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動物作文 > 馬的作文

精選千里馬作文錦集八篇

欄目: 馬的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01W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千里馬作文8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選千里馬作文錦集八篇

千里馬作文 篇1

從前,有一匹奄奄一息的千里馬,在翻越太行山時由於感激伯樂對它的賞識和體貼,竟能一躍而起,嘶聲直抵雲霄!這就是千里馬遇伯樂的故事.由此我從故事中有一所感——世間“千里馬”再多,也需要“伯樂”去發現,並且對待它們要“策之以其道,食之要能盡其材,鳴之要能通其意.”這樣“千里馬”的日行千里之能才能表現出來.

唐代韓愈通過《馬説》強調了一個觀點:千里馬需要伯樂去發現.恰巧在當時,作者就是一匹沒被發現的“千里馬”.他在初登仕途時,就很不得志,曾三次上書宰相求擢用,然而,宰相沒有“伯樂”慧眼識英才的能力,更沒有伯樂一樣的胸懷,終於足三及門而閽人(守門人)辭焉.

在《馬説》中,作者借“千里馬”不遇“伯樂”而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來比喻自己懷才不遇明主的遭遇,實在再恰當不過了.聯想當時,正如作者所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像李白、杜甫等一批懷着“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千里馬”最終卻落得“浪跡天涯”,也不得不感歎道:“天生我才亦無用”!雖然早在隋朝就推行了科舉考試,廣納人才為國效勞,可是在****的統治之下,又有多少“千里馬”能被“伯樂”相中呢?像作者一樣的“千里馬”也只被埋沒在庸愚的“食馬者”手上,而真正像“伯樂”一樣能慧眼識英才的明主又有幾人呢?他們不但不能識別良駒,還妄自感歎:“天下無馬矣!”這是何等的荒唐!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聯繫現實,不難看出:在知識爆炸的今天,的確有無數的“千里馬”得到“伯樂”的賞識,使自己的能力得到了發揮,例如現行的各行各業的機構改革、結構調整,它就徹底打破了傳統的“鐵飯碗”,形成了能者居之的大好形勢.給了“千里馬”以施展的空間,還有許許多多的“伯樂”——大公司、企業和國家科研機關等也在求賢若渴地招募“千里馬”.例如,最近西安某單位就辭去了那些有資格而沒有能力的工人,而不惜重金去聘請那些雖無資歷卻很有能力的人員.

同樣,在現實生活中,也存在有像韓愈一樣的有日行千里之能的千里馬不遇“伯樂”的現象.但是在物慾橫流的現代社會中,存在的是博學多才的“千里馬”得不到“伯樂”的賞識;而那些不學無術的富家公子及高門權貴子弟卻能憑着金錢權勢在官場上謀得個“一官半職”!這是為何?這難道就是所謂的“社會進步”嗎?——由原始社會進步到現在的社會主義社會以至將來的共產主義!難道社會就是這樣進步的嗎?不!這只是因為社會中存在着少量的心靈被腐蝕了的“食馬者”,他們面對金錢的誘惑,會對國家利益、前途視若無睹,以謀求物質上的優越;面對“權力的壓迫”,他們也會“不得已”而幹出違法亂紀的事情來.

同時,現代社會中仍然有“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的淺薄愚妄的“食馬者”.他們總是懷着“又想馬兒跑,又想馬兒不吃草”的思想到處去“訪賢”.如此的“食馬者”安能覓到“千里馬”?即使找到了所謂的“千里馬”,那一定也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酒囊飯袋.

二十一世紀的中國,就需要的“千里馬”為她的繁榮富強付出的努力,這中間就需要“伯樂”去慧眼識英才,所以,我真心的希望在未來的時間裏能有的“千里馬”能在“伯樂”的發掘下,真能“日行千里”也!

