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動物作文 > 馬的作文

關於千里馬作文合集七篇

欄目: 馬的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84W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千里馬作文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關於千里馬作文合集七篇

千里馬作文 篇1

在萬馬奔騰中,你也難發現誰是千里馬;就算是千里馬,也給其它的劣馬擋住去路,阻礙前途,千里馬也衝不上前去。因此在一大羣馬匹中,千里馬要以它生來的神力、速度、性格、承擔、負責,都超越羣馬,才能成為千里馬。

假如自己是千里馬,你會慨歎:“伯樂難求也”。誠如韓愈説:「世之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我們世間上的伯樂在那裏呢?今日帶你往前奔跑的長者,已經很少了,為你表揚,為你鼓吹的領導,更不多見;踢你一腳,勾你一腿的主管,倒是常有。誰是伯樂,不易見也。

假如你是千里馬,懷才不遇,不要悲歎;千里馬是被人賞賜出來的,你也可以做出一番功業,讓人來發覺你是千里馬,不也是一樣嗎?

中國俗語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社會上的每一個行業,其實都有千里馬。教育界善於教授的,那不是千里馬嗎?書畫界有特殊造詣的,那不是千里馬嗎?信息界有特殊技能的,那不是千里馬嗎?工商界有特別貢獻的,那不是千里馬嗎?水利專家,農業改良,橋樑工程,道路河川,科學園,原子爐,不都是千里馬在那裏發揮嗎?

事實上,今日的社會,千里馬充斥在各行各業,各行各業也任由千里馬馳騁、奔騰;一直自怨自艾,慨歎生不逢時,不能得遇伯樂的千里馬,自己可以三思,我是千里馬嗎?

人,也不一定要做千里馬,人人都是千里馬,那麼劣馬是誰呢?孫中山先生説:要做大事,不要做大官。一粒沙石,可以滲在水泥中,成就一棟大樓;一朵小花,開在萬綠叢中,也是鮮豔無比。一顆螺絲釘,也可能會幫助一部大機器的運轉;一根毫毛,也會幫助我們人體呼吸哦!

人,不要羨慕千里馬,也不要慨歎自己小不中用,千里馬有千里馬的發揮,小花小草也有小花小草的作用。人生的舞台,男主角、女主角固然有人鼓掌、歡呼、喝采,假如沒有我們跑龍套的扛起大傘,又何能襯托出男女主角?又何能成就這一台戲呢?

千里馬作文 篇2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這篇千古名文讓我們亙古地認為,人處於世事之中是互動的、無奈的,做不到遺世獨立,風姿自賞。而是必須得練習揚蹄的法門,精揀材料,苦修耐力,使自己具備了一日千里的實力,再結合伯樂的慧眼,給我們充分的資養,這樣我們才能在理想的廣袤原野上如風馳騁。

雖然説才華如針,包不能藏,聰慧如珠,暗不掩芒。但是,屈子離歌的悲憤不這樣認為,孔孟奔波的疲憊否定着這詩意的幻想。後世的目光景仰着他們的不世才情,往昔的濁境卻不珍惜他們的珠光。有的美麗是受時空限制的,好像楊家女兒的雍容華貴,在細腰盛行的楚宮裏可能就是醜俗的另類。所以才造成了馮唐難用李廣難封的怨憤,嵇康曲散板橋糊塗的憂愁,上演了武王伐紂火併王倫的血光。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這就造成了人才的龍門難躍老死滄州。統治者大人們出於各種各樣的私心考慮,為了自家天下的長治久安,好左右臣下,讓人們互相撕咬作鷸蚌之爭,他好主宰局勢坐收漁人之利。這是一種帝王權術的平衡,哪裏是沒有人才可用,才使得他們的江山走馬換燈頻繁平常。弱小的燕國千金買馬骨,換來了幾多的寶馬良臣,使得他能在虎狼羣中後亡自存。這就是賢臣良相的治國才能,以富足天下的利心來體現有張有弛的文武之道,而不是隻馳不張的南宋因之而短命,也不是隻張不馳的強秦只有十五載生命。馬兒要快跑,馬兒也要吃得好,這本是無需明言的日月光華,人人都能在她温暖柔情的懷裏沐浴感悟。

我們不忍見明珠暗投的悲哀,千里馬在拉石磨啃乾草,甚或還有鐵棍匕首等着它。本該光鮮昂頭的張揚變作了苦難深重的形銷骨立,談何日行千里躍檀溪,夜走八百赴古城。這是良駒的不幸,如果將人自況,便是人類的刻骨悲哀,社會的形變繭縛。所以有了以身飼虎的我佛,有了十字架上的救贖。然而,佛家和基督的教義救不了這個社會,能光澤大眾的倒是科學發展與時俱進的法制落實。

