,是寂寞的靈魂。無論躊躇滿志或意氣闌珊,寂寞無處不在,異化感,孤獨感,無力感,伴着我們的漫漫長途,於是花會落淚,月會惆悵,於是古人思量朝來磨得青鋒劍,斬斷今今古古愁。年少讀加西亞的《百年孤獨》,那僅是一個家族幾百年直至滅亡也掙脱不了的孤獨感,成人後再讀,明瞭那孤獨感源於根深蒂固的人性,與學識無關,與認知無關。如開心亦一樣與學識財富無關,縱使才高八斗,名利雙收,不開心就是不開心。但知識越多,越能認識自己和世界,越能適應環境和情勢,明辨是非,擺脱宿命和悲觀主義。寂寞如影相隨,思想卻可在前面照亮我們。人可以汲汲於名,或汲汲於利,但那都不是生之極樂。聖經説:如果你喪失了靈魂,那麼縱使你得到了整個世界,對你又有何益處呢?世無解語花,花開也不是為了解人間的愁,每個年齡階段,快樂的定義也有所不同,但人活着,能熱愛生活,在藍天白雲下自由地呼吸着新鮮的空氣,也就有了快樂!

2、明月故人各一方

知交零落本是人生常態,只是朋友雖多,知已卻極少甚或只有一兩個,我們都希望把酒當歌,醉倒南柯,但那也非尋常之願,大多是安能時時攜美酒,與君談笑看雲歸的遺憾,是浮雲一別後,流水十年間的悵惘,甚至是故人何在,煙水茫茫的斷章。何謂知已?知已是笑罵不拘,不以境遇度量平等對話方為真誠,可以相惜相重方為知已。我兩手空空,只有一顆赤誠的心。最經典的説法是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距離則無所謂遠近,海闊山遙也罷,近在咫尺也好,一切皆出於自然、率真就好,落寞時的一闕歌,一聲問候,一行温暖的'文字,都是一份感動。不一定常常聯繫,但一定知心知意。寂廖時,我們温暖地憶起那親切淳厚的容顏,就那麼不深不淺地站立在歲月深處,宛若朦朧迷霧中的一泓清水,清澈地照亮着往昔與現在,照亮着我們踽踽而行的每一步;偶然歡聚時,可以撫盞同歌,對月暢敍,如此,已人生極樂矣。緣份本就來不得半點牽強,只可隨緣,如滿天雪花,你可以握住幾片?但總有一片或幾片落入我們的掌心

3、記得舊時攜手處

很久以前偶然在電視上看過一場很舊的印度影片《永恆的愛情》,結尾處的歌聲唱道:世界上萬物也許會消亡,永恆的愛情地久天長,它象鮮花一樣絢麗芬芳永恆的愛情是純潔無瑕的,我的愛,讓我倚在你身邊,讓我輕撫你的香脣

天上人間,誰是有緣?誰是無緣?誰與你晨昏共渡、長相廝守?誰與你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那些風中的輕擁,雨裏的深吻,夜裏的痛泣,無一不是愛的深痕。我們不是孤芳自賞、顧影自憐、為已相思而死化為水仙的那索西斯,我們渴望自由但不希望獨居索處,渴望漫漫長途有良伴與已相攜相扶,與已相看兩不厭。掬一腔似水柔情,忖測着,甜蜜着;思念着,快樂着;疼痛着,幸福着。你曾為誰立盡中宵?曾為誰消得人憔悴?曾否感慨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悦目誰家院?因了那深深的喜切切的痛才有了生活的深悲與極樂,終有一天,生命的曠達將寬宥我們可笑的痴情。歲月如潮,那些嗔喜,那些笑淚,那些貪痴;那爛漫的容顏,那青葱蘢翠的心野,那闊笑塵中的飄然,都將沉澱成我們心裏最深的記憶,在生命的長河裏瑩瑩地亮着。畢竟,再可歌可泣的愛情最終都需要深刻的理解和共同的信念,都不外乎平平淡淡好好過日子。

