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必備】讀後感的作文彙編7篇

欄目: 五年級上冊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83W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後感的作文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必備】讀後感的作文彙編7篇

讀後感的作文 篇1

總有一種愛讓人流淚滿面,總有一種情使人無言以對。韓新月是一個唯美的易碎,或許,從易碎中,才讓我永久地回味書中説述的純潔的愛情與無畏的生命。

無意間,看到這本書,無意間看了它,卻再也無法把自己從書中拔出,一任滿面流淚。它不煽情,但卻感人,感人至深,直到東方發白我才漸覺好睏,我一口氣讀完了她,但只是在想,悲哀為什麼總也揮不去,我被她深深地吸引了,她讓我看到了人性的弱點,人生的無奈,更重要的是由愛而襯出的生命的價值!

這本書裏,兩條軌跡穿插着前行――“月”與“玉”。兩代人,兩條不同的人生道路。不同,但又何其地相似,是悲字溢滿心頭的苦澀,抑或是被感動良久的悲楚?命運無情,生命是如此的脆弱,我真想用我的眼淚來祭奠這白紙黑字,這無盡的愛。樑冰玉、韓之奇,上一代的愛情沒有幸福,有誰能體會看着小新月可愛而安詳的臉龐而斷然離去的冰玉的心情呢?更有誰想感受當她重回故居為了女兒卻只能面對一片連墳都難以發現的“墓地”的悲痛呢?

正義,何以才能讓你生,抑或是滅呢?正義站在了新月身邊,但同時死神也同時降臨。正義,有時候是那麼脆弱,連同脆弱的生命,一併離去,為什麼?為什麼?復仇失去了理智,上一代的悲劇,一個宿命,又輪迴到下一代身上,時代的悲哀已將一切掩埋,沒有人能理解這樣的家庭。

曾受戰火的洗禮,靈魂在呻吟:到底是人拯救了人,還是人毀滅了人?逃離戰火,樑冰玉猛地發現:比戰爭更可怖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隔閡!一個穆斯林家族,三代人六十年的興衰,那麼無力地控訴着人生,那麼有力地詮釋着生命。

人生仇恨何能免?銷魂獨我情無限……人生從來沒有藍圖,度過了人生,才完成了人生。正如歷史,它是人的足跡,但並不是所有留下足跡的人都敢於正視自己的歷史!生命的輓歌,在逝去之時唱響……

易卜拉欣的流浪,至後來的韓子奇,流浪,本身就是一種哀傷,女兒的早逝,正如那含苞待放的花朵,花還未開,花枝已先折了,永遠不能彌合。葬禮,是一切的終點,也是一切的起點,沒有人知道,葬禮的哀歌,究竟為誰而唱,為誰而息?

一條是恩怨分明的不歸路,一條是愛恨情仇的死衚衕,韓子奇啊韓子奇,就這樣被命運捉弄!新月與子奇,父女間有着無盡的愛,但這也無法改變既定的事實,或許,新月從一開始,便是一個錯誤。韓新月與楚雁潮,更是一個錯誤,在那戰火紛爭的年代,容不下浪漫――即使是在北大園內,未名湖畔!她的師生之戀只能走向死亡,生命在宿命面前是那麼的無力,即使有楚老師深情的召喚,點燃她生的希望,也不能改變現實,冷酷的“母親”!韓子奇投入仇人門下,我只是深感佩服,而一絲哀之情也飄然入心,直到讀到新月之死,已禁不住淚流滿面,為什麼生命如此脆弱,不堪一擊?

雁歸有時,潮來有訊,唯獨明月不再升起。天上,新月朦朧;地上,琴聲縹渺,楚雁潮用琴聲祭奠這個心愛的學生,那聲音,如清泉淙淙,如絮語喃喃,如清泉吐絲,如孤雁盤旋……一曲《梁祝》道盡滄桑。

久久沒有為一本書感動過了,是她又讓我找到了一份純真的感動,那一點希望,那一份愛,以及那一縷生命。

生命的輓歌,為誰而鳴? 

