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地域作文 > 西安作文

西安為話題的遊記作文:關於美麗的西安

欄目: 西安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7.91K

篇一:美麗的西安——音樂噴泉

西安為話題的遊記作文:關於美麗的西安

隨着一聲音樂響起,噴泉的四周湧動了起來,一絲水流圍繞着中央水柱,漸漸地,水珠外側繞上了幾圈透明的、純潔的絲帶。我們閉上了雙眼,靜靜的聆聽美妙的音樂,完美的和水聲結合在了一起,噴泉與音樂的節奏完全一致,雖然遊客很多,但似乎沒有一點其餘的聲音,我輕輕地睜開眼睛,看到所有人都陶醉在這美妙的音樂會上。噴泉停息了,緊接着噴出淡藍色的水柱,越噴越高,越來越接近天空,遊客們紛紛讚歎,就在這一瞬間,水柱似乎與天相接,我們面面相窺,晶瑩的水花落了下來,然後就聽見譁—的一聲,這一聲雖然很短很短,留在我們心中的印象卻很深很深……

頓時,所有噴泉都啟動了,毫無收斂的綻放了。慢慢地,噴泉結束了。

我的耳邊依舊迴盪着那美妙的旋律,我不得不説,這是我見過最美的噴泉了!

篇二:美麗的音樂噴泉

暑假的一天,我們一家去西安玩。等到夜幕降臨時,我們去大雁塔觀看音樂噴泉。

大雁塔廣場早已經是人山人海,大家都在熱切地等候即將開始的音樂噴泉的表演。

《今天是個好日子》的歌曲響起了,噴泉隨着音樂的節奏,時高時低,時快時緩,像一個舞蹈演員似的,翩翩起舞。五顏六色的燈光把水柱照成了一道道彩虹。隨着音樂的變化,噴泉有時像花兒一樣綻開又合攏,有時像車輪在滾動,又是像列隊的衞兵一樣整齊有力,有時像孔雀開屏,有時又像一個個的大水泡……

音樂噴泉的表演十分精彩,引起人們一陣陣的歡呼,有的人看的目瞪口呆,有的人拍手稱好,有的人説:“設計師太偉大了!”我們用照相機拍下了這美妙的瞬間。

時間過得真快,媽媽看了一下時間,説:“時間不早了,我們該回家了!”在回家的路上,我看見小鳥已經睡着了。今天,我玩得太高興了,也太累了,不知不覺在媽媽的懷裏睡着了。

篇三:遊西安350字

“望劉年,我們去西安旅遊吧!”媽媽興奮地説。“好的,好的,我們這就出發吧!”我樂得跳了起來。

三號早上,天還沒大亮,我和媽媽便啟程了。下午兩點左右,我們終於來到了美麗的西安。

在大雁塔廣場,我為巨型音樂噴泉而驚歎。音樂一響,12道噴泉像巨龍一樣騰空而起,水花如同數億顆亮晶晶的珍珠落下,濺起千萬朵銀花。水珠落在我的臉上,冰冰的,涼涼的,十分舒服。

第二天,我們又來到了世界遊覽園藝會。跨入大門,就像進了花的海洋。純潔的百合花,五顏六色的菊花,吹着歡快音符的喇叭花,鮮豔的一串紅……真是讓人目不暇接。

游完園藝會,我們又來到秦陵兵馬俑。這裏有武士俑、將軍俑,他們有的表情肅穆,好像在聽首領的號令;有的頷首低眉,好像在考慮制勝的策略;有的凝視遠方,好像在思念家鄉的親人……陶馬與真馬一般大小,一匹匹肌肉豐滿,體形健壯,似乎號令一響,便會騰空而起,踏上征程。走近他們的身邊,我彷彿聽到了跨越千年的輕微的呼吸聲。兵馬俑在雕刻史上,真是一個偉大的奇蹟。

美麗的西安,壯觀的兵馬俑,我還會再來的。

篇四:寫西安的景點的作文

漫步西安

法門奔

位於寶雞市扶風縣城北約10公里的法門鎮。距西安約120公里。法門寺始建於東漢,相傳印度的阿育王為使佛教發揚光大,將佛祖舍利分送給世界各地,凡得舍利處都要建造佛塔供奉,法門寺就是其中之一,而且是規模最大一處。法門寺曾歷經多次修繕,1987年在清理塔基時,發現了被封閉千年的唐代地宮,裏面珍藏着佛祖釋迦牟尼指骨舍利以及大批的唐代珍貴文物。這是繼秦始皇兵馬俑之後的又一重大發現。

