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關於烏塔讀後感作文集合十篇

欄目: 五年級上冊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8.42K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烏塔讀後感作文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關於烏塔讀後感作文集合十篇

烏塔讀後感作文 篇1

今天,我讀了《烏塔》一篇課文。認識了一位細心、自食其力的小女孩。讀完這篇課文後我受益匪淺。

這篇課文主要講了:汪曉潔在羅馬認識了一個獨自一人遊歷歐洲的十四歲的德國女孩——烏塔。她為了準備這次旅行,用了三年的時間做充分的準備。向我們展現了一個自力更生的細心的小女孩。

當我讀到“自己用了三年的時間——陪小孩玩。”這段話時,我不禁被烏塔的獨立打動了。頓時,我感悟到:烏塔真是一個細心的小女孩呀,她出去旅遊竟然可以自己掙旅費,他就算是用的爸爸媽媽的錢去旅遊的,但她也是自己出遠門的呀,這全部都是我們中國孩子所做不到的。比起烏塔來看,我們中國孩子實在是太細皮嫩肉了。因為我們中國孩子在家裏從來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我覺得,中國孩子應該好好反省一下,深刻的想一想:為什麼別的國家的孩子能自己掙錢,而我們卻不能?!”

對比烏塔,想想我自己,我不禁感到羞愧。記得那是一個週末的晚上,我正在悠閒地看電視,媽媽讓我去超市買東西,我心裏暗自想:這黑燈瞎火的晚上,你怎麼不去呀!?可是我又不能反駁,所以我只好拿着媽媽給的一筆“鉅款”去超市了。然而,當我走到那條既偏僻又很少有燈的小路上時,我害怕的程度就像是馬上就要上刀山下火海了一樣。每當我看到路旁的大樹在微弱的燈光的照耀下,像一個張牙舞爪的妖怪時,我就心驚肉跳、毛骨悚然、惶恐不安……要是換做烏塔,她肯定會毫不猶豫的去超市,而且還是不帶一點恐懼的,比起烏塔來看,我真是太懦弱了。

讀完《烏塔》後,我決定以後要做一個自食其力、做事有條理、計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獨立的小女孩。

烏塔讀後感作文 篇2

《烏塔》是汪曉潔寫的一篇文章,作者在羅馬旅館遇到一個德國14歲,上初中的小女孩—烏塔,該文主要講述了她獨自遊歐洲的故事。這一點讓作者佩服,讀完文章讓我敬佩的是:烏塔的獨立生活能力,自主意識強,生活中獨立,思想上獨立,辦事周密有計劃……

現在中國的小孩卻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小公主”,所有家人都是百般呵護,真是捧在手裏怕摔了,含在嘴裏怕化了。任何事情都是父母包辦,讓我們養成了壞的思想—依賴別人。就舉例説説我的一個好朋友吧!我有一次去她家裏玩,她一會喊媽媽削鉛筆、一會喊媽媽灌墨水、一會喊爸爸幫忙收書包……什麼事情都依賴家長,由此讓我想到了“花盆裏長不出蒼松,鳥籠裏飛不出雄鷹。”

讀了《烏塔》我感受到了,我們要首先做到思想上不依賴別人,再行動起來,只要堅持不懈就可以達到目標——生活中的獨立。以後我可以幫爸爸媽媽經常洗碗、洗衣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出門旅遊前可以幫爸爸媽媽設計路線、安排日程和查詢相關旅遊城市的資料。我們要改掉依賴別人的壞思想,要像烏塔一樣做個思想上、生活中都獨立的人。

烏塔讀後感作文 篇3

我們都是父母中的寶貝,父母都不會然我們都到一點傷害,哪怕有一點傷害,父母都會心急如焚的帶你去醫院,哪怕是小傷。父母都會着急,可是父母你們知道嗎?你們這樣是害了我們,不是愛我們,你們應該讓我們自己去創造未來,而不是我們的什麼事情都要你們來扛。我們應該學會自己自理。

