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讀美文 > 經典美文

傘下的詩意生活美文

欄目: 經典美文 / 發佈於: / 人氣:1.47W

幻想家

文/吉葡樂

傘下的詩意生活美文

吉葡樂,生於河北鄉下,現居衡水。喜歡寫詩寫童話,害怕寫簡介,55……

自從傘在主人那本《魔法大全》上偷偷學會了相似形變身以後,傘就總想找機會試試。它不甘心永遠做一隻傘,永遠只在別人手中才能體驗短暫的詩意生活。它是一隻有想法的傘。

機會終於來了。這天,主人打着它路過一片綠茸茸的草地。也許是剛下過一場雨的緣故,草地綠得格外新鮮,上面還開着星星點點的野花。如果再仔細看看,會發現那根本不是野花,而是小蘑菇。這時傘就趁主人把它丟在路邊、雙手繫鞋帶的空當,變成了一朵小蘑菇。

“咦?傘呢?”主人繫好鞋帶,發現傘不見了。不過他本來就是一個丟三落四的人,傘不見了,就不見了。再説雨停了,太陽也不是那麼毒辣,這時打着一把傘也純粹多餘。所以,他想也沒想是怎麼回事,就渾身輕鬆地上路了。

變成蘑菇的傘很開心。身邊瀰漫着青草的香味,有螞蟻來到它的傘蓋下寄居。傘——哦,不!蘑菇覺得自己過上了心裏所向往的那種詩意的生活,於是,它忍不住哼起了一首歌。可是這快樂並沒有保存多久。因為這時,來了一位提着籃子採蘑菇的小姑娘。

雨後,正是採蘑菇的好時節,小姑娘心裏盤算着多采一些蘑菇,回家叫媽媽給她煮鮮嫩的蘑菇湯喝。很不幸,那隻蘑菇也被採到她的籃子裏。在——羣蘑菇中間,傘變的那隻蘑菇,感覺到渾身不自在。此時,它真有一點後悔,心想當初真不該變成蘑菇。

小姑娘提着一籃蘑菇愉快地走在路上。路過一片池塘,池塘裏有翠綠的荷葉和打苞的荷花。小姑娘放下籃子,在池塘裏清洗沾滿泥巴的雙手。洗完手,她又想,何不也把蘑菇洗洗呢。於是,她就把整個竹籃摁進水裏淘洗。變成蘑菇的傘一看,機會來了。

在小姑娘一點也沒有覺察到什麼的情況下,傘變成的那朵蘑菇搖身一變,現在成了一片翠綠的荷葉,上面還滾動着水珠。不一會兒,又跳來了一隻青蛙。它浸在水裏的莖還能感覺到小蝌蚪和魚在它身邊穿梭。荷葉想,這真是一種詩意的生活。

可是,小姑娘洗完蘑菇,太陽漸漸毒辣起來,曬得她眯着眼有點頭暈。看着這麼好的荷葉,小姑娘伸手就把傘變的那片荷葉給拽下來了。

“嘿,當一把遮陽傘正合適。”

小姑娘一邊打着荷葉一邊走在回家的路上。太陽把傘變的這片荷葉都快給曬蔫了。不過傘可不是就這麼甘心認命的。經過一片柳林,前面隱約閃現着紅房子,小姑娘心裏一陣驚喜, “啊!就要到家了!”她丟了荷葉撒開小腳丫,就往家的方向跑去。

柳林是很寬闊的,遠處依稀能看見人工湖,還有方便休息的藤條椅,漢白玉的小涼亭,這裏環境真的`不錯。躺在一棵柳樹腳底下的那片傘變的荷葉一下興奮起來,何不就在此地變成一個涼亭呢?

它的想法馬上成了現實。不過這時候,涼亭在心裏又犯起了嘀咕,柳林的涼亭,不是相當於在屋裏打傘——多此一舉嘛!不過傘變的涼亭又想,畢竟下雨的時候,在這柳林裏自己還是有點用途的。於是,它的心又坦然了。

以後再來柳林裏散步,或偶爾經過這片柳林的人,都喜歡在這涼亭底下坐坐,尤其是下雨的時候,這個小小的涼亭就成了一個小小的臨時“避難所”。其中,自然也有過它以前的主人,也有過那個採蘑菇的小姑娘,還有過一大羣它認識或不認識的人。(範文網 )他們有説有笑,等待着天氣放晴。