清真大寺

位於西安市鼓樓西北隅的化覺巷內。是一座歷史悠久、規模宏大的中國殿式古建築羣,是伊斯蘭文化和中國文化相融合的結晶。該寺院始建於唐天寶元年,歷經宋、元、明、清各代的維修保護,建成目前的格局。

泰始皇陵兵馬俑

秦始皇陵位於距西安市三十多公里的臨潼縣區以東的驪山腳下。掘史書記載,秦始皇贏政從13歲即位時開始營建陵園,由丞相李斯主持規劃設汁,大將章邯監工,修築時間長達38年,工程浩大、氣勢宏偉,創歷代封建統治者厚葬之先例。兵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坐西向東,三坑呈“品”字形排列。一號坑規模最為宏大。陶俑栩栩如生、形態逼真,隊伍陣容齊整、氣壯山河,是秦始皇當年浩蕩大軍的藝術表現,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西安明城牆

西安古城牆是保存最完整的中國古代城垣建築,建於明洪武年間,以隋唐皇城牆為基礎建築而成,有城門四座:東長樂門、西安定門、南永寧門、北安遠門。初到西安的人都會先被城牆吸引。無論是城牆上還是城牆腳下都值得走上一段。

碑林博物館位於西安市文昌門內三學街,建於1944年。它是在具有丸百多年曆史的“西安碑林”基礎上,利用西安孔廟擴建而。成的一座以收藏、研究和陳列歷代碑石、墓誌及石刻造像為主的藝術博物館。這裏名碑林立,藏品豐富,是我國古代書法藝術的寶庫,同時正集了古代的文獻典籍和石刻圖案。

大雁塔

全稱“慈恩寺大雁塔”,始建於唐永徽三年(652年),相傳是慈恩寺的第一任主持方丈玄奘法師自天竺國歸來後,為了供奉和儲藏梵文經典和佛像舍利等物親自設計並督造建成。唐太宗和唐高宗曾御筆親書《大唐三藏聖教序碑》和《述三藏聖教序記碑》。大雁塔是一座樓閣式磚塔,通高為64.7米,塔體呈方錐形,塔上陳列有佛舍利子、佛足石刻、唐僧取經足跡石刻等。塔內裝有樓梯,供遊人登臨,可俯視西安古城全貌。

小雁塔

正式稱謂為“薦福寺佛塔”,建於公元707年(唐代景龍年間),位於西安市南門外的薦福寺內。屬於保護比較好的著名唐代佛塔,被認為是唐代精美的佛教建築藝術遺產。公元1487年(明成化年)西安地區發生地震,小雁塔的塔身震裂,後來重修時在塔的底部砌了一層包磚,但沒有修復塔身的裂縫。然而時隔34年,在1521年又一次大地震中,裂縫在一夜之間又合攏了。人們百思不得其解,便把小雁塔的合攏叫“神合”。

陝西歷史博物館

被譽為“古都明珠,華夏寶庫”的陝西曆史博物館是展示陝西曆史文化和中國古代文明的藝術殿堂,館藏文物37萬餘件,上起遠古人類初始階段使用的簡單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會生活中的各類器物,時間跨度長達100多萬年。中國歷史上強盛的周、秦、漢、唐等王朝曾在陝西西安附近建都,擁有豐富的文化遺存,深厚的文化積澱,其中有精美的商、周青銅器,歷代陶俑,以及漢、唐金銀器,唐墓壁畫。

華清池

華清池亦名“華清官”,位於西安市臨潼區驪山北側,東距西安30公里。華清池因為唐玄宗和楊貴妃的傳説而名聲遠播,其實其歷史遠不止此,相傳早在西周時期,周幽王就曾在此建驪宮,後世的秦始皇、漢武帝也都在這裏建立行宮。唐代更是大興土木,唐玄宗天寶年間修建的宮殿樓閣更為豪華,並正式改名為“華清宮”。因宮在温泉上面,所以也稱華清池。

鐘樓 鼓樓

鐘樓位於西安城內東西南北四條大街的交匯處,始建於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清乾隆五年(1740年)曾經重修。鐘樓上懸掛銅鐘,用以報時,故名鐘樓。鼓樓位於西安市西大街與北院門交匯處,建於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清代曾兩次重修。樓上原有巨鼓一面,傍晚擊鼓報時,故名鼓樓。

