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關於小學生觀察日記模板合集9篇

欄目: 四年級上冊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15W

一天即將過去了,今天我們都做了什麼了呢?因此我們要寫好日記了。好的日記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生觀察日記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小學生觀察日記模板合集9篇

小學生觀察日記 篇1

7月29日 陰轉雨

哇,好大的雨呀!

下午兩點,我正在寫作業。突然,本來灰暗的天空變亮了,這是神馬情況?我暗想。這時,“嘩啦—”一聲把我嚇了一跳!窗外霎時間下起了傾盆大雨,暴雨夾雜着隆隆的雷聲,而天空卻越來越亮,真神奇呀!

好大的雨!下的嘩嘩(huá huá)的。我從五樓窗口向外望去,只見一棵泡桐樹被雨澆得葉子漫天飛舞,“呼呼”的風把梧桐樹的樹枝颳得東搖西擺。天哪,太可怕了!那樹的枝幹都被刮斷了,不論是粗的還是細的,都隨着狂風和暴雨還有炸雷從樹上掉了下來。在樹上安家的小鳥連忙逃命,它們在風的怒吼下悲哀地叫着,逆着風艱難地飛走了……

“啪!”雨打在窗户上,發出響亮的聲音。“譁!”雨潑到窗户上,把玻璃洗得乾乾淨淨。媽媽高興地説:“哈哈,窗玻璃不用擦了!”真是“洗具”呀(喜劇)!

雨越來越大,雨滴有豆子那麼大,似乎還有冰雹也隨雨點一起墜落。我打開窗户,想近距離觀察一下雨點,可是風把雨向我這兒一吹,“呼啦”一聲,我成了落湯雞。嗚嗚嗚!又杯具了。可我的性格是不言放棄,我索性破罐子破摔,不顧風吹雨打,繼續打開窗子看雨。那雨絲密密的,透着亮,晶瑩得很。用手接雨滴感受一下,雨涼涼的,還有些冰,舒服。再聽聽雨聲,嘩嘩的,伴着隆隆雷聲,蠻有節奏感的。

真喜歡這雨天,喜歡看雨,喜歡聽雨,喜歡摸雨!

小學生觀察日記 篇2

外婆家種了很多鳳仙花,我很好奇,於是我也播種了一盆鳳仙花。

鳳仙花剛長出來的葉子是嫩綠的,每天給它澆水,在陽光下,幼苗長地非常快。有一天,我驚奇地發現,鳳仙花的葉子脱落了,新長出來葉子帶有鋸齒邊形,尖尖的,葉子越長越大,漸漸的,葉子長出了十幾對。那些葉子綠得非常舒服,葉尖高高的翹起來,好像很高傲。一陣風拂過,一片片葉子一齊低下了頭,好像被風吹歪了。

以前,聽媽媽就,鳳仙花長大後會像樹一樣莖上會長出一些像枝狀的根,根長出來以後,也會像莖一樣,長出葉子,開花。我注意了,這些根果然長出了葉子,葉子也是綠的,跟莖上長出的葉子一樣。

鳳仙花的花苞長在根上,原先,花苞像一個個綠色的“小豆豆”,過了幾天,它轉變成了粉紅色的花。花越長越大,最後,開出了豔麗的花,那花朵好像小姑娘的笑臉。

鳳仙花要是1-2天不澆水,它就會枯萎,後來連花瓣也沒了。如果給它澆水,沒過幾天,它就結出種子,不要瞧不起那些種子,如果你不早點把種子採下來,鳳仙花的種子自己就不知道跳哪兒了。

小學生觀察日記 篇3

【教學目標】

1、培養孩子們觀察的興趣,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好習慣。

2、讓學生寫下觀察中新的發現,或是觀察中發生的事。

3、讓學生了解觀察日記的寫法,也試着寫觀察日記。

4、練習修改習作。

【教學重點】

培養孩子觀察的興趣,讓孩子養成留心周圍事物的好習慣。

【教學難點】

把自己平時觀察中新的發現,或是觀察中發生的事具體、生動地寫下來。

【突破重難點的方法】

採用啟發式和討論式教學,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地觀察,同時,讓學生説説自己觀察的事物的特徵,及準備採用什麼樣的句子,來使所觀察到的事物顯得生動、具體。

【學具準備】

讓學生帶上自己最喜歡的事物,如水果、植物、玩具、動物等。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程序】

  第一課時

一、複習導入

1、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師:本組課文我們學習了四篇文章,《古詩兩首》、《爬山虎的腳》、《蟋蟀的住宅》和《世界地圖引出的發現》,它們都寫得具體、生動、有趣,同學們知道這些作者為什麼會寫得這麼有趣嗎?