千里馬作文 篇2

唐代大詩人韓愈曾在《馬説》中寫道:“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這也引發了後世對“世先有伯樂還是先有千里馬”的話題之爭。

假若“伯樂”代表着機遇,“千里馬”代表着能力,那麼兩者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我個人認為能力比機遇更重要。

大千世界裏,機遇無處不在。仲永五歲就能寫詩,被鄉鄰稱讚並以錢幣乞之;唐伯虎自幼顯示了繪畫的天賦,拜大畫家沈周為師。最終,仲永成為一個普通人,而唐伯虎成為著名畫家,這些歷史典故都告訴我們——我們身邊並不缺乏“伯樂”,成為“千里馬”則是通往成功的必由之路。

具備能力的人,可以自己去創造機遇。花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巾幗不讓鬚眉;貝多芬在莫扎特家中即興發揮音樂天賦,受到了青睞;卓別林勇敢上台替母親表演,成為喜劇名家……這些中外傳奇人物,不是在每天的哀歎中消極地等待着“伯樂”,而是自己在主動創造機遇,讓自己的才華在世人面前綻放。

我們不但要創造機遇,還要學會抓住機遇。項羽設下鴻門宴,卻沒有把握好自己創造的機遇,放了劉邦一馬,結果他失敗後“烏江自刎”。項羽並非無能,而是他沒有學會果斷地抓住機會。

作為中學生,我們該如何成為新時代的“千里馬”呢?國家的富強需要千千萬萬的建設者,義務制教育對我們青少年而言其實就是一種機遇。我們學生就應該努力汲取知識,充實學問,打好自身基礎,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匹千里馬!

我想對大家説:機遇只會垂青那些有能力,有準備的人。我們只有先成為“千里馬”,才能夠找到賞識自己的“伯樂”!

千里馬作文 篇3

據説,歷史上有個叫伯樂的傢伙,善相馬,經他相中的馬都成了千里良駒;先不去探討這個伯樂是個什麼身份,但思來想去,世界,其實就是馬場。

我們都是哭着來到這個世界,大概從開始,我們就知道這個世界是不好混的;從開始,我們就認定自己是天才,可人山人海中。最終被認為是天才的往往是鳳毛鱗角,貴乎稀有,但為什麼呢?只因為真正的天賦一直隱藏着,很深,而世界終究是沒送給我們一個伯樂;韓愈先生幾百年前就説過: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可是,韓先生的話真的對嗎?非也,起碼,是先有千里馬,然後有伯樂。他們的邏輯關係是:伯樂發現千里馬,而非千里馬發現伯樂;所以,就如同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卻不能説先有法拉第然後有電磁感應,而是先有電磁感應然後有法拉第一樣,必須是先有千里馬。

伯樂小子其實未畢真的會相馬,而可能是寄於他不知叢從前交的哪門子好運產生的威望。於是,主人聽他説“此馬乃千里之良駒也”後,便也日食之哦盡黍一石。我們相信,任何一匹馬在這樣的待遇下,都是可以日騁千里的。前提是,它是一匹馬。

當今社會正是缺少了伯樂這樣説“專業”話有些威望的人。畢竟,拌演“主人”一類的執行者還是富富有餘的。

於是,馬場裏便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很多馬都被命運捂着眼睛拉磨子,或是被迫去報曉,甚至栓着學犬吠。而真正剩下的馬就很少了。沒有上帝告訴我們一聲:喂,本神造你們不是讓你們幹這的。

自然,沒有得到告誡,沒有得到賞識,我們無知地幹着本來不屬於我們的行當,夜以繼日地學習諸如拉磨,報曉批,犬吠般脱離了跑道很遠的東西。可當我們都學得很累時,也仍舊不知道,其實自己原本只是一匹馬。

我們都應是千里馬,可沒誰把我們放到草原上,然後説:跑吧,你的天堂在這裏。所以,我們就跟着其它物種瞎忙哄。最終迷失了自我,迷失了一切。

世上其實本沒有垃圾的,賞識的人少了,也便有了垃圾。

等到人們終於將大部分資源都揮霍殆盡時,不知是哪個道上的伯樂突然大呼:垃圾,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於是便有很多人跟着喊:對,沒有垃圾。

今天,垃圾終於搖身一變成為理所當然的資源,應為已有很多業內的伯樂開始行動。可是,朋友,我們是馬,千萬被忘記。那麼,我們的伯樂在哪呢?