唐乾陵

位於西安以西80公里的乾縣,是“唐十八陵”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陵園,是唐高宗李治和皇后武則天的陵墓。乾陵以山為陵,依梁山而建,坐北朝南,由內外兩城組成,佔地頗廣。外城遺蹟已消失,內城遺蹟至今完善,四面有門,門外均有石刻。乾陵地面文物主要是石刻,陵東南有17座陪葬墓,永泰公主、章懷太子、懿德太子墓已發掘復原,並在永泰公主墓園內建有乾陵博物館。

漢茂陵

位於成陽市興平縣東北,距西安市約45公里,是漢武帝劉徹的墓。茂陵是漢代帝王陵墓中規模最大、修造時間最長、陪葬品最豐富的一座。在茂陵東北約1公里處是茂陵博物館,館內收藏了許多珍貴文物,如鎏金銅馬、秦漢畫像和文字瓦當等都具有很高的價值。陪葬墓霍去病墓前有大型石刻16件,其中《馬踏匈奴》雕刻最為有名。

唐昭陵

位於成陽市禮泉縣東北20多公里處,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建制雄偉。昭陵開創了唐代帝王依山為陵的先例,在昭陵南邊,以皇帝陵為中心構成了龐大的扇形陪葬墓羣,氣勢宏大,是一座典型的帝陵。昭陵的石刻藝術非常有名,在山下的昭陵博物館內專門有一間碑石陳列室,展示了歷代名人書法碑刻精品。

水陸庵

位於藍田縣東約10公里的王順山腳下,為六朝名剎,以保存古代精巧罕見的彩塑而聞名,被譽為“中國的第二個敦煌”。水陸庵大殿內的彩色泥塑最為引人注目。相傳出自唐代著名雕塑家楊惠之手。泥塑採用連環畫的形式。演繹了佛祖釋迦牟尼一生傳奇故事,十分生動逼真。

中華民族始祖黃帝軒轅氏的陵墓,位於陝西黃陵縣城北橋山。1961年,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編為“古墓葬第一號”,號稱“天下第一陵”。為中國曆代帝王和著名人士祭祀黃帝的場所。

華山

華山是著名的五嶽之西嶽,位於華陰縣南,東距西安120公里。它南依秦嶺,北瀕黃河,奇峯突起,巍峨壯麗。以險拔峻秀稱雄於世。華山共有五大峯,即東峯朝陽、西峯蓮花、中峯玉女、南峯落雁、北峯雲台。據説因周平王遷都洛陽,華山在東周京城之西,故稱“西嶽”。

阿房宮遺址

是秦王朝的巨大宮殿,遺址在令西安西郊15公里的阿房村一帶,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在渭河以南的上林苑中開始營造朝宮,即阿房宮。

位於陝西耀縣城東1.5公里處,是唐代醫學家孫思邈長期隱居之處,因民間尊奉孫思邈為“藥王”而得名。為紀念醫學大師孫恩邈,後人在此修廟、建殿、塑像、立碑。藥王山因而成為著名的醫宗聖地。

半坡遺址

位於西安市東郊約6公里的半坡村,於1953年發現,1958年在遺址上建成半坡遺址博物館,除建造文物展室外,並在3000平方米的原始村落居住區蓋起保護廳。遺址分為居住、製陶、墓葬三個區,居住區是村落的主體,半坡遺址是一處典型的新石器時代的村落遺址。使用的工具主要是木製和石器。

三原城隍廟

位於三原縣城東渠街,創建於明洪武八年(1375年),距今600多年,是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明代整體建築羣之一。佈局嚴謹,建築宏偉,後人稱之為“殫土木之功,窮造型之巧”。

西安杜公祠

位於西安以南的長安區城東,距西安約12公里,是唐代著名大詩人杜甫的祠堂。殿內供有杜甫泥塑坐像一尊。祠內最珍貴的文物是唐肅宗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寫的《俯太中嚴公九日南山寺》石碑的墨拓本,這是現存唯一的杜甫墨寶。

位於成陽市興平縣馬崽鎮西500米處,距西安60公里。墓呈半球形,整座墓冢都用青磚包砌,墓後有一座高約6米的楊貴妃大理石塑像。歷代文人曾留下了大量的關於唐明皇的愛情故事,使楊貴妃墓聞名於世,墓冢周圍雕刻有歷代文人騷客的題詠。

翠華山

翠華山又名太乙山,位於西安以南23公里秦嶺北脈,此處以“終南獨秀”和“中國地質地貌博物館”著稱。翠華山旅遊景區由碧山湖景區、天池景區和山崩湖景區三部分組成,四季都有好景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