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關於寫世界遺產作文六篇

欄目: 四年級上冊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7W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寫世界遺產作文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關於寫世界遺產作文六篇

寫世界遺產作文 篇1

布達拉宮

布達拉宮有着1300多年的歷史,被稱為神聖宮殿,宮殿中有松贊干布,統一西藏後為迎娶唐朝公主而修建的,位置在拉薩河谷中間。

布達拉宮是一個典型的藏式族人居住住的地方,紅宮是存放靈塔,佛塔的地方,紅宮內現存有8座靈塔,每一座靈塔都美麗,壯觀,熠熠發光。

在5世紀與13世紀的靈塔最為壯觀,5世紀的是用3000噸黃金打造而成,還有很多鑽石,13世紀是用優質的黃金打造而成,又包襄而長,因很重被放到一樓。

布達拉宮不光景色美麗,關於布達拉宮的故事也很精彩。

在五世紀時的西藏正處於吐魯番王朝時代,藏王松贊干布熱愛人民,國家日日變強,為了與中原人民建立友好關係引進了中原人民的文化,松贊干布決定向中原唐朝公主求婚,太宗皇讓他們回答對三個問題就可以被許婚,最後松贊干布全部回答對了問題,唐朝公主娶回了家,為迎娶公主建了999個房間,這就是布達拉宮的來歷。

布達拉宮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它是世界屋脊上最美的一道風景線。

寫世界遺產作文 篇2

國慶長假的第二天,雖然細雨綿綿,我要和爸爸媽媽去參觀大足石刻。

爸爸告訴我:這是重慶非常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也是許多外地遊客來重慶非去不可的經典。這麼有名的大足石刻,我居然沒有去過!我一下子就來了興致,上網查了查。

原來,很早以前,古印度的石窟藝術,翻越蒼山大漠、經西域傳入了中國,產生許多偉大的石窟作品,創造出來雲岡、龍門、麥積山、大足這些偉大的石窟作品。其中,大足石刻是石窟藝術的頂峯。代表了石窟藝術最高的水平和境界。

經過一個半小時的長途汽車旅程,終於到了大足石刻景區。首先我們參觀了大足石刻博物館。這裏展覽了從印度到阿富汗,從新疆到大足的許多精美的石窟藝術作品。特別吸引我的是,博物館裏循環播放的“千手觀音”的修繕的小電影。千手觀音從我出生那年便開始維修,整整修了八年。在金光閃閃的千手觀音身後,我看到了工程師們的辛勞和千手觀音煥然一新的風貌。

雖然大雨傾盆,仍然不能阻止我們前進的步伐。我們從博物館來到寶頂山。大足石刻修建於重慶大足區寶頂山山谷兩邊的懸崖上。千萬不要以為“大足”是“大腳”的意思,古人在大足修建石刻,也代表了他們“大豐大足、豐衣足食”的美好願望。每一個傳神的石刻作品背後都是一個真實的人物和故事。其中,“卧佛”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之所以卧佛只有半個身子,是為了讓我們有無限的想像空間,彷彿他的手可以伸出整個重慶,他的腳可以伸到宇宙的任何一個角落。

遺憾的是,過完國慶節,卧佛就要開始維修了,或許要八年以後才能一睹芳容。保護文物可真不容易!

寫世界遺產作文 篇3

蘇州是歷史悠久的古城,私家園林始於公元前6世紀,至明代建園之風尤盛,清末時代城內外有園林110多處。為蘇州贏得了“園林之城”的稱號。現存名園十餘處:滄浪亭、獅子林、拙政園、留園、網獅園、怡園等。

蘇州是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和國家重點風景旅遊城市,物華天寶,人傑地靈,自古以來被譽為“園林之城”,其盛名享譽海內外。蘇州古典園林歷史綿延20xx餘年,在世界造園史上有其獨特的歷史地位和價值,她以寫意山水的高超藝術手法,藴含濃厚的傳統思想文化內涵展示東方文明的造園藝術典範。實為中華民族的藝術瑰寶。與“蘇州園林”並駕齊名的蘇州風景名勝:虎丘、天平山、石湖等風景區也是古往今來海內外遊客嚮往的旅遊勝地。