讀後感的作文 篇2

“裝在口袋裏的爸爸”,好奇怪的題目,看到這個書名,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了,腦海裏有個大問題一直不停地盤旋,爸爸為什麼會被裝在口袋裏呢,他是怎麼被裝進去的?你也一定很好奇吧,讓我來告訴你吧。

故事的主人公叫楊歌,他的爸爸原本可是個一米八的高個子,可是因為媽媽總是和爸爸吵架,經常罵爸爸,每罵一次,楊歌的爸爸就會變小一點,直到變得像拇指一樣小了,這麼小的爸爸再也不能工作了,只能天天呆在楊歌的口袋裏,當他的“教育部長”,監視楊歌的一舉一動。

不過,變小了的爸爸可沒有閒着,他在楊歌的口袋裏搞各種小發明,這不,他又發明了神奇的藥水,不僅可以研製出奇花異草,還能讓植物們放射子彈,抓小偷,懲治壞人……

看完這本書,我更加熱愛植物了,這本書不僅有趣,還讓我學到了很多知識呢,同時我也明白了,我們要保護好生活的環境,保護地球上的資源。植物也是有生命的,好好地愛護植物,讓他們成為我們的好朋友!

讀後感的作文 篇3

今天,我讀了《列那狐的故事》中的狼羣的末日。

故事大概講了葉森格倫帶着狼羣去報復列那 ,列那躲在外面不敢回家,當它知道自己當爸爸了後很想回家,它眼睛滴溜溜一轉,計上心頭,它把葉森格倫和狼羣帶到迪費雷納城堡附近,然後讓迪費雷納老爺和獵狗把狼羣打了一頓並抓走了,只剩下葉森格倫逃走了,葉森格倫也只剩了一口氣了。

我覺得列納是一隻詭計多端的狐狸,而葉森格倫卻很笨蠢,老上列納的當。

讀後感的作文 篇4

很早就聽説有這樣一部探險題材的小説,我天生是個愛冒險的人,可是現實生活中沒有時間也沒有那麼多的可能性,只能到書中去想象去體驗,所以很快就衝到書店把它抱了回來,迫不及待地一口氣讀下去,真高興有這樣精彩的小説可以看,可惜的是直到現在書還沒有全部面世,謎底到現在還沒有揭示,期待着早日可以看到它的廬山真面目。

作者何馬在西藏生活了10年,喜歡探險,曾一人獨自穿越可可西里腹地、西雙版納原始森林。他傳奇的.經歷為書中那一個個扣人心絃的故事提供了最真實的材料,成就了一部關於西藏的百科全書式小説,極大的滿足了像我一樣對西藏充滿嚮往的西藏迷。

翻開《藏地密碼》,猶如進入一幅從未展開過的西藏千年隱祕歷史畫卷,從橫穿可可西里到喜馬拉雅雪山深處,從藏獒“紫麒麟傳説”到靈獒“海藍獸傳奇”,從寧瑪古經祕聞到格薩爾王史詩,從公元838年西藏最黑暗時期的“朗達瑪禁佛”到1938年和1943年希特勒兩次派人進藏之迷……跟隨藏地密碼的腳步,我穿越了西藏深不可測的千年歷史迷霧,看盡了西藏綿延萬里的雪域高原風光,走遍了西藏每一個傳説中不可抵達的神奇祕境。

《藏地密碼》這本書讓我一下子想起來曾經看過的《狼圖騰》,那書曾深深地吸引了我,讓我對狼這動物產生了好感,尤其對西藏這個神聖而又神祕的雪域高原懷有嚮往之心和虔誠的仰望,讓我有一種想去西藏的衝動。

我用了幾個星期的時間把《藏地密碼》1-6全部讀完了。《藏地密碼》從一張照片説起、紫麒麟傳説、巴桑的回憶、橫穿可可西里、史前冰川驚魂記、筆記之謎、帕巴拉神廟是否存在?在看完《藏地密碼》1後,我就已經被書中神祕又曲折的情節深深地吸引與打動了,作者厚實的文學功底及淵博的藏地知識讓人佩服!

