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讀美文 > 勵志成功

受益匪淺的勵志短文

欄目: 勵志成功 / 發佈於: / 人氣:3.17W

人生就是需要一些勵志人生的勵志短文伴隨我們一路前行,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受益匪淺的勵志短文,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受益匪淺的勵志短文

1:勇於嘗試你所想做的事情

制定奮鬥目標往往是這樣的,有些事可能力不從心,不能完成,但這並不意味着必須放棄全部的追求。

一個人有理想,還必須有實現理想的堅忍不拔的毅力,這樣才能無往而不勝。讓我們看看美國探險家約翰·戈達德的毅力吧,他一生確定了127個目標,現在已經實現了106個。

遠在四十四年前,約翰·戈達德就把他這一輩子想幹的大事列了一個表。那時他僅僅是洛杉磯一個郊區裏沒見過世面的孩子。他把那張表命名為“一生的志願”。表上列着:“到尼羅河、亞馬孫河和剛果河探險;登上埃佛勒斯峯(珠穆朗瑪峯)、乞力馬扎羅山和麥特荷恩山;讀完莎士比亞、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著作;譜一部樂曲;寫一本書;遊覽全世界的每一個國家;結婚生孩子;參觀月球,等等。”每一項都編了號,一共有127個目標。

他解釋説:“我寫那張表,是因為在15歲時我已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閲歷貧乏。我那時思想尚未成熟,但我具有和別人同樣的潛力,我非常想做出一番事業來。我對一切都極有興趣——旅行、醫學、音樂、文學……我都想幹,還想去鼓勵別人。於是,我制定了那張宏偉的藍圖,心中有了目標,我就會感到每時每刻都有事做。我也知道周圍的人往往墨守成規,他們從不冒險,從不敢在任何一個方面向自己挑戰。我決心不走那條老路。”

戈達德在實現自己目標的征途中,有過十八次死裏逃生的經歷。他回憶道:“這些經歷教我學會了百倍地珍惜生活,凡是我能做的我都想嘗試。人們往往活了一輩子卻從未表現過巨大的勇氣、力量和耐力,但是我發現當你到自己反正要完了的時候,你會突然產生驚人的力量和控制力,而過去你做夢也沒有想到過自己體內竟藴藏着如此巨大的能力。當你這樣經歷過之後,你會覺得自己的靈魂已昇華到另一個境界之中了。”

他指出,差不多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目標和夢想,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會去努力實現它們。戈達德對追求夢想的態度是極為可貴的。他曾説:“一生的志願’是我在年紀很輕時立下的,它反映了一個少年的志向,其中當然有事情我不再想做了,像攀登埃佛勒斯峯。制定奮鬥目標往往是這樣的,有些事可能力不從心,不能完成,但這並不意味着必須放棄全部的追求。”

重新審視一下你的生活,並向自己提出下面這個問題是很有好處的。

“假如我只能再活一年,那麼我準備做些什麼呢?”

如果隨便問一個人:你想做什麼?他肯定回答出一大堆想做的事來。再問他,為什麼不去做。他又會羅列出一大堆不去做的理由,或者説沒有時間,即使他整天無所事事。人有夢想不難,難的是勇於去實現夢想,而夢想其實並不是遙不可及,只是人在行動之前就被自己創造出來的困難嚇倒了。

2:一生絕不能做的兩件事

永平寺裏,有一位八十多歲的老禪師在烈日下曬香菇,住持道元禪師看到以後,忍不住説:“長老,您年紀這麼大了,為什麼還要做這種事呢?請老人家不必這麼辛苦!我可以找個人為您代勞呀!”

老禪師毫不客氣地道:“別人並不是我!”

道元禪師説:“話是不錯,可是要工作也不必挑這種大太陽的時候呀!”

老禪師説道:“睛天不曬香菇,難道要等陰天或雨天再來曬嗎?”

道元禪師一時語塞。

人們常説“今日事今日畢”、“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話雖簡單,但做起來卻很難。人們總能找到各種各樣的理由為自己開脱,但結果是不會欺騙人的,到頭來欺騙的還不是自己?

人這一生有兩件事情絕不能做:一是“等”,不能等明天;二是“靠”,不能靠別人,否則你這一生就算白活了。

日本淨土宗的創始人親鸞上人自小父母雙亡。九歲時,他就已立下出家的決心,於是跑去找慈鎮禪師為他剃度,慈鎮禪師就問他:“你還這麼小,為什麼要出家呢?”

小親鸞答道:“我雖年僅九歲,父母卻都不在了,我因為不知道為什麼人一定要死亡,為什麼我一定要和父母分離,所以,為了探索這個道理,我一定要出家。”

慈鎮禪師非常嘉許他的志願,説道:“好!我明白了。我願意收你為徒,不過,今天太晚了,待明日一早,我再為你剃度吧!”

