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熱門】人物故事作文合集8篇

欄目: 五年級下冊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3.38W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敍文、説明文、應用文、議論文。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人物故事作文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熱門】人物故事作文合集8篇

人物故事作文 篇1

這個國慶長假我反覆讀了《與美同行》一書,其中讓我感受最深的還是那篇賣魚佬的孝心。他叫馬福建。他自己為老人建了一個老年樂園,他其實並不富裕,只是一個賣帶魚的小販而已。但十多年來,他卻用一個人的辛苦,先後收養了500多位老人。對待老人如同對待自己的親生父母一般,處處照顧得無微不至。一次有一個老人生了重病,他便急忙放下生意揹着老人送去醫院,在老人住院的幾個月裏,天天來照顧老人。直到老人生命最後一刻,都不忘將老伴託付給他説:“在你這裏我一萬個放心……”。為了老年樂園,當天生意結束了,他還是會託着疲倦的身體來到老年樂園,護理老人,直到燈光全部熄滅。賣魚佬的孝心,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學習。孝敬長輩,是每一位兒女義不容辭的責任。

在書中,誠實守信的宋濂也體現了美的精神。宋濂小時候家裏很窮,沒錢買書,他就只好向有書得人家借書看。一次,他看見一個富人家有一本好書,便想借下,帶回家抄下來。可富人生怕他不還,不想借給他。可這本書宋濂十分喜歡,他想,只要我每天抄寫三十頁,十五天便能寫好。如果多寫幾頁,十天便能還書。他便説只要十天便能還書。富人見他如此愛學習便同意了。從那天起宋濂一大早便來抄寫書,可是當時天寒地凍,速度太慢,只得連夜抄寫,夜裏大雪紛飛,他的小手凍得冰涼。但他活動一下手,或便堅持着繼續抄。他不聽母親勸告,説明天必須還。做人要守誠信。他一直抄到天亮。第二天,宋濂將書完好無損的還給了富人,贏得了富人的尊重。讓他任意選書看。由此可見,誠實守信是多麼重要呀!在平時,我們也要誠實守信。如果撒了一次謊,就需要更多謊言來讓別人相信這個謊。最後就會習慣撒謊,不停撒謊,最後謊言揭破時,在你有所需要幫助時,別人也再也不會相信你,而會十分討厭你,一定不可能幫助你,結果是傷害了別人,也傷害了自己。所已大家千萬不能撒謊,要做一個誠實的好人,別人才會幫助你。

在我們小區也有這樣的最美精神,故事,以及人物。有一天萬里無雲,蔣百明老人在散步時撿到一個錢包。裏面有銀行卡,車鑰匙,以及現金若干。可蔣百明老人卻絲毫不受金錢的巨大誘惑,他可以想像失主一定很着急,在到處尋找錢包呢!他便迅速來到社區黃書記的辦公室,希望黃書記能夠給錢包找到失主。之後又急匆匆的再回去等待,果然,失主趙女士已經在菜場周圍貼尋物啟事了。他又趕緊帶趙女士來黃書記辦公室拿回錢包,終於物歸原主了。蔣百明老爺爺拾金不昧的精神值得我們小學生學習。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能貢獻一點愛,與美同行,就比如説在公交車上給孕婦阿姨、老爺爺、老奶奶讓座。見到垃圾將它撿起來丟進垃圾桶。哪麼,你就為這個社會貢獻了一點愛,為人們奉獻了一點美,你就有了一份美的精神。

在所有人心中,一定都有美得精神。美的故事。在我們身邊也一定會有美的人物。或許對你來説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對別人説卻有可能是一件大事。

人物故事作文 篇2

老師的愛像一陣陣細雨甜蜜地滋潤我們稚嫩的心田.老師的愛是一把傘為我們遮風擋雨呵護着稚嫩的心靈.老師您的無私奉獻我們看在眼裏

六年級的學習生活,讓我和老師之間發生了很多故事,有的是甜的,酸的,苦的,辣的,有的是感人的,傷心的,高興的。

記得那一次,雨靜靜悄悄的下在了我們的學校旁,我在學校裏做晚自習。突然就發燒,老師看見我連忙背起我,在半路,老師突然把自己的衣服脱下來,給我披在了身上。到了醫院,老師又幫我拿藥,又擔心我什麼時候能好,看見老師在我牀邊靜靜的躺着。那一刻,我留下了淚水,直到媽媽來才離開。到了第二天,我的病已經好了,來到學校。看見老師來沒有來就問同學老師呢?老師生病了,什麼,我突然明白了,老師在那樣的天氣還把衣服給了我。