當我再閲讀後幾本書的時候,才發現此書並不是寫關於尋找藏獒的故事,作者寫作的目的是想讓更多的人瞭解藏傳佛教的歷史。小説情節跌宕起伏,構思精巧,環環相扣,內容極其誇張,閲讀後非常緊張。故事圍繞西藏的無數史詩傳説和民間故事展開,為了追尋線索,他們穿越了全球最人際罕至的生死禁地——可可西里冰川、喜馬拉雅雪山、撒哈拉沙漠、澳大利亞魔鬼山、美洲亞馬遜叢林……在這驚心動魄的"長征"路上,他們遭遇了各種匪夷所思的事物,歷盡生死,終於慢慢接近藏地古老歷史的真相——藏地滅佛,難以計量的佛門法器珍寶典籍被忠誠的僧侶艱辛轉移。多少年來,聞風而至的探險家和國家級考察團,只留下了通往雪山的背影……《藏地密碼》要追尋的,正是關於藏傳佛教隱祕的真相。

千百年來,西藏一直被一種神聖而又神祕的氛圍所籠罩,接受着全世界範圍內對其懷有嚮往之心的人們的虔誠仰望。即使今天西藏已開放為全球旅遊勝地,成為大眾談資、文化符號,我們依然對她的歷史知之甚少。而《藏地密碼》為我們揭開了西藏神祕的面紗,帶領我們走向西藏,走進那神祕的古代文明,走進那跌蕩的佛苯歷史。如果沒有《藏地密碼》這本書,我們也許永遠不會觸摸到這個神聖地域最不為人知的古老機密。感謝這本史詩般的探險小説,它用一種通俗易懂的語言,為我們講述了西藏這一千年來最隱祕的故事。

閲讀此書,激發了我對神獸紫麒麟的嚮往,想親自去西藏探險的興趣油然而生。同時,我也被卓木強巴那執着、堅持的的精神所感動。卓木強巴為了自己的理想而棄億萬家產於不顧,他是多麼的富有激情、自信、勇於追求自己的理想。他有着常人難有的毅力,許多難以想象的磨練他都克服了。我想,他尋找紫麒麟的路途一定比唐三藏西天取經的路艱難的多。心中又生起了對卓木強巴的崇敬之情,他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去學習。

或許我們一生都無法遇到這樣的故事,但是我們應該用一生去追求,追求自己堅定的夢想,追求卓木強巴這種頑強的精神。

從藏地密碼中,我還了解到不可思議的古格地下倒懸空西藏極樂之地香格里拉,以及西藏曆史上突然消失的無盡佛教法寶去向之謎……雪山、聖湖、墨脱、象雄、布達拉宮、密修苦僧、傳唱藝人、帕巴拉神廟、古藏儀式、千年獸戰、神祕戈巴族、死亡西風帶……一切都如此神祕、神奇、神聖。通過《藏地密碼》,我與西藏這一千年來所有最最隱祕的故事與傳説逐一相遇,真是其樂無窮啊!

讀後感的作文 篇5

老人與海》並沒有長篇大論的華麗詞藻,僅僅以最樸素的語言,逐筆細膩地描繪出廣闊無銀的大海,若隱若現的山脊羣島,還有最平凡的主角——一位飽經風霜卻有着最堅定眼神的捕魚老人。

《老人與海》並沒有長篇大論的華麗詞藻,僅僅以最樸素的語言,逐筆細膩地描繪出廣闊無銀的大海,若隱若現的山脊羣島,還有最平凡的主角——一位飽經風霜卻有着最堅定眼神的捕魚老人。雲縫間時而瀉下的陽光,如老人心中熾熱的追求,如此堅強,如此光明。最簡單的語言,譜出了最漂亮的詩篇。

