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讀美文 > 隨筆

心情隨筆:小女就醫記

欄目: 隨筆 / 發佈於: / 人氣:1.29W

中年得女,格外憐愛一些,偶有小恙心情就凝重起來。我生長於窮困年代過得很“生態”,普通的小病引不起大人的關注。儘管主張對孩子“生態”撫養,其實做不到,就英國作家莎拉?查利斯的作品《困在回憶裏的母親》裏的醫生弗洛,她每天教導無數的新生兒母親不要過於在意小兒的哭鬧,但是自己兒子一哭心就軟了,教導別人的話全都煙消雲散, 這是一個母親的天性。

心情隨筆:小女就醫記

女兒鬧肚子,失去了往日的活潑,抱去醫院,醫生開單子要驗血,年輕的小醫生用針在女兒指尖上紮了一下,非常不熟練地把血擠到一根細管子裏,女兒疼得哇哇大哭,醫生幾乎沒看化驗單,淡淡地説了一句“有炎症哈”,開了一堆藥就把我們打發了。醫生既然早就知道孩子的病因,有必要驗血嗎?扎指尖驗血大人都覺得疼,怎麼忍心對不足一歲的嬰兒施此“酷刑”?女兒肚子脹了幾天氣,好了一些帶她出去透氣,大姨慌慌張張打電話説孩子“抽搐”了,趕緊送醫院,醫生先量了體温,發現不發燒,便要我們去大醫院,説不發燒抽搐是有其他原因。上網查詢,不發燒的抽搐確實有些令人害怕。在大醫院,醫生問了病情説:“沒事,只是當時孩子感覺不舒服而已”,在醫院貼了肚臍貼就回家了,下了車孩子對着菜攤的大葱説“葱”,我們緊張的情緒一下得到放鬆,看看孩子的精神顯然好多了。

最有意思的前幾天,又聽到孩子哭着回來了,大姨説可能是被自己用力拽壞了,用孩子愛吃的棒棒糖試試,還能抓住,摸摸各個關節好像沒有異樣,不紅也不腫,觀察了一個晚上第二天還是叫疼,感覺有些不對勁,上網查查擔心是脱臼了。在區裏的婦幼醫院一個年輕小夥子捏了捏孩子的手,又對照不痛的手捏了捏,要我們去拍個片子,我們感覺太不專業了,商量一下去了一家三甲。外科醫生鄭重其事地説:“我們這看不了,你到兒童醫院去吧,那裏有專門的兒童骨科”,這讓我們不由得擔憂起來。我們從郊區又往城裏趕,大姨一路暈車吐得一塌糊塗,孩子到是躺在車座上睡着了。到了兒童醫院後門找朋友的飯館稍微休整,把孩子翻個身抱下來,似乎動到了手,孩子哭説疼。在飯館裏再次詢問孩子手還疼嗎?孩子説不疼了,並自己用小手指去搓疼痛的手,叫她用疼的.手去抓小羊角辮,慢慢地抬起手抓到了,朋友拿了瓶裝水,孩子自己抱着,疼痛的手抓單獨拿也沒問題……孩子懶得顧及我們的疑惑,自己在飯館的凳子上爬上爬下,玩得不亦樂乎。我們懸着的心放下了,笑着説:“這孩子,知道大姨明天要回去過年,就是要折騰一下大姨”。

小女就醫的經歷大家可能似曾都遇到過,我們有充分的理由抱怨過度治療的醫德問題,抱怨醫生的不負責任,抱怨盲目奔波的看病難,抱怨醫療費用的高昂……但是抱怨只能激化情緒,引發醫患糾紛,所有的問題一點都沒有改善。其實醫患糾紛只是一個社會症狀,在我國其他服務行業普遍都存在。以本人從事的知識產權行業為例,中介機構沒有少忽悠企業過度申請商標、專利,在法律服務中沒有少忽悠企業把一個簡單的問題搞出幾個連環案件來,如此以往“醫患糾紛”遲早要在知識產權服務業中爆發。解決醫患糾紛是個系統工程,既要從宏觀上制定解決過度治療問題,約束醫生醫德的制度,還需要落實如普及全科醫生制度等具體的措施,指導病患如何求醫問藥,減少盲目性。筆者也曾在媒體上呼籲我國建立知識產權業的“全科醫生制度”,全面指導企業知識產權“就醫”,減少盲目性,提高工作的有效性。

當期下,國民普遍急躁,容易衝動,但是解決問題需要冷靜的頭腦和理性的思維,這既是政府的工作,也是我們每個民眾自己的事情,從自己做起,積極參與起來,共同來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