這是我讀了《烏塔》這篇文章後得出的結論,它的主要講述了烏塔一個人獨自遊歷歐洲的故事。烏塔為了這次旅行足足準備了三年的時間。還每到一地就查這裏的警察局的電話,怕遇到危險時好求救,他這次旅費是靠分發報紙、看護別人的孩子掙來的錢,沒有拿家裏一分錢。

我們應該為自己的行為反省。我們的行為和烏塔的行為真是天壤之別呀!我們都是在父母的溺愛中長大的,所以養成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

從這件事情中我知道我自己那時的自理能力有多差,每次都想爸爸媽媽來幫我做事情,可是我現在長大了,我自己的事情都會做了!

烏塔讀後感作文 篇4

最近,我們學習了一篇課文——烏塔。講述了德國小女孩烏塔獨自一人遊歷歐洲的事。學完後,我深有感觸,受益匪淺。

烏塔才年僅14歲,竟獨自一人遊歐洲。這令人難以置信。如果中國的孩子説:“我要獨自走偏中國”,我們會認為這是異想天開的事;如果中國的孩子説:“我要獨自遊歷歐洲”,那麼,我們可能懷疑他是不是瘋了。然而,在外國,這確是事實,外國孩子能自己獨立生活,而中國孩子卻不能。這説明中國和外國的教育方式截然不同。

在中國,所以的孩子都是家裏的“小皇帝”。“小公主”,父母都把我們捧在手心裏,生怕我們受半點委屈,外國孩子靠自己打工掙錢。在家裏,我們是個“嬌嬌女”,“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每天至少向媽媽要2元錢,用完了,繼續要。

外國的父母從小就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和自理能力,而中國的父母只讓孩子把學習搞好,其餘什麼也不讓幹。中國父母對孩子的溺愛,實際是愛,但卻耽誤了孩子獨立和自理能力的培養,在實際生活中,獨立能力和自理能力是一個人必不可少的能力。現在我們可以依賴父母,但是我們終有一天要離開父母,隻身一人到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上去闖蕩,如果我們缺乏獨立能力和自理能力,我們將無法在社會上立足,更不要説為社會作貢獻了。

學完這篇課文,我作為四年級的學生感到慚愧,慚愧我的依賴,慚愧自己不能像烏塔一樣有主見。今後,我一定要學習烏塔那種自強﹑自立﹑自信的精神,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一個合格的好少年。

烏塔讀後感作文 篇5

《烏塔》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一位14歲的小姑娘自己獨自遊歐洲的.事情。

我最欣賞烏塔的獨立,比如:“小姑娘已經起身,正在收拾東西,準備外出”,讀到這裏,我想到如果是我自己一個人去旅遊的話,肯定要經過爸爸媽媽的同意或者還要在爸爸媽媽的陪同下才能去旅遊,而且我也不敢自己一個人去旅遊,要跟爸爸媽媽一起去我才放心。在外國那裏有許多媽媽要培養自己的還在能夠自己去旅遊。要學會獨立,不要碰到一點點事情就要讓媽媽來解決;如果是在我們中國,媽媽不可能讓自己的孩子一個人旅遊,而且還會很不放心,甚至有些小朋友都不肯自己一個人上學、放學,要讓爸爸媽媽來接他們。我還欣賞烏塔的自由自在。還有一句就是“這時,小姑娘正愜意地趴在牀墊上,一邊吃糖,一邊看一本厚厚的書”讀了這句話之後。我想到了烏塔那麼的自由自在,趴在牀墊上,一邊吃糖,一邊看一本書,非常地舒服,如果是我的話,肯定要經過木木的同意才能出去玩,如果媽媽不同意就出去玩了,媽媽非要罵我一頓不可,就像被關在籠子裏的小鳥不能飛出去呼吸新鮮空氣。在外國那裏不僅僅他們的媽媽要讓孩子學會獨立,還要給他們自由。而我們中國呢?孩子要到隔壁鄰居的孩子一起去玩一會兒,還不同意呢!

