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實用的《春節感受》作文錦集八篇

欄目: 高中第一冊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6.23K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春節感受》作文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的《春節感受》作文錦集八篇

《春節感受》作文 篇1

一年一度的新春佳節又要來到了,想必每個小孩都很急切地盼望着過春節,都有一些讓自己喜歡的事情吧!例如:收到長輩給的壓歲錢,四處逛街買新衣服,去親戚家串門拜年,去旅遊等等,而我最喜歡的事情就是放鞭炮跟煙花了。

每到過年,我都會纏着爸爸帶我去放鞭炮,現在城裏都不能放鞭炮了,所以爸爸只好帶着我到郊外去放鞭炮。

每次我們都會買很多不同種類的鞭炮跟煙花。

我們把鞭炮插在土裏,用香點燃引線,我雙手緊緊地捂住耳朵,躲在大人身後,探出半個腦袋,看着嗞嗞燃燒的引線,心裏想:我到底是把手放開,跳到前面做出一副勇敢的樣子,還是就像現在這樣害怕的樣子呢?我還在猶豫中,鞭炮已經“嘭”的一聲爆炸了,頓時紙屑四散,塵土飛揚,空氣中瀰漫着一股硝煙的味道……我也高興得大叫起來!

當然,最壯觀的還是晚上放的煙花。有的煙花放上天像一朵盛開的菊花,有的煙花放上天先是一個小圓圈,接着像水波一樣一圈一圈地放大,而且每一個圓圈的顏色都不一樣呢!有的煙花放上天就像噴泉一樣“譁”地散落下來……各種五顏六色的煙花交織在一起,此起彼伏,五光十色,把夜空粧扮得如同燈火輝煌的宮殿一樣,十分美麗……

看着滿天的煙花,聽着四處噼裏啪啦的鞭炮聲,熱熱鬧鬧的新年又來到了!

《春節感受》作文 篇2

春節剛過,滿眼還可見火紅的燈籠和散落地上的炮竹殘片,四下裏彷彿還殘存着年的味道。可內心卻不由地浮生這樣的感歎:“過年,不過如此嘛。”

年關已逝,然而內心並未有太多的留戀。對於過年,早已少了太多的欣喜和樂趣。看着電視裏熱鬧的春晚,望着天空中五彩繽紛的禮花,我怎麼也找不回過年的感覺。年的味道,就這樣不知不覺地變淡……

不曉得從何時開始,習慣的放下了對年的等待與期盼。不喜歡街上擠滿置辦年貨的人,不喜歡看每個人臉上急忙而又開心的表情。不懂得自己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不喜歡,只是有時會這樣想:難道過年已成為了滲入人們骨子當中的習慣,難道沒有了過年,就等於沒有了生活嗎?可不管怎樣,年的味道真的在我心中漸漸散去,可我,卻怎麼也不想去追。

如今過年,儘管多了各式各樣的選擇,儘管少了這樣那樣的忙碌,但也丟掉了原汁原味的年味兒。很多人喜歡走出家門,在富麗堂皇的酒店中吃上一頓年夜飯。更有甚者,在吵鬧的KTV中唱通宵以示對節日的慶祝。在各種新奇的想法中,年似乎不再是我們舉杯歡慶的中國節,反倒是張顯時尚的好日子。還有很多的年輕人,把外國的節日過得有滋有味,對於春節卻是意趣冷淡。如此過年,年的味道還怎能韻味十足。想到這裏,我突然覺得,不是年疏遠了我們,而是我們有意無意地離它遠去。

《春節感受》作文 篇3

在我們小孩子的眼裏,春節意味着放假、放鞭炮、拜年、接紅包,我就向大家講述我在春節中的快樂感受。

早晨,天剛剛矇矇亮,我被“噼裏啪啦”的鞭炮聲從睡夢中吵醒了,我迷迷糊糊的睜開眼睛一看,“哎呀,八點多了!”我急急忙忙起了牀,下樓一看,哇,每家每户都貼着紅紅的對聯,掛着紅紅的燈籠,到處都是喜氣洋洋的樣子,好看極了!

