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讀美文 > 經典美文

也説淡然處世美文

欄目: 經典美文 / 發佈於: / 人氣:2.38W

淡然,是最自然最真實的美。淡然,是春天的花,不為爭春,只為活過;淡然,是秋天的葉,即使枯黃,也從容地墜落。下面是關於也説淡然處世美文的內容,歡迎閲讀!

也説淡然處世美文

也説淡然處世1

人生如旅行,路途艱辛且遙遠,不免遭受人生起落。面對人生起起落落,我們或者面露悲傷;或者開懷大笑,甚至得意忘形;或者心生不滿,甚至怒火滿腔;或者淡然一笑,坦然待之。然千百年來,我們一直所推崇的是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之胸懷,強調無論是 淫雨霏霏 ,還是 春和景明 ,皆應含笑待之。對眾人來説,此境界無異於是天上星,只可瞻仰,卻無法觸及。但這不妨礙其成為許多人的座右銘,引導着許多人走上正確的人生道路。

人類五千年的文明裏,處世哲學一抓一大把。自古以來,從來不乏深諳道理的人,但能做到的人都成了聖人,而聖人向來不多。關於淡然處世的道理也一樣。千年以前的范仲淹如此淡薄名與利,如今社會文明愈加進步,名與利仍然擾了眾多凡夫的人生。他們向著名利前撲後繼,即便頭破血流,家破人亡,也在所不惜。在某種意義上來説,他們堅定不移,值得欽佩;但在大眾的眼裏,他們不過是社會浮囂的犧牲品,不值得同情。至於孰對孰錯,我並不敢妄下結論。但對於淡然處世一理,卻有些話説。

人生在世,都是有所追求的。文人愛清高,不喜隨大流,容易憤世疾俗;科學家愛研究,喜歡遨遊知識海洋,容易脱離現實;音樂家、畫家、雕塑家有個性,常被世人誤解;政治家好玩權術,心機深;商人精於買賣,卻又困於金錢,少了生活愉悦;而普通人,計算柴米油鹽,糾結生活小事,活得真實而有快樂。因而,按這種邏輯來説,沒有多大的追求,沒有過高的智慧,沒有高人的能力,便易處世自然淡然,快樂也隨之而來。不是有句話這麼説嗎?平凡就是一種福。或許,正是因為,平凡即是淡然,淡然即是福分。

所幸,許多人不過是普通人。但事實卻是,許多的人淡然不了,仍然活得不開心。

貧窮的人羨慕有錢的老闆,希望也能開上一輛別摸我(奔馳);沒有學識的人渴望弄個博士出來,讓人羨慕羨慕;沒有藝術細胞的人喜歡拿着吉他舞弄噪音,強調他的浪漫。但事實上,生命其實經常不如意,所以貧窮的人還是隻能騎自行車,沒文化的人依然不知道龐加萊猜想這個東西,那個玩弄吉他的人最後改吹口琴了。當然,這些事例不過是拙劣的比喻,無非就是想説明活着的人容易在夢想和現實裏掙扎,而一掙扎就容易浮躁,既然浮躁,開心就不存在了。

當然,大家完全可以將自己內心的浮躁歸咎於這個社會。目前的社會,沒有錢,別説在城市裏買房,就是死也死不起。沒有文化,拼死累活也就只能掙別人的零頭。所以,我們似乎可以這麼以為,各種各樣的 不和諧 使得人的內心愈加浮躁。這是客觀存在的。但話又説回來,歸咎於社會並不能使人自己快活起來,這僅僅只是為可悲的浮躁披了件心安理得的大衣。歸根結底,一切還是得看心態。心態如何,才是是否快樂的試金石。

告訴自己,淡薄一切吧。名利雖然誘人,但真正能擁有者,又有幾何呢?現實雖然不盡如人意,但其實自己不是仍然擁有許多嗎?淡然面對一切,無論失去還是獲得。你會因此有情緒波動,但請儘快平靜下來,告訴自己,珍惜現在,展望未來,不活在過去。我們不是聖人,不求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之境界,但我們是追求快樂的人,就應該摒棄一切的羈絆。所以,面對人生起落時,請淡然一笑,坦然面對。

金無赤足,人無完人。行走在人間的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面對自己的優缺點,我們仍然需要淡然,正確待之。不以己之缺點而羞愧,不以己之優點而洋洋得意。揚長避短,取長補短才是讓人生豔麗的法寶。所以,歷史上會有曾經口吃的辯論家,會有落榜的愛因斯坦,會有日本美麗的和服 請笑對自己的一切,包括自身缺陷,快樂、瀟灑地行走世間吧!

淡然處世,是快樂的法寶。好好品味,定能獲益良多。

也説淡然處世2

總會有煩惱,其原因便是心性不夠淡然,而從另一個角度看便是太過在意。

處世,處事,不可能盡善盡美,這是不可避免的遺憾。生活的座標系中,以時間為軸,一切都在緩慢的變化着,只不過,有些變化難以接受。

不知從何時起,喜歡下雨天,一個人撐着傘走過,在滴答的雨聲中漫步,正如最初的自己,喜歡聽雨。無論時光流逝,物是人非,依舊喜歡聽雨。那雨,依然純淨,清澈,冰涼,滴落在臉頰上,刺激下墮落的心,也許在雨中還能找回那個迷失的自己。

細看生命的軌跡,曲曲折折的曲線,沒有規律可言,然而,卻總是時不時的回到原點。很多時候,總會説某個時期的自己傻傻的`,做錯了什麼,亦或是再也找不到最初的自己感慨萬千。很多時候,驀然回首,大概是百般滋味皆有。偶爾翻出幾年前的書籍,或者一些老舊的相片,總是五味雜陳。曾經,過往,那個時候的夢想與世界觀與現在相較,不得不的佩服歲月,滄海亦能桑田。

曾讀過一句話,深深地刺激了我的心,‘所有的結局都已寫好,所有的淚水也都已啟程,卻忘了是怎樣的一個開始’。在紅塵中流浪,歲月幾經波折,悄無聲息的發展變化,曾一度追求的東西最後被遺棄,學會的一些新的事物有部分是過去所厭惡的。事物本該是發展變化的,可是這樣的發展有多大的意義?然而,在塵世中漂泊多年,早已回不到最初,不知原點在哪裏,最後大都會有隨遇而安的心態。

回憶向來都是流年似水,歲月悠悠,會讓人陷入思考。看過太多的花開,走過太多秋葉飄飛的路,學會了無動於衷,這談不上好與壞。可能人最需要的是淡然寧靜的心態,波瀾不驚,淡然自若,穿行人世的海,尋找一個不可能出現的你。當落葉漫天飛舞,依舊能寧靜的在落葉下靜靜走過,當春花爛漫依舊能內心平靜。大概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吧。

生活固然有缺憾,不可能與山間之明月,江上之清風一樣,超脱世俗,但是可以做更好的自己。對於某些社會現象,也許不能去評論對與錯,但是,至少我不會去做,至少不會隨波逐流跟隨大眾。基於不同的世界觀,人也是獨特的,我就是我。現時代,有些事不得不讓人深思,曾看到一句話‘那些實業救國的中國人,那些為中國強盛默默奮鬥的科研人才,才能有多少的工資,而隨便三線明星演員一部戲拍下來便是那些人的好幾年的工資’,這種巨大的落差讓人深深沉思。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之一便是跟隨大眾,放棄了自己的世界觀。

總期待下雨天,在雨中漫步,濯洗靈魂的塵垢,聽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