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精華】詩的世界作文彙總8篇

欄目: 高中第三冊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3.04W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詩的世界作文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華】詩的世界作文彙總8篇

詩的世界作文 篇1

月光如弦。絃聲中道不盡那滄桑歲月中的古老斑駁;絃聲中訴不完那千年史書寥寥幾筆後一代代不朽的人生。

月光如弦。絃聲中卻有滿是那份眷戀與執着;絃聲無不是一個個清靜與和諧的影子,無聲的歷史與記憶。看到的,依稀是千百年前,神祕,皎潔而又淡泊,令人神往的清月。

月光如弦。月光裏,只有我和月。

抬頭仰望夜空,深邃,古老,深沉,一如空中的明月。

於是,在月光中,我看到了千百年前的月影,和那份清寧

月下,李白曾有過“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不屑,壯志;蘇軾有過“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的清醒與豁達,有過“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悠柔與牽掛—寄情於月,寄情于山水,心中全是那份孤獨與思念。月光中,也曾有過賈誼“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的為國為民的情懷。月下也不乏王安石“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燈明來照秋牀”的羈旅相思。

月下,看到的,是一個只屬於詩人的世界。

月是詩人世界中的月,月下是一個只屬於詩人的世界。

詩人世界中的月永遠中充滿的是那份淡泊寧靜,詩人的世界中盡是和諧與安寧。

月光下,我走入了一個詩人的世界。

“舉世皆濁我獨清”是屈原的高傲,不屈;“採菊東籬下”是陶淵明的閒適淡泊;“仰天大笑出門去”是李白的壯志豪情。

曾經在一個江口,皇帝問一個僧侶:江中有多少隻船?

其僧曰:“二隻:一曰名,一曰利。”

而詩人的世界中竟毫不屑名利,詩人的內心深處,骨髓中永遠透着一份狂傲:一份看破塵俗的瀟灑,一種“大江東去浪淘盡”的壯闊,一種“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追求,有“會挽雕弓如滿月”的責任,愛國愛民,“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的柔情。

詩人的世界裏充滿了寧靜。

月依然是千百年前的月。

只是少了那份寧靜,和諧。

月也只不過是一輪月罷了。

江水泛起浪花,亙古不變的流向遠方,但願我們隨江水,走進千百年前詩人的世界——尋找那份寧靜!

詩的世界作文 篇2

一部世界昆蟲的史詩;

一部令世人讚歎的鉅作;

一部永遠也解讀不盡的書。

有着“昆蟲之父”美譽的布法爾所著的《昆蟲記》,是一部解讀大自然奧妙的書。

首先,從作者的立意來看,很新穎。昆蟲,在我們人類看來,太微不足道,沒有什麼值得人仔細研究,然而,布法爾卻用他一生的光陰來研究昆蟲,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奇蹟”。

其次,從作者的寫作角度來看,他把對動物的獵食、脱變、生長、建窩……觀察得細微入致。他把每一個動物的習性記載得十分詳細,真不愧是昆蟲界的“維吉爾”。

在他所寫的每一篇文章裏,都滲透着人文關懷。蟬,路人皆知,他是一個十惡不赦的昆蟲。他吸食樹汁來活命。大家肯定聽過這樣一則小寓言。“整個夏天,蟬不做一點事情,終日唱歌。而螞蟻卻忙着儲藏糧食。冬天來了,蟬被飢餓所驅,只有跑到螞蟻家接糧食,結果遭到了拒絕。驕傲的螞蟻問:”你夏天沒什麼不收集糧食?”蟬回答説:“我在唱歌。”螞蟻毫不客氣的説:“好啊,那你現在可以跳舞了。”然後就不理他了。而布法爾的書裏去是這樣寫道,蟬不是乞丐,雖然他需要鄰居們的照顧。蟬的幼蟲從泥土裏爬出來,在長成蟬的過程中要經過千難險阻,他要麼是被螞蟻吃掉,要麼就是活活餓死。在他吸食樹汁時,常常會遭到螞蟻、黃蜂、蒼蠅……的掠奪。可見聽別人的一面之詞,去實際相去甚遠。

在《昆蟲記》裏,布法爾把昆蟲很形象的比作人來看。他把人類世界的語言、動作充分地體現在昆蟲世界,昆蟲的本能、習性、勞動、婚姻、繁衍和死亡。布法爾以昆蟲的本性來反映社會人生。

布法爾用他一生的精力和心血所編寫出來的《昆蟲記》讓世人懂得這樣一個道理:在這個世界裏,人與自然需要和諧,人與動物需要友誼。只有我們人類去尊重大自然,去尊重這些小動物,我們的世界才會更加美好,更加其樂融融!

詩的世界作文 篇3

“你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橋上看你。明月裝飾你的窗,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詩人用詩意的句子描繪了一幅美麗的畫卷,人賞景,景為人。物作飾,飾為人。多麼和諧的畫面,整個世界的融合盡在這短短四句詩中,它們總讓我們想起周圍里美好的事物,一天繁忙的學習下來,看着這清麗美妙的詩,似乎白天裏朋友的抱怨嘮叨不再如此令人浮躁,身邊盡是美,身臨其境,怎還不知足,抱怨生活枯燥乏味呢?