人們走出一段距離後都喜歡回頭張望,覺得一個小小的象牙色的涼亭,在柳林間,與周圍的環境是那麼和諧。

涼亭頂上經常會有鳥兒停留,歡快地嗚叫。晚上,鳥兒也會躲到涼亭裏面來,這樣,這個傘變的涼亭覺得自己又過上了詩意的生活。

生活家

文/緞蘇

職業教書,熱愛生活,喜歡寫、行走和胡思亂想,出版作品《絲路誘惑》《幸福密碼》。

現在出門,總愛隨身攜帶一把輕巧的傘,或擋雨,或遮陽,真真是把“晴雨兩用”的功能完全發揮出來了。,

而很久以前,我卻極度討厭帶傘。烏雲翻滾或者雨點已到,我一溜煙就跑出家門,逃脱媽媽追來的叮嚀和可能硬塞過來的雨傘。也因此,不知道淋過多少雨。那時年紀小,跑在雨中從不覺得狼狽,反而隨着水花四濺。萌生着一種歡暢淋漓快樂的心境。不過,不喜歡帶雨傘,卻並非刻意要感受這種心境,而是不喜歡傘本身。

我家的雨傘都是老式的,長柄,黑色,厚厚的布一淋濕就很重。下雨時扛着也就罷了,最鬱悶的是雨過天晴後,還要抱着雨布潮濕的笨重的大傘。其實去到教室,大家夥兒都會把傘撐開晾在最後面的空地裏,我經常去得晚,已經無處安放,只能任它濕漉漉滴着水立在課桌邊。有時還留有一小塊地盤,我也不用,總認為黑糊糊的大傘在各種自動傘或者摺疊傘裏顯得太傻。

那個年代,越來越多的人家開始有輕巧的傘。其中自動的很多,好像脱離了笨重的布傘,大家都更樂意全自動。傘布的顏色也五彩繽紛起來,甚至連黑色,在我眼裏也是不一般的。它是防水的滑的質地,泛着一層光,跟布傘那種死沉沉的黑色有着明顯的區別。爸爸就有一把這樣黑色的摺疊傘,那是他的寶貝,不輕易拿出來,都是出差時才使用。按照爸爸的話説,也沒什麼特別,只不過是摺疊的,小巧,方便出遠門攜帶。

我和妹妹不知道有多眼饞這把傘。趁爸爸不在家的時候,我們翻出來過好多次,在晴空萬里的天氣裏偷偷打開過過癮。如果有這樣一把精緻的傘,我當然就不會甘願淋那些雨了。我也會歡喜地把它晾在教室的空地裏。我悄悄地帶着去上過一次學,一路上是很雀躍的,然而,返回的途中,卻已經失去了最初想象的喜悦,反而在內心裏充滿了惴惴不安的感覺。偷着使用的東西,總缺乏了光明正大的坦蕩。

就在那些布傘漸漸有破損時,小城裏突然來了幾個修傘的傘匠。我一直很納悶,他們為什麼能夠如此消息靈通,即便遠到邊陲的這樣一個小城,他們也能恰如時機地出現。小城裏掀起了一股修傘補傘的熱潮,各種顏色各種類別的傘湧到傘匠們的攤子前。在爸爸他們單位,有一塊籃球場,傘匠經常就坐在籃架附近,專心致志修補着。

我時不時跑去附近溜達一下,想看看巧手的他們如何把陳舊的傘給換成嶄新的樣子。最讓我驚異的就是,一把傘布翻飛、完全不能使用的破傘,只要傘骨還在,傘匠就可以弄好,甚至,弄得比以前還要好。因為,傘匠手頭有各種顏色的布任人挑選。

我們家所有破損的布傘全都改頭換面穿上新裝了。説是全部,其實也沒幾把,印象裏好像是兩三把。其中一把我記憶深刻,經過傘匠的手,它從黑糊糊變成了能防水的天藍色,中間還點綴着一些其他色的圖案。舊貌改新顏,瞬間就充滿了迷人的魅力,頂着它,彷彿頂着一片藍天。

很多年過去,這把改造的藍色傘還掛在家裏。除了爸爸偶爾打一下,幾乎再沒有人用它。看着它,我有時回憶起孩童時逃避傘的日子,會有一絲心酸又有一絲甜蜜,那是自己才明白的滋味。在那個單調匱乏的年代,拒絕笨重的黑布傘,大概,更多的是因為對斑斕生活的一種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