社會提供了公開公平公正的機會,讓我們十年磨一劍的辛苦有了施展的舞台。即使各類考試沒有能過關斬將拔得頭籌也不必自卑,還可以自主經營破繭羽化而仙登。君不見白丁凡人比爾?蓋茨做成了微軟,少小貧苦的李嘉誠辦起了長江,摸爬滾打的郭台銘成了全球最大的代工,從小做大的李彥宏擁有了百度。他們都是貧民寒門起家的英雄。也許是他們的機會好,但是社會大舞台提供的潔淨氣候,他們能忍天降大任於斯人的刻苦精神,不懈的努力追求才是他們成功的力量。事業的梅香掩蓋了苦寒,財富的劍鋒穿透了星空,成為了這個時代永恆的不朽。

然而,鮮豔的世界也有蠅營狗苟,不諧之聲也會擾亂我們的市場。法治的規範説説容易,實施起來卻艱難而漫長。但是,我們不是抻起鴨脖的看客,而是面壁了悟的鬥士,足力充沛的良馬,時刻準備着心負玫麗的希望,揚鞭行走在天涯。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在這天人合一,歷史上少有的自由寬鬆和諧的社會裏,我們策馬疆場的時刻無時不在,浪花正敞開着淘盡英雄的胸懷虛位以待。有伯樂的賞識提攜固然很好,做自己的伯樂與戰士更是我們應具有的情懷和驕傲。朋友,還等什麼呢,上馬吧,讓我們揚鞭在北國與南疆。

千里馬作文 篇3

每個人都有自己心中完美的動物,也就是自己心中最喜愛的動物,而在我眼裏的馬,不是完美而是美好。

馬不會像袋鼠那樣跳遠;不會象鳥一樣滑翔;不會象熊一樣爬樹;不會象蛇一纏蜒。它沒有尖牙、沒有利爪、沒有清晰的視力、沒有矯健的翅膀、更沒有堅硬的鱗片。但沒有這些條件,卻依然讓野馬成了草原上的國王。因為馬不會為一食物而互相撕打,它們團結友善,從不發生內戰。它們美好是因為它們品德高尚,它們善良是因為它們願意幫助別人。當馬羣被肉食者追趕得有些疲憊時,馬羣中會有一匹老馬停下來,成為捕食者的食物,犧牲自己,為馬羣的逃跑延長了時間。在馬羣中,不同級別的馬會受到不同的關懷,小馬被保護得最嚴密,經常在馬羣中央,隨後是母馬。年輕力壯的雄馬和雌馬會擔任保護小馬的工作。而最倒黴、最容易受到的關懷最少的老馬站在最外層,擔任隨時犧牲自己,保護其他馬的工作;而雄性首領則會在頂前頭領隊,雌性首領則斷後察看敵情,若有強敵,嘶鳴一聲後加快速度奔跑,同時一匹老馬也會留下來當誘餌困住捕食者。為馬羣爭取時間逃跑。

馬不是最完美的動物,但世界上也沒有比它更完美的動物,團結友善、關心愛護、意志堅定、鐵面無私、忠心耿耿、愛憎分明、纖細善良等等。良好的精神讓人類的文明更上一層樓。

千里馬作文 篇4

如果我是一匹千里馬,我就要做一匹既有伯樂,又擁有自由的千里馬;如果我是一匹千里馬,我就要做善良、聰明的千里馬,我要過一回瀟灑、幸福的“馬生”。

也許在幾千年之前,我就是一匹千里馬。那時的我沒有伯樂相識,更沒有被冠以“千里馬”之名。就這樣,“老死在槽櫪之間”可如今時代不同了,如果我再一次地成了千里馬,我一定要當一匹不平凡的千里馬,過一回瀟灑的“馬生”。

假如我是千里馬,如果沒有伯樂,我不會憑空等待,我要借我所長去展示自己;如果有了伯樂,那更好,我會極力發揮千里馬的優勢,讓伯樂相識,成為一匹貨真價實的千里馬。

假如我是千里馬,如果等不來伯樂,我不會在槽櫪間待一輩子。我會憑藉千里之姿,和其他的馬兒一起奔騰在廣袤的草原。

千里馬作文 篇5

有“文起八代之衰”美譽的韓愈在其名傳千古的《馬説》中尖鋭地指出好馬不遇伯樂的悲哀,精闢犀利、入木三分地抨擊了一個時代僵死的用人制度。我在感慨和不平之餘,不禁產生了一些別的想法。這是由一個故事所引起的。

記得《戰國策齊策》裏講了一個馮援客孟嘗君的`故事。是説雄才大略的馮援初人孟嘗君門下時,並不受重視,食不如人,行不如人,連家中白髮老母都供養不起。馮潰對此很不滿意,便再三彈劍而歌,要求需要之物。在逐漸引起孟嘗君注意之後,又找了個機會去幫孟嘗君收債,並以債券換來了孟嘗君家中“所寡有者”―民心,終顯示了自己的千里馬之能,成為孟嘗君“為相數十年,無纖介之禍”的主要謀士。

