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讀美文 > 隨筆

柳哨兒雜文隨筆

欄目: 隨筆 / 發佈於: / 人氣:6.47K

春日睡起早,呼伴石橋東。相約踏青去,折柳做笛聲。

柳哨兒雜文隨筆

在QQ空間裏看見這幅圖片,一時竟感覺眼眶發熱,多麼像我的小時候,題了首小詩,但又覺意猶未盡。

我的家鄉在沂蒙山區,那裏有綿延不絕的山脈,即使你爬上最高的一座山的山頂望出去,目光所及之處除了山還是山。那裏的山是貧瘠的山,山上全是大青石,也就是石灰巖。村裏的房子都是用石頭砌成的,路也是用這樣的石頭鋪成的,橋也是這些石頭搭建的,從外面看過去,就跟圖片一樣,參差不齊,甚至有些凌亂。山溝裏終年流着水,有的地方清澈,有的地方渾濁。“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故鄉的山上是長滿松柏的,因為土壤稀薄,其它樹木很難成活,我雖然沒有鑽進樹林去看過鬆間的明月,但是流泉在石上趟過還是經常見到的,那些溪水歡快的,一路唱着淙淙的歌,就這麼流呀流呀,流到我看不見的地方。

最喜歡的就是故鄉的春天,那裏的春天不像煙台,煙台的春天風忒大,颳得人心煩。故鄉的春天就是春天,“吹面不寒楊柳風”,説的就是故鄉的風。那時候物質極度貧乏,熬了一個漫長的冬天之後,春天終於來了。農村的春天和城市的又不一樣,那裏的春天特別自由,萬物都隨意的生長着,一朵花想怎麼開就怎麼開,一棵樹想長成什麼樣就長成什麼樣,各種植物想和誰站在一起就和誰站在一起,不需要人來安排。

最高興的就是我們孩子了。脱去了臃腫的棉衣,身子一下子輕快的想要飛起來,放學了撒歡的往田間地頭跑去,滿眼的苦菜花,黃的,白的,在阡陌上隨風搖曳。女孩最喜歡的是一種叫“車李子”的花,開在地堰邊上,一叢一叢的,我們喜歡折回家插在酒瓶裏,能開許多天。還有許多當時我能叫上名但是現在忘記了的野花,經常温婉在我的記憶裏。

我最喜歡的事情就是挖苦菜和薺菜。苦菜比較隨性,什麼地方都能生長,薺菜就不一樣了,想要挖到又大又嫩的薺菜,必須要到有水或者靠近水源的地頭。因為是山村,我們那裏的地分為 “水澆地”和“旱田”,挖薺菜一定要到水澆地裏去,如果跑到旱地,就只能收穫一筐苦菜了。“城中桃李傷春風,春在溪頭薺菜花。”我第一次讀到辛棄疾這首詞的時候,特別喜歡這一句,城裏的桃李怎麼能理解薺菜的歡樂呢,春風一吹,山就活了。

男孩最喜歡的事情就是做柳哨兒。其實柳哨兒並非只有柳樹可以做,我們的小村莊柳樹很少,這可難不倒山裏的孩子,因為沒有比他們更瞭解山裏的生物了,聰明的孩子爬上楊樹,榆樹,折下直直的枝條,一隻手握着,一直手從枝條的一端開始轉着扭,樹皮和樹枝就分家的,待到轉到想要的長度,就拿剪刀剪斷,用手輕輕的一抽,把枝兒抽出來,一個柳哨兒就做好了。其實真正聲音響亮的是楊樹做的哨兒,因為楊樹長得特別高大,枝條兒特別修長,最適合做哨兒。那些膽子大的男孩爬到樹的頂端,專門撿粗細合適的楊樹枝兒,如果你想要聲音低沉的,就要選粗一點的樹枝,哨兒要做的長一些,而這種哨兒不好吹,如果不鼓起腮幫子用力吹,你就別想它能出聲。如果想要聲音清脆一點的`哨兒,就選枝條細一些的,哨兒也要做的短一點,這樣的哨兒是女孩的最愛。每當這個時候,女孩往往變成男孩的跟屁蟲。

如果你聽到了哨兒的聲音,那春天就一定來了。哨聲會伴隨着春風,在村子裏的上空響一個春天。最讓人着迷的,是有些大人,可以用哨兒吹出旋律,在那個閉塞又貧窮的村莊,樂器是一種絕對的奢侈品,而春天的哨兒帶來了天籟之音,那是來自於自然,最純粹的樂律,讓沉寂了一個冬天的村莊生動起來。春天是農民很忙碌的季節,因為要趕着翻地,播種,在勞動了一上午或者一下午後,臨近收工了,隨手攀折一段樹枝,做成哨兒,這既是一種愉悦,也是給疲憊的身體休息。更有些心細的父母,會在回家時順便捎一捆樹枝,回到家裏往門口一放,孩子們就圍攏過去,女人們開始生火做飯,男人則抽着煙看着忙活着做哨兒的孩子,那真是一幅温馨的畫面,現在想起來,還覺得温暖,那時候人的心是多麼容易滿足呀。待到炊煙裊裊,飯菜飄出香味時,孩子手中的哨兒做好了,沒有旋律的哨音響徹村莊,所謂的現世安穩,歲月靜好,也就是如此了。

每到春天,就分外的想家,現在身居城市,春天,自由的春天離我越來越遠了,那薺菜的清香,那盛開在山野的苦菜花,那悠揚的柳哨聲,常常縈繞在我的夢境,那山花朗月的故鄉,是我牽掛和思念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