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讀美文 > 經典美文

初中美文摘抄4篇

欄目: 經典美文 / 發佈於: / 人氣:3.4W

現如今我們對於美文的定義並沒有限定於題材,只要的寫的好的文章都被我們稱之為美文。下面是小編整理收集的初中美文摘抄4篇,歡迎閲讀參考!

初中美文摘抄4篇

篇一:求知就是開卷

界名人培根説:“史鑑使人明智;詩歌使人巧慧;數學使人精細;博物使人深沉;理論之學使人莊重;修辭與邏輯使人善辯。”這諸多意思可以蔽之一言:開卷有益。

何為開卷有益呢?開卷有益通俗的説就是閲讀書籍有好處。為什麼閲讀書籍有好處呢?因為知識就是力量,知識就是財富。而閲讀書籍是獲取知識的重要方法,也是知理的一種方式。讀可以廣博學識,增長智慧,明曉事理。

著名的蘇聯科學家齊奧爾科夫斯基,從事星際航行理論研究,被稱為“宇宙之父”。他在少年時代,因患猩紅熱併發症,不幸耳聾被趕出了學校。後來他每天去莫斯科圖書館自學。一次他參加中學教師的考核,人們被他的數學才能所驚歎。校長問他:“你的老師是誰?”齊奧爾科夫斯基微笑回答:“書籍是我的老師!”

閲讀書籍使人進步。三國時的呂蒙最能證明這一點。呂蒙從小就沒機會閲讀書籍,後來身經百戰,升為郎中。有一回吳王孫權對他説:“你現在都掌權管事了,要好好學習,求得進步啊。”呂蒙聽了孫權的勸告,努力學習,進步好快。以至於與魯肅見面時,魯肅感慨的説:“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你以不是當年在吳下的呂蒙了。”

偉大的哲學家馬克思開卷就獲益甚多。他先後在波恩大學,柏林大學研究歷史和哲學,因而在以後的革命活動中能有兩個空前的偉大發現。他寫(資本論)就讀了自藏書1000餘冊,還到大英博物館看了三間房的書。

以上實例足以説明“開卷有益”。但是我們必須有選擇的閲讀書籍,否則,不但無益,反而有害。

我們是國家的希望,祖國的未來。為了讓祖國更加富強,我們必須多閲讀書籍。而且,現在是個知識經濟社會。沒有知識,社會就不能發展,國家就不能富強。

同學們,閲讀書籍吧!它會給你帶來無窮的知識與快樂!

篇二:放棄亦是成功

放棄何嘗不是一種成功呢?天地萬物時時刻刻都進行着和諧的放棄,春蠶因吐絲而放棄了生命;母蠍以自己的軀體作小蠍的食物,哺育了小蠍長大。

動物尚且如此,那我們人呢?有一些學生高考失敗後,一年補習,兩年復讀,三年回爐,甚至四年……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結果仍叩不開大學之門,為什麼要在一棵樹上吊死?放棄又何妨!

放棄並不是投降,而是暫時的“退卻”,是為長遠的成功而“退卻”。

想當年拿破崙的隊伍逼近莫斯科,在這緊要關頭,俄國人做出了英明的決策--放棄首都,讓敵人得到一座空城,等待時機反攻。結果,甕中捉鼈,一舉殲滅敵軍,收復了失地。解放戰爭前期,毛澤東放棄延安,進行戰略轉移,最後取得了戰爭的全面勝利,難道這些“放棄”不是成功的.前奏嗎?