生:與作者的認真觀察分不開。

生:與作者的長期、連續的觀察分不開。

2、師小結後導入:

對,同學們説得很好。它們都與作者平時的認真、連續的觀察密不可分。正因為如此,這些文章才顯得生動有趣,有吸引力。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作者的這種寫法,把它運用在自己的習作中,讓自己的 習作也顯得生動有趣。

二、引導學生觀察

1、讓學生確定自己要觀察的事物:

讓學生各自拿出自己準備觀察的事物,水果、玩具……

2、激發學生對事物觀察的興趣:

過渡:小朋友,你將怎樣觀察你手中的事物,能説説嗎?讓學生暢所欲言。

3、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學習,老師相機引導學生把握觀察的方法:

師:請觀察同類事物(如水果類、植物類、動物類)的小朋友自願組成學習小組,大家一起討論、探究觀察這一類事物的方法。

生:自願組成學習小組,共同觀察,討論、探究觀察方法並將自己小組探究到的該類事物的方法寫在紙上。

師:讓學生將自己小組學習的結果貼在黑板上或用投影儀把結果展示出來,與全班同學共同分享。

4、師相機引導學生了解觀察事物的方法,引導學生仔細想——發揮聯想和想象,並指導學生把觀察到的事物説得生動、具體:

如是水果類,指導學生全面細緻地觀察的基礎上,讓學生説説先觀察什麼,再觀察什麼,最後觀察什麼,並説説每步自己觀察的結果。同時,啟發學生調動各種感觀去認識事物、感知事物,可以聞,可以吃,可以發揮想象等。

如是觀察植物,引導學生要觀察它的幹、莖、葉等各部分的特點;

要用眼睛仔細觀察它的花、莖、葉、枝,對這株植物的各個部分的形狀、顏色、姿態作全面的瞭解。還可用鼻子聞一聞花散發出來的香味。

如觀察動物,就要觀察動物的外形,生活習慣等特點。

三、教師交代本次習作的具體要求

1、認真觀察手中的事物,看它有哪些特徵或是有趣的地方。

2、認真思考,看怎樣才能清楚地把手中的事物寫下來,並寫得具體生動。

3、題目自擬,字數在300字以上。

四、學生交流各自打算寫的內容,教師作適當的點評,引導全班學生相互啟發

五、教師對觀察日記的寫法和格式稍作指點

  第二課時

一、學生寫作,師來回巡視,給予差生適當的指導

二、選出典型的習作(好的和差的)進行作中講解,讓學生評價好的好在哪裏,差的有哪些不足,以指導自己的習作

三、師提出修改的要求

1、師提出修改的方法:

朗讀法。

2、師提出修改作文的要求:

⑴ 句子是否通順;

⑵ 寫作是否按一定的順序來寫的;

⑶ 有無錯別字;

⑷ 是否寫出了手中事物的特點;

⑸ 文章是否寫得生動、具體。

四、讓學生在小組內進行互評,也可以自己修改

五、在修改的基礎上,將習作寫好。

小學生觀察日記 篇4

在快放國慶長假的時候,語文老師給我們佈置了一個特殊的回家作業——種豆芽。因為這是我們大家第一次種植物,所以大家都很興奮。

你別看那豆芽炒起來很簡單,可種起來卻要費好一番功夫!就讓我們來嘗試一下吧。書上説:先將洗淨的綠豆浸水2~3小時。再另找一個底部有洞的桶,在底部放一些稻草,再將綠豆倒入之後,再蓋一些稻草,並放一些小石塊在上面,還要每隔3~4個小時,淋一次水,便於發芽。

我按照書上説的一一做着,並在早上,拿到陽台上去讓他曬一會太陽,等到了晚上,天氣變冷了,再將它轉移進來。

讓我們一起盼着它早日發芽吧!