隨着經濟的發展,蘇州雖然發生空前絕後的變化,但仍然保留着蘇州古色古香的都市風格。而我們作為一名小學生,我們應該做什麼?我們雖然不能給這座古城做貢獻,但我們可以採取保護措施,例如當我們在遊玩時,不該在名勝古蹟上亂塗亂畫,看見別人在損壞的時候要上前阻止。

我們應當為生活在這麼一個美麗的文化古城,而感到無比自豪。那麼,無論在蘇州的某個角落,都要自覺保護美麗的古城風光,不讓它受到任何傷害,也為了能讓蘇州人民的後代都能看到古城風光,加入到保護美麗古城的行列中來吧!多一份保護,就多一分力量,億萬分力量結合起來,就會把這美麗的古老城市的風光保衞起來,讓世界遺產大會在中國——蘇州,圓滿舉行!

寫世界遺產作文 篇4

一提起千年古城西安,大家就會想到五嶽之一華山,楊貴妃沐浴過的華清池,玄奘主持修建過的.大雁塔我卻更喜歡壯觀的秦始皇陵兵馬俑。

記得在我八歲的時候,我們一家人遊歷西安,並參觀了我向往已久的秦始皇陵兵馬俑。兵馬俑屬於古代墓葬雕塑的類別之一,是用陶土做成兵、馬、戰車等殉葬品。

一進展廳,我一下子就被一號坑裏的景象驚呆了,只見一排排整整齊齊的兵馬俑,擺出一副嚴陣以待的架勢,我腦海裏立馬閃現出電視裏兩軍對峙的場面。估算了一下,這裏足有六千多個兵馬俑。走近仔細看,這些兵馬俑和真人一般大小,模樣各不相同,個個栩栩如生。

二號坑雖然不如一號坑面積大,兵多,但佈局像八卦陣一樣複雜,兵種也更加齊全。這裏有陶俑,陶馬一千三百多件,戰車八十餘輛,青銅兵器數千件。其中的一輛四輪銅車馬,像是當年三軍統帥親臨前線指揮作戰時使用的,被稱為青銅之冠,其製作工藝令人驚歎不已。

三號坑呈凹字形,面積不大,像是供統帥和軍師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指揮部。我佇立良久,不禁浮想聯翩。

聽解説員説,兵馬俑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軍事博物館,也是世界八大奇蹟之一,可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勤勞和智慧的結晶呢!

看完了兵馬俑,我對淵源流長的中華文明肅然起敬,兵馬俑是世界的一顆珍寶,請大家在觀賞時不要破壞。

寫世界遺產作文 篇5

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好!我是陽光旅遊社的導遊,叫楊國樑。今天由我帶大家到長城遊玩。

遠看長城它是不是像一條長龍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呢?告訴你們吧。長城共有一萬三千多裏,不魁為“萬里長城”。

請大家收回視線,我們可以看到長城是用巨大的條石和城磚築成的,城牆頂上鋪着方磚,五六匹馬可以並行,城牆外沿有成排的兩米多高的垛子,垛子上那些方形的東西叫什麼呢?告訴你們吧。垛子上那些方形的東西有的叫?望口,有的叫射口,供?望和射擊用,城牆頂上每隔三百多裏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壘打仗的時候可以互相呼應。

踏着腳下的方磚,扶着牆上的條石,我相信你們一定和我有同感。一定想起了古代修築長城的勞動人民來,那時沒有火車,沒有汽車,也沒有起重機。就靠這無數的肩膀無數的手,一步步抬上那陡峭的山嶺,有多少人的屍首被埋在長城下,其中還有一個關於長城的故事呢!叫《孟姜女八百里哭長城》,傳説孟姜女有一個丈夫叫範喜良,秦始皇為了防止北方少數民族的侵略就把她的丈夫範喜良給抓走了,孟姜女盼了丈夫範喜良一年的多,孟姜女就決定不遠萬里去尋找丈夫範喜良,她一路上風餐露宿,見一個人就問一個人看見她的丈夫範喜良沒有,最後一個監工模樣的人告訴她,她的丈夫範喜良在半年前就累死了,孟姜女聽了號啕大哭,頓時,電閃雷鳴長城被哭倒了八百里,孟姜女轉身向東奔去跳進了大海。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成這前不見頭,後不見尾的萬里長城所以我們一定要愛護它。

現在大家自由活動,3時我們在這兒集合。

寫世界遺產作文 篇6

尊敬的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好!歡迎來西安旅遊,我是你們的導遊黃敏!

