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讀美文 > 好文

天才玩笑論作文

欄目: 好文 / 發佈於: / 人氣:1.35W

昨天不經意我在本地的一家報紙上讀到一則消息,説英國有一個剛過兩歲的小女孩智商已經接近愛因斯坦了。當時還真是好奇,於是一口氣讀完了全文;不過説心裏話,讀完全文我又覺得心裏怪不是個滋味的。説小女孩的智商很高,竟然和愛因斯坦聯繫在了一起。要知道,愛因斯坦可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偉大物理學家,大概在物理學領域裏除了牛頓恐怕就沒有人能望其項背了。看來製造新聞的人還是很聰明的,知道兩歲的小女孩不會引起人們的注意,但是和愛因斯坦聯繫在一起,效應就會不一般了。

天才玩笑論作文

智商是不是天才的必備條件我不知道,但是我想能成為天才的人至少在他成為天才的那個領域裏一定會是絕頂聰明的人。當然了,智商能不能代表天才,我看就很難説了。因為就智商來説,我們還沒有辦法把它真正歸結到哪個範疇之中。説是精神,那麼它真正的物質基礎又是什麼呢?可是你要説它是物質,似乎又不能讓人信服。所以讓我説,天才從誕生開始就是我們思維世界裏的一種朦朧,許多時候是不能用什麼智商之類的概念進行評説的。既然是天才,那麼就有許多的不可知因素隱藏其中。

牛頓當年出生的時候據説也就一千多克,當時可以被盛裝進自己父親的靴子裏邊;那是一種什麼樣的小生命呀!我母親從事婦產科工作半個多世紀,我曾問過母親就牛頓當年的情形在今天到底能有多大的成活率。當時母親説,按照現在的醫學條件,要成活也是非常困難的。可是牛頓卻奇蹟般的存活了下來。雖説他在十三四歲之前,身體一直不好,經常無端就病倒了;我們用弱不禁風來形容,恐怕也絲毫不為過。可是就是這樣的一個生命,在後來的三維世界裏竟然可以創造奇蹟,可以在物理學的領域裏製造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空前盛世;而且他的生命在那個年代也活過了八十幾個年頭。

只要是讀過初中、高中的人都知道牛頓三定律,都知道在我們生活的這個宏觀的世界裏,物質的幾乎所有屬性都可以涵蓋在牛頓的三定律之中。世界也許就是這樣的有章可循,不管我們後來知道的關於牛頓就蘋果自由落地所發現的地球引力祕密的傳奇故事,還是在他關於地球的初始力量是來自於上帝的玩笑學説,好象都在給人們提供着一種天才的有趣故事。

我不知道當年的牛頓到底智商怎麼樣,但是就生命的本質而言,牛頓應該説是一位不打折扣的天才。但是天才到底會是什麼,有時候卻讓我真正的感到無比的困惑。不管是在詮釋世界力學的過程中的那種精細,還是關於地球引力的那種玄妙,無不讓我們感受到牛頓那無與倫比的天才光輝。然而在生活中我們就是怎麼樣的`去感受天才呢?怎麼樣去領略天才的智商呢。

傳説牛頓在自己的家中養了兩隻貓,一大一小;開始的時候他每天總是在早晨很早就要打開房門讓兩隻貓走出屋子;晚上總是很晚等到貓回家他才關上房門。那時侯他已經是世界聞名的大科學家了。開始他覺得這樣似乎也是順理成章,可時間一久他便開始思考了,每天都這樣,那不是太浪費時間了;於是他開始對兩隻貓進行觀察,確定了一個解決開門和關門的辦法;什麼辦法呢?結果他在自家的門下開了兩個洞,同樣是一大一小;他認為這樣就不需要再麻煩自己了,而且兩隻貓也會相安無事。他認為大貓走大洞,小貓走小洞,這既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也是他對生命的一種理解。

就在牛頓為自己的發明創造沾沾自喜的時候,他突然發現兩隻貓怎麼總是走一個洞,而且就是那個大洞。他不明白了,既然都是生命,既然各有各的歸宿,可是為什麼自己家的這兩個一大一小的貓竟然不去按照規律去行走呢。難道説世界裏在同一個答案上會有無數條的規律?

也許在常人的眼裏這就是個玩笑;但是我多少年來一直在想,如果牛頓不是牛頓三定律的發明者,如果牛頓就是他那個時代的一個貴族,那麼他這樣的舉動後人又該怎樣的評説呢。記得過去我寫過這個文字,只是當時和今天思考的角度不同;今天我想説的,關於這貓洞和貓的關係,到底是牛頓理解錯了,還是另有隱情呢。

從事物發展的共性規律來説,我認為牛頓沒有錯,因為他思維的空間平台就是相對於那兩個都是生命的個體而言;那是小貓錯了?我看好象也不是,因為它們體現的是生命個體的個性。那到底是誰錯了呢?莫非是天才錯了。今天看來,正確的解釋恐怕也就只能有這一種可能。牛頓沒錯,小貓沒錯,而是天才錯了;看起來這好象就是玩笑,但是如果我們把自己的目光放進哲學的領域就有可能發現,也許我們沒有玩笑。對和錯如果不在同一個平面上,那麼就不可能產生比較,就不可能進行優劣的鑑別。

就説牛頓這個大小貓洞的開設,如果放在平常的生活之中,如果用我們今天的所謂至上進行衡量,它能算什麼呢?但是如果把它放在一種科學的空間裏,放在對生命的理解裏,也許它就是正在隱喻着新的規律的出現。説到這裏,也許有人會問,那麼天才到底是什麼?智商是什麼呢?

