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讀美文 > 經典美文

忘卻與不語美文

欄目: 經典美文 / 發佈於: / 人氣:3.13W

胡適晚年曾説過一段話:“有些人真聰明,可惜把聰明用得不得當,他們能夠記得二三十年前朋友談天的一句話,或是某人罵某人的一句話。我總覺得他們的聰明太無聊了。人家罵我的話,我統統都記不起了,並且要把它忘記得更快更好!”

忘卻與不語美文

一個人如果總是將人家罵過自己的話銘記在心,並伺機報復,須知這樣的`人必得花腦力、精力、時間記着這事兒。我想,胡適一生之所以能夠給後人留下蔚為大觀的著述,是因為他遵循着這樣的準則——“忘卻”。不妨設想,倘若他一味對人家“罵”他的話都較真,他還能有那麼多時間和精力來從事學術研究和著書立説嗎?

1920年,林語堂獲得官費到美國哈佛大學做研究生的機會。不料他到美國後,官費卻遲遲不至,頓時使他陷入了困境。他遂打電報向國內告急。很快,他收到了2000美金,得以在異國順利完成學業。為此,十分感恩的林語堂一回到北平,就去向北大校長蔣夢麟面謝為自己及時匯款一事。然而,讓林語堂大感意外的是,蔣先生對他收到2000美金匯款一事,竟是一臉的茫然。

後來終於弄清楚了,原來解林語堂燃眉之急的那2000美金,是當時任北大文學院院長的胡適所寄。而且那筆在當時一如天文數字的錢,還是胡適從自己腰包裏掏出來的。

頗有意味的是,胡適幫助了他人不語,幫助不了他人卻偏偏有話要説。胡適有位很熟悉的學生想請他把自己介紹到某物產保險公司工作。胡適對此的態度是,“我現在的地位不能隨便寫信(為別人)介紹工作的”。因為“我寫一封信給人家,等於壓人家,將使人家感到不方便”。

我相信胡適信奉的是與其誤用聰明,不如守拙自好。這就是當鳴則鳴,該沉默時則沉默。由上觀之,忘卻和不語,實在是一種境界。這樣的境界,值得我們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