迎龍燈是春節的傳統習俗。人們迎着長長的龍燈,到家家户户家裏去給人們送平安、送祝福,我們一家人把家裏的裏裏外外打掃了一遍,做了次大掃除,然後穿上漂亮的新衣服,迎接新的一年。

晚上,我們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吃了一頓十分豐盛而美味的年夜飯,菜可多了,用紅燒肉、冬筍、四季豆、龍蝦、蘑菇、幹鍋球菜,好吃的應有盡有!

吃晚飯,我又接了許多的紅包,我想,裏面應該有很多的壓歲錢吧!接着,我們看了一年一度的春節聯歡晚會,可精彩了。各種各樣的節目都有,可是我才看了幾個節目就哈欠連天了,不一會兒就睡着了……

過了這個夜晚就是新的一年了,我會學習進步,更上一層樓!

《春節感受》作文 篇4

盼星星,盼月亮,終於把這一個歡快的節日給盼來了—春節。新年來了,往事如風一樣飛走了,迎接來了新一年的開始。

新的一年,新的氣象。走出家門,家家户户都張燈結綵;大街上,到處都喜氣洋洋,歡聲笑語。春天的氣息把花兒般的喜悦映在人們的臉上。

除夕晚上,外面的爆竹響了一掛又一掛,霹靂巴拉的響;家裏面,大家都談笑風生,熱鬧極了!

在這幾天裏:早上,人們一般都在看電視、玩電腦,只有少數人在寫作業。下午,很多人都在陳毅廣場玩,我也去了,我是去放風箏的。首先,我把風箏放在地上,風一吹來我就開始跑……可是,我試了很多次都沒有成功。陳毅廣場裏還有旋轉木馬、小火車、上下飛機、海盜船跟旋轉椅,我跟弟弟玩了很多,可好玩了。到了晚上,大家都出來放煙花,我跟妹妹也不例外。我們先玩了變色煙花,它的外表是紅跟綠交叉而成,點燃後,開始是紅色的,慢慢的就變成綠色的,可有趣了!我們還玩了很多煙花,其中,有一種叫“吉祥七彩雨”的煙花,點燃了,就會有許多“雨”飛上天。有一次,我把兩個“吉祥七彩雨”黏在一起點燃,飛的可高了!

看着滿天的煙花,聽着四處噼裏啪啦的鞭炮聲,這次的春節,真是熱鬧呀!

《春節感受》作文 篇5

隨着時代的進步,世界呈多極化發展,受經濟全球化的影響,各國的文化也隨之全球化。春節就是一個好的例子。

春節,即農曆新年,俗稱過年,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春節是我國的一項傳統節日也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節日,在春節裏,人們酬謝諸神過去的關照,並祈願在新的一年中能得到更多的福佑。春節還是閤家團圓、敦親祀祖的日子。

在春節裏,我們全家歡聚一堂。吃罷“團年飯”,長輩就給孩子們分發“壓歲錢”,作為還未成年的我也有幸收到了許多紅包,這些紅包裏裝的不僅是長輩們給我們的一些零花錢也是長輩們對我們新的一年的期望和祝福。吃過飯後,一家人便團坐“守歲”,看着春節聯歡晚會。如今,春節聯歡晚會已成為中國人必不可少的一道文化“盛宴”,每年全球都有超過十億人通過電視或者互聯網收看春晚。在享受好的節目的同時,我們嗑着瓜子,氣氛特別温馨融洽。元日子時交年時刻,辭舊歲、迎新年的活動達到高潮。外面鞭炮聲轟鳴,屋內夾雜着處處的説笑聲,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織成除夕歡快的樂章。我們相互傳發着新年短信,以示問候。元日後,就開始走親訪友,互送禮品,以慶新年。