直到放學後,我拿着禮物,來到了老師家看見老師在牀上躺着。我的淚水不爭氣的留了下來,老師説"哭什麼,我馬上就好了,就能去給你們講題了。"恩,我們都很想你。

短暫的六年學生生涯,也能漫長,老師就像我們的母親一樣默默地照顧我們,在我們傷心的時候會安慰我們,老師,我們愛你。

人物故事作文 篇3

“唉!她們已經有一個月不理我了,怎麼回事?!我已經讓‘賢’了,為什麼她們不理我呢?難道是我做錯了什麼嗎?沒有吧!我好孤獨呀!嗚嗚!為什麼?為什麼我連一個朋友也找不到啊?嗚嗚......早知道,我就不來這裏上學了,媽媽,你在哪呀?大頭,小嵐、羅子......好想回到你們身邊呀!嗚嗚......”這個月裏,小人物不知道多少次這樣想了,越想越難過,眼前的一切,讓她感到那樣陌生。原以為自己會生活得很好很好,可是這個月卻讓她嚐到了從未有過的苦味——孤獨,讓她的世界蒙上了灰暗的陰影。現在的小人物,來是一人,去是一人,教室、食堂、操場都留下她孤單的背影。每每看見其他同學三兩結伴,手牽手時,小人物就像掉進了冰窟窿裏一樣,全身冷冰冰的,小人物好寂寞,好孤獨,好想找個夥伴來陪陪自己,可是人海茫茫,到哪裏才能尋得一個知心朋友呢?相處時間最多的宿舍都沒有,何況班級、校園!算了吧!就這樣過吧!或許明天會好的!拭去眼淚,拉拉被子,又滿懷希望的閉上眼睛。

或許,連老天也憐惜小人物吧!學校在這一學期重新分班,這給寂寞無助的小人物帶來了一線曙光。“或許分班以後,我會遇到一個知心朋友的。”小人物這樣想着,老天爺也這樣實現了她的願望,踏進新班級的那一天,她就遇到了一個跟她性格相似的同學,兩人一見如故,談天説地。巧得是她們又分到了一個宿舍。每天,手牽手一起來,一起去,在路上追追打打,蹦蹦跳跳,小人物又嚐到了友誼的香甜。小人物的心裏樂開了花,友誼真的很甜,很甜,“我終於找到朋友了!”小人物樂了,連做夢也樂。

我是一個小人物,是人生舞台上一個微不起眼的小角色。小人物愛表演,演着自己的喜、怒、哀、樂。

人物故事作文 篇4

我們都是小小的人兒,生活在大大的世界下,懷揣一個大大的夢想,讓那夢想在心中發芽,歡樂是我的養料,動力是我的水分。

小小人兒也許做不了驚天動地的大事,但至少我們可以懷揣這這一個夢想,因為不知哪一天我們就可以實現這一個小小的期盼。

我們雖渺小,但是我們同在這一片藍天下,同呼吸這空氣,同懷有一個夢想,也許有些人生來就比別人渺小,但是他們並不自卑,因為他們有一個夢想,“人與人之間應該是平等的”只為這一個夢想他們也許拼搏在外,受盡冷漠與欺辱,但是他們並不氣餒,因為他們是為自己的夢想而奮鬥的。

與世界相比也許我們是渺小的,但是夢想卻比天更高,比海更深。他可以肆無忌憚的遨遊太空,不受任何束縛,受到宇宙的滋潤,或許比平常更加的茁壯。頭頂一片天,腳踩一片地是每個人都在做的,但又有幾人曾想過讓自己頭頂的一片天更加藍,讓自己腳下的一片路更加堅硬?

人物故事作文 篇5

我最熟悉的一個人是我的表妹小紅,她長着長長的睫毛,大大的眼睛和一張白裏透紅的臉蛋兒。小紅最喜歡穿裙子了,她的衣櫃裏裝滿了各式各樣美麗的裙子,只要一到夏天,她就把自己最喜歡的裙子拿出來穿。

我的表妹很膽小,有一年秋天,我們一起到鄉下奶奶家去玩,我看見樹上長滿了紅通通的柿子,高興極了,連忙叫爸爸把我抱上樹摘柿子,爸爸同意了。我上了樹,可我的表妹還在樹下,她想跟我一起玩,於是便急切地對三叔説:“三叔,快把我也抱上去吧。”三叔走了過去,把小紅抱上了樹。只見我的表妹上了樹後不敢往樹下看,還沒等在樹上採幾個柿子就已經嚇得滿臉通紅,四肢發抖,我見此情形,只好讓三叔把她抱下來,而我也只好下了樹。下來後,我對錶妹説:“小紅啊,你的膽子太小了!”此時的.小紅臉蛋兒害羞得像個紅蘋果。

過了幾年,我和小紅到舅媽家玩,讓我失望的是,她的膽子越來越小了。為了訓練一下她的膽量,我帶着她爬上卡車,她嚇得“魂飛魄散”,後來我從一米高的卡車往下跳,她卻從卡車的梯子上小心翼翼地走了下來。我又説了她:“你真應該好好練練膽子了!”

