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讀美文 > 好文

壓歲錢的由來有哪些

欄目: 好文 / 發佈於: / 人氣:2.43W

壓歲錢,漢族年俗,寓意辟邪驅鬼,保佑平安。壓歲錢最初的用意是鎮惡驅邪。因為人們認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壓歲錢壓祟驅邪,幫助小孩平安過年,祝願小孩在新的一年健康吉利、平平安安。壓歲錢的由來有哪些,我們來看看。

壓歲錢的由來有哪些

壓歲錢的由來

1、壓歲錢的由來

1.1、舊時除夕有守歲、辭歲的習俗。是夜,祭祀祖先,閤家團聚歡宴娛樂,最後辭歲時,長者上坐。受下輩禮拜,禮拜完,由長者散給小輩財物。這就是所謂的「壓歲錢」。

1.2、壓歲錢最早出現於唐代宮廷內。據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記載,唐玄宗天寶年間,“內廷妃嬪,每於春時,各于禁中結伴三人至五人擲錢為戲。”王建的《宮詞》説:“工人早起笑歡呼,不識階前掃地夫,乞與金錢急借問,外頭還似此間無”;“宿粧殘粉未明天,總立昭陽花邊樹;寒日內人長打白,庫中先散與金錢。”足見唐代宮廷內春日散錢之風昌盛。

又據《資治通鑑》卷廿六中記載,時楊貴妃生子,“玄宗親往視之,喜賜貴妃洗兒金銀錢。”王建《宮詞》也有描寫:“妃子院中初降誕,內人爭乞洗兒錢。”洗兒錢除誌喜外,主要還是長者給新生兒鎮邪去魔力的護身符。賜錢新生兒的風俗逐漸從宮廷流傳到民間,宋代成為民間重要風俗之一。

宋、元以後,正月初一取立春日為新年春節而代之,不少原立春日風俗移到正月初一的新年春節上,洗兒錢風俗又和春日散錢風俗混合在一起,演變為今天所見的壓歲錢風俗。

2、與壓歲錢有關的傳説

傳説古時候每到年三十的時候就有野獸趁着大人睡覺的時候把家裏的孩子叼走吃了,所以很多地方都有年三十晚上不睡覺的習俗,但是有一次一位母親把一枚銅錢裝在紅色的袋子裏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結果發現野獸就不敢靠近小孩了,所以從此以後每到年三十大人都會給小孩或者晚輩壓歲錢。那個“歲”據説就是野獸的名稱紅包的由來。

一説,源於古代“壓驚”。説是太古時有一種兇獸叫“年”,隔365日後之夜,就要出來傷害人畜、莊稼。小孩子害怕,大人則以燃竹響聲驅“年”,用食品安慰小孩,即為“壓驚”。年久日深,便演變為以貨幣代食物,至宋便有“壓驚錢”。據史載,王韶子南陔,因被壞人揹走,於途中驚呼,才被皇車所救,宋神宗即賜了他“壓驚金犀錢”。以後才發展為“壓歲錢”。

3、壓歲錢的改變

近代以來,隨着長輩在過年時包一塊大洋給子女的情形出現,壓歲錢的意義才發生重大改變。從此,壓歲錢“避邪去魔”的功能逐漸結束,而其新擔負的'“一本萬利”、“財源茂盛”、“步步高昇”等“勵志”作用便應運而生……為什麼錢能夠擔當避邪去魔的重任呢?這跟中國古代的貨幣一出現就有一種神祕色彩有關。

眾所周知,中國最早的貨幣是“貝”,就是海貝、龜殼等天然材料。特別是龜殼,龜的長壽帶給人們神祕莫測的色彩,再加上龜殼奇特形狀又刺激着人豐富的想象力,因此用龜殼製成的錢幣就自然而然地被古人視為靈異神物,它的身上便有一種神祕的力量。

壓歲錢相關的大事

2200年前,漢代壓歲錢可真是寓意鮮明, 錢的正面都刻着祝福語,比如:“去殃除兇”“福山壽海”“長命富貴”“強身健體”等等。

100年前,中華民國以後的壓歲錢基本和今天很相像了,長輩用紅紙包100文銅錢當壓歲錢給晚輩,取“長命百歲” 的寓意。貨幣改為紙幣後,長輩喜歡用連號的新錢做壓歲錢,意味着連連好運、連連高升。

20世紀50年代,幣制改了,壓歲錢於是也就開始五分、一毛地給,還得磕響頭作畢恭畢敬狀才拿得到呢!不過,那也“樂得屁顛屁顛的”,和其他晚輩買小鞭炮、零食。

20世紀九十年代至今,壓歲錢很稀罕了,身不動膀不搖地就能得個成百上千塊——不過擱手裏攥着的少了,有的被爸媽拿去了,有的存銀行了,還有就是自己花了。

新年春節的習俗

新年春節是中國及一些亞洲民族一個古老的傳統節日。因為相傳年獸怕紅色,怕火光和怕響聲,所以人們便有貼春聯、放鞭炮、敲鑼打鼓等習俗,不同時期、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習俗也不相同。在中國,新年春節也是少數民族人民的風俗節日。各族人民按照自已的習俗,舉行各種各樣的慶祝活動,具有各自濃厚的民族獨特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