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地域作文 > 揚州作文

揚州作文彙總6篇

欄目: 揚州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3.06W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揚州作文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揚州作文彙總6篇

揚州作文 篇1

伴着潺潺流水,綿綿春風,翩翩柳絮,家鄉——揚州迎來了第2500個春天…….

雖已2500歲,但歲月卻不曾未她添上絲絲皺紋,反而,給予她的是越發靚麗的色彩。

説到色彩,不得不提瘦西湖了,萬花園自從開放以後,瘦西湖更是世界聞名,花兒一到春天爭相開放,迎春花小巧的黃,牡丹富貴的紅,櫻花嬌嫩的粉……讓人眼花繚亂,卻又不捨離開,只好耐心欣賞,而説到瘦西湖,又不德不提及五亭橋了,五亭橋是瘦西湖的著名景點,同時也是揚州的象徵啊,每當我一提及家鄉揚州,人們的第一反應就是“揚州啊,五亭橋啊!”每到這個時候自豪感油然而生,我也在不同的時間段去欣賞五亭橋的美色,泛舟從橋下而過,便也能體會到五亭橋真正吸引人的地方不僅僅是它的造型,更主要的還是它的歷史,歷史留給它的,我們並沒有全部翻新,總是老的,才有味道,而到了夜晚,倘若遇到個滿月夜,也能體會到當初徐凝下揚州時所作的“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的意藴了。

2500年變的是年代,不變的是揚州美景。

“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可謂是咱們揚州人的寫照,會吃會喝會享受的揚州人生活得甚是自在,説到吃啊,揚州人也算講究,早上花園茶樓的燙乾絲,富春的包子,三和四美的醬菜,蔣家橋的鍋貼,用揚州話來説就是“迪贊”,中午清蒸蟹粉獅子頭,扒燒整豬頭,拆燴鰱魚頭,主食再來個揚州炒飯,“不醜”的中午飯也算滿足,到了晚上,來點清淡的,去來一頓大明寺素食坊的素油春捲,“呱呱叫”,除了吃,揚州人當然還有健康休閒的方式,比如下午去澡堂泡泡澡,與老友樹下下下棋,與街坊領居織織毛衣,嘮嘮嗑,談談張家長李家短,到了晚上跳跳廣場舞,古運河邊散步,咱的生活必須如此多嬌!

2500年變的是時間,不變的是休閒的揚州生活

都説“揚州好佬”,揚州的人的好也是“乖乖老滴叫”,無論是外地人,還是外國人,甚至是外星球的人,只要到了揚州,你就是客人,揚州人就是無條件的對你熱情,曾聽來揚州遊玩的親戚説,街上拉個揚州人問路,他們總是熱情回答,甚至還會提醒你哪走最方便,咱揚州人也善良,遇到什麼問題什麼糾紛了,旁邊有看到的,總會上去勸勸,調解,都把別人當自家人,揚州人啊,就是個大家庭,互幫互助的大家庭,要幫忙了,街坊鄰居就搭把手,遇到困難了,大家一起想辦法,有活動了,一起參加,娛樂大家,大夥兒一起開心才是真正的開心!

2500年變的是時光,不變的是樸實熱情的揚州精神。

揚州,我的家鄉,縱再多文字也不能表達出感情的地方,2500年快樂!

揚州作文 篇2

説到揚州,能夠聯想到的美好東西太多啦!風景秀麗的瘦西湖,香氣四溢的揚州炒飯,肥而不膩的獅子頭……如果你們參觀過揚州博物館,是否留意過那裏收藏的一項精美傳統工藝——揚州漆器呢?如果沒有,這就和我去欣賞一番吧。

揚州漆器起源於戰國,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揚州是中國木胎漆器的發源地,也是全國漆器的重點產區。揚州漆器主要選擇木、玉、石、骨、金、銀、貝等千餘種優質材料為原料,製成屏風、地屏、桌椅、文房用品、漆藝裝飾壁畫等三千多個花式品種。

同學們如果讀過《紅樓夢》,不知有沒有留意過這些描寫:“抬頭迎面先見一個赤金九龍青地大匾”“北邊立着一個粉油大影壁”“只見小小一張填漆牀上”……這些説的都是漆器。

戰國時期的漆器在歷經千載之後,不但絲毫未腐,而且依然光亮如新。古人究竟憑藉怎樣的工藝,才使漆器能長久保存呢?原來,在漆器發展鼎盛的戰國、兩漢時期,人們大多用當時就極為名貴的金絲楠木製作漆器。眾所周知,金絲楠木具有不怕水的特點。此外,在用漆上,戰國、兩漢的漆器也很講究,選擇了在漆樹汁液中提煉的天然漆。

