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關於長城世界遺產作文合集八篇

欄目: 四年級上冊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5W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長城世界遺產作文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關於長城世界遺產作文合集八篇

長城世界遺產作文 篇1

俗話説的好,“不到長城非好漢”不去一次長城是不行的,長城位於中國北方。東起河北省渤海灣的山海關,西到甘肅省的嘉峪關。就是我們口中常説的東起山海關,西到嘉峪關。

萬里長城是世界文化遺產,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萬里長城對我國十分重要,總長度為21196。18千米。這條“巨龍”通過我國的15個省、區、市。秦漢時期,長度就超過1萬千米,總長超過2。1萬千米。這是十分了不起的,而秦始皇就是萬里長城的創始人。有了萬里長城,秦始皇就可以向其他國家請求支援。

長城的烽火台也有一個有趣的小故事:周幽王特別寵愛一個叫褒姒的妃子,什麼都滿足她,可是褒姒卻總是不高興,很少露出笑容。為了博得美人一笑,周幽王真是傷透了腦筋。有一天,周幽王帶着褒姒到外面遊玩,他們到了驪山烽火台。為了討得褒姒的歡心,周幽王立即下令,讓士兵點燃烽火。烽火在一個接一個的烽火台上點燃,各地的諸侯很快就得到了消息,以為國都受到進攻,紛紛率領軍隊前來救援。可是當各路諸侯匆忙趕到驪山腳下時,卻看見周幽王正和妃子在高台上飲酒作樂,只能悻悻地率領軍隊返回。褒姒看到平時氣度不凡的諸侯們,被戲耍後都是一臉的狼狽相,覺得很好玩,忍不住微微一笑。周幽王一見寵愛的妃子終於笑了,心裏痛快極了。過了不久,周幽王想立褒姒為皇后,立褒姒的兒子為太子。為了達到目的,他廢掉了皇后和太子。皇后的父親是申國的國王,聽到自己的女兒被廢,非常生氣,立刻聯絡別的國家,發兵攻打周朝。周幽王趕緊下令點燃烽火,召喚諸侯。可是諸侯們已經不再相信周幽王了,任憑烽火不斷,就是沒有一個諸侯前來救援。很快,周朝的國都就被攻破了,周幽王被殺死,褒姒被抓走,周朝滅亡了。這就是烽火戲諸侯的故事。

中華民族的象徵、民族的脊樑,一代一代中華人民的自豪與驕傲。這就是長城,包含着中華人民的聰慧結晶。

長城世界遺產作文 篇2

大家好,我是長城,我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在這兩千多年裏,我經歷了建設,戰爭,損壞,重建,一直到了今天這個樣子。

在北京,在河北,在天津,在山西……都有我的身影,從河北省山海關到甘肅嘉峪關,足足有兩萬多千米!所以,人們總叫我“萬里長城”。

你可別小瞧我喲,我建設時一共用了一億多塊磚,看我這龐大的局面,你一定會不禁感歎,古人真是智慧無窮啊!告訴你們,我的作用可大着呢,當時,因為常常有匈奴在邊疆襲擊。秦始皇就修了一座堡壘,這個堡壘就是我。之後每次匈奴來襲擊,邊疆的戰士們就依靠着我的龐大身軀,排兵佈陣,謀略計策,藉着地形反敗為勝,如果匈奴想打破我,邊疆的士兵們就會全部出動,惡戰一場。在每一次的戰亂中,我都得以重建,唯獨清朝沒有修建我,康熙年間,康熙説:“守國之道,不在修城,而在修民。”的確,在明朝賣力的修建我,不惜將一切都放在我身上,不但明軍沒有抵擋住清軍攻擊,反而讓我在八旗鐵騎下加速衰亡,戰亂結束後,我又經歷了許多波折,然後一直到了處在和平年代的今天,重現輝煌。

你如果從天空中鳥瞰我,你就會看見一條長龍在地面橫跨山川河流,如果你在一座高山上看我,你會看到霧濛濛的一片,大霧散開時,你會看到暗淡的灰和一望無垠的綠,好像鑲嵌在高山上的一條柔軟而又彎彎曲曲的絲帶。如果你想在我這參觀,到烽火台上向下看,你會看到山下茂密的叢林,看着看着,你就會感受到生命的魅力,隨後你再看看我,也會更加覺得我的宏偉壯觀。若是秋天過來,你可以看到一片金黃。偶爾有幾棵楓樹點綴其間,讓人越看越適宜,多麼美的秋日山景啊!