這個不太公正的世界決定了:在馬的伯樂降生前,馬一律不是馬。

千里馬作文 篇4

過了兩年,小牛犢長成了又高又大的大黃牛了,它健壯俊美,四隻腳杆依然潔白無暇,跑起來就像踩着一片白雲。它那彎彎的牛角像一對玉雕的杈子,寨子裏的人都稱讚它是條從來沒見過的好黃牛。依蘭蘭上四年級了。學校離曼廳寨有兩公里遠,每天早晨,黃牛都把它送到學校;放了學,又是它把她接回家。有一天,依蘭蘭從學校回來,肚子突然疼得要命,她渾身發燙,病得厲害。可寨子裏又沒有醫生,爸爸急得趕緊套上馬車,要把依蘭蘭送到鎮上醫院去。

當爸爸剛把馬車準備好,正把依蘭蘭抱上車時,黃牛突然衝出來,先跑到依蘭蘭身邊舔舔她的小花衫,輕輕叫了一聲,然後,衝着兩匹馬打了一個響鼻,噴出一團粗氣,亮出那對犀利的牛角,大吼一聲,嚇得兩匹馬嘶叫着,逃到一邊,黃牛立刻把自己龐大的身軀,塞進車轅。爸爸一看就急了。

牛拉車,怎及得上馬拉車跑得快呀。他抄起扁擔,要趕黃牛走。可黃牛倔強地站在車轅裏不動。依蘭蘭見了,吃力地説:“爸爸,黃牛要拉車,送我上醫院哪!”爸爸説:“不行,牛跑得太慢!”説着又抄起扁擔朝牛背打去。而黃牛依然紋絲不動,悲哀而傷心地嗚咽着。媽媽急着説:“就讓黃牛拉車吧!”爸爸只好給黃牛套上拉索,媽媽抱着依蘭蘭坐上車,沒用吆喝,黃車就自動走出院子,揚開四蹄,在大路上飛奔起來。黃車跑得又快又穩,半個多小時就到了醫院。車子一停,黃牛累得大口喘祖氣,一下子躺在地上。醫生把依蘭蘭抬進急救室,一檢查,原來她患了急性闌尾炎,醫生説,如果再遲來半個小時,闌尾就會穿孔,到那時,就有生命危險啦。媽媽和爸爸聽了,都説幸虧黃牛跑得快呀!依蘭蘭動了手術,在醫院住了七天。她出院那夭,黃牛扇着耳朵,高高興興地把她接回家。

千里馬作文 篇5

每年一度的動物運動會馬上就要開始了,獲得長跑冠軍的動物將獲得“小千裏馬”的稱號。一年前,小白馬跟小紅馬就開始準備了,他們倆約好一起練長跑。這一年裏,小白馬夏練三伏,冬練三九,每天都風雨無阻地堅持跑;小紅馬呢,每天早上都讓媽媽幫他看天氣,太冷了不練,太熱了也不練,他的理由是:天氣太冷會感冒,太熱要中暑,不冷不熱才好跑。

運動會結束了,小白馬在大家的讚揚聲中獲得了冠軍,獲得“小千裏馬”稱號,當金燦燦的獎牌掛在他胸口時,小紅馬十分羨慕,他跑去向小白馬討教成功的祕訣。小白馬謙虛地説:我哪有什麼祕訣啊!如果非要説有的話,那就是我有個好習慣。”

小紅馬急切地問:“什麼好習慣啊?”小白馬微笑着説:“就是一天不跑就渾身不舒服啊!”小紅馬不相信地説:“騙人!哪有這樣的習慣啊?要是天天讓我玩,那才舒服呢。”小白馬認真地説:“真的,我不騙你。我問你,你每天早上起來都要刷牙吧?一天不刷你嘴巴什麼感覺?”小紅馬説:“不刷牙嘴巴會難受的。”小白馬繼續説:“對啊,沒有誰天生就愛刷牙的,既然我們能養成一天不刷牙就嘴巴難受的習慣,就一定也能養成每天不跑也難受的習慣啊!”小紅馬恍然大悟,他堅定地説:“謝謝你,小白馬,我明白了,我也要養成這樣的好習慣。”