這下大家明白了吧。以防水的金絲楠木為材,塗以天然漆料的漆器,不但色澤明亮,光彩奪目,而且由於屬性相近,木材與漆料結合得十分緊密,因此具有非同尋常的防腐、耐酸、耐鹼能力,所以能夠長久保持光亮如新的外貌。

説到漆器,雖然很多人見過,但就製作工藝來説還是很陌生。所以,我特地邀請了揚州髹(xiū)飾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張來喜老師,請他為我們介紹揚州漆器的工藝。

張老師:揚州漆器主要運用塗、髹、磨、繪、勾、填、雕、刻、鑲、嵌等工藝手法進行製作,既保留了傳統工藝的特色,又富有時代氣息。

而製作技藝主要有九大工藝門類:點螺工藝、雕漆工藝、雕漆嵌玉工藝、刻漆工藝、平磨螺鈿工藝、彩繪(雕填)工藝、骨石鑲嵌工藝、楠木雕漆砂硯工藝、磨漆畫製作工藝。

與中國漆器的其他流派相比,揚州漆器在製作手法和工藝上具有着南派漆器的雋秀精緻,但在造型和氣勢上又有着北派漆器的雄渾和博大。

聽了這麼多專業的名詞,真有點頭暈。還是請張老師給我們詳細説説其中一類吧。

張老師:那麼我就來説説點螺工藝吧。點螺漆器衍化於唐代螺鈿漆器。“點”指的是技法,“螺”指的是材料,即選用各種自然色彩的珍珠貝、夜光螺等原材料製成薄如蟬翼、細若髮絲的螺片。用特製的工具,一片片、一絲絲地將螺片點嵌在烏黑明亮的漆坯之上,故名“點螺”。

明朝萬曆年間,揚州著名漆藝大師江千里,以製作點螺漆器著稱於世。江千里畢生辛勞,留下數千件漆器作品(包括平磨螺鈿和點螺),現如今北京、上海、南京、蘇州等地博物館均仍有珍藏。其中有一件“嵌螺鈿金銀片長方盒”,盒蓋、盒底立牆,上下通景,四面各飾一龍,兩橫面的龍騰空而起,兩縱面的龍正興風作浪,波濤中還有幾尾鯉魚,若隱若現。

其實,漆器作為工藝品,離我們的生活並不遠。回家看看爺爺的筆筒、筆架或者屏風,説不定就有漆器製品。再問問這些漆製品的來歷,説不定還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呢!

張來喜,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揚州髹飾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揚州作文 篇3

10月16日,我參加了學校組織的揚州茱萸灣秋遊活動。一大早,我們就排着隊坐上大巴出發。在車上,老師組織大家表演節目,同學們特別開心。我大方地演唱了歌曲《我和我的祖國》,還猜對了雙胞胎弟弟周德桐給大家出的一個腦筋急轉彎。很多同學也都表演了精彩的節目,我發現大家都很可愛。

到了第一站————揚州科技館,導遊阿姨帶我們看了很多科技演示。其中我最喜歡的是:有一個儀器裏的球不管怎麼滾都會掉進洞裏。導遊阿姨介紹説,這個原理叫“萬有引力”。我還了解了宇宙裏有很多的星球。參觀完科技館以後,我們一起去吃午飯,在那裏看見了很多來幫忙的老師,比如音樂朱老師,英語於老師......

吃完午飯之後,我們來到了第二站————茱萸灣動物園。在動物園我看見了許多動物朋友,有棕熊、小熊貓、還有兩隻憨憨的國寶大熊貓。大熊貓總是趴在很高的石頭上睡覺。媽媽開玩笑地跟我説,它是不是靠這種方式把自己摔成了數量很少的國寶啊?

在草坪上休息了一會兒後,我們去欣賞了美麗的天鵝湖。天鵝湖裏有許多黑天鵝、白天鵝和幾隻鴨子。我以前沒覺得天鵝好看,和鴨子在一起的時候,我才發現天鵝確實漂亮————長長的脖子,悠閒地在湖面上游着,優雅積極了!