這篇課文裏面的烏塔很懂事,我們大家要向烏塔學習很多生活經驗。

烏塔讀後感作文 篇6

讀了《烏塔》這篇文章,我深受感動,一個年僅只有十四歲的德國小女孩烏塔竟然獨自一人遊歷歐洲,烏塔她自己洗衣服,自己掙生活費,如果換成是我,肯定會喊哭喊累,賴着不做,四年級作文烏塔讀後感。我們中國的小孩子因為科技發達,所以每個人都有着依賴思想,每天放學要麼就是爸爸媽媽來接,要麼就是自己搭車回家,而烏塔卻一個人遊歷歐洲,可想而知她在自己國家都是獨自一個人走着回家的。

烏塔的自立意識和獨立生活的能力,是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的。

我想:要是我和烏塔生活在一起,我會以她做我的榜樣,學習她那種獨自生活的能力,克服自己的依賴思想。

從現在開始,我要向烏塔學習,每天早起早睡,自己疊被子,自己梳頭,自己整理房間,自己洗碗,另外還要幫助家人做事,比如説擦窗户、掃地、拖地。

除了這些,我還要提出倡議:我們要自己做自己的事,還要幫助家人做事,我們要克服自己的依賴思想向烏塔學習!

烏塔讀後感作文 篇7

愛,不是讓孩子一個人關在家裏,像一隻飛不出籠子的鳥兒,而是漸漸地放手,讓孩子學會獨立。從課文《烏塔》中,我明白了:愛是讓孩子自力更生。

文中小姑娘烏塔是一個有時間觀念、自力更生的小學生,有許多優點的德國人。她14歲時,竟一個人出國到一些陌生的國家遊玩。如果換成中國孩子,家長絕不會讓他一人獨自走出家門,就連上學也要一個人保護着安全送到校,何況是出國呀!

外國孩子,一歲左右就要自己扔尿布,而中國孩子這時候在學認字。比一比,如果再給舉一些例子,你們會感覺中國孩子只是一個只會死讀書的機器,不會自己動手。而外國孩子就很獨立,既會認真讀書,又會幹些我們不會做的事。在外國人眼裏,我們只是一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只會讀書的孩子。

同學們,你們想這樣永遠當一隻飛不出籠子的鳥兒嗎?那就讓我們所有人都行動起來,讓爸爸媽媽等長輩換位思考,讓他們也讓我們學會烏塔的種種優點。因為我們已經長大了,不想讓你們的“錯愛之鎖”把我們永遠鎖在籠子裏,讓我們成為一隻永遠沒有自己想法的人!我願在以後的日子裏,成為一隻在天空中自由翱翔的雄鷹!請讓我們獨立吧!像烏塔一樣!

烏塔讀後感作文 篇8

今天,我讀了《烏塔》這篇課文,我有好多想説的,我想對爸爸媽媽説:“請你們給我一個自立的空間,讓我像烏塔那樣自由的飛翔。”

我們已經和烏塔成為了一個鮮明的對比,她獨自一人遊歐洲,我們卻連自己一個人坐公共汽車都不敢。我們的生活處處讓媽媽操心,連自己過馬路都驚慌失措,烏塔獨自周遊各國也鎮定自若。我們在家裏個個都是“小皇帝”,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整天都是一副悠閒自得的樣子,而烏塔自己一人打工掙錢,環遊歐洲。爸爸媽媽,我知道你們愛我,只不過是和烏塔的爸爸媽媽愛的方式不同。但,我們也不能永遠在你們翅膀的呵呼下成長,不自小培養出自強、自立、自信是不行的,這樣我們會永遠了長不大的。

爸爸媽媽我只有一句話想告訴你們:我們想讓你們放開雙手,讓我們像烏塔那樣自由的飛翔。讓我們從新開始鍛練出自強、自立、自信的精神,以烏塔為榜樣,讓我們有同樣的獨立生活的能力以及對生活的熱愛。早些日子,讓我們同烏塔一塊環遊世界。現在,從我做起努力吧!