小學生觀察日記 篇5

x月2日

今天媽媽給我買了一株水仙花,我給它取名叫“母子水仙”。哦!你問我為什麼?因為它們的根是“抱”在一起的像媽媽和寶寶,所以叫它“母子水仙”。

它像大蒜一樣,葉子尖尖的,大約有十五釐米長。它是兩根葉子一起生出來的,“媽媽的頭上”有四片葉子,“寶寶的頭上”也有四片葉子,“媽媽的頭上”還有一個小花蕾呢!它的莖圓溜溜的,像個乒乓球,還把根和葉子包住了,怪不得它叫球莖。它的根很多,媽媽説:“別看根又細又小它的作用可很大的哦!”

這就是我的“母子水仙”了。

x月12日

這幾天我一直在觀察水仙花,我發現“母水仙”的葉子長長了許多,它的球莖慢慢的褪掉一層皮,它的根變的更多更長了,它的小花蕾變成了大花蕾裂開了,長出了三個小花苞。“子水仙”的葉子和莖跟“母水仙”的一樣,就是還沒有長花蕾。

x月16日

又過了幾天,“母水仙”的兩個花苞已經開花了,它的花散發着淡淡的清香,它的花瓣有六片是白色的,裏面有橙色的`花蕊,再裏面就有花粉了,我不明白,花的後面有個深綠色圓圓的東西是什麼,媽媽告訴我:“這個是果實,也可以説是種子,就是用這個來種出水仙花的。”“原來是這樣啊!”

我的水仙花有趣吧!

小學生觀察日記 篇6

當學校發給我幾粒孔雀草小種子,我真的驚呆了!那麼小的種子,就像一小塊指甲,一不小心就被它逃跑了。

我懷着期待的心情種下了它,不過幾天,它竟然長出小芽來。

三月三十日 天氣:大雨

我真的好開心呀,當初像指甲般的孔雀草種子已經變成了幾株長達五釐米的小嫩芽了。可是,還有幾顆還在被窩裏説懶覺呢,希望它們能快點起牀。於是,我拿起水瓶給它們澆上可口的水。我希望:每株孔雀草能夠茁壯成長,快點開花結果。

四月二日 天氣:多雲小雨

今天當我再去看看小苗苗的時候,發現有幾株死掉了,這個消息令我心像被萬隻針刺着,十分難受。我正想拔掉它們的根,仔細一看有幾粒種子也發芽了。這個消息這令我悲喜交加。

我看着已死去的孔雀草與剛發芽的孔雀草長歎了一口氣,自言自語道:“既然這些死去了,那麼我應該把新的小苗苗培育成功,而不是在這裏歎氣。”説完,我又再次鼓起信心,雖然是失敗了一次,但是這不説明我真的失敗。説幹就幹,我拿起裝着米水的澆花器,認真地傻了下去。

五月一日 天氣:晴

好久沒有看小苗苗了,不知道長成了怎樣呢?我懷着這種心態,來到了陽台,哇!那些已經不是小苗苗了,每一株都有二十釐米長了。當初幼嫩的枝幹也變得粗壯了很多。我數了數,發現每一株都有二三十片葉子。在仔細地看看,發現孔雀草的最上端已經開了一個粉紅粉紅的小花苞了。我相信,不久的早晨,花就會開了!

小學生觀察日記 篇7

北方的四月,温暖在進攻,寒冷在撤退。濃濃的春意在大自然中彌散;清香的花兒在綠毯上散發着香味;泥香的春土在撫育更多的生命。今天,我與爸爸一同去澗河公園去體驗濃濃的春意。人的眼睛是雪亮的,我先用它來初次感受春意。

今天,天氣萬分晴朗,温度高達二十五、六度。在這裏,我用我的眼睛去觀察了天空。你看,那漫天飛舞的白色的絨毛就是蒲公英,那天上的風箏就是春天的象徵;我用我的眼睛去觀察了太陽,早已比寒冬帶給人的温暖翻了好幾番,這就是春天的標誌;我用我的眼睛去觀察了小草,雖然他很不起眼,但是他由枯黃變綠的過程代表了春意盎然;我用我的眼睛去觀察了大樹,它在聳立挺拔中體現了春天生機勃勃。人的眼睛是雪亮的,我又用它觀察、接近了大自然。

