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推薦】名著讀後感作文合集8篇

欄目: 五年級上冊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5.16K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名著讀後感作文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推薦】名著讀後感作文合集8篇

名著讀後感作文 篇1

大家也許不知道吳承恩,但一説起《西遊記》,那可是人人皆知呀!齊天大聖孫悟空,天蓬元帥豬八戒,捲簾大將沙和尚在書中被描述得栩栩如生,淋漓盡致。

十萬八千里坎坷路途,九九八十一場劫難。唐僧師徒一行四人,歷盡艱辛,取得真經。靠的是什麼?是集體的力量,是這個絕佳的團隊組合。在這四個人的集體中,無論少了哪一個,都不可能成功的取到真經。

物無盡美,人無完人。這師徒四人,他們各有各的優點與不足。唐僧,善良而執着,信念不移,有着強烈的責任感,但柔弱無能、善惡不辨;孫悟空,機智勇敢、能力超羣、嫉惡如仇,但不聽指揮,散漫任性,獨來獨往;豬八戒,驍勇善戰、忠心耿耿、服從領導,但愛説大話、頭腦簡單、貪吃懶做;沙和尚,忠誠老實、仗義執言、盡心盡力、無怨無悔,但辦事死板、不夠靈活。他們四個人走到了一起,可謂各顯其才、各盡其能,優勢缺陷互補,組成了一個完美的團隊:唐僧——統帥,悟空——戰將,八戒——助手,沙僧——後勤。每個人在這團隊裏都能發揮出自己的才能和作用,真是缺一不可呀!

在現實生活中,小到一個家庭,一個班級,一個集體,大到一個社會,一個國家,哪個不需要如《西遊記》般的團隊?而如此的團隊合作又顯得多麼地重要。前年夏天,歐洲盃上的黑馬希臘隊先後打敗東道主葡萄牙隊,送走了衞冕冠軍法國隊,擊倒了奪冠熱門捷克隊,最終奪得了冠軍。而這驕人的戰績、顯赫的功名就來自於球隊每個隊員之間的默契配合和通力協作。這支隊伍裏沒有一個球星,但有那些擁有眾多球星的隊伍所不具有的或者做不到的團隊合作精神。

足球場上需要衝鋒陷陣的前鋒,也需要甘於配合的前腰;既需要堅強可靠的後防,同時更少不了組織進攻的場上靈魂——中鋒。任何一個團隊裏每一個成員的作用都是這個團隊成功的重要要素。互幫互助,相互合作,一個團隊的任務才能完成。

古代作家吳承恩早在千百年前,就用《西遊記》的故事將團隊精神的思想刻畫得如此淋漓盡致,實在讓人驚歎不已!名著《西遊記》確實值得我們細細品味。我想,今天的人們如果還不能充分的認識到團隊精神的重要,豈不是太可笑,太可憐,太可悲了嗎?

名著讀後感作文 篇2

《三國演義》不僅精彩在戰場的廝殺,也表現在各自軍營裏智者的鬥爭。有卧龍稱號的諸葛亮一直是我認為最聰明的人。在面對敵人的強勢,他總是以微弱之力取勝,而且每次都是智慧的取勝。這讓我驚訝之時,也讓我學會在面對強敵時,不能硬碰硬,可以通過智慧取得勝利。對於中學生來講,這種精神對於我們的學習是應該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多動一點腦筋。

諸葛亮是一個懂得報恩的智者,為了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他一生戎馬沙場,費盡心血幫助劉備建立蜀漢。在劉備死後,他仍然輔佐後主劉禪,忠國忠君之心可昭日月。他明知後主無能,蜀漢必亡,但是他仍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奮鬥。直到逝世的時候還是在戰場上,還瞻念着國家前程。

我看到諸葛亮不僅聰明,而且是一個徹徹底底的忠臣。為了信念付出了一生。

從他的一生我看到我們應該以他的忠君為國為自己的座右銘。牢記國家重於一切,學會諸葛亮舍小我為大我的品格。

現在我明白了《三國演義》為什麼這麼受人喜歡,因為我們手中捧的是一本活書,能夠告訴我們許多道理的活書。讀完了《三國演義》也給我們留下了一些值得深思,值得探索的東西。現在我十分喜歡《三國演義》,因為我讀懂的道理越來越多,我也感到它越來越有趣味,我相信這對我是有益處的。

名著讀後感作文 篇3

今年,我迷上了一本書,它是一本大部頭小説,那就是中國的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他講述了三國時期的爆發到統一。