放棄更不是毀滅,而是戰勝,東晉大詩人陶淵明棄官歸隱,很多人都不理解,放着好好的官不做做平民?可若陶公不棄官歸隱,他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境界也就不復存在了。

放棄是迂迴的進攻,是戰鬥的繼續。魯迅先生曾經學醫,想用手術刀“拯救”國民,然而先生看到救治國民精神的重要性,於是放棄了手術刀,拿起了筆,通過寫作振奮國人精神。

大多數人不能做出“放棄”,也許是受某一觀念的制約吧。“放棄”,必須先有自知之明,對自己所能所願所長所短有個清醒的認識,再做取捨,就是一種成功。

現代的中學生,求學心切,想一步登天,願望雖好,但學習需循序漸進,要讀好書,就得放棄自己的一些嗜好,集中精力發揮專長,求得成功。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讓我們果斷地做出決策,放棄那些暫時不該擁有的東西,去追求前方的成功吧!

篇三:弘揚雷鋒精神,建設心靈園

雷鋒精神是我們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四十九年來,它激勵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健康成長,促進了社會文明的進步。

雷鋒精神之一--奉獻精神。 雷鋒精神的核心是全心全意的為人民服務。22年短短的生命路程,卻活在中國幾代人的心裏,雷鋒奉獻了自己,他要求自己在工作上最積極性最高同志學習,生活上向水平最低同志看齊。他方便了別人,把困難留給了自己。雷鋒的奉獻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雷鋒精神之二--鑽研精神。學習雷鋒,就是要學習他刻苦鑽研的精神。雷鋒在隊裏是一名司機。他為了學文化,始終將所學的書放在自己的挎包裏,一有空閒,他就坐在車上看。用自己的話講,這就叫釘子的“擠壓”法。古人云,“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一個人要成就事業,學習是動力源泉。雷鋒雖然閲讀書籍不多,但愛學、肯鑽,永不滿足,永不懈怠,具有“釘子”的擠勁。平常,我們就要像雷鋒那樣,學習學習再學習,努力努力再努力,練就一身過硬的本領。

雷鋒精神之三--吃苦精神。發揚吃苦耐勞精神要有攻堅克難的勇氣和百折不撓的意志,任何一項的事業的成功都是要付出代價的。雷鋒是很會吃苦的人:在工廠別人怕他累壞了身子,讓他休息,他就去清掃工廠的垃圾;在兵營,別人怕他身體垮了,給他放一天假,他卻拖着病去工地建設小學 ……

雷鋒是個多麼偉大的人啊!我們要學習他的奉獻精神、鑽研精神和吃苦精神。

篇四:與痛苦同行

當蛛網塵封了我的燭台,

當失望還在歎息着絕望的悲哀,

當依然需要聖潔的雪花,

寫下痛苦的日子裏也有的精彩!

——題記

路漫漫其修遠兮,人生總是一個又失敗到成功的循環過程。當習慣了舞台上的光環、霓燈下的光彩,擁有着鮮花和掌聲時,你是否想過,在這一路上,其實都是由痛苦陪伴着的。

也許有人會問,痛苦常常會打敗一個人,又何來陪伴呢?我想,唯有強者、唯有勇士才能發現在這痛苦之中藴藏着的輝煌。

文王拘而演《史記》,仲尼厄而著《春秋》,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屈原放逐乃賦《離騷》。這無疑不是古代文人與痛苦的結晶。試問:若沒有這些痛苦,又何來這些驚世之作呢?

痛苦,伴着失敗的哀傷,弱者往往會被打敗,而只有真正的強者才會書寫出屬於自己的歷史篇章!

痛苦,乃是挫折和失望,卻孕育着成功和希望!

痛苦,會使人絕望,卻有能使人變得勇敢堅強!

也許人生太過平坦,不經意間竟將痛苦擯棄。認為痛苦是人生路上的絆腳石,是不幸的根源。但不幸也是上帝賜予你一次變得堅強的機會,切勿將痛苦視為敵人,也許痛苦會給你帶來轉折。

再次試問:

若沒有國破山亡的打擊,李煜怎會有“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感慨?

若沒有經歷茅廬獨破的痛苦,杜甫又怎會有“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精神?

不要總將痛苦當做敵人,與痛苦同行,你會發現生活中處處有意想不到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