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讀美文 > 隨筆

生死契約(隨筆)

欄目: 隨筆 / 發佈於: / 人氣:3.23W

《生死契約》三位六十歲的老人,各自擁有不一樣的人生,但都不滿足現有的生活狀態。讓人深思,給人啟迪,飽含人生的哲理

生死契約(隨筆)

生死契約究竟講訴了一個怎樣的故事,讓我來告訴您。在這世界上生活的人並不是對自己的生活都滿意,他們抱怨、憤恨、哭泣、無奈。終於有一天,他們可以自己來選擇生活的方式,他們表現的興奮而又有點不安。他們不知道應該選擇什麼,不明白什麼才是真正正確的、合理的、美好的、不讓人後悔的生死。

全能的上帝決定選擇三個人,讓他們自己選擇生活的方式,並且簽訂生死契約。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有機會,上帝要選擇分秒不差恰好六十歲的老人,並且他們的經歷完全不同。六十歲的他們已經對人生有了深刻的體驗,他們可以選擇再活一次,按自己想像的生活方式。

第一個人叫張坷,六十歲。家住在名叫格朗村的小山村裏,是一個遠近聞名的貧困村。小時候張坷家庭貧苦,但為人誠實善良,這便是舊日子裏最寶貴的品質了。過去的時代,學文化的觀念普遍不強,正趕在要建設新中國的偉大時期,提倡人多力量大,所以張坷也沒念多長時間書就輟學在家裏種了地。張坷的為人延續了父輩的誠懇樸實,人也踏實,能過日子,在同齡人裏還算長的俊俏。等到二十來歲的年紀,便和鄰村的一個姑娘結了婚,他們一起打點家庭,照顧年邁的老人。他娶的這媳婦呀,賢惠能幹,並且還念過幾年書,略認得幾個字,看張坷為人老實,是個正兒八經的能踏踏實實過好日子的人,就經人介紹嫁了過來。夫妻兩個很恩愛,不多久便生了兩個兒子,他便要求這兩個孩子必須要好好讀書,將來考上大學,光耀門楣。唉,時代的不幸,他們那個年代條件實在太差,也不太平,所以父母也不鼓勵唸書。現在不一樣了,兒子出生的時候正趕上改革開放,他們伴隨着中國的發展而茁壯成長。兩個孩子努力學習,老兩口心裏也高興,日子過得也紅紅火火。時間過得飛快,轉眼兩個兒子都考上了大學,大學畢業又留到了城裏,經過努力他們兩兄弟先後在城裏買了房,也組建了自己的家庭。可新的問題接踵而至,眼看老人年紀也越來越大了,可是這兩個兒子實在是工作忙,抽不出身。每逢過年才能回一次家,然而待着的時間並不長,往往是簡簡單單的逗留便又離家而去了。孩子畢竟是大了,可自己也確實老了。老頭張珂祈求能有所改變。

第二個人叫王艾,六十歲。這王艾,家庭條件好,母親是工廠幹部,父親是文化界的名人,家中藏書頗多。王艾從小喜歡讀書,將來想成為和父親一樣的文人雅士。小時候學習認真,通過努力奮鬥終於考上了一所有名氣的大學。大學畢業後從事文學創作。後來結識了一名年輕的女作家,兩人門當户對,自由戀愛。婚後因為文人的清高,總有些矛盾。過了幾年,生了一兒一女。文人教育子女甚是嚴苛,夫妻二人教育理念常有分歧,總鬧得不歡而散。這子女身上便有些缺點,自私自利,驕橫,目中無人。子女進入工作崗位後同事並不喜歡與他們打交道,他們的日子過得並不快樂。因為家庭矛盾長時間無法得到解決,夫妻二人在文學創作上一直低迷,不能寫出很好的作品。等到兒子也有了兒子,這種情況得到緩和,孫兒便是老兩口的潤滑劑。老了老了,便不再常常針鋒相對,總是各退一步,你讓讓我我讓讓你,彼此相安無事。六十歲了,王艾想想這一輩子也過得挺沒勁的,和老婆鬧了半輩子,把子女的教育問題也輕視了。人活到如此確實有些慚愧。