我的回答是不知道,統統的不知道。我向來有一種觀點,如果我們對天才的認識都已經明晰了,那麼天才恐怕就離庸才不遠了。至於説到智商的問題,也許這更是一個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概念了。牛頓用大洞、小洞的舉動似乎給自己看起來都已經是顛覆不了的理論埋下了被人發展的空隙。愛因斯坦正就是這樣的人;他用自己的《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在告訴人們,世界裏的事物也許還有超越牛頓三定律的空間和時候。那麼愛因斯坦的智商到底是什麼呢?

我讀過關於愛因斯坦生平的許多資料,他在讀初中的時候並不是一個學習優秀的學生,甚至於在後來成就他偉大地位的那個領域裏,在當時也是經常考試不及格;以至於最後竟然被學校勒令退學了。是不是天才都是這樣,是不是天才總是要經歷這許多的故事;不過我想,愛因斯坦的天才是舉世公認的,可是在他求學的年代裏,做為反映他才華的高智商跑到哪裏去了呢?難道説思維和精神也是在一種不連續性的發展中沒有規律的在體現什麼嗎?

我當年出於好奇,接觸過一點愛因斯坦的理論,當然了,在這裏我需要大聲的聲明,對於那些幾乎是在光速的時空裏才能展現的理論真諦,我是不可能有什麼真正的理解;我只是在感受那種理論的一種氛圍,一種給人的感覺,甚至於感覺它給人心靈上帶來的衝破傳統束縛的震撼。

我不懂物理學,也不可能在物理學中對愛因斯坦進行評頭論足;不過當我在看了關於相對論最普通的介紹之後,我似乎有了這樣一種感覺,天才其實就是一種觀念,一種思維,一種對世界的狂想和放蕩不羈。愛因斯坦的理論至少在他所處的那個年代是無法用試驗去進行論證真偽的;但是當他的思維開始昇華世界,乃至於衝擊牛頓定律的時候,人們才開始明白,世界還真的是沒有盡頭。

我想,愛因斯坦在讀中學的時候一定不會有人去鑑定他的智商有多高;只是在他用自己幾乎是思維創造了《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的時候,大家才發現,這樣的一個猶太人到底是有怎樣的一個大腦。人就是這樣,認識事物認識世界在很多的時候是從結果開始的;不過當一個人開始從未知思考世界的時候,那麼他就一定會離天才不遠了。

牛頓可以把貓洞的大小做為自己生活的一種思維依據,而愛因斯坦聽説小提琴演奏得絕對是一流專業家的水平。也許這些和他的《相對論》沒有什麼必然的聯繫;不過我卻常常在想,如果牛頓只開一個讓大貓可以通過的貓洞,那麼也許他就不可能創造出物理世界的偉大和輝煌;同樣,如果一個領悟不了音樂的愛因斯坦,要想發明出《相對論》來,也是讓人不可想象的。

也許我真的是在玩笑,也許我真的是在謬解天才;我就是覺得天才是生命在一種斷裂和彌合的過程中不斷的重複,最後產生一種生命和意識最巨大的潛能。前面説過的那個英國小女孩,也許用今天的科學技術真的可以檢測到智商的真實數據,但是在這裏我唯心的説一句,她也許能成為世界上絕頂聰明的人,但是她永遠也不可能成為第二個愛因斯坦。因為天才是不能複製的。這是一條真理。

世界本來不應該只是生命的世界,但是就是因為生命裏有了天才,這個世界才開始走向生命的世界。不要用什麼物質的東西去理解生命的能量,就象我們總是想用物理和數學的概念來評説社會一樣;我不能説那是一種騙人的把戲,但是至少有褻瀆生命之嫌。我好象在那裏看到過一個資料,説愛因斯坦大腦的容量高出正常人許多,因而在説明愛因斯坦的天才基礎。其實讓我説,生命的能量如果能用數量就可以説明什麼,那麼這個世界裏恐怕到處都會是天才。

我不是説生命是不可知的;但是生命真的有許多不可知的因素。列寧是大家熟悉的大理論家,至少説在思維科學中也是屬於泰斗式的人物;可是在他病逝之後,醫學界在解剖他的大腦的時候竟然發現,他大腦已經有三分之一的腦細胞硬化的和石頭一樣堅硬;所以大家就不明白了,他是怎麼用這樣的大腦進行思維,而寫出了那麼多不朽的文字來。是的,從醫學的角度也許我們永遠也無法把這一切解釋清楚;但是它的存在也許就是天才的一種形式,是天才的一種……算了吧,也許這本身就是一種天才。

玩笑發生的一切也許改變不了什麼是天才;不玩笑什麼同樣也改變不了什麼是天才。智商也許是許多想當天才人的渴望,但是渴望永遠成就不了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