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讀美文 > 名言警句

2016申論必背名言警句

欄目: 名言警句 / 發佈於: / 人氣:2.6W

  申論要求考生從一大堆反映日常問題的現實材料中去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全面考查考生蒐集和處理各類日常信息的素質與潛能,充分體現了信息時代的特徵,也適應當今國家公務員實際工作的需要。下面,語文迷小編為您整理了一些申論必背名言,歡迎閲讀!

2016申論必背名言警句

 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 周雖舊邦,其命惟新

 事不避難、勇於擔當、奮勇向前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 民之所憂,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

 一心中國夢,萬古下泉詩

 我知道物價對一個國家的影響,也深知它的極端重要性。但是請大家相信,一個每天關注物價、每天瞭解行情的人,是不會允許物價上漲而得不到遏制的。

 弄虛作假騙得了一時,騙不了長久,危害人民而無一利處,必須堅決制止、糾正和嚴肅處理。

 我還有信心。如果我沒有信心,不去努力,那就是失職,就是對人民的不負責。我不僅要做這樣的表態,而且要付諸實際行動。

 這件事情真難啊。有人説我“灰心”了,其實我沒有“灰心”。我相信,只要我們把羣眾放在心上,我們一定會實現調控目標。

 絕不能説我們的青年缺乏理想、沒有責任,我不這樣認為。現代的青年人比我們那個時候懂得多了,掌握現代知識、技能的本領、各方面的條件也好多了。

 我們將提高個人所得税工薪所得費用扣除標準。這是我們今年給老百姓辦的第一件實事。

 高山仰止,景行行之,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

 身無半畝,心憂天下;讀破萬卷,神交古人

 一個國家的強盛離不開文化的支撐,一個民族的覺醒首先是文化的覺醒。

 對於幸福的理解和標準可能人們都有不同,我也曾經講過關於如何使人有尊嚴和幸福,我不想再重複過去的話,我只是説如何讓人們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對未來有信心。

信心比黃金和貨幣更重要

 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腳踏實地

 如果説真理是思想體系的首要價值,那麼公平正義就是社會主義國家制度的首要價值

 莫道今年春將盡,來年春色倍還人

 如果説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是政府的天職,那麼推動社會公平正義就是政府的'良心

 如果我們的國家有比黃金還要貴重的誠信、有比大海還要寬廣的包容、有比高山還要崇高的道德、有比愛自己還要寬廣的博愛,那麼我們這個國家就是一個具有精神文明和道德力量的國家

 再大的困難除以十三億,也會變得微不足道;再小的力量乘以十三億,也足以戰勝一切災難

不管什麼原因,我們都不能讓流浪兒童生活沒有着落。

 之所以出現“一把手”濫用職權、瀆職侵權這類問題,主要還是因為我們政府和主要領導人權力過大、權力過於集中而又得不到約束。

 同樣的學歷,甚至是高工、高學歷,退休工資都比自己在機關的同學、同行要低,這個現象是不合理的。

【愛國篇】

1、 一片丹心圖報國,千秋青史勝封爵。(清·陳璧)

釋:一片赤膽忠心為了報效國家,能留下愛國報國的業績名聲勝過被封什麼官爵。

2、 丈夫所志在經國,期使四海皆衽席。(明·海瑞)

釋:大丈夫所應有的志向是經理好國家,能夠使天下老百姓都過上好日子。

3、 願得此軀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 (唐·戴叔倫)

釋:願把自己的身體長期報效祖國,何必非活着回玉門關內來。

4、 閒居非吾志,甘心赴國憂。(三國·曹植)

釋:閒居着不是我的心志,我願心甘情願地去解除國家的困難。

5、 名編壯士藉,不得中顧私。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三國·曹植)

釋:名字編入了登記壯士的名冊,就不能心中想着個人的私事。獻身於國家為國排憂解難,把死看為象歸來一樣。

6、 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宋·歐陽修)

釋:被封贈高官並不是我的意思,我只願意使天下太平。

7、 一官試易了,報國何時畢?(宋·歐陽修)

釋:一任官職很容易過去,但報效祖國永遠不能完畢。

8、 離家自是尋常事,報國慚無尺寸功。(明·于謙)

釋:離開家鄉去為國盡力是尋常的事情,慚愧的是為國沒立下什麼功勞。

9、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清·林則徐)

釋:假如對國家有利,我可以把生命交付出來,哪能因為有禍就逃避、有福就去迎受呢。

10、金甄已缺總須補,為國犧牲敢惜身?(秋謹)

釋:祖國被帝國主義侵佔了台灣、遼東半島,這總要收回來,為了國家的領土完整去犧牲,又豈敢愛惜自己的生命。

11、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清·顧炎武)

釋:國的興盛與衰亡,每一個人都有責任。

12、已拼薄命付危疆,死生關頭豈待商。 (明·瞿式耜)

釋:自請留守桂林時已決心犧牲,在以身殉國這樣的重大關節上是毫無猶豫,不用商量的。

13、未收皇家河湟地,不擬回頭望故鄉。(唐·令狐楚)