第三個人叫劉軒,六十歲。這劉軒是最自在的,沒念過書,家住在農村,總想過神仙一般的生活,他從小就嚮往自由自在無憂無慮的生活。他不在乎吃得如何,睡得舒服與否,這些他從不去關心,他好像什麼都不在乎,好像只要快樂就行啦。他有些瘋瘋癲癲,確實有些仙風道骨。家境還算可以,等到長得大些了就脱離了父母的束縛,去尋找屬於自己的人生。他不喜歡規矩,他希望能自在地做快樂的事,父母也實在阻擋不住他,就給了他一筆錢,就讓他自生自滅去了。劉軒不是一個追求生活質量的人,他習慣步行,喜歡腳踏實地的飄飄然的感覺。劉軒自從生下來好像就不需要名字,沒有人去在意他,所以自在。但寧靜總是容易被打破的,這是所有追求自由的人所不希望看到的。劉軒幾乎走遍了想去的任何地方,可是終究被錢羈絆。劉軒就這樣荒唐的結束了幾十年的神仙生活。劉軒有點餓了有點累了,也許他確實該休息休息了。劉軒好像從來都沒有感情生活,他也許根本不懂得人間的快樂,像是犯了一個那麼大的錯誤,一直在尋找卻好像從來沒有尋找到。在他30歲那年,他又回到了家裏,一切都變了樣,沒人敢相信他竟是劉軒。這些年過去了,父母為此痛苦過,兒子終於回來了。可他依然在尋找,一直尋找卻還是沒有找到。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裏我們敬愛的上帝,將這三個人召集到一起。給他們説了生死契約的事情,他們起先並不相信,可是也似笑非笑地接受了,他們不知道這個生死的契約究竟能給他們的生活帶來多大的改變。下面我來簡單的介紹一下這個生死契約是怎樣一回事。是讓他們選擇他們所希望擁有的生活,並且讓一切成為現實,讓他們感受不一樣的人生。這人活在世界上,有多少人對自己現在擁有的生活表示滿意,又有多少人能看淡一切,再無所求。有不滿,便渴望改變,對人生不滿意,便想換另一種的人生。可又為什麼選擇這六十歲的人呢?在我看來,六十歲,人生已過大半,對人生已經有了很深刻的'理解。他們已經沒辦法再追求自己想要的,他們生活在社會底層,他們很無奈。

我們來一起看看他們會有怎樣的打算或者想法,他們會如何選擇剩下的日子。

第一個當然是張坷,他希望自己的兒女能多回家看看他,但又不希望耽擱子女的工作。他説他很是矛盾,他希望能有所改變。第二個是王艾,王艾希望能過上好的日子,讓子女也能找到好工作,自己的後半生也有指望了。第三個是劉軒,劉軒希望可以過上踏踏實實的生活,可以過安安穩穩的生活。上帝最後點了點頭,沒説話。思忖了好久之後,他説出了自己的想法。

上帝開腔了。“張坷呀,你這一輩子還算過的行,勤勤懇懇,兩個兒子都很有出息。他們確實應該理解你老兩口的權權寸心。我看應該這樣解決,要麼就讓孩子受受打擊,吃吃苦,他自然就想回家了。要麼就讓你受受罪,然後孩子自然會來看你。唉,我的主意確實不太好,但是也沒辦法呀。這孩子呀,長大了,你呀老了。你看怎麼解決?”張坷不搭聲了,沒有回答。

“王艾呀,這孩子的教育怎能忽視,你們這兩口子鬧啥矛盾哩。解決的辦法倒是有,就是得吃點苦頭,做出些犧牲。讓你的孩子失業,讓他們受盡苦難,也許可以挽回他們走上正道。你願意嗎?”王艾開始小聲啜泣,他説;“就讓我這老頭子承受這一切吧,別難為孩子。上帝無可奈何地説,這是罪孽,已是前世修訂之緣,不可更改。”王艾不説話了,淚流不止。

“劉軒呀,這人呀,追求自在本沒有錯,可是也要腳踏實地,不然一切都是虛幻的。你有追求,但你也有親人。親人是很重要的,何必去追求求不到的東西而荒落了年華呢?如果你現在還想過那樣一種生活,那你就去追求就行啦。人活到這個年齡也就不後悔了。”

張坷,王艾,劉軒一個接一個的走了,也許他們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結果,也許根本什麼也沒有得到。他們也許感到自己受了欺騙,也許他們收穫倒是不少。

他們都走了,上帝也笑了,這與他想的完全不一樣。他本來想和他們簽訂生死契約,為了他們不後悔自己所做的選擇,也許上帝達到了自己想要的目標。他們也許不再後悔了。

也許這就是生死契約的故事,沒有什麼精彩的故事情節,也許這只是上帝讓我來為大家講的一個大大的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