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讀美文 > 好文

觀看放牛班的春天后有感

欄目: 好文 / 發佈於: / 人氣:2.76W

觀看放牛班的春天后有感1

《放牛班的春天》所講述的是著名的指揮家,因為母親的葬禮,回到了闊別多年的故鄉,遇到了童年的同學,一本特別的日記,打開了一段塵封了五十年的記憶,追憶了一位偉大教育者的過去。

觀看放牛班的春天后有感

透過日記泛黃的扉頁,依稀可以看見1949年1月15日的字樣,那是克雷芒馬修先生來到“池塘畔底”寄宿學校當老師的日子。

讓我印象最深的是:當樂格科設置的陷阱將馬桑大叔的眼睛刺傷後,馬修並沒有讓他去關禁閉,而是讓他每天去照顧馬桑大叔,直到他康復為止;當莫康志因為辱罵院長而被關禁閉,釋放出來後罰做清潔工作,聽見馬修訓練他的同學們合唱,每天放學後獨自一人偷偷在教室裏練習唱歌,馬修發現後並沒有責怪他,而是給他“開小灶”……馬修用它寬廣的胸懷包容着這些可憐的孩子們。

在為公爵夫人演唱時,無論是合唱部分整齊甜蜜的歌聲,還是領唱莫康志那清亮的天籟之聲,都給人一種美的享受。

最後,雖然馬修被迫辭職,但是馬桑大叔,孩子們以及另一個教師聯合起來,告發了院長濫用懲罰,院長被驅逐了。

看完這部電影,我十分敬佩馬修那博大的胸懷。他不但因為他的孩子們編寫歌曲來罵他,便厭惡他們。他是從中發現出孩子們與眾不同的特點,來組建合唱團。

他還積極與那喜歡懲罰學生的院長做鬥爭,讓院長無地自容,只好按照馬修的話來行事。

通過這部影片,我們知道,其實人人心中都有愛,人人心中都有一顆熾熱的心。馬修,就是點燃這顆熾熱的心的人!

觀看放牛班的春天后有感2

這部電影主要講了人過中年的馬修是“池塘畔底”這所少管所的代課老師。人生似乎在這個地方更沒了希望。暴戾的校長、冷漠的老師、陰森的大門、調皮的無可救藥的如同魔鬼的少年……似乎永遠也犯錯不斷。這部電影主要講了人過中年的馬修是“池塘畔底”這所少管所的代課老師。人生似乎在這個地方更沒了希望。暴戾的校長、冷漠的老師、陰森的大門、調皮的無可救藥的如同魔鬼的少年……似乎永遠也犯錯不斷。

馬修的第一節課就因為同學的吵鬧而得到了校長的咆哮。同學不小心打上了心地善良的麥神父。因為馬修獨特的教育方式,孩子們第一次做錯了事不被體罰,第一次知道做錯了事可以用負責任的方式彌補。他為了他們一次次打破自己的底線,又一次,馬修突然發現怎羣孩子很喜歡唱歌,馬修為孩子們組建了一個音樂團,其中馬修發現莫翰奇對音樂很有天賦,用他對孩子們徹底的真愛,使這些已經麻痺了的少年們,有了一絲絲良知,成就了莫翰奇的音樂之夢,也成就了自己的音樂之夢。當他被惡毒的校長趕走後,孩子們折起帶着祝福的紙飛機,送給這個拯救過他們靈魂的人。他們變成了愛的精靈,紛飛在春的序曲中,融化了冰封的海洋,展開風帆,義無反顧的航行在光明的前程中,翻開新的人生篇章。

馬修以他寬廣的胸懷包容着這些可憐的孩子,他以一顆博愛的心將温暖和希望播撒在孩子們的心田。他用音樂喚醒了這些孩子們冷漠的心,也喚醒了他們對生活的熱愛和渴望。其實人人心中都有愛,人人心中都有一顆熾熱的心,人人都能體會到他人對自己的仁慈與付出。只是,如果沒有人來撥動這根愛之弦,這種熾熱的心就會被封沉。而馬修就是最好的撥絃人。

觀看放牛班的春天后有感3

這個星期,我們看了一部風靡全球的影片——《放牛班的春天》。

這是一位名叫克萊克·馬修的代課老師寫的日記。日記中介紹了一個教養院,這是一個濫用體罰的校長管的教養院。馬修剛到這裏時,就發生了一起惡性事故:一位老師被從門上掉下來的刀刺傷了眼睛。校長非常重視這起事故,叫全班在操場上挨罰,直到找出兇手而止。馬修反對體罰,説他有辦法。校長同意了。於是他開始代課。一進班級,他就被眼前的這一幕驚呆了:全班很多人在打架,很多人説粗口。他決定管管這一切。可是班裏那些人不僅不停,還辱罵馬修。

馬修試圖馴服他的學生。他發現班裏有很多人喜歡合唱,老是拿着樂譜到一個角落裏偷偷的唱。當校長髮現他們時,馬修總是説什麼事都沒有發生。當班裏開始流行合唱時,馬修突然冒出個想法:組個合唱團!可是這一切很快被校長阻止,他們就在晚上偷偷地唱。當他們獲得榮譽時,校長卻把榮譽都拉到自己身上。馬修對這一切很不滿,校長就把他開除了。校長手下的老師聯合揭發了校長的種種罪行,他被開除了,真是罪有應得。