故事裏的主角——老人聖地亞哥,已經連續八十四天都捕不到魚,有許多同為漁夫的人嘲笑他,同情他。這些都沒有使老人消沉,即使他的軀體已日漸衰老,卻擁有最年輕的靈魂,他的眼神永遠是“愉快而不肯認輸的”。在老人身旁,還有一個與他毫無血緣關係的男孩子。兩人的年紀相去甚遠,卻能彼此理解對方。男孩是老人唯一的,真正的朋友,他喜歡跟隨老人捕魚,父母卻反對他到太遠的海域。到了第八十五天,老人向着更偉大的目標,孤身出發了。

在茫茫大海上的等待是寂寞難耐的,貧苦的老人身旁沒有收音機為啊講述出色的棒球賽事。水面下的世界或許絢燦多彩,但船上的人放眼望去,也就只有四方一色的水土。但這位隨遇而安的老人,沒有被這種孤獨感壓倒,他思考着天上飛的鳥,水中游的魚,流動着的海洋。老人還會對着偶然見到的海鳥説話,不管他聽懂沒,他喜歡自言自語,有人會説他像瘋子,但老人不去在乎這些,他只做自己想做的事,即使在他人眼中是遙不可及的荒謬,他仍然隨心地捲動着魚線。

終於,有一條很有分量的魚上鈎了。年輕時身強力壯,曾被稱為“冠軍”的老人,卻被它折騰得十分狼狽。左手被繩勒得麻木,鮮血飛濺,面臨着生命的威脅,老人始終沒有放手。曾經苦苦地追求,如今終於抓住了,這位堅強的老人還會放手嗎?他多次説到“但願孩子在這兒就好了”,簡單的話,看出了老人正與他那潛在的孤獨和無助作鬥爭,始終不肯認輸放手。那孩子,已經成為老人精神上重要的組成部分。

多番波折以後制服了大魚,遺下的血腥味卻引來羣鯊的襲擊,辛勞捕捉的戰利品也只剩一副空骨架,成為別人口中的垃圾。老人成了我們口中所説的“悲劇英雄”。到最後,他仍是一如既往地睡着了,夢中,還是一如既往地出現着獅子,那是王者的象徵。

整個故事就是説了一個失敗的可憐老頭了?恰好相反,老人是徹徹底底的勝利者,他比任何人都要堅強。“人不是為失敗而生的”,“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給打敗!”這樣的豪言壯語,從來都只會出現在勝利者的口中。老人説出了這樣的話,並不因為他讀過了多少書,僅僅是他那最高尚的靈魂使然。一個老人還能這樣,我們還可以輕易言敗嗎?

讀後感的作文 篇6

我懷着十分崇敬而又激動的心情讀完了《紅巖》這本書。《紅巖》是一部中國軍事文學名著。只需要看到封面上的那句話:用鮮血染紅我們的旗幟,年輕的心就此沸騰了,想重新回到那理想與信仰佔領的年代!

它描寫了眾多革命英雄,令我最為深刻的是江姐這一人物,江姐是一位偉大的女性,一堅強的共產主義戰士,她在渣滓洞集中營被敵人連續多日嚴刑拷打,寧死不屈的精神給那裏所有的戰友以無窮的動力。竹籤子釘進每一根指尖,血水飛濺,我們敬愛的江姐沒有發出一點聲音,但她不知道經歷了多少劇烈的疼痛。是她,一個女共產黨員,平靜地在敵人面對前宣佈:勝利永遠是屬於我們的!

