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讀美文 > 隨筆

關於此人不用抒情的隨筆

欄目: 隨筆 / 發佈於: / 人氣:2.56W

此人不用抒情

關於此人不用抒情的隨筆

在網上看兩個小孩兒吹牛,一個説,太平洋是我爸挖的。另一個説,死海是我爸殺的。

這牛吹的!

忽然想起小時候我和父親一起吹牛的事兒,吹牛是種撲克遊戲,大小王能代替任何牌,真一手假一手地出牌,如果懷疑,可以翻底牌,是真的,就把對方的牌拿着,假的——牛皮吹破了,對方拿回自己的牌,誰先兩手空空,就贏了。我常常輸、倒不是因為父親多會吹牛,而是我太多疑心,總要揭他的.底牌,差不多都是真的,結果他贏了。

如果他這時説,別揭父親的底牌,因為父親對孩子不能作假的,也許我會記住,某一天寫篇文章。事實上,他什麼也沒説,我們只是玩這個遊戲。

我嘮嘮叨叨地寫過許多關於母親的文章、但很少寫父親,分明有那麼多故事.但喜歡收着藏着,一如父親本身的內斂。

小時候我調皮搗蛋,沒少讓父親修理,他基本上不用樹條,親自動手。常常是一手拉着我的手,一手抽我屁股。抽得我肚子一挺一挺的,扯起嗓子嚎。父親就歇下來、事隔多年,我已經忘記疼了,但是屁股忽然而來的熱乎勁一直記得。

他教過一陣子小學,因為成分不好不讓教了,本來就是農民,這個落差立刻被填平了。

他有太多事情要傲,去修襄渝鐵路.他會打鐵,會碼石牆,這兩樣都算是技術活兒。’我是鐵匠!”他多少有些自豪,他還是石匠,據説當地有上好的青石,逢上雨天、他丁丁地鑽,時不時飛些火花。他還是木匠,還是篾匠,我喜歡他的刨子貼在木板上推過去,總有薄薄的刨花吐出來,很好看。他編竹器,我最喜歡那些篾自在懷裏跳躍,有經有緯,他編織自如。

父親熱愛手藝,有一年他從大柿樹上掉下來,落在鬆軟的柴火上,撿回一條命,可肩膀脱臼了,用布帶子掛着,閒不住,去幾十裏外的鎮上學油漆,他想當漆匠!

他不光是個手藝人,他喜歡文藝,當年偷偷摸摸地抄過《第二次握手》,這個手抄本我小時候看過,並不覺得動人,他歎息説,小娃子只曉得認字,知道個啥?他看了瓊瑤的《一顆紅豆》説,寫得好。快70歲時看汪曾祺的小説集,看得哈哈大笑説,這個老漢好玩得很,他喜歡那篇《受戒》,覺得和尚在廟裏殺豬像是看戲。

他60歲生日,我打電話祝願他萬壽無疆,一元復始。他説,前面一句就算了,後面一句如同數數字,多數幾年也好。

他善釀酒,醇香綿長,我喜歡喝。每年回家坐定,要嘗新酒,自然是不錯的。他接過酒杯,也嘗。母親説,你喝了好多,還嘗啥呢?他説,甲申(我的名字)説的這個味兒,我以前咋沒嚐出咧?

有一年他病了,衞生所的醫生每天來給打針,有天醫生忙沒來,他讓我做這事。可這事我沒做過,他説了動作要領,化了藥水吸在針管裏遞給我,他解下褲帶露出屁股,我用手按了酒精球,按他説的別紮在骨頭上就行了,猛地一針紮下去,扎得他肚子一挺!這個情節與小時候他抽我屁股多麼相似,一種快樂油然而生,我一忍再忍,沒能忍住,笑啦!

打此之後,他就不像從前那麼高高在上,變得家常起來。我們管他叫老掌櫃,我立刻升到大掌櫃,弟弟升到小掌櫃.家裏有什麼事,我們坐在一起,那個感覺像開會。

前兩天,我在電話裏説,老家那種叫老鴉扇的植物學名是鳶尾,那個叫八月札的,是木通的果實,安徽人管它叫野毛蛋,浙江人管它叫冷飯包。父親樂了説.浙江這個叫法好。

我跟父親説,我在網上搜到你的名字。

他問,是不是我啊。

我説,是啊,因為我寫出來的啊。他樂了説,那不會錯的。

有時候,我想父親不是用來抒情的,很多時候,父親是用來敍事的。這樣想時,我覺得這句非常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