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地域作文 > 西安作文

【精品】西安的作文三篇

欄目: 西安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3.04W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西安的作文3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品】西安的作文三篇

西安的作文 篇1

在西安,必去的地方其中就有城牆了。西安城牆,是我國保存最完整的一段城牆,也是我國最著名的古代城牆之一。它已經有600多年的歷史了,在明朝朱元璋打天下的時候就修建起來了,但它依然是那麼宏偉。

一進南門,看到的便是一個甕城。大家都聽説過“甕中捉鼈”吧。甕城,就是把敵軍趕進一個只有一個出入口的範圍內,居高臨下地打擊敵人,這使敵人無還手之力。走近甕城,看到的是一塊塊已經老舊的磚頭,但是甕城依然屹立着,我心裏暗暗讚歎着古人的智慧。我站在甕城裏,想象着當年數萬大軍進了城,手上拿着各種兵器,但被城上扔下來的弓箭或石頭隨便宰割的時候,我心裏一震,這是戰爭的殘酷,也是古代人民的智慧結晶。

接着,我們走上了城牆。城牆上十分寬闊,可以並排走兩輛車那麼寬,但地上的磚石因為年代久遠而變得坑坑窪窪。我們突然瞧見了有借自行車的地方,於是騎上了自行車,在城牆上飛馳。此時正值黃昏,我們迎着太陽騎去,看着一輪紅日慢慢地從形態各異的房子中間落下。餘暉灑在城牆上,城牆變得閃閃發光,光芒照到了雲上,本就美麗的雲更是蒙上了一層橙色的薄霧。聽着風從耳邊呼嘯而過,看着夕陽慢慢落下,心情特別的舒暢。

西安城牆,是古代人民智慧的象徵,是戰爭的殘酷,更是寶貴的歷史文化。摸着城牆上的磚塊,雖然它們已經老舊,甚至有些殘破不全,但它們身上閃着亮麗的光芒,我彷彿又看見了當年千千萬萬匹馬,千千萬萬個人從中經過的場景。我心裏升起一種由衷的自豪,這一切,都是華夏子孫的傑作,都是值得敬佩的。

西安的作文 篇2

站在長安這片厚重的土地上面,我直視前方,面前是唐城牆遺址,無數古人在處於開元盛世的長安城繁衍生息,那時政治穩定,經濟發展恢復,物質文化極大地豐富,跟隨着藥王孫思邈,我踏進了唐朝的長安。

古時的宮城大多坐北朝南,像長安城這樣的以軍事防禦為最初目的大都市也不例外,順着朱雀門一路向南,寬闊的官道一望無際,路上人馬來來往往,隨處可見街邊的小販叫賣着他們手中的手工藝品。孫思邈或許在長安城轉的有些乏困、有些飢餓了,看到街邊的一家賣煎白腸的小攤上食客稀少,與朱雀大街那阜盛的人煙產生了強烈的對比。一來覺得奇怪,二來順便解決一下迫在眉睫的飢餓問題,便前腳一跨,坐到長凳上,讓店家來了一碗煎白腸。許久,一大碗熱氣騰騰的白腸湯端到了木桌上。遠處觀看的我已經聞到了一股羶味,孫思邈看到眼前的'雜碎湯也皺緊了眉頭,小口細品,味道果然不如意,店家見狀也走來詢問意見。孫思邈問了之後才知道是店家沒有掌握製作的方法,二話沒説取下自己隨身所帶的藥葫蘆,抓了藥,並授予烹飪之法,待店家學會後,味道果然不同凡響,臨走前,孫思邈把藥葫蘆贈予了店家,店家感激不盡,遂把葫蘆掛在店頭。

孫思邈走了之後,我沒有再追上去,也想品嚐品嚐這藥王親自傳授的雜碎湯,我找了一家“葫蘆頭”也坐了下來,服務員送來兩個饃,慢慢掰碎,烈火配豬骨湯冒一會,最後配上當地的“油潑秦椒”、加上好幾片又肥又香的豬肥腸和各種配菜——經過現代人改良的“ 葫蘆頭”味道的確不賴,聽説陳忠實、張學良、趙四小姐都被這葫蘆頭深深勾住了胃。

吃罷,我想看看那家小店生意如何,速速回到朱雀大街的那家“煎白腸”,果不其然,這裏門庭若市,店家手忙腳亂,門口的藥葫蘆卻不見了,一問,才知道原來之前的藥葫蘆已經被風雨沖蝕,給壞掉了。但人們一見門頭有個葫蘆的,老西安肯定懂這是“葫蘆頭”。

走在西安的大街,經常能見到這賣葫蘆頭的店,中午開始營業,一直到深夜才歇業關門。多少次,老西安人聽完秦腔之後都要讓這街邊的香味給吸引過去,美美地吃上一頓,從唐至今,美食經歷了各種改良和變化,唯有這門頭畫着的葫蘆一直不變,吃完一碗口齒留香的感覺走到哪裏可都忘不掉了。

“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李白遇到流放的時候不忘自己對長安的關切;這一碗葫蘆頭也一樣,走遍了祖國大大好河山,也嚐遍了各地的美食小吃,可人就是奇怪,再好的東西也抵不過自己家鄉的,葫蘆頭是西安的一碗精髓,同樣也是老西安的一碗充滿滿足感的家鄉味道。

西安的作文 篇3

四月的天氣正如詩中説的:“清明時節雨紛紛。”窗外的雨還在下着,每個人的眼睛都被雨水濕潤了。這時我的耳邊傳來一個個豐年殘燭的老母親、老父親撕心裂肺的哭聲,此時此刻,天也在下着雨。他們是誰呢?他們是養育中國的父母!他們是一個平凡的父母!他們是革命先烈的親人!

此時!雨和他們的淚水混合起來了!他們彎着腰,蒼白的頭髮在微風中飄蕩着,把臉貼在墓碑上,輕輕地撫摸着。呼喚着在這兒“熟睡”了20年的兒子。雖然他們不説話,只是不停地抽泣着,但是從他們那雙淚眼朦朧的眼睛中,告訴我們他們很痛苦。但是他們也為他們的兒子感到驕傲!因為他們知道兒子是光榮的,因為兒子是為了這片他深愛的土地和他的親人們做了貢獻,因為兒子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和平!

但是同樣也是為了和平而犧牲的無名英雄們,至今他們的家屬從未來祭拜過!但他們從不感到孤獨:一位有着他們用鮮血換來的土地陪着他們,他們看着這片土地一天天變得富饒而美麗,心裏感到很高興,自豪。

四月的雨如淚,“嘩啦啦”地下着,淋濕了先烈們的墳墓,把祖國的變化和親人們的祝福,祈禱告訴他們,這時我彷彿看見先烈們正在認真地聽着呢!其實,先烈們一直活在我們的心中,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所以啊!我們要把先烈的精神一代一代的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