4、轉首棲霞清夢遠

藍天是雄鷹遨翔的天堂,大海是魚兒暢遊的樂地,人呢?聖雄甘地的一句:我有一個夢是那樣深入人心,有夢想是一種快樂,而為之而努力的過程也是一種快樂,或許這夢想不過是我們心底裏的烏托邦,但存有夢想,本身就是一種幸福感。曾經擁有也曾經失去,曾經狂熱也曾經冷卻,但夢仍在。在已過去,在未到萊的時空,夢想就是張力,讓生活充滿活力,而非只有無法否定的世故,只有枯燥乏味的現實。我有一個夢,一個小小的夢想,在我的心裏自成一隅,或許它在遙遙的彼岸,但畢竟是有此一彼岸可令我仰望,或許此生不一定可達彼處,但它會是我的心海明燈,導我前行。

5、八千里路雲和月

凡人自要關懷凡間之事,如現實的生活、榮譽和幸福。但不是每個人都可以一路坦途的,際遇也不是個人可以左右和把握,通常是命運選擇了我們而不是我們選擇了命運,但多一分努力多一分爭取,多一分汗水多一分積極的心態,會令我們倍覺明天的太陽會更燦爛。舊時豪情不一定還有,但是我們還有爽朗的笑容,還有熾熱的心。翻開往昔,每個人俱有一頁辛酸史,但活着就該爭取。任星移斗轉,冰冷雪寒,不狂妄囂張亦不妄自菲薄,自守從容,清明。挫敗了,落拓了,頹廢了,消沉了,你想痛哭嗎?為什麼不可以?在星月濃時;夜半闌時;在知心好友面前,你儘可以長歌當哭,痛哭流涕,但天亮後,記緊你還是一條好漢,記緊你還需昂首走入人羣裏。誰願意給別人一副小舟不可重載的感覺?志得意滿了,意氣風發了,你可以洋洋自得嗎?可以的,但請不要過於張揚,許多巨人會倒下,許多卑微會倔起。努力將來已不易,緬懷只合偶然為之。回首,一回花落一回新;前望,八千里路雲和月。喜歡樹木的從容,樹不可選擇生而為樹,人亦一樣,一樣是生命,既是生命,勿論夏暑冬寒,風急雨驟,總是不住向上吸取更多的陽光雨露,為不湮滅於草叢,也為一天長成參天大樹。生命不就是如此莊嚴地完成他的路程嗎?木猶如此,人何以堪?

6、我見青山多嫵媚

我見青山多嫵媚,不知青山可會笑我已非昨?

在大多數國人心裏大抵都有一片桃花源,既不捨都市的繁華喧鬧,也想追從心底的桃源夢境,或許,那是行至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峯迴路轉,是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的豁達閒適,是守一方山林候一片晨曦的返璞歸真,是處幽谷,看白雲,濯清泉,聽鳥鳴,數彩蝶紛飛的怡然,是相伴楊柳青青又依依,綠荷墨墨又默默的散淡。猶記當年讀書時,每每校裏辦書法大賽,總可以看到揮毫而就的總有幾幅是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當時只覺意境飄逸,走過經年的路後,始覺意韻悠長。浮躁已沉寂,但我仍喜歡笑,燦爛地笑,也喜歡哭,痛快地哭,惟此,方自覺是一個真真切切活着的血肉之軀。平淡若我,守一顆坦坦蕩蕩微笑的心,相守一籬杜鵑,一池綠荷,一架葡萄,一樹垂柳,一叢桂花,相守一庭月光照東籬,亦悠然!

