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描寫家鄉的新變化的作文400字

欄目: 三年級下冊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8W

你有多久沒有回到家鄉去看看家鄉的變化了?下面yuwenmi為大家整理了家鄉的新變化作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描寫家鄉的新變化的作文400字

家鄉的變化400字

六年前,我被爸爸、媽媽帶到他們打工的地方——廣州去上學,平時他們都很忙,都沒有時間帶我回家鄉,今年春節的時候,媽媽放假了帶着我回來過春節。一説要回家了,我真有點迫不及待。

我和媽媽坐了很長時間的車,終於到家了。下了車,首先映入我眼簾的就是我和小夥伴們六年前栽的那棵樹,瞧瞧,都長成參天大樹了,枝葉很茂密,也很翠綠。那時,我和小夥伴在門前玩耍,玩了一會兒,我們都覺得無聊,小夥伴提議:“不如我們在門前種一棵樹吧!”我的頭點得像個小雞啄米一樣。説幹就幹,我們拿來一個小鏟子,在地上挖了個坑,把小樹苗放進去,嘿!不大不小剛剛好,把土蓋上,給小樹澆點兒水,小樹樂得直搖頭。

第二天,我來到了昔日我和夥伴們玩耍的小樹林,看見眼前熟悉的一切,我想到了以前和夥伴們在這裏燒野米飯的情景。我們先找來小鐵鏟,挖了個坑,又找來幾塊磚頭,放在裏面,把準備好的大鍋放在上面,拿點枯枝敗葉當柴火,最後放上豆子,火腿腸,竹筍和肉,再把淘洗好的米飯放進去,點上火,就可以了。過了一會兒,打開鍋蓋,一陣清香味撲鼻而來,同學們聞到這味道馬上被吸引來了,都搶着要,不一會兒,野米飯就被分光了。看到夥伴們狼吞虎嚥的樣子,我在心裏樂開了花。

我又去了我的母校,聽別人説,我的母校變化很大。一想到馬上就要見到母校,我的心跳得更快了,步伐也加快了許多。離母校還有一步之遙的時候,我不禁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第一眼就看見了校園內水泥路兩旁的綠化帶,一棵棵小樹被辛勤的園丁修剪成了蘑菇形狀的了,又似一把把綠絨大傘是那麼引人注目。放眼望去,是寬闊、美麗的操場,操場是紅綠相間的,操場內設有籃球場、羽毛球場和跑道。昔日的那個狹小的操場已不存在,母校的變化真大啊!

唉!時間過的真快,我好想留住這一刻,好想在這裏多呆一會兒!

家鄉的變化400字

我的家鄉是玉林,是一座不大不小的城市,但是這幾年,我的家鄉有翻天覆地的變化。

南流江原來是一條又髒又臭的大水溝,江水裏面全是垃圾,可近幾年經過改造,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江水處理後變得清澈碧綠,魚也有很多,吸引了許多的釣魚高手來這裏釣魚。在南流江的雲香橋右邊建了個宏偉的雲天文化城。雲天文化城的結構有點像拉薩的布達拉宮:紅色的瓦,灰白色的牆。遠遠望去,十分壯觀。與雲天文化城一江之隔的是體育館,形狀像一個巨大的蘑菇。體育館十分現代化,可以舉辦各種比賽,據説,體育館十分牢固。

在過去的主要路段都是十分窄小凹凸不平的,很容易堵車,兩旁的路燈有些都壞了,而現在的主要路段都加寬了,塗上了柏油,兩旁的路燈都換成新的了,讓人看起來覺得非常漂亮

在我們家住的那棟樓的右邊有一塊範圍比較大的雜草,那些雜草都長得高高大大的,有許多的螞蚱,還有蛇。有一次,我從那裏走過,就見到了一條蛇,就嚇得跑回了家,而現在那塊雜草沒了,鋪上了綠油油的草坪。

我的家鄉玉林越來越美了!

