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實用】真情感受作文三篇

欄目: 高中第一冊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3.09W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真情感受作文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真情感受作文三篇

真情感受作文 篇1

生活中,人與人之間應該相互關心、幫助,俗話説:“送人玫瑰,手有餘香。”在把關愛送給別人的同時,自己也會有一份收穫,而那高貴品質也會深深地留在人們心中。

在我上二年級時,曾發生過這樣一件事情:一天下午,天上忽然烏雲密佈,發出瞭如同老人般沉悶沙啞的雷聲,白色的閃電飛速而下,如同一輛輛車在飛馳。一會兒,天上的雨點竭然而下,一個個雨點象調皮的娃娃,到處亂蹦亂跳,歡唱着一首首悠揚的樂曲。凜冽的寒風拍擊着城市,發出一聲聲尖恐的叫聲。

我獨自在幽靜的走廊上漫步,靜靜地聽着窗外的雨聲。忽然,一聲尖叫傳來,一支鋒利的鉛筆倒插在我的腳上。我頓時臉色慘白,呆呆地望着腳上的鉛筆,斷斷續續的聲音從我嘴中發出:“快……快來人哪!我……我的腳……”我恐慌地想,鉛筆可是有毒的,萬一……萬一我的的腳被感染了……我緊閉嘴脣,雙眉緊縮,臉色煞白,不敢繼續往下想。這時,走廊上載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老師來了!只見老師臉上正經又嚴肅,眼中似有光,似無光,憂慮卻在眼中顯而易見。老師那温柔的聲音在我耳邊響起:“李昱杭,堅持一會兒,馬上就好了”。老師邊説邊將我輕輕抱起,急速向校外走去。我似乎找到了救星,心裏頓時平靜了許多。老師用她那厚大的外衣將我裹緊,自己卻只穿着單薄的襯衣。老師在雨中狂奔,風雨不停地吹擊着她,悶雷也似乎在向老師挑戰,一次又一次發起進攻,老師卻全不畏懼……站在雨中的老師早已凍的瑟瑟發抖,雙手禁不住的顫抖,此時,我又覺得老天似乎被老師感動了,從而流下了他那珍貴的眼淚。終於等到了一輛出租車,老師對我微微一笑,將我送入車內。

老師及時把我送到醫院,拔掉了腳上的鉛筆,並仔細地做了檢查,確定無事後,又把我送上回家的汽車。我坐在車上,看着老師的身影不斷遠去,親切和温暖在心中升起……此時我想:老師不僅只有一個名字,她還有另一個名字,那就是——關愛!

真情感受作文 篇2

提起關愛,讓我想起了一個故事:一位老奶奶生病去醫院輸液。年輕的小護士為她紮了兩針也沒有扎進血管裏,眼見針眼泛起了青包。疼痛之時她正想抱怨幾句,卻抬頭看到了小護士額頭上佈滿了密密的汗珠,那一刻她突然想到了她的女兒,於是阿姨安慰小護士説:“不要緊,再來一次!”第三針果然成功了。小護士終於歎了口氣,她連聲説:“阿姨,對不起。我真的感謝您讓我紮了三針。我是來實習的,這是我第一次給病人扎針,太緊張了,要不是您的鼓勵,我真不敢給您紮了。”阿姨告訴小護士,阿姨也有一個和她差不多大的女兒,正在醫科大學讀書,她也將有她的第一個患者,她希望女兒第一次扎針也能得到患者的寬容和鼓勵。

我在9歲時也遇到過一次這樣的`事: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我沒事幹,別推着自行車下樓,準備去騎一會兒自行車。我從一個下坡騎下來,暖暖的陽光照着我,清涼的微風輕輕地吹着我,我舒服地沒看見在我前方有一堆石頭,當我發現時已來不及轉彎了,自行車一下子被撞翻在地,我從石頭上飛過去,四腳朝天地被摔在地上,自行車的後輪還在飛快的旋轉,還好是背部着地。這時,一個揹着書包上課的姐姐,跑過來,慢慢地把我扶起來,問我:“怎麼樣,沒事吧,疼不疼。”“沒事,有點疼,過一會兒就好了。”“你小心一點,別騎自行車的時候走神,多危險呀。”我點點頭,忍住疼痛導致即將流出的眼淚。她幫我把自行車扶起來,説:“下次小心點,再見。“我説了一聲:謝謝。她的一邊走一邊轉頭向我揮手。

如果我們在生活中多點將心比心的感悟,就會對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對孩子懷有一份憐愛,會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和理解,少一些計較和猜疑。是啊!獻出你的一份關愛,讓我們共同手拉手走向美好的明天,我相信,在愛心的世界裏,有你、有我、有她。

真情感受作文 篇3

寒假終於來了,春節快要到了。一天早上,爸爸要去農村走訪慰問貧困户。從小在城裏長大的我,想看看鄉下是什麼樣子、結識幾位小朋友。我的想法得到了爸爸的贊同,我匆忙收拾了幾件學習用品,跟着爸爸往鄉下走。

我們坐的汽車在寬闊的馬路上奔馳着,大約過了半個多小時,駛入了一條山路。這條路雖然用水泥鋪過,卻是坡陡路窄、蜿蜒崎嶇。車子走在上面,一會像離弦的箭,一會又像笨重的牛車那樣慢,最後終於在半山腰一個小山村旁停了下來。一下車,一位農民伯伯迎了上來,領着爸爸和我走進了一户人家。進到屋裏,一個比我大幾歲的小女孩正在收拾屋子。我仔細打量着屋子,房間很小,而且很暗,擺設也特別簡陋,一張牀上擺滿了雜亂的衣物,牀頭的桌子上放着一台破舊的黑白電視機,黑乎乎的牆上貼滿了獎狀。聽農民伯伯説,小女孩的父母在很遠的南方打工,每年只回家過年待幾天,現在家裏只有她和弟弟兩個人,姐姐上六年級,弟弟上二年級,平時吃飯由親戚幫着照顧,上學、洗衣、睡覺則全靠他們自己;兄妹倆生活雖然很艱苦,但特別懂事,都是學校的三好學生。爸爸把帶的錢和東西送給了姐弟倆,然後介紹我和她們認識,我便把帶來的鋼筆、本子遞到了弟弟的手裏,並問了他很多學習、生活方面的情況。開始他還比較羞怯,我問什麼他答什麼,後來慢慢熟悉了,他也打開了話匣子……時間過得真快,很快就到中午了,爸爸還要回單位有事,該和他們説再見了。我告訴她們,缺什麼學習用品可以寫信或打電話。姐弟倆高興地點了點頭,眼淚在眼睛裏打轉。

回家的路上,我思緒萬千。這些留守兒童生活那麼艱苦,卻那麼懂事,自立自強,勤奮好學。我們這些生活在城裏的孩子,要什麼有什麼,卻不知好好珍惜,有時貪玩、淘氣。一種慚愧之情湧上我的心頭,與剛才認識的兩位小夥伴相比,我們是多麼“幸福”啊!我們應該向他們學習,並幫助他們,共同進步。走訪留守兒童家庭,使我深刻地理解了義教的意義,山裏不少孩子家裏窮,很少到城裏去,不可能像我們一樣瞭解很多課外知識,而義教正是給了他們一個機會。希望通過這些活動,可以幫助他們多瞭解外面的世界。在成長的道路上,不應該讓一個留守兒童掉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