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讀美文 > 隨筆

記憶中的甜蜜味道雜文隨筆

欄目: 隨筆 / 發佈於: / 人氣:2.48W

隨着我們飯桌上的食物越來越豐富,當迷茫着今天該吃什麼的時候,當人們都把精力放在怎樣才能享受精希(稀)美饌的時候。卻越來越感覺到食無本味,味覺好像在慢慢的喪失,於是,常常懷念起來,在原味、怪味、奇味的洪流對味覺的衝擊下,小時的甜蜜味覺逐漸也隱退到味蕾夠不着的地方了。

記憶中的甜蜜味道雜文隨筆

在日益翻新的飯桌上,一個普普通通的菜都得讓我們花費些心思,怎樣做才能做得色香味俱全,各式各樣的調料。鮮豔的襯托。讓人一看都食慾俱增,可真正吃起來,卻背離了食物的本旨,遮蓋了食物的本味,偶爾看到上桌雕刻精細的以食材雕鏤的翩翩如生的動態造型,在感慨大師傅們的精湛手藝的同時,吃食物的願望卻離我越來越遠,於是想,是怎樣才使我們的味覺迷失了呢?對本色味道的懷念充斥在心中。

我們生活的七十年代,可以説是物質匱乏的時代,口味單一,味蕾中最甜蜜的想象就是一個甜字。媽媽做得又香又軟的油餅,玉米貼餅,放上足夠的糖用油煎,鄉味濃郁的飯菜,醜母雞下的雞蛋炒的菜,放上糖和簡單調料做成的'各式小點心,點綴着紅棗的花糕、春捲、煎餅,外觀上雖然不好看,但吃起來鹹香可口,回味無窮,就是面前的一碗玉米粥,一盤小鹹菜,空氣中也瀰漫着乾淨,無任何雜味的清新味道,那個童年,媽媽因工作忙,不管做什麼飯菜,餓了的我們抓起來就吃,滋味平淡又知足,味蕾也容易滿足,偶爾一點香甜,味覺就嘩的一下在舌尖上開出芬芳,一碗白米飯,軟滑的鹹菜絲,自己種的小菜,拌飯、拌麪都有一種特別的香味,滋潤着貧困年代的味蕾。

越接近富裕,味蕾就學着開始挑剔了,常常感慨,現在的我都有一句口頭禪,不知今天吃什麼,童年留在記憶中甜蜜跋扈的味道佔據着心裏甜蜜回味,味覺的神奇和嗅覺的華麗想象,世上怕沒有什麼會讓這些味蕾的記憶這麼長久,耐人尋味。這讓人無法描繪的清,就像難忘的感情情節一樣刻骨,酸甜苦辣都記在一萬多個味蕾裏。

省吃儉用,成了離我遙遠的詞語,不復存在了,吃出新意,吃出花樣,吃出喜悦,一次次的嘗試新鮮,磨練的味覺漸變遲鈍,不知道愛吃什麼,擅長做什麼,食物的使命被各自的喜好攪亂了它的本味,繽紛色彩的吃法,精心釀造的味道,無可奈何地遮蔽了甜蜜的想象。陳(層)出不窮得(的)花樣,漸漸磨損了那一種惦念,一種滿足,一種味道,一種回味,美食的誘惑無時邊無際無刻(不)考驗着我們的味蕾,全面顛覆了甜蜜的想象。

是我們隨着年齡的漸長,口味漸變嗎?那倒不是,只是我們越來越富足,山珍海味,美味佳餚,只要有錢,什麼都能吃到,食材數目不一,少則三五盤,多則十盤八盤,吃的是豪奢惡俗,看到酒席上動了幾筷子就剩一堆的飯菜,真的很糟蹋,即使是點心上來,色彩的明豔,樣子的精細都讓人垂涎欲滴,可是對它已無那麼感興趣了,也只是翹着蘭花指輕沾上一半塊,似有如無,過去對甜蜜的渴望,此刻。都風化成淡淡的敷衍自己的味蕾,小時媽媽做得“麻葉、月餅、元宵、桂花包”,那些看起來毫無特色的小食,都從心底泛起細細的甜蜜,就像時光迤邐而來,像山花一樣開放在心裏。

在一場場被研究和推崇的食材創新中,味蕾一再的誤入歧途,嚐盡了帶着攻擊性的酸甜香濃,鮮辣刺激的口味後,這些霸道的味覺會讓我更加留戀記憶中的甜蜜味道,那種清新總會收盡我心,讓我在記憶中不斷的流連,不信,當你嚐盡各式奢侈的味道。你還是想重新開始,不由得會對簡單本色的東西由衷的讚美懷念,浮華味蕾掠過,本然和自然的味道升格成我們可望不可及的甜蜜追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