這其實是説,千里馬並非天生就會“錐處囊中,終有脱穎而出”之時、只是消極被動地坐等伯樂來識別就可以了,而須像馮援一樣,在伯樂面前有策略地表現自己的才能,以便給伯樂識別自己創造機會。否則,縱使果真身具異能,也是“鳴之,而不能使伯樂通其意”,終“驕死於槽枷之間”。

那麼,正確的策略是指什麼呢?我想至少有兩點:一是千里馬萬不可恃才傲物,因暫無伯樂出現,便憤世嫉俗,對世事擺出副對抗的姿態,消極避世,了卻殘生;或者一經伯樂識別,便自鳴得意起來,連伯樂都不放在眼裏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三國時的楊修,才智過人,卻由於不懂得揣摩曹操的心思而招來殺身之禍。第二點是子裏馬應掌握“鳴的方式”。馮援之客孟嘗君,正是從這裏成功起步的。馮援首次與孟嘗君見面,便以“無發”、 “無能”作答,給孟嘗君留下一個深刻的印象;然後三次彈劍而耿,不僅表現了自己特立獨行的個性,也多了幾次與孟嘗君接觸的機會。接着,成功地為孟嘗君做了件事,終於讓孟嘗君看清了自己的才能。至此,千里馬施展才華的時機成熟了。

我想,所有的千里馬都應具有這種清醒的認識,那就是:千里馬與伯樂之間是一個雙向選擇的關係,雙方既者是主動者,同時又是被動者。千里馬“辱於奴隸人之手”,不能僅把罪過歸結給伯樂一方,而哀歎的同時還應該想想自己的責任。

千里馬作文 篇6

小不忍,則亂大謀

——題記

是胯下之辱的忍,造就蕭何月下追韓信的佳話。如果沒有對胯下之辱的忍耐,沒有對人生漫長、學海無涯的忍耐,區區走卒又怎麼會被蕭何月下追逐,又怎麼會一步登天,被拜為大將軍。

是卧薪嚐膽的忍,造就了“三千越甲可吞吳”的神話。如果勾踐沒有甘為人奴,為人當牛做馬的忍耐,他又怎麼能回國重振旗鼓,收回失地。如果沒有十年如一日的耐心,可不會有春秋之霸——越國。

是甘為人臣的忍,有了三家歸晉的歷史。如果十多年的忍耐和裝病的退讓,司馬懿也不會一步一步掌握大權,如果不是三代皇帝軍師的忍,就不會有一家獨大的司馬家。

……

一個個歷史事件,一個個英雄人物都在向我們訴説——在遇到伯樂之前,你這匹千里馬必須學會忍耐。

假如我是一匹千里馬,我要向他們看齊。在還沒有成功之前,我要學會忍耐,忍耐學習有時的枯燥乏味,忍耐時間的漫長,忍耐別人的冷眼和嘲諷。因為我相信不久的將來,我會遇到伯樂,我會走向成功。

假如我是一匹千里馬,我要學會忍耐,等待我的機遇。

千里馬作文 篇7

《尋千里馬》這篇故事是《感動學生100個寓言故事》的其中一個。在這一百個故事中,這個故事令我印象最深。

《尋千里馬》主要講述了伯樂善於相馬,於是就寫了一篇《相馬經》。他的兒子想學相馬本領,認為相馬很簡單,只要照着《相馬經》上的描述去找就可以了。伯樂語重心長地就:“相馬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不是説説就能領會的,你想去實踐一下也好,也許從中能得到啟示。”有一天,他兒子帶着《相馬經》就出發了。走了一個多月,經過了許多地方,終於在一個馬市找到了並買了一匹和《相馬經》上相似的千里馬。他就高高興興地往家趕,可是沒走過百里,馬就倒地而死。這時他才明白出門前父親説過的話。

這個故事讓我想到了外婆種菜。在我家前院前有一塊地,外婆在這裏種了許多菜。有一天,我又看見外婆在種菜,看着她種菜這麼簡單,於是我也學着種起來,並告訴外婆這棵是我種的,不讓外婆動我的菜,我要自己通過勞動獲得結果。過了沒幾天,外婆種的菜鬱鬱葱葱,而我種的菜枯死了,於是我迷惑不解,就去問外婆。外婆對我説:“種菜並不是簡單的事,它的程序很複雜。首先要選好菜苗,菜苗的根不能斷,然後挖坑也十分重要,坑不深不淺才行;還要經過澆水、施肥等環節,這裏面有很多的科學。”

哦,原來種菜和相馬的道理是一樣。其實一些看似簡單的事情做起來卻很難。只有去實踐才能出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