三國裏面的每一條計謀都令人出其不意,每一輪擊殺都讓人驚心觸目。三國的爆發是因為漢室衰落,宮中董卓掌握大權,孫策在江東創下了一番事業,成為江東一霸,後託孫權。劉備拯救漢室,另立為蜀,史稱蜀漢。統一三國是因為曹操家裏出了個司馬家族,協助曹操攻破吳蜀,再趁機纂位,自立為皇,國號為晉。其中的故事環環相扣,精彩絕倫,文臣多才,武將勇猛。當然裏面也有我仰慕的人,我比較喜歡司馬懿,但很多人會喜歡諸葛亮,因為在他身上很難找到缺點,並且有人會認為劉備是正義的一方,而我認為在當時的環境下沒有所謂的正義,只有強大與弱小之分,是一個弱肉強食的世界。我喜歡司馬懿,是因為司馬懿為司馬家打造了深厚的基礎,使得司馬家成為一代名朝的主宰,立國為晉,假如他沒有聰明才智,就沒有這樣的成就,那不能算作他的為人奸詐,在這個三國時代裏説起奸詐可以算是比比皆是,諸葛亮何嘗不是呢,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使得二弟關羽駕鶴西去,所以説這不能説明什麼,但是司馬懿不能象諸葛亮一樣行事謹慎,所以我又悟出了一番道理,人不是十全十美的,總會有缺點,總之,《三國演義》這本書能告訴你很多。我也希望你們能去體會一下,《三國演義》這本會給你的無盡享受,相信你們的收穫比我更多。

如今的競爭真是如火如荼,生意場上猶如當年的三國,現在要在當今社會取得成就不容易,所以要為以後打好基礎,現在就要努力學習,加油!

名著讀後感作文 篇4

讀了《魯濱遜漂流記》一書,我認識到自立自強是戰勝困難的法寶。 書中寫的是:魯濱遜在航海途中遭到風暴的襲擊漂流到了一個荒島上,他憑着自己驚人的毅力和頑強的勞動蓋起了房子,種植穀物,馴養山羊,堅強地活了下來,過上了自給自足的生活。 從魯濱遜身上,我看到了一個自立自強,勇敢地面對困難的高大形象由此我想到了自己面對困難的態度。 去年暑假,我參加了少年軍校訓練。早上5點起牀疊被,空着肚子,繞軍營跑上五圈;烈日當頭,一動也不動的訓練姿勢,大汗淋漓,蚊蟲叮咬也不能動一下。這平常的訓練卻讓我叫苦連天,當時我以為再也沒有比軍訓更苦的事情了。可是,比比魯濱遜吃的苦這又算什麼? 我們這些小同學大部分是獨生子女,從小就有着優越的生活條件,得到了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多少親人無微不至的關愛,根本沒有嚐到過苦的滋味,幹什麼事總喜歡依賴別人,遇到困難,就常常束手無策,只會向親友師長求助。同在荒無人煙的荒島上的魯濱遜相比,我們哪有一點自立自強的意識?老師説我們是社會未來個主人,可我們小事都做不好,怎麼去建設未來? 我們真的應該像魯濱遜那樣靠自己的努力克服一切困難,從小事中培養自立自強的品質;像魯濱遜一樣,不拍一無所有,不拍艱難困苦,用自立自強的法寶,去戰勝一切困難,創造屬於我們自己的新生。

名著讀後感作文 篇5

今天,我第四遍閲讀《西遊記》,感覺這一次比上一次多了些感悟,我也更佩服偶像——孫悟空了。

孫悟空有火眼金睛,那是很厲害的,無論白骨精用什麼樣的詭計來引一誘唐僧,都能被他一一識破。白骨精或變成美貌的女子,或變成可憐的農夫,或變成悲憤的婦人,想把唐僧引入陷阱,都被機智的孫悟空識破了。可是忠厚老實的唐僧卻被騙了,還誤會孫悟空把好人都殺了。他一氣之下念緊箍咒,這下把孫悟空折騰慘了。孫悟空頓時頭暈眼花,眼冒金星,痛苦不堪。孫悟空忍受不了,盛怒之下回到了花果山,不再打算去西天取經。

其實回到花果山的孫悟空心裏又委屈又難過,我看得眼淚也禁不住往下落。孫悟空走後,唐僧就被妖精抓走了,豬八戒和沙僧打不過妖精,只好去花果山找孫悟空幫忙。孫悟空一聽師父被抓,立即火冒三丈,立馬説:“快,二師弟!我們去白骨精的老巢解救師父!”

看到這,我又激動又興奮,悟空不愧是我的偶像,他愛憎分明,對師父愛護有加,能不計前嫌地又一次救師父於水火之中,真讓人佩服得五體投地。我不禁想到生活中的我們,也應該像悟空一樣胸懷寬廣,能善待他人。

名著讀後感作文 篇6

我最喜歡的小説就是《三國演義》,這部歷史小説講述了從東漢末年黃巾之亂到公元280年約110多年的歷史,是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書中不但講述了桃園結義,煮酒論英雄,過五關斬六將,火燒赤壁,借東風,長板橋,大意失荊州等一系列生動有趣的故事,也塑造了曹操、郭嘉、劉備、諸葛亮、關羽、張飛,孫權、周瑜等鮮明的歷史人物,其中有的足智多謀,有的狡猾奸詐,有的疑神疑鬼,有的人物忠義勇敢。為了追尋歷史的真相,我甚至還買了本白話《三國志》作為印證,以便探尋更多的真相。