雖説這是和平年代,可是還有人在破壞我,把我的專用快卸下來做房子,還有的在我身上亂寫亂畫,我經歷了那麼多的歲月,成功的挺到了今天,你們千萬不要把我在這個和平年代徹底毀掉。你們應該愛護我,更要保護我。

在1987年12月,我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是世界上的一大瑰寶,請切記:長城維護你我他,世界瑰寶靠大家。

長城世界遺產作文 篇3

長城是中國的象徵。遠看那雄偉的長城,像一條長龍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從山海關到嘉峪關,就有一萬三千多裏!

從北京出發,不過幾十公里就能到達長城腳下。啊,長城好長好長,一眼望不到頭,彷彿巨蛇躺在山嶺上休息。長城是用許多條石和城磚築成的。頂上鋪着方磚,十分整齊,像一條寬寬的馬路,五六匹馬兒可以並排走。

城牆外沿有兩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上方有方形的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擊用,城牆頂上,隔幾百米有座城台,古時候打仗可以相互呼應!

如果站在長城上,很自然會想起古代修築長城的勞動人民。單看這條石,一塊就有兩三千斤重。那時候工具少,只能靠無數人民的肩膀無數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這地形陡峭的山嶺。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智慧,才有這前不見首、後不見尾的萬里長城啊!這麼個氣魄宏偉的工程,是一個偉大的奇蹟!

長城世界遺產作文 篇4

在中國文化悠久的長河中,閃爍着一顆明亮的珍珠,那就是毛澤東口中所説的“不到長城非好漢”的長城。

長城,又稱萬里長城,它是中國歷史上第一軍事防禦工程,是一道高大堅固而連綿不斷的.長恆,用來抵擋騎兵行動。

長城的建築歷史可追溯到幾十年前的西周,一直到離現代不遠的清朝時候。各朝代皇帝都曾下令修築長城,在春秋戰國時期進入第一個高潮,一直到秦國統一天下,秦始皇動用了全國二十分之一的人口來修築長城。

説是萬里長城,一點也不誇張。長城總長度達21196.8千米,它像一條蜿蜒的巨龍,時而出現,時而隱蔽,時而完整,時而破碎。它分佈在北京、內蒙古、遼寧等15個省市自治區。

長城可以説是中國建築藝術和中國古代遺產的瑰寶。在1961年3月4日,長城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12月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還被譽為世界中古七大奇蹟之一。

“北國風光,十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淘淘。”在中國著名領袖毛澤東主席的筆下,長城的氣勢磅礴與長城壯觀的雪景在毛澤東筆下活靈活現。

長城是聞名中外的世界遺產,我們應該愛護它,守護它。

長城世界遺產作文 篇5

長城是世界文化遺產之一,因綿延上萬裏,所以又名萬里長城。長城資源主要分佈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陝西、甘肅等15個省區市。遠看,羣山如起伏的波濤,而長城就是一條盤旋在崇山峻嶺之間的長龍,似乎在一片無邊無際的深海里遨遊。

長城歷史悠久,是我國古代在不同時期為抵禦塞北遊牧部落聯盟襲擊而修築的規模浩大的軍事工程的統稱。它始建於20xx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代,現存的長城遺蹟主要為建於14世紀的明長城。

