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讀美文 > 隨筆

你愛我如初我陪你到老隨筆

欄目: 隨筆 / 發佈於: / 人氣:1.53W

79歲那年,張允和回憶往昔,寫下一首《温柔的防浪石堤》。擱下筆後,張允和來到卧室,黑暗裏只聽得那人淺淺的呼吸聲,如清風撫過碧水,攪動一池柔波。她脱了外衣,緊挨着他躺下,未幾又翻過身來,將頭埋入那方温暖的肩窩,這才沉沉睡去。她做了一個很長的夢,夢中有藍天碧海、浪濤拍岸,還有兩個人並肩走着,步伐輕輕,似要走完這一生。

你愛我如初我陪你到老隨筆

1928年的秋天,張允和考入中國公學,與同在上海唸書的周有光不期而遇。

兩人算得上是故友,張允和讀中學時,同周有光的妹妹交好,經常去周家做客。那時的張允和不過二八年華,卻才情非凡、妙語連珠,深深吸引了周有光的目光。但之後學業繁重,張允和去周家的次數漸少,兩人的.聯繫也止步於那幾面之緣。

3年後,當他再次見到她,驚覺昔日青澀的少女已出落得婷婷玉立。她微笑起來彷彿漫天星辰墜入眼眸,讓周有光着了魔。自此以後,他便對她展開熱烈的追求。

兩人初次約會是在吳淞江邊。他與她並排走着,矜持令她始終與他保持着距離,一路上誰也沒開口,卻在偶然對望之際默契地微笑。行至江邊海口,晚霞散發着綺麗的光芒。兩人踏上防浪石堤,她走在前,他跟在後,夕陽將一雙影子拉得很長。周有光尋了方較為平坦的石塊,而後取出手帕鋪於其上。張允和緩緩坐下來,本想保持些距離,卻因石頭傾斜,不得已與他緊緊挨着。這一刻,她清晰地聽見了他猛烈的心跳聲。

過了許久,周有光從口袋裏取出一本藍皮小書,向她遞來。張允和接過,見是《羅密歐與朱麗葉》,其中夾着一枚書籤,她低頭去看,霎時羞紅了臉。那一頁寫的是戀人相見,深情擁吻。她偷偷瞄他,正對上他狡黠的眼眸。後來他將書放回口袋,卻悄悄牽起了她的手。直到張允和的掌心佈滿汗珠,周有光才鬆開,又取出一方手帕温柔地為她拭去。他們並肩坐了很久,直到夜色降臨。

很多年後,張允和在《温柔的防浪石堤》中寫道:“當她的第一隻手被他抓住的時候,她就把心交給了他,不論人生的道路是平坦還是崎嶇,他與她總要在一起。”她的命運自此緊握在他的掌心。

1933年,周有光與張允和成了親。婚前他給她寫信:“我很窮,恐怕不能給你幸福。”她毫不介意,只堅定地回道:“我若嫁人,必定是嫁與你。”

葉聖陶先生曾説過這樣一句話:“九如巷張家的4個才女,誰娶了她們都會幸福一輩子。”周有光終究成了那個幸運的人。

婚後,他與她相處融洽,琴瑟和鳴。平日裏,周有光喜聽西洋音樂,張允和喜聽古典樂曲。《逝年如水》中,周有光回憶:“結了婚,她聽中國音樂我去參加,我聽西洋音樂她去參加。”他們默契地包容着彼此的喜好。

戰亂期間,周有光攜家人四處避難。流離途中,6歲的女兒因患惡疾而夭折,未過多久,兒子又被子彈擊傷,經過手術搶救,這才保住性命。接踵而至的噩耗令周有光心力交瘁,夜不能寐。深廣的黑暗裏,張允和抱住微微顫抖的丈夫,將頭埋入他的肩窩,一顆心終於平靜下來。那段艱苦的歲月裏,他與她相互扶持,共渡難關。之後許多年,每當他遇到重大打擊,總會想起她的笑容和懷抱,像一盞明燈將他的心照亮。

晚年之際,周有光與張允和依舊恩愛無比。他會與她一同前往花園中讀書,清風掠過,吹亂她鬢角的髮絲,他便走上前去,輕柔地為她整理妥帖。她抬頭望去,見那人細紋密佈的面龐上滿是寵溺的笑容,恍惚還是少年時的模樣。張允和鍾情崑曲,時常參與社團活動,周有光總會陪在她身側,如年輕時一般形影不離。

然而天意弄人,2002年8月,張允和突發心臟病逝世。她離開的那天,將長長的白髮辮盤在頭頂,身着藏青色外套,對襟中式背心,再配上一雙繡花布鞋,梳粧完畢後,還拉着周有光問好不好看。

好看,當他緊握着她冰冷的雙手時,仍喃喃着讚美。

眼前的女子安靜地睡着,脣邊似還帶着笑意。淚水自周有光眼中不斷湧出。

張允和的離去令周有光備受打擊,半年過後才漸漸恢復,他振作精神,將愛妻的遺作整理出版,留作紀念。朋友來訪時,見周家小屋仍保持着張允和生前的模樣,只是沙發後的五斗櫥上多出一排放大的相片,相片中是各個時期的張允和。

百歲那年,周有光出版了一本回憶錄,談及與張允和的感情,他形容那是“流水式”的愛,經久流淌,潤物無聲。相伴70載,他們早已融入彼此的骨血。如今,111歲的周有光仍守在這明媚的人世間,以他的雙眼代她去看那春花秋月、夏荷冬雪。

多情人不老,唯有愛可超越生死,抵得住漫長的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