三國時代,戰火紛飛,英雄輩出,有許多各具特點的人物,但我最佩服卻在小説中被稱為奸雄的“白臉”曹操,也許是作者羅貫中的“尊劉”的傳統思想,他寧可歌頌漢室外系子孫-劉備,而把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和詩人,也是三國(魏、蜀、吳)中魏國的`奠基者和主要締造者-曹操説成反面角色。但我覺得曹操的經歷是最豐富的,關於他的的典故也很多,如望梅止渴,割須棄袍,説曹操,曹操到,火燒連環船,割發代首,挾天子以令諸侯,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還有他促成的典故也不少,如温酒斬華雄,周瑜打黃蓋,過五關斬六將,草船借箭等。

在東漢末年,如果何進、袁紹聽從曹操的勸説,也不會有什麼後面的董卓之亂、三國鼎立,恐怕也不會有那麼多波瀾壯闊、引人入勝的歷史故事了。在各方諸侯都害怕迎接漢帝,擔心自己權利受限,不能獨霸一方時,果斷接收漢獻帝,形成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有力局面,説明曹操有明鋭的政治嗅覺。在劉備還未獨霸一方之時,就慧眼識英雄,説:“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收留關羽,義放關羽,給自己赤壁之敗後留有生路,真是看人達到入木三分的地步。在與袁紹的官渡之爭中,能以少勝多,以弱勝強,軍事才能盡顯出來。同時他的詩也是大氣磅礴,是個文武全才的人物。也許曹操不能算真正意義上的英雄,但過人的膽識、做事的氣概,卻叫我很是佩服。真如易中天所總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

一想到《三國演義》,耳邊就能響起古典劇《三國演義》中楊洪基那深沉而雄渾的音調“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真是令人神往,令人神思,恨不得人和思想一起插上翅膀穿越千年時光,去追溯令人嚮往的歷史……。而這一切都緣自《三國演義》——心中永遠的經典《三國演義》。

我喜歡《三國演義》。

名著讀後感作文 篇7

我想,你一定讀過很多書吧?可是這麼多的書,你讀過簡愛嗎?

它講述了一段美麗的愛情故事。雖然整本書貫穿着愛情的主線,其實我喜歡的是簡被她狠毒的舅媽送去孤兒院之後,在孤兒院生活的一段悲慘的故事。簡被舅媽送到孤兒院後,她們在上課時如果回答問題錯誤,就要把脖子露出來被竹尺狠狠地抽打一頓。簡的好友海倫就被這樣被處罰過,當簡問起她的時候,她的回答再自然不過:“習慣就好了!”她們每天早晨的早飯就是半個發黴的麪包和小半杯咖啡,而在一週之內才能吃上一頓對於她們來説好的早餐,那就是燒壞了的粥!她們吃着燒壞了的粥都不敢吭聲,因為她們怕捱打!後來那裏出現了傷寒病,簡的好朋友海倫不幸染上了傷寒,最終海倫在簡温暖的懷抱中帶着笑意離開了這個世界,一個花季少女的性命就這樣消逝了。在之後的幾天,簡通過報紙在桑菲爾德堡找到了一份家庭教師的工作,就是在這裏,簡遇到了她這輩子所愛的人,桑菲爾德堡的主人羅切斯特先生。

雖然這本書的結尾有些不盡人意,但它也算是一部非常好看的文學名著。

名著讀後感作文 篇8

《西遊記》是我國古代文學百花園中一朵怒放的齊葩.自問世以來,不脛而走,風靡文壇,故事流傳,廣及民間,真可謂家喻户曉,婦孺皆知,雅俗共賞.如此之宏著怎一個"夢"字解決呢?不錯,《西遊記》它的藝術成就,人物塑造,思想內容等是多方面,多角度的.而在這兒,我只從弗洛伊德的"夢"論入手,用精神分析的方法來解析《西遊記》.

為了能使《西遊記》的創作與夢聯繫上,我們先來看一下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説創立初期,由於他得天獨厚的文學素養,他選擇了與"語言"有密切聯繫的"談療法"來救治他的精神病人.在他看來,精神病人被封閉壓抑了的內心障礙,可以經由語言交談而得以宣泄或淨化.可見,精神分析學説在初期階段就與文學理論結下了不解之緣.

從重視,考察病人的語言反應到對正常人在日常生活中發生的語誤,筆誤,讀誤的心裏分析,在向前跨出一步,就與作家的文學創作現象聯繫到一起了.這種聯繫實際上在標誌着精神分析學説誕生的《夢的解析》(1900)一書中已顯出端倪.

弗洛伊德將精神分析方法推衍至文學創作上來的一個重要前提就是:將作家與精神病患者聯繫在一起,而這一聯繫的橋樑就是"夢".弗洛伊德認為,作家的寫作也是在做夢,只不過是在非睡夢狀態下作夢,因而他的作品也是他內心無意識本能的變形顯現,慾望的替代滿足.我們往往會説自己作的夢是混亂,荒謬的,完全是一種變了形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