這就是我膽小的表妹,我希望她的膽子能變大,成為一個勇敢的女孩!

人物故事作文 篇6

他是帶領大刀隊夜襲長城喜峯口的英雄,也為“臨沂大捷”、“鄂北大捷”立下戰功,最後在日軍的圍殲下,戰死南瓜店,找到了自己戰死報國的地方。

九一八事變後,中、日兩國實際已處於戰爭狀態之中,先有東北義勇軍馬占山奮起抗日,再有“一二八”淞滬之戰,復有長城各口之戰,都是七七全面抗日前的序幕戰。在這幾場序幕戰中,戰果最突出、最輝煌的,首推長城喜峯口大捷。這是自九一八以來,日軍所遭遇到最嚴重的打擊,敵人自己也承認,是侵華以來所遭遇到的最大失敗和恥辱。當時二十九軍第三十三師,在師長張自忠率領的千人大刀敢死隊,以急行軍兼程趕赴前線,用大刀、手榴彈為武器,於月黑風高之夜,乘敵不備,殲滅日軍步兵兩個聯隊,騎兵一個大隊,血染喜峯口,造成空前大捷,震驚中外。張自忠獲中*頒授青天白日勛章,於是抗日英雄的威名,傳遍全國,婦孺皆知。

張自忠將軍山東臨清人,生於一八九一年,喜峯口一役後,中日塘沽停戰協定簽字,先後出任察哈爾省主席和天津市長。

一直以來,日本人都想拉攏張自忠,七七事變後,他奉中*之命留守北平與敵周旋,目的是希望拖到中*軍前來增援。後來北平、天津急速失守,張自忠眼見大事已去,繼續留在北平已無必要,乃設計脱險。他騎自行車出走到天津,再乘英國輪船經青島轉赴濟南。張自忠到了青島,再改乘火車去濟南。一路上,他身陷險境,更承受着千夫所指的屈辱,因為從北平淪陷起,全國輿論集中火力攻擊他,認為他是華北頭號漢奸,報紙上都稱他為“張逆自忠”。

張自忠後來抵達南京,獲中*還以清白。蔣委員長接見他時,説:“等你身體康復,我命令你重回部隊,讓你再有機會報效國家,回到前方看看你的長官、同僚及部下。”張自忠深受感動。

一九三八年春,中*任命張自忠為五十九軍軍長,返回部隊那天,他對部眾宣示:“今天回軍,除共同殺敵報國外,是和大家一同尋找戰死的地方。”全體官民激昂效命,泣不成聲。

五十九軍組成不久,戰事延至徐州外圍,日軍側面進攻臨沂,張自忠受命揮兵前進增援,轉眼間將敵軍精鋭部隊擊退,日軍倉惶後撤時,張自忠繼續追迫,殲滅殘敵,造成抗戰史上有名的“臨沂大捷”。經此一役,張自忠名震中外,再也沒有人説他是漢奸了。當時中*明令嘉獎,同年十月就升為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

一九三九年三月,日軍進攻鄂西,進犯隨縣、棗陽,張自忠再次親自率領兩軍團渡海迎戰,大破日軍,擊斃擊傷敵軍超過一萬三千人,再為抗戰史上寫下了“鄂北大捷”。次年五月,日軍又集結重兵再犯襄樊。張自忠指揮部隊渡河迎戰,當時敵眾我寡,但張自忠不顧一切冒險出擊,立下遺囑後即揮軍渡河,雙方無論在兵力和武器上都十分懸殊,但他毫不畏縮,指揮部隊奮勇進攻。兩軍晝夜激戰九天,敵人傷亡慘重,不明白這支中國部隊何以這樣難打。後來知道我方的領軍是張自忠,立即增援反撲,誓要追剿張自忠以復前仇。

最後張自忠率部被圍於南瓜店的十里長山,敵人以飛機大炮配合轟擊,彈如雨下。五月十六日,張自忠衞士傷亡殆盡,自己身中六彈,屢次爬起衝殺,左右部屬請他突圍逃生,張自忠堅持不允,到了彌留時向左右衞士説道:“我今天戰死,自問對國家對領袖可告無愧,你們應當努力殺敵,不能辜負我的志向。”一代陸軍戰神終於戰死南瓜店。