今天,我們將參觀秦兵馬俑博物館。秦兵馬俑博物館位於西安市東35公里處,在進入景區之前,我先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秦兵馬俑。

秦兵馬俑是20xx多年前秦始皇陵園的一處大型兵馬俑陪葬坑,它以恢弘磅礴的氣勢,威武嚴整的軍陣,形態逼真的陶俑向人們展示出古代東方文化的燦爛輝煌,無論建造年代建築規模與藝術效果無不堪與世界七大奇蹟媲美。在1974年3月西楊村農民們在打井的過程中發現的,這一發現發現震驚世界,1987年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人類文化遺產”目錄。秦始皇兵馬俑陪葬坑坐西向東,三坑呈品字形排列。1號坑東西長330米,南北寬62米,面積4260平方米。坑的最東端是面向東的武士,每排7個,共210個捅。他們是部隊的前鋒。前鋒部隊的後面為部隊的主體,他們被排成38路縱隊,站在11個坑道里。在坑道的南、北、西三面備有一列面向外的武士.他們分別是部隊的右翼、左翼和後衞。現在,1號坑已出土1000多件陶桶。根據推測.全部發掘完後.僅1號坑就將出土6000多個兵馬桶。2號坑。它是由車兵、騎兵和步兵構成的曲尺形方陣。佔地6000平方米。3號坑,它位於2號坑西邊25米處。這個坑是1976年發現的。佔地520平方米。

秦兵馬俑一經面世,就以它撼人心魄的藝術魅力傾倒了現代人。無論武士還是軍吏,都留有鬍鬚。説到秦俑的美,千人千面的陶俑形象之美,使人回味無窮。他們中間有氣宇不凡、魁梧穩健的將軍;有威武剛毅、身經百戰的軍吏;更有神情各異、生動傳神的士兵。他們或年輕幼稚,或老練深沉,或憨厚質樸,或聰明機警,或開朗灑脱,或神情凝重。他們身穿戰袍的輕柔,衣褶zhě的飄動,飛揚的鬍鬚,絲縷可辨的髮髻,粒粒可數的鞋釘,都會使你感受到真實生活中的氣息。大家看,瞧這位,頷首低眉,若有所思,好像在考慮如何戰勝敵人;再看這一位,目光炯炯,神態莊重,分明在暗下決心,誓為統一天下而戰;再看他,緊握雙拳,待命出征……啊,快來看看這位戰士,雙眼凝視遠方,像不像在思念家鄉的親人?走近一點,來,小朋友,有沒有聽到他輕微的呼吸聲?”秦俑坑中陶馬形象的塑造同樣逼真傳神。馬頭方正,稜角分明,四蹄躦地,矯健有力,兩耳短促,張口嘶鳴,十分神俊。法國總統希拉剋曾留言説過:“世界上原有七大奇蹟,秦兵馬俑的發現,可以説是第八大奇蹟了。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過埃;“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過中國。”美國前副總統蒙代爾也説:“這是真正的奇蹟。全世界人民都應該到這裏看一看。”從這些高度凝練的話語中,我們不難看出秦俑的歷史價值及藝術價值。

秦始皇——贏政早已去世20xx多年了,但是,他的偉績,以及現存的兵馬俑留給人們的思考是什麼呢?或者説,我們能從上述事物中吸取些什麼呢?我想,敢創歷史先河、為國家統一不懼死亡的鋁賂和勇氣是我們應該吸取和仿效的。一代偉人贏政橫掃六國、統一中國的非凡氣度和魄力仍不失為我們今天克服前進路上的障礙的巨大動力。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想要富強,沒有這種氣魄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