從此,小紅馬也堅持每天長跑,從不間斷。後來,他的成績越來越好,終於也成了一名“小千裏馬”。

千里馬作文 篇6

他1982年出生在俄羅斯的喀山,家庭背景普通。在喀山大學讀大學時,他喜歡鑽研IT行業,並且辦了全校唯一一份IT行業的報紙,他曾經在學校的演講會上信誓旦旦:自己願意開啟俄羅斯IT行業的未來。

為了實現這個理想,他在學校裏專心攻讀IT專業,並利用業餘時間跑到莫斯科的電腦市場上兜售自己的思想。他曾經在實習期間,數次敲開多位傳媒大亨的家門,陳述自己的理想,希望得到一份收入可觀、能夠施展自己才華的工作。他的這種思維沒有任何錯誤,但在俄羅斯,他卻沒有得到賞識,也沒有得到任何一位大款與精英的`垂憐,他一度鬱鬱寡歡。

一次良機,他有幸參與了一家IT公司的重組工作,靠着一些可憐的貸款,他購置了這家瀕臨倒閉的公司。但金融危機蔓延全球,在20xx年,他重新一貧如洗。

危機不等於絕望,憑藉天生的機敏與才智,20xx年,他成立了IT·park公司,不到半年時間,他迅速彙集了眾多IT界的精英;一年後,他的營業額便突破了1億美元。

20xx年,俄羅斯新任總統普京慧眼識英雄,在俄羅斯眾多財富精英中選中了他出任俄羅斯信息部長,他同時是俄羅斯歷史上最年輕的部長。

俄羅斯媒體競相報道這位29歲的年輕部長尼古拉·尼基福洛夫,他激動地自我介紹道:“不是所有的千里馬都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伯樂,如果沒有伯樂垂青,自己就是自己的伯樂。”一匹高頭大馬企圖尋找到適合自己的人生理想,但一直無果。時間在無情地流逝,大馬的人生路途漫長且傷感,終於有一天,它看到了一位取經人,正頂着烈日徒步趕向西方極樂世界,它走上前去,自我推薦道:“我願意馱師父到達西方。”這個叫玄奘的師父聞之大喜,與這匹白龍馬踏上了西去的道路,這匹白龍馬不負眾望,獲得了佛家真身。

千里馬感謝師父這個伯樂的指引,成了佛的玄奘笑着回答道:“是你自己毛遂自薦的結果,你就是自己的伯樂。”

千里馬作文 篇7

在一馬平川的大草原上,有羣馬在那裏自遊自在地追逐玩耍,餓了有嫩綠的青草充飢,喝了在那小溪邊喝甘甜的水,快樂無比。

在這羣馬中有一隻驕傲的千里馬,在從多的馬面前,它夜也不放在眼裏,並且耀武揚威對眾馬兄弟姐妹説:“我生來漂亮,身強體壯,能日行千里,夜行八百,博得主人厚愛。”從此高高在上的樣子,只要它看不慣的同伴,它不管有理無理便去咬它踢它,一天到晚都看不起任何一個同伴,同伴們也遠離它了,它也孤孤單單成了一隻害羣之馬?

有一天從城裏來了幾位客人,他們乘坐黑色寶馬小車,風塵僕僕前來參觀主人的養馬場,這羣馬知道以後,誰也不發一聲,低頭吃草,只有千里馬昂着斯叫,在大草原上奔馳,當主人騎在它身上時,它高興得連“黑色寶馬”它都不放在眼裏,它駝着主人在公路上和“黑色寶馬”車賽跑,起步時寶馬慢慢開動,千里馬一個勁往前衝,它回頭“黑無寶馬”離它遠遠的,它便放慢腳步自言自語地説:“城裏的馬還相和我比高低,真是不自量力。”就在這時“寶馬”徐徐開來,以每小時180公里的速度飛奔,千里馬拼命地追趕,累得氣喘吁吁,怎樣也追不到它,還不服氣地使出全身力氣,結果累得倒下了,一連幾天也動不了,它心中非常慚愧,今後該怎樣見同伴呀!