克萊克·馬修是個非常好的老師,他引領學生們走出感情的沙漠,走進愛的春天。當他被學生辱罵一通時,他並沒有進行體罰,而是用愛去温暖他們。學生們開始很不習慣,還老是暗算他。比如説偷個皮包啦,朝他扔個墨水桶啦,他總是用他真誠的愛,去感化,去讓他們愛老師。當他們分別以後,馬修和學生們的生活都有了變化。一位老師,用愛,改變了學生的生活。

古人云:“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一個人只要堅持做一件事,就會走進新的境界。克萊克·馬修用他的愛,感化了一塊一個個毫無感情色彩的心靈。當他的`學生到台上演出時,他們理解了真正的愛:愛,就是為他所喜愛的人,用真誠的感情去感化他們,讓他們走進美好的春天。

觀看放牛班的春天后有感4

週五的下午,陳老師帶我們去看了一場電影。看完《放牛班的春天》這部影片,我的心靈受到了強烈的震撼。

四十八年前,主人公馬修到一家學校擔任代課老師,這個學校被成為池塘畔底,這個學校由調皮的孩子,殘忍的校長,冷酷的教師,嚴厲的制度構成。馬修懷着一顆仁愛之心看待這些孩子,對學校殘忍的“行動—反應”制度深惡痛絕。他熱愛音樂創作,他用愛心關懷孩子,在他的執着下,費盡心思組成了一個合唱團,為他們譜曲,用音樂引導他們的心靈。當然,最後的結果是音樂淨化了孩子的心靈,也對他們的人生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這部影片採用了倒敍的方式,當年合唱團中的領唱莫杭治後來成了指揮家(當然,他的成就是因為當年馬修發現了他在音樂方面的天賦),因為母親病逝回家的時候,當年合唱團的夥伴佩爾諾來找他,給了他一本馬修的日記。馬修在日記中記載了這感人的一切。貝比若當時是個孤兒,總在週六的時候等在大門口,希望父親會來接他。後來馬修被學校解僱了,當他要登上汽車的時候,貝比若一路奔跑趕來,要馬修帶他走,馬修先是拒絕,後來又不忍心,回來把貝比若帶走了。貝比若的執着是有道理的,那天正好是星期六。看了這部影片,感動之餘,我也得到了深刻的啟示:在我們的教育教學中,應該看到:學生都有自己的優缺點,關鍵要看怎麼去挖掘,怎麼去教育,充分挖掘孩子的優點天賦潛能和愛心,孩子才能很好地成長起來。因此這部影片值得我們觀看。

觀看放牛班的春天后有感5

一部電影看完,猶如礦業望天一般的音樂之聲迴盪在耳際,久久不絕於耳,一雙雙真摯的眼睛所散發出的童貞之光能點亮人們的心靈。一張張純真的面孔流露出的對自由和博愛的嚮往和與望發人深省,天籟之音般的合唱好像皎潔的月光驅趕走了黑暗中的恐懼,用愛心去感化孩子心靈又讓我陷入了沉思之中。

在校長的眼裏,這是一羣難以馴服的野馬,一羣無知的頑童,除了拳腳相加的教育,他們別無他法,連做似的管理方式讓人難以理解和接納,當然孩子們也是不能接受的,自然孩子是教育不好的,他們永遠都是一羣不可早就之才,永遠都被人唾棄和責罵。

克萊門特是一個才華橫溢的音樂家,他熱愛音樂勝過生命,才華難以施展,最終成為一所寄宿學校的學監。記得這樣一個細節嗎?當孩子們都安靜的睡着了以後,他開始了他的音樂創作。當他發現他的創作被還不理解他的孩子們偷走的時候,他發瘋似地找回了他的寶貝,然而他原諒了這羣難以管束的學生,當他發現孩子用自己特有的“音樂”嘲笑譏諷他的時候,他沒有生氣,卻出乎意料的發現了那個聲音是“眾裏尋他千百度”中所忽然發現的天使。

他用音樂喚醒了孩子們的良知,他用音樂洗滌了孩子們的心靈,他用音樂獲得了孩子們的理解,他用音樂拉近了它與孩子之間的距離,他的音樂是他用生命譜寫的,就好像他愛孩子是他善良的本性一樣沒有辦法不讓這羣在校長的眼裏無可救藥的孩子喜歡他,相信他,愛他。當他要離開學校的時候,孩子們用他創作的歌曲為他送行,用他創作的歌曲挽留他,用他創作的歌曲驅趕對即將有降臨到他們身上的厄運的恐懼。歌聲穿透夜空,歌聲穿透田野,歌聲穿透了孩子們的心靈,歌聲把孩子們帶到了另一片天地,歌聲留下的是克萊門他的一片愛心,歌聲改變了孩子們的命運。

我們的身邊不乏有這樣的學生,他們更需要我們的愛心和理解,更需要我們的關懷和温暖,我們的一句話也許就能改變孩子一生的命運,我們的一個不經意的動作也許就能讓孩子終身難忘,我們的言行對孩子是多麼的重要,我們的舉動對孩子有多麼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