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必備】認識自己作文三篇

欄目: 三年級下冊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96W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認識自己作文3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必備】認識自己作文三篇

認識自己作文 篇1

我是一位美麗的小女生。

我的頭髮烏黑烏黑的,還有着很長的辮子。有一次,我的頭髮有點髒了,我自己帶着錢包走到了理髮店去洗頭,理髮店的阿姨帶着我到洗髮池裏準備洗髮了。阿姨把我頭髮淋濕抹上洗髮液,搓了搓頭髮,抓了抓頭皮,最後把頭髮沖洗乾淨了。我自己拿了條毛巾,把頭髮擦乾。接下來,阿姨要給我剪頭髮了,我突然感覺到什麼東西差點把我頭皮剪下來,立刻尖叫了一聲,阿姨忙説:“對不起。”我説:“沒關係。”

我的眉毛彎彎的,像一條小船,很濃很濃,而且還會動呢!我生氣的時候,眉毛會微微地往下;我高興的時候,眉毛會微微地往上。

我的眼睛很調皮,它有時哭,有時笑。正在上課的時候,我使勁地想睜開,又收回去,就是睜不開。我的眼睛有時大,有時小,真是討厭。但是,我的眼睫毛很長,這是我最大的優點。

我的鼻子是天地之間最漂亮的,它又不淌鼻涕,又沒有鼻屎,是世界上最乾淨的鼻子。

我的嘴巴是一隻大饞貓,一看到東西就想吃。睡覺的時候還會淌口水,這是最討厭最討厭的。這個嘴巴總是喜歡吃一道菜,那就是紅燒肉!有時候呀,我的嘴巴就是管不住,一直説着話,真是的。

我的牙齒有點白,又有點黃。我嚼每一個菜,這牙齒就會咚咚響,感覺它像敲門似的。可有一天,我正在和媽媽説話,媽媽説:“你的嘴巴有口臭呀,快去刷牙!”我只好跑到衞生間刷牙去了。

我這才知道我的臉長的是什麼樣子。我對我的臉很滿意。

認識自己作文 篇2

離自己越近的東西,往往看得越不真切。自己,這個看似簡單的名詞,卻常會因其幾乎為零的距離而讓我們手足無措。“我是誰?”這個看上去簡單得讓人發笑的問話,也成為困擾了人類千百年的課題。

是的,這的確難以回答。

古希臘的特爾斐神殿刻着一句銘文:“人啊,認識你自己!”——以神的口吻,意在讓人看清自己的渺小,但不知何時起,這句話竟成了人類對自己的告誡。於是,在黑暗時代,不甘於神權束縛的人們第一次覺醒,第一次審視自己,瞭解自己,文明的種子得以萌芽,從而催生出新的藝術、科學和哲學。人類開始學會為自己唱讚歌,不再膜拜於神的腳下。而此時,阿波羅的廟宇早已是廢墟一片,曾名揚當時的神諭被掩埋在瓦礫下,只剩一句“認識你自己”,被廣為傳頌,在遙遠的歷史中迴響。

認識自己,是人類亙古不變的主題。但是,認識自己,又豈能止於“認識”二字呢?

就好像鳥兒生來就知道自己該在天空中飛翔一樣,當你對自己有了一個全面的認識,你就看清了自己腳下的路。即使是天才也要在認識自我的基礎上更加充實自己。肖邦深明此理,他認為“要發展天才,必須長時間地學習和高度緊張地工作”。一個缺乏自我認識的人就只會裹足不前,放棄了往正確的方向去拼搏,去爭取的機會。而那些可稱得上偉人的人心中總有一高懸明鏡,常擦久明。

人類總是不斷認識自己,所以人類社會在不斷髮展,而後又需要新的定位和剖析。也正是因此,人類對於“我是誰”這個問題,總不能給出完美的固定答案。不過無論何時,你都大可拍着胸脯説:“我是芸芸眾生之一,卻也是所有人類的總和;我不能永恆,卻也能以自己的方式,擔負着幾千年的歷史,並將它一直傳承。”