據20xx年國家文物局發佈數據,歷代長城總長為21196.18千米;而國家文物局曾於20xx年公佈明長城調查數據,中國明長城總長為8851.84米,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偉大奇蹟,是中國悠久歷史的見證,它與羅馬鬥獸場、比薩斜塔等古蹟被列為古中古世界七大奇蹟之一。1987年12月,長城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長城分好幾個階段和時期。秦長城主要是由巖石、大理石和燒製的青磚,夯土加泥灰而構成。明長城主要是修補和連接秦長城的,材料也是由巖石、大理石、燒製的青磚夯土加泥灰等構成。現在存有的長城,主要是由燒製的青磚和水泥建造,歷史存留下來的主要還是由巖石、磚土等構成。陝西段還有用蘆葦和泥沙建造的。

不知你們有沒有聽過這個傳説——《孟姜女哭長城》。秦始皇統治時期勞役繁重,青年男女範喜良和孟姜女新婚三天,新郎就被迫出發修築長城,不久因飢寒勞累而死,屍骨被埋在長城牆下。孟姜女身背寒衣,歷經千辛萬苦,尋夫到長城邊,得到的卻是丈夫死亡的噩耗。她痛哭城下三日三夜,這段長城就此坍塌,露出了範喜良的屍骸,孟姜女於絕望之中投海而死。長城的宏偉壯觀,是由無數人用鮮血和汗水鑄就的啊!

在近代,山海、居庸兩關腳下的人民,也在此奮勇抗擊八國聯軍。20世紀30年代,無數的中華兒女手持大刀和長槍,用血肉築成了保衞民族的長城。

萬里長城是一座不朽的奇蹟,是中國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也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的象徵,更是中國人民英勇不屈的體現!

長城世界遺產作文 篇6

各位遊客:

大家好,

我是盧導遊,今天我帶大家去八達嶺長城,你們不能在上面雕刻字、亂丟垃圾。

不遠處,就可以看到八達嶺長城,從東頭山海關到西頭的嘉峪關,有一萬三千多裏。

遊客們,你們現在所在的位置就是八達嶺長城,毛澤東説過一句話:“不到長城非好漢!”我們現在是好漢,讓我們一起走完長城吧!

你們可以看到自己的腳下是用巨大的條石修築成的。城牆頂上鋪着方磚,十分平整,像一條很寬的的馬路,五六匹馬可以並行。城牆外沿有兩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城牆頂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壘。古代的時候沒有火車、汽車、沒有起重機,勞動人民就靠着無書的肩膀、無數的手,一步一步地台上這陡峭的山嶺,才凝結成這前不見頭,後不見尾的萬里長城。

關於長城,還有個傳説,相傳孟姜女和丈夫成親的當晚,官兵就把他的丈夫抓去修築長城。孟姜女在家苦苦地等他回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丈夫始終沒有回來。可是,孟姜女萬里尋夫,來到了長城邊。不料,夫君已變成了一堆白骨。孟姜女悲傷之下,日月不停的哭泣,哭到了長城,最終,孟姜女跳海自盡。

回頭看看那雄偉的長城,這麼快我們就要説再見了,真有點依依不捨!如果有機會再來遊覽,我一定在當你們的導遊。

長城世界遺產作文 篇7

世界有很多奇蹟:埃及胡夫金字塔、巴比倫空中花園、阿爾忒彌斯神廟、奧林匹亞宙斯神像……今天就來聽我説説中國的驕傲——萬里長城吧。

萬里長城,它是中國人類文明史上最偉大的建築。始建於20xx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秦朝統一中國後,將數段長城連成一片,終造就萬里長城。後來,漢明兩代曾大規模修葺,其工程只浩大,堪稱世界八大奇蹟之一。現在登上月球,還能看見長城的身影。登上長城遺蹟,不僅能目睹長城在崇山峻嶺中的雄姿,還能領略到中華民族勞動人民的智慧。

東起山海關,西至甘肅嘉峪關,從東向西行經遼寧、河北、天津、北京、山西、內蒙古、陝西、寧夏、甘肅、青海十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156個縣域,總長度為8851.8千米。經過壕塹359.7千米,自然天險2232.5千米。各朝代都對長城進行了修繕,成為抵禦北方外族人入侵的屏障。