人生哲理作文 篇7

今天是星期六,我和爸爸下了兩盤圍棋。

第一盤,我執黑先行,走了一個“星”,和一個“三三”,然後爸爸再三路上掛了一手,我走了不慌不忙地走了“小飛應”,然後爸爸又走了“肩衝”,我又在左邊的“星”上走了一手,爸爸這時説:“你的佈局還是很不錯的嘛!”聽到爸爸這句話,我有點驕傲自滿了。便放鬆了警惕,到中盤時,為了貪污兩個子,“天元”上的幾十目棋一下被老爸的白子給“吞”了。最後,我們數了子,我輸了,輸的很慘,爸爸領先23目半。我也不甘示弱,準備第二盤戰鬥,這一盤,我換了下法,走完兩個空角後立即點了“三三”,結果,角和邊的地盤被我佔光了,我還找到爸爸的許多斷點創造了我吃子的機會。最後,我領先半目,真是“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呀”!

下完這盤棋,我想:我們人生就像一盤圍棋,往往會遇到困難與挫折。但是,我們不能因為這點小事而誤了大事,就如我第一盤棋那樣,為了小小的一塊地方卻不顧比這更大的地方,這就叫因小失大。同時,要時刻記住“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這個真理,去努力實現自己的理想。下圍棋不僅能開發腦子,還能教會我們許多人生道理。心動不如行動,快快加入圍棋裏吧!!

4撿石頭的故事

在一則古老的寓言,説有一位巴格達商人,他深夜走在一條荒涼的山路上,突然有一個陌生的聲音對他説:“撿幾塊石頭吧,明天你會既高興又懊惱的。”

商人聽從了勸告,真的撿了幾塊石頭。天亮後,商人想起自己撿拾的石頭,掏出一塊一看,原來是塊金剛石,他急忙又掏出一塊,是綠寶石,隨後幾塊都是價值不菲的寶石。商人感到高興極了,把玩着這些寶石,慢慢地,商人心頭又無比懊惱起來,懊惱當時撿得太少了。

故事雖然有點離奇,但在現實生活中也有如此相象之處,從我們來到這個世界開始,我們就是在學着怎麼聽從別人的教誨,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撿拾有意義的石頭,知識就好比是金鋼石,是它破解人生、社會上一個個難解之謎;經驗、成功、失敗……就是那紅寶石、藍寶石、綠寶石,是它們把自己從幼稚磨練為成熟。

撿拾對自己有用的石頭本身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而那陌生的聲音其實就是一種友誼的提示,是人生所必須經受的教育方式。在人生的道路上,高興和懊惱是一對親兄弟,與其對過去的事情產生懊惱情緒,不如現在就努力,多撿拾幾塊對自己有益的寶石。

人生哲理作文 篇8

人生,好比一片小舟在海面上獨駛,而這片海,時而風平浪靜,時而波濤洶湧。我們可以從中得到感悟,致使其影響我們一生。海倫凱勒曾經説過這樣一句話:“擁有的便不會珍惜。”是呀,人生苦短,卻又來之不易如果我們一生都無所事事、遊手好閒,那你的生命將毫無意義。母親懷胎十月,費盡千辛萬苦把你生下的意義何在?仰或讓你苟且偷生,還是錚錚鐵骨?

我時常會想,世界到底有多大?它如此之大,裝得下人們的貪婪與無知。世界又是有多小?它小,小得讓人慄慄危懼。到底是我們存心險惡,還是過於無知,人的本性便是如此。雖説本性難移,但也不能一錯再錯。

每個人每天都在憧憬未來。而不只我們人類在奮鬥,一切的一切都在為自己的將來努力着。陶行知曾經説過,我們每天都要反省,問問自己四個問題:一問自己的健康有沒有進步;二問自己的學問有沒有進步;三問自己擔任的工作有沒有進步;四問自己的道德有沒有進步。而這短短四個問題,便能考驗你的道德修養,如果一個人每天都能做到這四件事,便可謂“聖”。每個人都需要進步,沒有進步就沒有成功,俗話説得好,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天才,儘管你多有才華,終將有人會越過你的終點。

感受生活,珍惜一切,這才是我們人生的本錢,奮鬥吧,奔跑吧!讓我們在挫折中鼓舞,為世界歡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