那麼春節的由來是什麼呢?據記載,春節由虞舜興起。公元前20xx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帶領着部下人員,祭拜天地。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歲首。據説這就是農曆新年的由來,後來叫春節。春節過去也叫元旦。春節所在的這一月叫元月。

人們説,有海水的地方就有中華兒女,而有中華兒女的地方,就有春節。放眼中華大地,舉目五洲四海,每逢春節,禮花綻放,龍舞翻飛,歡聲笑語盪漾,春節熱鬧了中國,春節也正走向世界。春節不僅是中國人的春節,也是世界的`春節。

春節是集中展現傳統文化的節日。過春節,是對和平、友誼和親情的檢閲和激勵,是對未來美好生活的祝福和祈禱。春節文化是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化、東方文化,受人喜愛,深入人心。如今,春節不但深入中國人心,還深入了外國人心。重家庭、重親情,中國人、外國人都一樣。在一些有中國人的國家和地區,外國人也同中國人一起過春節。除了原來的幾千萬華僑華人和留學人員,今天還有更多的中國人在走出國門,也有更多的外國人來到中國。人的進進出出,勢必促進文化的進進出出,有“西學東漸”,也有“東學西漸”,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東西方互相吸收文化的精華,取長補短,凡是健康的、文明的就是世界歡迎的。文化交流使世界更文明,生活更多彩。

春節的魅力是中國的魅力、東方的魅力,也是世界文明的魅力。中國的春節,是對世界文明的一種貢獻,是送給全人類的一份厚禮。

所以追尋傳統文化的意義不僅僅在於我們過這個節日,我們也應該把這份傳統文化發揚光大,讓所有的人都能去體味傳統節日春節時的快樂與温暖!

《春節感受》作文 篇6

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我們一年當中最為重要和熱鬧的節日,每年的春節總是熱熱鬧鬧,今年也不例外。

在老家,到了臘月二十三,家家户户就應該忙活起來了。請灶王爺,供灶王爺。希望新的一年灶王爺可以帶來好運。二十四,打掃房屋,來一個徹底大掃除。家裏老老小小一起上陣,灑掃庭院,到處洋溢着歡歡喜喜掃衞生,高高興興迎新年的歡樂氣氛。

春節將至,每家每户都要貼春聯,貼年畫。大紅的春聯貼在門上,為節日增添了幾分喜慶;貼年畫,也是貼門神,是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的寄託。有許多人家也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福”字代表福氣,代表希望,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有的人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

二十五,磨豆腐。打豆腐是辛苦活,所以,村裏只有幾户人家做豆腐,所以,二十五那天,人們都會早起,要不然做豆腐可就排不上隊了。大家做好豆腐,要儲備起來,以備正月裏食用。

二十九蒸饅頭,饅頭用來自己吃和招待客人。還沒等歇會兒,緊接着,三十就到來了。三十晚上,離家在外的人不管多遠都要趕着回家,吃上一頓熱騰騰的年夜飯。一家老小聚在一起包餃子,話新春,其樂融融。噼噼啪啪的爆竹聲響起來了,新的一年即將到來。

吃過年夜飯,大人們圍坐桌前閒聊,而小孩子就出去玩,看放煙花。一朵朵“菊花”在空中綻放,偶爾還會有幾朵“牡丹”在一旁喝彩。“天女散花”使天空多了幾分絢麗,顯得格外動人。

煙花持續放了三十分鐘,光亮把整個小村包圍了起來,小村充滿了歡樂與喜慶的氣氛。除了這些,年三十,大人和小孩還要守歲。當然,幾歲的孩子是要睡覺的,因為第二天還要去給長輩們拜年。當然,也有家長趁孩子睡覺時,偷偷地將壓歲錢放在孩子的枕頭下。給小孩子一個驚喜。