認識自己作文 篇3

一個人最難做到的就是準確的認識自己——認識自己的長處,認識自己的短處。我們常常對別人評頭品足,説長道短,但是很少靜靜的坐下來,仔細的深入的審查自己。所以,我們看別人或許看的很準,有準確的知人之智,但卻難得有自知之明。二千多年前孔子和他的弟子們之間的一場對話就生動充分體現了這一微妙的規律。

一開始,老師向學生提出了一個問題:“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面對這一問題,四個弟子的表現各不相同:

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子路率直、天真,不善於隱瞞自己的觀點,過分看重自己的才華,而忘記實際操作和理想之間的距離實際上很遠很遠。理想可能很美好很美好,但是要實現理想,還要一段很長很長的路要走。所以“夫子哂之”。

看到夫子這種微妙的情感變化,冉有就表現得非常乖巧,他馬上謙恭的回答:“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

夫子對此回答顯然不滿意,他未置可否,就把臉轉向一旁的公西華:“赤,爾何如?”

侍坐一旁的公西華肯定注意到了,他的回答更加小心翼翼:“非曰能之,願學焉。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願為小相焉。”公西華的小心謹慎,使對他抱有很大希望的老師再次陷入深深的失望。他只能把希望寄託在曾皙身上:“點,爾何如?”

曾皙率性而為,他正在那裏奏瑟,聽到老師的詢問,他“舍瑟而作”,同時自信的`答道:“異乎三子者之撰。”正是他的這種自信,以及洋洋灑灑的態度,老師竟然非常的欣賞,長歎一聲説:“吾與點也。”

在此,雖是一次簡單的對話,但是老師的神態個性,學生的精神風貌,十分鮮明生動的展現在讀者面前。由此可以看出,作為大教育家,孔子對學生的教育是細微周到的。這一“哂”一“歎”,對比竟是如此的鮮明,不由的讓人產生了深深的疑問:孔子除了教給學生怎樣樹立遠大的理想之外,恐怕還有更為高深的學問在裏面——人要正確的認識自己!給自己一個正確的定位。請看:

曾皙問:“夫子何哂由也?”

曰:“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唯求則非邦也與?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則非邦也與?宗廟會同,非諸侯而何?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

這一段話很明顯的意思就是,子路在談話的過程中,缺乏應有的謙虛,對自己估計過高,誇大了自己的實際能力。老師對此實際上是很不滿的。對於冉有和公西華,老師的觀點也已經很明白了,那就是一個人要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否則,就不能發揮自己的專長,就像公西華一樣,本可以做大事,卻因對自己不瞭解,沒有遠大的理想和抱負,表現的很小器,使老師很失望。由此,我們不妨這樣理解:或許是這兩個學生,一個個性張揚內斂不足,狂妄自大,這是作為一個政治家最不應該有的毛病,老師用善意的一哂,告誡他,使他不至在以後的生活中走上盲目片面的錯誤;而另一個內斂有餘,自信不足,所以老師借回答曾皙的話,婉轉的表達了對學生的肯定,同時講明瞭人要自信的道理,激勵學生勇敢地朝理想進發。

短短一篇文章,敍事生動,人物形象十分鮮明。可以設想,當老師和一羣學生坐在一起,暢所欲言的時候,老師用他潛移默化的教育手法,教育影響着學生,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而學生,也能隨時隨地的從老師那裏吸取營養,發展壯大自己。這千年以前的教育策略,今天依然散發着真實的生活氣息,讓人從那字裏行間看到了一個偉大教育家的風采,我們不能不對這個偉大的教育家投去我們敬佩的一票。而他教給我們正確認識自己的理念,依然讓今天的我們受用無窮。

正確的認識自己,給自己一個準確的定位,既是實現自己理想的一條途徑,也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唯一航向。我們往往因為不能正確的認識自己,有的人狂妄自大,目無師長親友,最後獨自品嚐由此帶來的苦果;有的人謙卑低下,妄自菲薄,把自己推向人生的邊緣;而有的人,因為能正確的認識自己,他能很快找到自己的位置,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所以,這一篇文章的學習,不僅僅是看到一場辯論,一場優秀的教育圖景,更重要的是學到了以前不曾有的認識,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使自己能堅定不移地走下去。

認識自己,給自己一個正確的定位,讓我們的人生煥發異彩!

Tags: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