烏塔讀後感作文 篇9

烏塔這篇課文使我有了深刻的感觸:這是一位14歲小姑娘獨自去歐洲,令我感到佩服。

其中一處讓我感到印象很深刻,也讓我不禁陷入了沉思:她説,她在家裏就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以便遇到危險和困難的時請求幫助,再給家裏撥個電話或寄張明信片。她還説,自己用了三年的時間準備這次旅行,閲讀了很多與這些國家有關的書籍,為了掙旅費,每個週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裏陪小孩玩。從這裏能看出烏塔是個生存能力強,有責任感、做事有條理、有計劃的孩子。

這使我想起了我們中國的孩子比外國的孩子柔弱,在家裏是個十足的“小皇帝”、“小公主”。遇到一點挫折,就打電話給父母,向她們傾訴自己的痛苦,讓父母幫我們解決。而父母在家裏很着急,連忙跟班主任説女兒、兒子在學校裏怎麼被欺負。寄宿生雖然在學校裏兩個星期的時候,才可以回一次家,爸爸媽媽就把好吃的飯菜放在微波爐裏蒸,只要我們喊一聲我肚子餓了,他們就迅速把飯菜端上桌來,供我們享用。吃完飯後,把碗筷往桌上一扔,就跑的無影無蹤了。返校時,孩子咕咚咕咚跑到車上,以下的事就不管了。父母則在後面幫我們整理東西,回到學校,什麼東西丟了馬上打電話埋怨他們:怎麼把我的東西忘拿了。他們馬趕過來給我們拿東西,又趕回去了。這就説明了中國的孩子被父母嬌生慣養的例子。

而國外的孩子摔倒了,父母看見了,不去扶他們,是想讓他們從哪摔倒就從哪站起來。外國的孩子上學去,就到銀行付貸款,到了有能力賺錢,再一一還清。他們從不亂花父母一分錢,因為他們知道這是父母辛辛苦苦賺來的錢。

爸爸媽媽,你們放心我吧!我們不要在你們的逆愛中成長。

烏塔讀後感作文 篇10

星期天,我看了一本書,書名是《烏塔》,這本書的主要內容是:小烏塔是一個七歲的小姑娘,她的父母在很遠的地方,對小烏塔毫不關心,只有過年的時候才會回家。小烏塔很傷心,於是她下定決心要獨自一人去尋找自己的父母,自己要永遠跟他們在一起。

合上書本,我陷入了沉思,文中的小烏塔不正是和我一樣的遭遇嗎?我的父母也遠在外地做生意,對我的學習成績不聞不問,過年回家説的話也是有數的,更別説是平時了,幾乎是一面也見不上,電話也不打。當我看見別人的爸爸媽媽都在他們的身邊,而我只能眼巴巴的看着他們,心裏很不是滋味,免不了幾顆金豆豆會灑落。當我看見我們班學習差的學生也有自己的父母陪在他們身邊,我就很嫉妒,為什麼,為什麼我不能和我的父母在一起,這是為什麼?我寧肯自己學習也很差,只要父母在我的身邊,我也就心滿意足了,可是天不從人願,我的願望只是浮雲。當別人問媽媽為什麼不讓我和她們在一起時,媽媽總會笑笑説:自己獨立也好,再説了,給她安頓到這裏人生地不熟的還費錢,在家吧。媽媽自以為找了個絕妙的理由,可是以烏塔的的話説,就是:既然愛孩子,為什麼不讓孩子跟你們在一起呢,為什麼要讓孩子日思夜想,感受不到家庭的温馨呢?

在外工作的大人們啊,從今天起,減少工作的應酬吧,工廠沒有你一樣會運轉,但孩子的成長過程缺少你們的參與,卻是一片空白。有人説,培養好一個孩子就是賺錢了,當一個孩子學壞是,你要花費很多的金錢和時間,才能讓它學好,這樣你還是幸運的。最怕的是你付出了所有,孩子依然不能變好。金錢不是萬能的,它能讓你買來孩子,但買不來好孩子,它能讓你買來親人,但是買不來失去的親情。有人説得對,養好孩子就是賺了錢,賺了一個家庭的幸福,賺了人生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