《春節感受》作文 篇7

俗話説:“一年之計在於春。”新一年,也是新開始。我們生活充滿了希望。

我國從古至今一直都有慶祝春節傳統。新年第一天是正月初一,前一天是除夕。每當到了除夕,家家户户都在談笑風生地守歲。等待新一年到來,到了12:00時,便開始慶祝春節——新年到來。那個時候會聽到鞭炮聲,那是新年第一聲喜悦之音。歡笑過後,大家都去睡覺了。我常常感到疑惑,為什麼家裏燈在晚上要點一整晚,這不是浪費電嗎?大人們都説:“這是傳統,習慣。”那為什麼一定要點燈?真是浪費!現在不是講究節約嗎?

以前我非常喜歡過春節,因為那時可以穿新衣服,吃糖果,賺壓歲錢。但伴隨着成長,我越來越覺得春節很乏味,經常是那樣過,越來越沒有趣味,甚至一年一度春晚也越辦越差。

今年過春節,似乎並沒有預料中高興,只想到一個詞——無聊!這春節生活近乎是越變越無聊了。走親訪友雖能體現和睦,也不過是放一下鞭炮迎接客人,然後説幾句客套話,一點顏色也沒有,那種皮笑肉不笑面孔,那張説着重複恭維話語嘴,甚至讓我感到反感,一點也不舒服。春節那天,你必須對任何一個人微笑,即使遇到不喜歡人也要違背心願恭維,而大人們説:“這是禮節。”什麼是禮節啊?我真想弄明白!

話説回來,唯一令人愉悦只有那一絲絲碧綠,新生命,新空氣,新開始。春,孕育着新希望,唯一感悟春,只有它告訴我們希望。告訴我們——一切皆有可能。

現在春節,唯一令我高興只有它帶來絲絲縷縷希望氣息,雖然很少,但也是能捕捉到。

春節,不是應該開開心心地過嗎?為什麼春節令我越來越厭惡。它那希望之息,生命之氣也越來越少,近乎是被庸俗替代,不過還好,那些活躍氣息尚且存在。

無聊人,無聊地過着無聊春節,無聊得沒有新意,無聊得只有枯燥,無味,一遍又一遍重複話。

什麼時候能取消春節拜年習俗?

《春節感受》作文 篇8

真是有一種不知道怎麼回事的,迷茫的感覺,我心中有好多想説的話,但是沒有人願意傾聽,或者是沒有空吧,可我卻不悲傷。

舊的一年就快過了,準確的説已經可以用秒來倒計時了(可能還是比較長),心裏沒有感覺?好像不是吧,那種感覺是複雜的,像是對於上一年的所有感覺的匯聚,一半的亂;一半的愁。

好奇怪,真的好奇怪,我一向都是那種比較活躍的性格,可今天卻沒有一點開心的感覺,説悲傷也算不上,更不是什麼所謂的(對於時光來去匆匆的惋惜),因為我不是那種偉大的作家,更不是那些見景傷情的詩、詞人,所以我不想“太過做作”。

當然,我這麼説也許會遭到很多人的“批判”,説我什麼自命清高啊、故作姿態……這些都不重要,我無所謂被別人怎麼看。

可能因為我的文章沒有那些華麗的語言,沒有生動的文筆,更沒有吸引人的題材,別人只會認為我是在小題大做,以至於如今的我沒有多少“真正的朋友”,都以為我只會説大話,我現在的朋友可能也只會是過眼雲煙,過了這個初中,我們就會在操勞的高中生活中逐漸忘記彼此……對此,我一直在想問一個問題,友誼真能地久天長嗎?

也許我這樣一説,我其中的朋友又會有很多傷心的離我而去,甚至認為我是在胡言亂語,從今以後與我為敵,可那又如何,真正的友誼應當是經得住考驗的,而不是風一吹便煙消雲散的……我並沒有錯。

在此,我想祝我所有人,無論是認識的人還是不認識的的人。

祝你們新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