幾天後它累病痊癒,再一次走到同伴中間,大家都遠離它,惹不起還躲不起嗎?千里馬看見同伴都討厭自己,便主動向大家道歉:“過去是我驕傲,我錯了,請大家原諒。”從此它又和同伴們同歸於好,再也不欺負同伴了。但最使它不得其解的是:“城裏的‘馬’為什麼跑得那麼快呢?”答案同伴告訴:“它是燒油的汽車,車名為“寶馬片,不是和我們同類,這時它才恍然大悟,同伴還告訴它地上不但有汽車,炎車,天上有飛機,水中有輪船……它們既跑得很快,還能帶很多很多的人,有機會你還可以親自坐一坐體驗一呢?

最後聽了一下同伴的話後,慚愧得面紅耳赤,無地自容,感到自己真是夜郎自大,不知量力,敢和汽車比快慢太可笑了。

千里馬作文 篇8

從前,有一匹奄奄一息的千里馬,在翻越太行山時由於感激伯樂對它的賞識和體貼,竟能一躍而起,嘶聲直抵雲霄!這就是千里馬遇伯樂的故事。由此我從故事中有一所感——世間“千里馬”再多,也需要“伯樂”去發現,並且對待它們要“策之以其道,食之要能盡其材,鳴之要能通其意。”這樣“千里馬”的日行千里之能才能表現出來。

唐代韓愈通過《馬説》強調了一個觀點:千里馬需要伯樂去發現。恰巧在當時,作者就是一匹沒被發現的“千里馬”。他在初登仕途時,就很不得志,曾三次上書宰相求擢用,然而,宰相沒有“伯樂”慧眼識英才的能力,更沒有伯樂一樣的胸懷,終於足三及門而閽人(守門人)辭焉。

在《馬説》中,作者借“千里馬”不遇“伯樂”而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來比喻自己懷才不遇明主的遭遇,實在再恰當不過了。聯想當時,正如作者所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像李白、杜甫等一批懷着“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千里馬”最終卻落得“浪跡天涯”,也不得不感歎道:“天生我才亦無用”!雖然早在隋朝就推行了科舉考試,廣納人才為國效勞,可是在****的統治之下,又有多少“千里馬”能被“伯樂”相中呢?像作者一樣的“千里馬”也只被埋沒在庸愚的“食馬者”手上,而真正像“伯樂”一樣能慧眼識英才的明主又有幾人呢?他們不但不能識別良駒,還妄自感歎:“天下無馬矣!”這是何等的荒唐!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聯繫現實,不難看出:在知識爆炸的今天,的確有無數的“千里馬”得到“伯樂”的賞識,使自己的能力得到了發揮,例如現行的各行各業的機構改革、結構調整,它就徹底打破了傳統的“鐵飯碗”,形成了能者居之的大好形勢。給了“千里馬”以施展的空間,還有許許多多的“伯樂”——大公司、企業和國家科研機關等也在求賢若渴地招募“千里馬”。例如,最近西安某單位就辭去了那些有資格而沒有能力的工人,而不惜重金去聘請那些雖無資歷卻很有能力的人員。

同樣,在現實生活中,也存在有像韓愈一樣的有日行千里之能的千里馬不遇“伯樂”的現象。但是在物慾橫流的現代社會中,存在的是博學多才的“千里馬”得不到“伯樂”的賞識;而那些不學無術的富家公子及高門權貴子弟卻能憑着金錢權勢在官場上謀得個“一官半職”!這是為何?這難道就是所謂的“社會進步”嗎?——由原始社會進步到現在的社會主義社會以至將來的共產主義!難道社會就是這樣進步的嗎?不!這只是因為社會中存在着少量的心靈被腐蝕了的“食馬者”,他們面對金錢的誘惑,會對國家利益、前途視若無睹,以謀求物質上的優越;面對“權力的壓迫”,他們也會“不得已”而幹出違法亂紀的事情來。

同時,現代社會中仍然有“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的淺薄愚妄的“食馬者”。他們總是懷着“又想馬兒跑,又想馬兒不吃草”的思想到處去“訪賢”。如此的“食馬者”安能覓到“千里馬”?即使找到了所謂的“千里馬”,那一定也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酒囊飯袋。

二十一世紀的中國,就需要的“千里馬”為她的繁榮富強付出的努力,這中間就需要“伯樂”去慧眼識英才,所以,我真心的希望在未來的時間裏能有的“千里馬”能在“伯樂”的發掘下,真能“日行千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