小學生觀察日記 篇8

今天我拿一個小碟子放上一點水,種下了三顆大蒜,它們象三個剛出生的三胞胎,白嫩嫩的,肩靠着肩,可愛極了。我希望它們快點長大,抽出嫩綠的芽,給我們家增添一點綠色,一點生機。

10月16日

一大早,我剛起牀就跑去看大蒜,只見它比原來膨脹了不少,下面還有一排整齊的根。我看了連忙跑去爺爺説:“爺爺,大蒜長出根了。”爺爺看了搖搖頭説:“這是已經乾枯了的老根,明天可能會長出新根。”我恍然大悟。心想:只怪我昨天種大蒜時沒仔細觀察,出了一個洋相,不過這次我一定能學到很多新知識。

10月17日 當我看到大蒜時,手舞足蹈地歡呼道:“我的大蒜長新根了!”只見它的新根像一排整齊的軟刺,只不過被染上了雪白的顏料,可愛極了。我相信它一定會在我的照料下茁壯成長!

10月18日

今天,我的大蒜的根又長長了,它像一根根短鬍鬚。大蒜的頂部還抽出了芽,它短短的,淡黃色帶一點點綠色,它給我帶來了希望,

10月20日

大蒜已經長出了很多的根,有的剛伸出個小腦袋,有的已經長出彎彎的根了。大蒜的頂端已經抽出了一點嫩綠的芽。

10月22日

大蒜的芽已經長出兩片細長的葉子了,顏色也由嫩綠變成翠綠的了,看着我的大蒜一天天長大,我的心裏很高興。

10月24日

大蒜又長高了,它長出了將近3釐米長的葉片了,看來今天我不能把它帶到學校去了,我囑咐媽媽替我照顧它。

10月29日

今天一回到家,就跑去看我的大蒜,哇!五天沒看到長這麼長了,它已經長出四、五片像玉帶面似的葉片了,我拿出尺量了一下它的高度:20釐米。不過,因為就用清水養的,沒什麼養分,所以長得很瘦。

小學生觀察日記 篇9

記得去年冬天,爸爸從花市裏買回來了一盆植物,它的樣子像個大蒜,上面抽出幾根青葱似的葉子,爸爸説這是水仙。

首先,我仔細端詳了它一番,它與一般的植物不同,它存活不需要泥土,一盆清水加上一把雨花石就能養活水仙花。

水仙花的底部比我的拳頭大一點,一層褐色的皮裹着潔白的肚子;裏面可全都是養分。“蒜頭”下面長着密密麻麻的白色根鬚,像老爺爺的白鬍須。“蒜頭”頂部分開五大個枝條,它們均勻地生長,枝條中間長出一枝筷子大小的莖。

為了養好它,我去網上查找養水仙花的方法。天晴時我把它端出去曬太陽,每隔兩三天就給它換一盆清水。

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終於盼到了花期。在它的幾根葉子中間,我發現了兩粒豌豆似的花苞,我更加精心地照料它。

一天下午我驚喜的發現,那兩個花苞開花了。白色的花瓣,黃色的花蕊。湊上前去聞一聞,還有一股清香味。我看着眼前這水仙花,彷彿是從水中站立起來的仙女,冰清玉潔,一塵不染。怪不得水仙花有凌波仙子的美稱!

水仙花觀察日記小學生3

我家有一盆水仙花,剛種下時像個大蒜頭。我每天都要澆一次水,過了幾天,它的根部長出了葉子,葉子越長越高。一天,我去看水仙,不知什麼時候水仙葉子中間長出了幾根圓圓的莖,莖上長着好多花骨朵。這些花骨朵好像馬上就要綻開似的,真好看。

第二天,我一放學,來不及放下書包,又去看水仙。剛走進屋裏,就遠遠聞到一陣清香。我走到花盆邊,啊,水仙花開了,多麼秀麗淡雅。它的花瓣潤如玉,白如絹,輕似紗,它的花蕊是淡黃色的。水仙花給人們帶來芳香。

我看着亭亭玉立的水仙花,我想到了我們的老師幾十年如一日,不辭辛勞,為我們獻出了一切,使我們成才了:有的成了科學家,有的當了老師,老師的辛勤勞動開出了比水仙更美的花朵,結出了豐碩的果實。

我愛我的水仙花,我更愛我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