日本人十分敬佩張自忠的英雄氣魄,在他戰死後,把遺體裝殮好埋葬起來,墳上還插着木牌,上面寫着:“華軍第三十三集團軍司令官張自忠被皇軍擊斃之墓”。遺體下葬時,日本官兵集合起來向張自忠行致敬禮。不久,中國援軍趕到,重新開棺以上將禮服重殮。

當靈柩經過宜昌時,全市下半旗,民眾前往弔祭者超過十萬人。靈柩運抵重慶時,蔣委員長特親臨迎靈致祭,並手書“英烈千秋”挽匾,以資褒獎。

張自忠殉國時,年僅五十歲,他的夫人李敏慧聞耗悲痛絕食七日而死,夫妻二人合葬於重慶梅花山麓。

人物故事作文 篇7

小青蛙有三個好朋友,它們分別是聰明的小雞,頑皮的小花狗和可愛的小貓咪。

一天,小青蛙和它的三個好朋友坐着小木船來到海上捕魚,它們在船上又唱又跳,玩得非常高興。突然,一陣海風向它們猛撲過來,海面捲起了大浪。小貓咪使勁地划着船,劃呀劃呀,一不小心,小木船撞上了一大塊礁石上,小船馬上破了一個洞,海水慢慢地流進小木船裏。小青蛙想:壞了,不好了!用不了多久小木船就會沉下去的,我會游泳,還是快快跑吧。於是小青蛙迅速地跳下了海,向岸邊游去。小狗和小雞一看到小青蛙跳到海里,連忙大聲呼喊:“小青蛙快回來,我們一起把小船補好。”小青蛙連頭也不回,一個勁地往前遊。這時候,船馬上就要沉下去了,小貓咪連忙找出工具,和小狗、小雞一起補起小木船。不一會兒小木船就補好了。

船補好了,小貓咪説:“咱們去找小青蛙吧!”小雞説:“不找,誰讓它把咱們扔下的,讓它自己走吧,咱們以後也不理它了。”小貓咪又説:“那多不好呀,我們是好朋友,怎能讓它自己走呢!”於是小貓和小雞爭吵了起來。這時,小花狗突然看見了一條鱷魚正在追小青蛙,它趕快喊:“別吵了,小青蛙快要沒命了,我們快去救它吧!”它們三個急忙一起動手划動小船,向小青蛙追去。“快,把救生圈給小青蛙!”小狗大聲喊着。“小青蛙,接着!”小貓急忙把救生圈扔給小青蛙。小青蛙接過救生圈後,快速地遊小船旁,大家一起努力,終於把小青蛙拉到小船上了。小青蛙低下頭,紅着臉説:“下次我一定不離開大家了!”

人物故事作文 篇8

王二小,廣為人知的少年抗日英雄。1929年生於河北省淶源縣上莊村。抗日戰爭時期,王二小的家鄉是八路軍抗日根據地,經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掃蕩”。王二小是村裏的兒童團團員,他常常一邊在山坡上放牛,一邊給八路軍放哨。

1942年10月25日(農曆9月16日)那一天,日本鬼子又來掃蕩,走到山口時迷了路。敵人們看見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帶路。王二小裝着聽話的樣子走在前面,為了保衞轉移躲藏的鄉親們,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響起了槍聲鬼子發現上當後,先是殘忍地斬去二小右手的五個手指,又用刺刀刺向二小的胸膛,把他弱小的身軀摔在一塊大石頭上! 八路軍一舉全殲此股日寇,戰鬥結束後,幾個戰士撲向流着鮮血的二小,當時他還活着,大家把他和另外兩名受傷八路軍戰士一起送到劉家莊,可惜傷重無治,為國犧牲。 王二小犧牲後,當地軍民把他埋葬在劉家莊的山坡上;當時任淶源縣青救會幹部張士奎同志得到這個消息,馬上報道給了邊區青救會,《晉察冀日報》在第一版發表了這條消息。詞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根據這篇報道,立即創作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這首歌曲一直傳唱至今,感染了無數青少年;王二小的墳上長滿了青草,他的鮮血染紅的那塊大石頭,靜靜地卧在山溝裏,人們把它叫做“血色石”。 為了紀念小英雄王二小,中國青少年基金會在二小的家鄉淶源縣上莊村建設了“王二小希望小學”,延安時期參加革命的老作家陳模創作了革命傳統紀實小説《少年英雄王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