遊玩了大半天后,我們又在老師的組織下有秩序地坐車回家。在車上,很多小朋友都累得睡着了。我還不小心流了一些口水。這次揚州茱萸灣之旅,我學到了很多新的知識,還發現大自然真的很美!

揚州作文 篇4

下午,我們上個園去玩了,個園是揚州一個鹽商的.家,這個鹽商叫“黃至筠”他是1778-1838年的兩準鹽商也是鹽總督。

一進大門就看見後花園,一片密密的竹林,在往前走有很多假山和亭子,假山旁邊有一個大的水池,假山就是圍繞着水池轉,假山有好多路口,就像迷宮一樣,我隨便找了一個路口我們就進去了,進去以後有很多路口,我慢慢的走着,跟表弟倆鬧着玩,媽媽從後面一把抓住我,我嚇了一跳,原來我再往前走一步就掉下去了,我嚇了一身冷汗,在裏面轉了很長時間,我們才出來了。

再往前走就到了黃至筠的卧室,從卧室出來就看見有一口深深地井,地井旁邊有一個小門,出了小門就是一條長長的巷子,巷子兩邊種的梧桐樹,高高的梧桐樹長的很茂密,因為巷子不寬,兩邊的梧桐樹上的葉子都連在一起了,雖然天很熱,但是在那裏我感覺不到熱。

在主卧的旁邊有好多廂房,和客房,客廳,廚房,還有餐廳,這是房子都是連連相環的,每個看上去都是獨立的,但是你要是走進去,它們都是相通的。真佩服那是的工瓦匠。手藝真是一個高啊!

從個園出來,我真是感慨萬分啊!我有點依依不捨的,但是我還是結束了這次的旅途,要是下次有機會,我還會再來參觀個園!

揚州作文 篇5

“二分明月”比喻某一個地方的繁華,或比喻人才薈萃。

此典出自唐朝詩人杜牧,在他的一首詩裏這樣寫道:“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明月在揚州。”為什麼他要説天下的明月僅有三分,而揚州一地就佔去了二分呢?因為揚州這個地方,在隋、唐時代非常繁華,鼎盛一時。

揚州,在古代並不是專指現在這個江都縣境。這名字由來已久,在《禹貢》又中就為九州之一。那時候,不但江海淮一帶稱為揚州,就是江南一帶也叫揚州。周秦時,現在的江蘇、安徽、江西、浙江和福建各省,都屬於揚州。東漢年間,揚州州治在今安徽和縣。三國對,魏、吳均有揚州。魏在今安徽合肥,吳在今南京。到隋文帝統一南北,才把揚州放在江都,也就是今天所説的揚州。唐、宋、元、明、清幾個朝代,因揚州是運河人江要道,南北交通必經之地,萬商雲集。淮南鹽官以它為中心,江南各省漕米(徵收來的公糧)以它為轉運站。所以揚州自古以來就是一個極其繁華富庶的地區。所謂“二分明月在揚州”,也就是形容揚州的繁華佔有了天下三分之二的風光。

揚州作文 篇6

幸福揚州他在風雨中經歷了千百年,但它依舊美麗。 ——題記

暑假去了一趟東關街,我在揚州生活了這麼多年,直到現在才知道這麼個美麗的地方。東關街是一個隱藏在城市的高樓大廈中的一個淨土,他沒有太多華麗的裝飾,沒有太多車馬的繁忙,她很安靜的站在樓羣之中。通關節內有許多古建築,裏面的店的招牌都是像古代店門口掛的旗幟一樣,很有特色。從東門口進去就彷彿有種穿越時空感覺。因為那天下着小雨,所以路上的人很少,那種穿越時空的感覺也越發強烈。只是偶爾有人騎車走過才覺得是現代。走着走着,看見幾個老人在聊天。他們説着昨天《今日生活》的內容,相互關切的問着身體怎麼樣,一幅融洽的畫面。當時很羨慕他們,不過現在想來也沒什麼可羨慕的。現在的我們一樣可以和鄰里和睦的相處,一起分享快樂,一起分擔痛苦。一起幸福的生活在揚州城 。我在東關街裏發先了許多的特色小店。有一家小店讓我印象深刻。這是一家買火柴的店。你也許會説,買火柴的有什麼特別的哪沒有的賣?可這個不一樣,這裏的每跟火柴上都有一句富有哲理的話。

每一句話都能讓人醒悟,讓人明白人生得到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