長城體系中設置有大量烽燧(烽火台)作為情報傳遞系統。古時用於點燃煙火傳遞重要消息的高台,系古代重要軍事防禦設施,最古老但行之有效的土電報。

烽火台是為防止敵人入侵而建的,遇有敵情發生,則白天施煙,夜間點火,台台相連,傳遞訊息。根據歷史文獻、出土漢簡和實地考察可知,烽燧數量眾多且一直延伸到長城以外很遠的地方。按烽燧配置的位置和功能,可以分為四組:設在大漠深處的烽火台是發出警訊的最前線,沿長城兩側設置的烽火台向沿線傳遞情報,由長城通往京師的系列烽火台與王朝中央聯繫,還有一組烽火台與長城所在地附近的地方政府和駐軍聯繫。守台士兵發現敵人來犯時,立即於台上燃起烽火,鄰台見到後依樣隨之,這樣敵情便可迅速傳遞到軍事中樞部門。

相傳,古時有一對燕子築巢於嘉峪關柔遠門內。一日清早,兩燕飛出關,日暮時,雌燕先飛回來,等到雄燕飛回,關門已閉,不能入關,遂悲鳴觸牆而死,為此雌燕悲痛欲絕,不時發出"啾啾"燕鳴聲,一直悲鳴到死。死後其靈不散,每到有人以石擊牆,就發出"啾啾"燕鳴聲,向人傾訴。古時,人們把在嘉峪關內能聽到燕鳴聲視為吉祥之聲,將軍出關征戰時,夫人就擊牆祈祝,後來發展到將士出關前,帶着眷屬子女,一起到牆角擊牆祈祝,以至於形成一種風俗。

“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是啊,歡迎你們來長城做好漢。

長城世界遺產作文 篇8

它是曠世的奇觀,是血與淚的青史,是妄自尊大的枷鎖,也是向一切開放的象徵。它是它們的全部,乃至更多!

立於長城之上,吸一口從戰國吹來的殘風,拂一抹秦時留落的滄塵,人便縮成了一個質點,由時空的原點往負半軸平移了20xx多個年的單位。

“塞門風稍急,長城水正寒。雪暗鳴珂重,山長噴玉難。不辭橫絕漠,流血幾時幹?”迷惘的江山,熱血的纓槍,帝王的新衣,戰士的胸膛!誰甘心扛着誰的慾望流連塞上?本來“只應澶漫歸田裏”,卻無奈“萬里低昂任生死”。

豐功偉績,吞併六國大一統;焚書坑儒,百萬勞力築長城;赫赫有名的秦始皇;聽天由命的老百姓。叩問歷史的天平,孰重孰輕?

城牆,關口,烽火台,萬里千山牢牢接壤,“用險制塞”,“易守難攻”,圍着一個古老的國度,抵禦外患,牢不可破!拋不下的豐碑,衝不開矇昧。圈養着固步自封、唯我獨尊的輕狂,像井底之蛙一般漠視外部世界,在養尊處優處被時代狠狠甩下。

江山易代,歲月悠悠。作為民族生存的依託,城牆凜然矗立並逶迤蜿蜒成神州大地的主動脈,湧動着血色的遺風古韻,在銘記與忘記的邊緣搏動。它昭示着遠古文化的璀璨,熔鑄着戰時的腥風血雨,也呼喚着現代精神的崛起。

風霜雨雪中,老牆或許堅挺着身軀,或許坍塌下去,這就是歷史。在時間的隧道中,有形之牆與無形之牆,永遠都處在或阻隔或崩塌的矛盾位置。而長城,恰恰就是這麼一個多義的矛盾綜合體。

雨後的霓虹,落寞的長龍。歷史的尺度上,它的身軀到底有多長,值得用千年的時光去細讀它的刻度?

倘若把對長城的思考置於古往今來宏大的背景之中,也許,關於它的設問,永遠都説不完。

登上長城,你會為它綿延萬里的氣勢所折服,你會為它雄偉壯麗的身姿所震撼,你會為它堅固蒼雄的霸氣所感慨。這就是中國的長城,世界的驕傲!它巍峨不屈,屹立不倒!每個人登上長城,都會湧出氣吞山河的豪邁胸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