家鄉的變化400字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間,幾年過去了,我的家鄉南安市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第一個變化是在吃的方面。爸爸説他們小時候沒有經常大魚大肉的。媽媽也説他們小時候餐餐都只吃青菜,只有在過年過節時才能吃到肉。現在我們生活好了,餐餐大魚大肉的,而我們小孩子有的還挑食,真是太不應該了。

第二個變化是在穿的方面。爸爸媽媽説他們以前小時候衣服、鞋子都是大的先穿,穿到不能穿了才讓小的穿。得等到過新年時才能穿到新衣服。不像我們現在,一天一件漂亮的衣服。一聽到這兒,我不禁慚愧起來:原來我想要一雙鞋子,如果媽媽不讓我買,我就會和媽媽慪氣,我真是太不乖了。

第三個變化是在住的方面。以前爸爸媽媽是住在瓦房裏的,椅子也不見多一張,更別説傢俱了,現在呢?家家户户都建起了高樓大廈,傢俱、家電樣樣齊全,裝飾得漂漂亮亮的。

第四個變化是在文化方面。爸爸媽媽説,以前他們上學的時候,放學回來還要幫家裏幹家務活,有的孩子還不能上學呢!不像現在,有九年義務教育,不用交學費,每個孩子都能上學。

第五個變化是在道路方面。以前家鄉的道路都是羊腸小道,而現在呢?變成了寬闊的水泥路,交通也方便了,大家也富裕了。吃的、穿的各方面都變好起來了。

從這些方面可以看出我們家鄉的變化真大啊!不過,我要繼續努力讀書,把家鄉建設得更加美好!

家鄉的變化400字

原來,我只知道走建湖橋回家,因為我最熟悉那裏。可現在不一樣了,媽媽帶我去大橋向北的那座剛建的大橋――新世紀大橋。

我慢步來到新世紀大橋上,站在上面欣賞橋下的景色真是美麗極了。那一葉扁舟在我的視野中飄蕩,迎面的涼風吹在臉上,涼嗖嗖的,開心極了。我舉目四望,橋的正中央的招牌映入我的眼簾,那上面的字金光閃耀,在陽光的照射下,更是錦上添花。在撐起金字招牌的擠柱上嵌滿了電燈,把大橋裝點的如詩如畫般病美麗。到了晚上,萬燈齊明,那是最宏偉的一幕。

我雖然不知道這裏原來是什麼樣子,但我猜想或許是一條彎彎曲曲崎嶇的小路。假如我以前經常注意這裏的話,我就不會像今天這樣猜測了。可惜,歲月像流水一樣悄悄地溜走了。不過,我現在知道這裏建起了一座美麗而雄偉的大橋。

在這裏建成了大橋,方便了交通,更為這裏的兩岸人民帶來了方便。我們不僅要把橋樑架接在這裏,我們也要把橋樑架接在創建與國外交流的思想上,我們還要做架接橋樑的工程師。

家鄉的變化400字

哇!家鄉的變化可真大呀!自從我從外地回到家鄉,家鄉的變化就讓我目瞪口呆:坑窪不平的小路變成了平坦大道;一望無際的田野上有金黃的稻穗,還有綠油油的蔬菜。

經過彎彎曲曲的下河時,我看到一羣紅嘴白毛的鵝在河裏自由地遊弋,詩人洛賓王描寫的畫面撲面而來,不禁脱口而出:“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我一面大聲地朗誦,一面向白鵝們連連揮手。

家鄉的山坡上,以前光禿禿的到處都是一片生機勃勃、鬱鬱葱葱的景象。我想:大山們能有今天,林業部門和有關單位肯定下了不少的心血吧。

家鄉的變化真的讓我十分意外。

以前,人們用水要到很遠的地方去挑,現在,家家都裝上了自來水管,用水不成問題了,水管裏的水嘩嘩地流着,可以直接飲用——天然的礦泉水哦!房子的變化也真大,我離家時鄉親們的照明工具還是煤油燈,不但照明範圍小,燈的油煙也濃,更不安全,因為人們住的大多是茅草蓋的房子,就是木房,也多是殘缺不全,及易引起火災。現在,一幢幢磚房矗立在樹木掩映中,真讓人有一種“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家裏的小矮凳換成了沙發,黑白電視換成了彩色電視,人一躺上去就嘎嘎作響的木板牀也換成了席夢思牀…

現在人們去哪兒都很方便了,因為有了班車,而且每天幾趟。想知道遠方的親友過得怎麼樣嗎?打個電話就解決了,而且用的還是手機!最方便的是碾米。以前碾米要翻山越嶺,人挑馬馱,來回一趟累得腰痠背痛,好久才緩過勁來。現在,家家户户都有了打米機,,足不出户就可以把稻穀變成白花花的大米。

最讓我高興的是學校管理得井井有條,不象以前那麼亂了,打架的少了,罵人的少了,亂丟垃圾的人也少了…

啊!家鄉的變化真大呀!我期盼着更美好的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