小親鸞聽後,非常不以為然地答道:“師父,雖然你説明天一早為我剃度,但我終是年幼無知,不能保證自己出家的決心是否可以持續到明天。而且,師父,您都那麼老了,您也不能保證您是否明早起牀時還活着啊。”

慈鎮禪師聽了這話以後,拍手叫好,並滿心歡喜地説道:“説得好啊!你説的話完全沒錯,現在我馬上就為你剃度!”

如果還有明天,你將怎樣裝扮你的臉?如果沒有明天,要怎麼説再見?

每個人都要面對生老病死,小孩子不知道今天的決心能不能堅持到明天,老人家不知道自己這條老命能不能捱到明天,你能保證今天的計劃明天還記得嗎?是的,沒有人能預知未來,誰也不能確定明天帶來的是新的希望,還是未知的絕望!所以人活着就要努力,勿使今天依然成為過去的一部分!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生命是經不起等待的,人生短暫,須只爭朝夕。

3:成功並不像你想像的那麼難

——並不是因為事情難我們不敢做,而是因為我們不敢做事情才難的。

1965年,一位韓國學生到劍橋大學主修心理學。在喝下午茶的時候,他常到學校的咖啡廳或茶座聽一些成功人士聊天。這些成功人士包括諾貝爾獎獲得者,某一些領域的學術權威和一些創造了經濟神話的人,這些人幽默風趣,舉重若輕,把自己的成功都看得非常自然和順理成章。

時間長了,他發現,在國內時,他被一些成功人士欺騙了。那些人為了讓正在創業的人知難而退,普遍把自己的創業艱辛誇大了,也就是説,他們在用自己的成功經歷嚇唬那些還沒有取得成功的'人。作為心理系的學生,他認為很有必要對韓國成功人士的心態加以研究。

1970年,他把《成功並不像你想像的那麼難》作為畢業論文,提交給現代經濟心理學的創始人威爾·佈雷登教授。佈雷登教授讀後,大為驚喜,他認為這是個新發現,這種現象雖然在東方甚至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但此前還沒有一個人大膽地提出來並加以研究。驚喜之餘,他寫信給他的劍橋校友,當時正坐在韓國政壇第一把交椅上的人——朴正熙。他在信中説,“我不敢説這部著作對你有多大的幫助,但我敢肯定它比你的任何一個政令都能產生震動。”

後來這本書果然伴隨着韓國的經濟起飛了。這本書鼓舞了許多人,因為他們從一個新的角度告訴人們,成功與“勞其筋骨,餓其體膚”、“三更燈火五更雞”、“頭懸樑,錐刺股”沒有必然的聯繫。只要你對某一事業感興趣,長久地堅持下去就會成功,因為上帝賦予你的時間和智慧夠你圓滿做完一件事情。後來,這位青年也獲得了成功,他成了韓國泛業汽車公司的總裁。

温馨提示:

人世中的許多事,只要想做,都能做到,該克服的困難,也都能克服,用不着什麼鋼鐵般的意志,更用不着什麼技巧或謀略。只要一個人還在樸實而饒有興趣地生活着,他終究會發現,造物主對世事的安排,都是水到渠成的。

4:學習才是永續成功的動力

學習是永恆的主題,是開啟成功之門的金鑰匙。整個世界都在進步,要想成功,想超過千萬個甘於平庸的人,你就得不斷的學習。學習才是永續成功的動力,“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人生亦如此。社會在發展、在變化,在知識飛速發展的今天,不加強學習,提高自身修養,將無法適應高速發展的社會,更無法把工作做好。華羅庚教授曾經説:“勤能補拙是良訓,一份辛苦一份才。”是的,不聰明沒有瓜葛,只要勤奮學習就可補拙。只要勤奮學習,每天進步一點點,總有一天會成為飛過滄海橫過大洋的海鷗。

美國物理學家富蘭克林,是家中12個男孩中最小的。由於家境貧寒,12歲就到哥哥開的小印刷所去當學徒。他把排字當作學習的好機會,從不叫苦。在他閲讀了許多書籍後,由最初化名練習寫作,直至富蘭克林的文章經常在報上發表受到人們稱讚,到很有名氣後,他的哥哥才知道這位“名家”竟是自己的弟弟。“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自己幹。”這是鄭板橋所言。學習是自己的事,只有要勤奮好學,才會有所收穫。

學習是自己的事,是給自己補充能量,先有輸入,才能輸出。尤其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更新的週期越來越短,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能不斷攝取能量,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才能生存下來。要善於思考,善於分析,善於整合;向成績好、閲歷高的人學習、多問,可以組成學問。也要向人品好、能力強、有親和力的人彎下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