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六單元作文:心中的詩歌

欄目: 六年級上冊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3.23W

  導語: 我國是一個詩歌的國度,從遠古到近代詩歌不知其幾千萬萬,作為小學生的我們更應該好好讀詩、背詩,更願我們以後也能夠寫詩。下面是YJBYS作文網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作文,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六單元作文:心中的詩歌

心中的詩歌(1)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朋友,我也有一個朋友,這個朋友可是個跨越千古的“朋友”。讓我為你介紹一下吧!

我的朋友名叫詩歌,他有無窮無盡的知識,也有許許多多的類型。有思鄉的;有抒情的;送別的;還有詠物的……説也説不完。

它帶給我許許多多不同的感受。每當讀到“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時候,我的眼前總會浮現出詩人對故鄉的思念之情,一看到明月,就想起了故鄉。每當讀到“碧玉粧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的時候,我的腦海裏彷彿出現了一棵柳樹,好想是用碧玉做成的,萬千柳條像絲帶一樣低垂着。每每讀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我都會聯想到:送別老朋友,心中是多麼的不捨和留戀啊,詩人與朋友的情誼深厚,不忍分離。

每一句詩所表達的意境也是不一樣的。如:富有愛國情懷的詩,表達了詩人對祖國的熱愛。描寫事物的詩,表達了詩人對一件事物的喜愛和讚美之情。送別的詩,表達了作者對往日朋友的留戀和不捨的情感。思鄉的詩,表達了作者對遠離了已久的故鄉的思念之情。

讀每一句詩時的情感和語氣都不同。這源自於詩人想抒發的感情不同。我們在讀的時候,一定要用心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情感,跟詩人的心相繫。

詩帶給我不同的體會,是因為詩的體裁不同,有的詩豪情萬丈;有的詩激情洋溢;有的詩依依不捨……

所有的一切都是我這位神奇的“朋友”製造出來的,他不僅跨越了千古,更在我們的心裏建起了一座與古代相聯繫的橋樑。而詩則是這座橋樑的締造者!

心中的詩歌(2)

今天想起了我最喜歡的詩,來自汪國真的詩《熱愛生命》,讓我覺得有必要寫下來。還記得汪國真,我最喜歡的詩人,作家,剛剛接觸他是我高一的時候,再電視上看他有關的新聞。很多學生在上課傳抄他的一首詩《熱愛生命》,也讓我感到很好奇,究竟是怎樣的詩,讓學生寧願走神抄詩,而我不久後機緣下買下了他的一本詩集,裏面就有這一首詩,讀後不禁讚歎!還記得汪國真他曾經把這首詩先後寄到一家最權威的文學刊物和一家很有影響的省一級詩歌刊物,都遭到退稿的待遇。但他沒有放棄,懷着不平的心寄給了一家青年刊物《追求》最終發表了,而且很快就被1988年第10期《讀者文摘》作為卷首語刊載,同期《青年文摘》也以顯著位置轉載了這首詩,兩個月後又被中央電視台搬上屏幕。如今甚至也已成了外文。

一個人,理當熱愛生命,儘管前方滿布荊棘;一個人,理當充滿希望,儘管連遭失敗挫折。汪國真的不放棄,更加以身詮釋了這首詩的意義。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機會,來到這個世界上;更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機會踏上峯頂,一生平步青雲。但不管怎樣,只要還有明天,我們就不應低下頭,只要還有一口氣,我們就應邁步前方!《熱愛生命》這首詩,永遠是我的最愛之作。

還記得,我高中迷上了汪國真的詩,時不時在作文上引用上他的詩歌,記敍文,議論文,散文,通通都有,也不記得拿了多少次作文不及格,但我也堅持了下來,而且越寫越好,作文分數都提了上去,以高考的分數來看,我作文應該有50多分的。所以説,命運不管怎樣,都無法將我們那滿腔熱血潑滅,也讓我學會了生活就應該樂觀對待,也許這就是我們什麼總喜歡笑的原因吧!瀟瀟灑灑的面對生活,自自信信的笑對人生,還有什麼幹不了的嗎?

心中的詩歌(3)

牙牙學語的時候媽媽就教我背古詩,十幾年過去了,因為濃厚的興趣,我對於詩歌的情感是日益深厚,不敢説精通,但至少是略懂的'。沒有詩人的才思泉湧,但至少也擁有和他們一樣的情懷。

每當在學習詩歌時,那詩人用那為數不多的字創造出的意境總讓我遐想不已,在冥冥之中與詩人同喜、同憂、同悲。並且迸發着一種從心底發出的創作慾望。所以從那時起,我已經明白,詩歌在我心中已經佔據了一席之地。

並且,隨着知識的增長,我也不在知識在古詩方面涉獵了,學習詩歌的勢頭也逐漸走向現代詩,體驗現代詩的深奧與美妙。

看“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在昔日的康橋上享受優美的旋律;“明月裝飾了別人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我的夢中還殘留着“你”這優美的《斷章》;“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有,大陸在那頭。”你用三言兩語寫出了全國人民的期望。

詩歌就這樣在我的心中成長着,不斷茁壯,陪伴我成長的每一步,在我的心裏根深蒂固……我心中的詩歌啊,請你一定要繼續相伴,給我更多的感動!

心中的詩歌(4)

從小到大,我讀過許多詩,有李白的《靜夜思》、《贈汪倫》、《望廬山瀑布》,有杜甫的《絕句 》、《春夜喜雨》,還有杜牧的《山行》……這些詩中,我最喜歡的一首詩是《遊子吟》。

還記得,剛開始我只會背誦這首詩,對它的意思並不太理解。後來,通過一件事,我對這首詩有了新的認識。

一天下午放學,老天爺忽然下起了大雨。我和姐姐都沒有帶雨具,只好在學校門口等媽媽來接我們。等了好久,一個熟悉的身影出現在我們面前了。是媽媽!媽媽穿着雨衣來接我們了。媽媽一到我們身邊,就讓我蹲在前面,姐姐坐在後面。我們就這樣準備回家了。可是,雨下得太大,才一眨眼的功夫,姐姐就説:“不好了,我的衣服都淋濕了。”

媽媽一聽,立馬停下來,説:“小峯,你下來,也去坐到後面吧。”

“那不是太擠了嗎?”

“擠就擠會吧,我把雨衣給你倆,你倆就不淋雨了。”

我和姐姐一聽,異口同聲地説: “不行,這樣的話,您全身就都濕了。”

“別説了,快點坐到後面去。”

説着,把雨衣一脱,蓋到我倆身上,就趕緊騎車走。

雨越下越大,媽媽的頭髮,臉上,身上都被雨水淋透了。

到家後,我和姐姐趕緊接盆熱水,讓媽媽洗洗,換換衣服。媽媽卻非要我倆先洗。

聽着媽媽的話,望着“落湯雞”似的媽媽,我的眼眶不由得紅了起來,淚水也在打着轉。這時,我想起了“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媽媽對我們的愛,我們真得是怎麼也報答不完的。

這就是我最喜歡的一首詩到,詩裏不僅充滿着媽媽對我們的愛,而且還充滿着我們對媽媽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