釋:沒有收復被吐番佔領的黃河和湟水等地,不打算考慮回故鄉。

14、義高便覺生堪舍,禮重方知死甚輕。(宋·謝枋得)

釋:因為民族的大義高於一切,為其可以捨棄自己的生命;忠君愛國的禮節重於其他,才知道自己為國犧牲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

15、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宋·岳飛)

釋:為了收復被侵佔的國土,要決心餓了食侵略者的肉,渴了喝侵略者的血。待我們從頭把國土收復回來,再去朝見皇上。

16、卻思猛士衞神宇,安得長年在鄉土。(元·薩都刺)

釋:想到祖國的疆土需要猛士來保衞,我哪能長年呆在自己的家鄉呢?

17、欲為聖朝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唐·韓愈)

釋:本想為國家清除有弊病的事情,怎麼肯因為年老體衰而顧惜自己的晚年呢?

18、裹屍馬革英雄事,縱死終令汗竹香。(明·張家玉)

釋:大丈夫為國戰死在疆場上,用馬革裹屍,這是英雄事,縱然就是死了也能使史冊上留下好名聲。

19、不為愛親危其社稷,故曰社稷戚於親。(管仲)

釋:不為了自己所愛的親人而危害國家,所以説國家比親人還要親近。

20、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戎輪台。(宋·陸游)

釋:僵卧在孤村自己並不覺得悲傷,還想着為國家去保衞邊地要塞。

21、中華,中華,我所至愛,為國捐驅,死而不愧。(清.徐驤)

釋:中華呀中華,我是最熱愛的,為了國家犧牲自己,死了也是值得的。

22、十年驅馳海色寒,孤臣於此望宸鑾。繁霜盡是心頭血,

灑向千峯秋葉丹。(明·戚繼光)

釋:孤立無援地在海上戰鬥了十年,多麼希望朝庭的支持。自己和將士們保衞祖國的一片心血,象灑向千峯的濃霜一般,把峯上的秋葉都染紅了。

23、浩氣還太虛,丹心照千古;生平未報國,留作忠魂補。(明·楊繼盛)

釋:自己雖然死了,但浩氣仍留在天地之間,赤膽忠心可照千古;活着時沒能為國盡力,留下忠心也要報效國家。

24、九州難畫華夷限,萬死思迴天地心。(清·丘逢甲)

釋:帝國主義不斷侵佔我國土,很難劃分華夷的界限;自己為了拯救祖國的危亡,準備萬死不辭。

25、時危見臣節,世亂識忠良。投軀報明主,身死為國殤。(南朝 .鮑照)

釋:有危機的時候可以看出大臣們的氣節,世亂的時候可以看出誰是忠良。(你看)前方的將士為了報效國家,不怕為國犧牲。

26、感時思報國,拔劍起蒿萊。(唐·陳子昂)

釋:感到邊關多事之時自己思念要報效祖國,拔出寶劍離開鄉里去從軍保國。

27、一飯感恩無地報,此心許國已天知。(宋·李伸之)

釋:你請我吃飯喝酒示恩都沒有用,因為我以身許國之心蒼天已經早就知道了。

28、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宋·辛棄疾)

釋:只要能完成恢復中原的大業,名垂於世,頭生白髮又有何妨。

29、願播熱血高萬丈,雨飛不住注神州。 (近代·甯調元)

釋:自己願以沖天的熱血,來實現建立新的共和國的志向。

30、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宋·陸游)

釋:死了後一切事都成了空的,但我悲傷的是沒見到祖國統一。等到宋朝的軍隊收復中原的時候,別忘了在祭奠時告訴我。

【治國篇】

1、 天下為公。(孫中山)

2、 治國之難在於知賢而不在自賢.

3、 國者,必以奉法為重。(《列子·説符》)

4、 治國之道,必先富民。(《管子》)

5、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顧炎武 )

6、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孟子》)

7、 順天者存,逆天者亡。(《孟子》)

8、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9、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

10、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

11、 政通人和,百廢具興。(范仲淹《岳陽樓記》 )

12、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

13、 聖人不利己,憂濟在元元。(陳子昂《感遇詩》)

14、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出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15、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 )

16、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

17、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8、 天下猶人之體,腹心充實,四支雖病,終無大患。(《三國志•魏書•杜畿傳》)

19、 構大廈者先擇匠而後簡材,治國家者先擇佐而後定民。(《意林》引《物理論》)

釋:構,架屋。簡,通“柬”,選擇。佐,輔助的人。

20、理國要道,在於公平正直。(唐•吳兢《貞觀政要•公平》房玄齡語)

21、正其本者萬事理,勞於永者逸於使。(唐•張九齡《對嗣魯王道堅所舉道侔伊呂科•第一道》)

釋:勞於永,為長遠利益而操勞。逸,安心。使,經常忙碌。

22、治身莫先於孝,治國莫先於公。(宋•蘇軾《司馬温公行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