紅巖精神就像一面鮮紅的旗幟,激勵着一代又一代熱血青年為理想和信念奮鬥不息。無數個大義凜然的共產黨員前赴後繼,用生命和鮮血捍衞黨的尊嚴和機密,配合武裝鬥爭,沉重地打擊了敵人的反動氣焰,正是有他們的努力,才有共和國今天繁榮昌盛和國泰民安!在紅巖英雄的光輝形象前,我明白了:越是鋪滿荊棘的路上,就越需要堅定不移的精神去克服。

它告訴我們,那段血與火的歷史永遠不該被遺忘。革命者們堅貞不屈,勇於犧牲的精神和崇高的愛國主義情懷,在新時代依然是激勵我們奮進的精神力量。先烈們播下了紅巖精神的星星之火,而我們的責任是接過這火種,讓它發出更耀眼的光芒。並把這燃燒的火炬傳下去,永遠的傳下去。偉大的英烈們長眠於青山翠柏之間,而紅巖精神將會永垂不朽!

讀後感的作文 篇7

無論是充滿神奇的古埃及,還是讓人神往的古印度;無論是魅力無窮的中國,還是藝術氣息濃厚的古希臘……無不讓我激動,感歎!而《尼羅河的禮物》這本書又一次帶我穿越時空,感受歷史,讓我充滿童趣的世界受益匪淺。古老的人們,憑藉他們的智慧和力量,創造了多麼了不起的歷史啊!

古埃及在公元前 3000 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統一的奴隸制國家,人們把他們的國王尊稱為法老。在那個充滿血與淚的奴隸制時代,古埃及人每天都被神話包圍着。自然界的河流和沙漠都是他們的神明。在古埃及,人們認為,太陽的起落是因為太陽神划船橫跨天空;他們頭上的蒼穹在正午為女神納特所支撐;他們還期待死後能受到豺狼頭人身的沙漠之神阿努比斯眷顧,象徵着人們死後來到陰間接受審判,度量亡者良心以分辨在生前所做的好事、壞事之多寡;還有那牛頭人身或戴牛角髮飾的女神哈托爾,掌管繁榮、生育、青春和美貌……

在眾神之中,古埃及人最崇拜的是太陽神,人們認為太陽帶來光明、温暖,帶給世界萬物生命,所以古埃及人的重大活動都以太陽神為中心。人們相信生命就像太陽一樣循環反覆,永不消逝。正是因為這樣,所以古埃及人死後很重視保管軀體,因為他們相信,人的生命沒有消失,只不過到了另一個世界,而保管好完整的軀體是在等待生命像太陽一樣循環到這個世界以期待復活。這也就是木乃伊的由來。古埃及人無論生前還是死後,都會重視一樣小小的辟邪物——聖甲蟲,其實聖甲蟲在我們這裏叫蜣螂,俗稱“屎殼郎”。蜣螂在古埃及人眼裏是神奇而神聖的,當它們把糞便推成一個個小球的時候,這便和古埃及人眼中的太陽神聯繫在一起,循環,永不消逝,於是蜣螂也就成了聖甲蟲。

至高無上的法老是太陽神的兒子,他們在死後為了能很好的保管好軀體,以等待復活。所有要修建存放軀體的建築,這也是最早金字塔了。最早的金字塔比較簡單,古埃及語稱作“阿斯塔巴”,就是板凳的意思,説明早期的金字塔不高。但是隨着法老權利和財富的越來越集中,他們攀比的慾望也就越來越大,也就形成了後來高大雄偉的金字塔了。矗立在尼羅河西岸開羅附近的金字塔是古代七大奇觀中體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了。大金字塔為法老胡夫於公元前 2500 左右所建,佔地 13 公頃,相當於 12 個足球場。還沒有被中世紀歐洲大教堂的尖頂高過之前, 3800 多年來,它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築物。即使在高層建築不斷出現的今天,人們見到後也會歎為觀止。

在這樣一個神祕的國度裏,一個個引人入勝的神話故事,一座座高大雄偉的金字塔,無不讓我感到古埃及勞動人民的勤勞勇敢和聰明才智。但是一個個未解之謎,也成為激勵着我努力學習的動力,我相信將來一定能去探索世界未解之謎,為保護人類的文化遺產而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