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讀美文 > 經典美文

敬畏是一種美德美文

欄目: 經典美文 / 發佈於: / 人氣:1.21W

敬畏之心是對世間萬物心懷敬重、持以畏懼,並真誠對待的一種態度。一個人有了敬畏之心,胸中就有了目標方向、行為準則和道德規範,就能夠時刻自我約束,嚴格要求自己,不做出格越軌之事。古人云:“人有禍則心畏恐,心畏恐則行端直,行端直則無憂矣。”反之,人一旦失去了敬畏之心,往往就會肆無忌憚,無法無天,最終自釀苦果,害人害己。而有了敬畏之心,遇事就會有所顧忌,三思而行,這樣就可避禍趨福,化險為夷。敬畏之心,不僅是一種態度、一種理念,更是一種人生智慧。

敬畏是一種美德美文

世間萬物,都值得我們敬畏。因為有了敬畏,人類社會才會顯得和諧有序,我們的生活才會過得幸福美好。我們敬畏生命,就不會冷酷無情,麻木不仁,做出見死不救,草菅人命的事;我們敬畏法律,就不會隨心所欲,我行我素,做出違法亂紀的事;我們敬畏道德,就不會出賣良心,喪失人格,做出背信棄義,傷天害理的事;我們敬畏歷史,就不會張冠李戴,胡編亂造,做出顛倒黑白,混淆是非的事;我們敬畏自然,就不會殺雞取卵、竭澤而漁,做出違背規律,遺禍子孫的事……從這點來講,敬畏之心就是善良之心、憐憫之心、敬重之心的集中表現。所以説,任何時候,只要我們有了惻隱之心,有了敬畏之心,我們就會關愛一切,善待一切,這樣天下眾生就能和睦共處,相安無事,我們的世界也就會變得多姿多彩,就會呈現出無限生機。

作為萬物之靈長的人類,不僅是有信仰的,也是有敬畏之心的。因為敬畏之心源自於人的信仰,人的心裏有了敬畏或恐懼的事物,才能既敬重又畏懼,才會有堅定的信仰。古之智者、聖人、先哲,他們之所以能夠超凡脱俗,是因為他們有所畏懼也有所敬仰;而我輩凡夫俗子,只要有了信仰與敬畏之心,就不輕易浮躁也不容易輕狂,內心自然會生養出正氣、莊嚴與崇高。古人説世人必須有三畏:“畏天、畏地、畏己。”畏天就是要順應天道與自然,凡事不可逆天背道而行;畏地就是要心懷感恩,珍惜我們生存環境中的萬物;畏己就是敬畏自己,珍惜生命。因為生命是大自然的精華,人們應當恭敬而虔誠地對待生命,千萬不要去蔑視和踐踏它,否則蒼天會降災於人類,大地會遷怒於我們。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由此看來,只有常懷敬畏之心,善聽聖人遺言教誨的人,方能做到親君子,遠小人。可見敬畏之心,古人如此,先賢如此,我們更要如此。

老子説過:“人之所畏,不可不畏。”是啊!做人做事應該心懷敬畏才能有所敬畏。過去,由於我們缺乏對自然的認識,一度違背客觀規律,滿腔熱血地喊出了“戰天鬥地、人定勝天”的`激昂口號,可這些氣吞山河的豪言壯語,這種天不怕地不怕的大無畏精神,換來的是山林被毀、河流改道,導致的是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災害頻發不斷,給國家和百姓帶來了巨大損失,讓我們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嚐到了不尊重自然、不敬畏自然的苦果。德國著名哲學家康德説過:“有兩種東西,我對它們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們在我心靈中喚起的驚奇和敬畏就會日新月異,不斷增長,這就是我頭上的星空與心中的道德定律。”這是一代大師的敬畏,也是刻在他墓碑上的至理名言,更是對我們做官做民、做人做事的諄諄告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