詩的上闕描繪的是一幅夕陽橋頭賞風景,而橋頭賞景的人也成為一道風景線。下闕喻意類似,夜幕下得月入了你的眼,而你入了別人香甜的夢。美是由萬物而生,萬物則是美。語境的唯美將人拉進聯想,不禁回憶自己一天裏是否也有這樣一個場景,人景合一的美。頓時發現,那些美好的瞬間不僅僅在美妙的文字中有,其實生活中也會有沿路開放一些美好之花,只不過行路匆匆,沒發現罷了,乍一看,花開遍地。

冰心生活在中國還處於動盪的年代,但她得文章卻如亂世中得一縷光,給人温暖。為什麼呢?冰心主張以愛的眼光看世界。看冰心的《繁星春水》以及多篇散文中,字裏行間無不充斥着愛與希望,她對景物有惜愛之情;對母親有懷念之情;對祖國有赤誠之情。這許多的愛都源於她對生活的熱愛,欣賞事物的心態。她於花殘敗落中領會到了感恩的回報;於戰火紛爭中看到了生命的頑強;於生離死別中感受到了人性的關愛。欣賞吧,你會發現世界的美好!

生活中這樣大大小小的例子也數不勝數,就拿我們活潑風趣的`miss代來説,年齡不小,卻仍有一顆未衰的心。有的老師在一起總抱怨這個學生不聽話,那個學生最近又出了什麼問題而頭疼,而同辦公室的英語老師卻總是一臉笑容誇她的學生好。在閒暇時光裏,用收音機播放着我們稱之為過時的“老歌”,臉上笑意不減,一派正氣地説“我也追星!”老師告訴我們她得快樂祕訣是“你把孩子們當做天使,那就生活在天堂裏;若把他們當做魔鬼,那你就生活在地獄中。”是天堂還是地獄全取決於自己。老師用欣賞的眼光看學生,她的世界由此色彩斑斕!

有時候,生活並不如我們所想的那般無趣,眼光流轉,不經意間,視線定格之處,就有值得我們欣賞的美。爛漫的花就開在身邊,何不回頭或駐足品味一下他們。哪怕是四季常態,也透着特別的美。落葉飄散,繁華凋零,也許不是意味着衰殘,而是新生命的誕生;忙碌沉重的工作中,一杯清新的下午茶帶來的不是哀歎生活的乏味,而是精神充沛的一下午好心情;一番勞動大掃除後,想到的不是周圍原來如此髒的想法,而是你打水來我擦窗,上上下下抹得明澈整潔的校園氛圍。

詩意地生活,就是帶着欣賞的眼光看生活。詩意不是要多麼地多愁善感,那隻能稱作敏感,絕不是真正的詩意。真正的詩意是懷着積極態度的。我想所謂“詩意看世界”,不僅要能欣賞生活的美,還要能將自己融入那份美中,也成為賞美之人眼中的一道風景線!

湖北武漢幸福路中學初三:若初以語

詩的世界作文 篇4

眼前這個萬千世界固然精彩,但是書本深處卻還隱藏了一個令人感到無比奇妙的詩詞世界。

一步一步爬上山頂,展眼望去,一片片的翠綠映入眼簾,羣山高低起伏,雲霧蔓延在山頂,人站在上面像是一個個會騰雲駕霧的神仙,甚是壯觀。“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首杜甫的《望嶽》描寫的便是這般情景。詩句中,我體會到了做人要有不怕困難,敢攀頂峯,以及卓然獨立、兼濟天下的豪情壯志。

開春來的第一場雨,淅淅瀝瀝,隨風飄灑在大地上。乍一看,如同點點墨水滴在白如雪的宣紙上,不知不覺,隱約成了一幅水墨畫。坐在書房裏寫作,隔壁鄰居正教他的小兒子讀詩“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聽見了什麼?聽見了那將要來到的春意盎然。想不到春季之初,雨卻打落了一地的桃花,又傳來“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是啊,這滿地的桃花,誰知道究竟有多少朵呢?

大雨過後已是中午了,家中正靜謐着,透過窗看見父母親正在看書,他們眼瞼低垂,睫毛微顫,一副認真的樣子。指尖輕輕劃過紙中字,一字一句思考着。殊不知,他們抬頭與低頭之間竟成了一番獨特風景。那是“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的後悔,也是“活到老,學到老”的作風嗎?

感歎於詩詞世界之大,可惜的是很多好詩都無緣讀到。但是曾經懂得李清照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的愛國壯志;曾經明白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渴望回到家鄉及想念親人的濃濃思鄉之情;曾經看過王維的“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清新脱俗,給人一份恬靜;曾經感動於陸遊的“夜闌卧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感動詩人的愛國熱情,報效國家、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也曾經嚮往陶淵明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生活悠閒自得的心境……

詩中有詩人,詩中有仙境,詩中有思想,詩詞能育人。每一首好詩,都值得去慢慢鑽研,相信會在這千萬首詩中感悟到一個不一樣的世界。現實世界的確教會人道理,詩詞世界也的確教會人理解啊。

詩的世界作文 篇5

歡聽輕音樂,那麼幾首,重複着一宿,因為是個固執守舊的人。

其實,喜歡聽輕音樂的人不一定是高雅,反倒是內心粗鄙,才如餓漢般看到美食一樣可口,粗俗慣的生活只有沉浸在音樂裏面才能找尋久違的詩意,讓浮躁的心獲得片刻寧靜。

這就是音樂的魔力,如水般清洗沾染世俗的塵埃,卻又是短暫的,片刻的,不停留的,塵世姻緣際會遠不是一首歌那麼純粹,不會給你隨心所欲的錯過了可以倒退,不喜歡了可以跳躍,痴迷了就重複循環。

那些不喜歡的人和事,總讓我無法把控的肆意潑撒情緒,跟個不諳世事的黃毛傻妞一樣橫衝直撞,或許,真的是太在意自己才會如此看不慣別人。聽輕音樂有這種療效,鎮靜寧神,養心撫慰,它的世界有無限現象的美。

失與得,本就説不清,學會控制情緒或許是成熟的標誌之一,卻可能少了本該有的率真。

音樂的世界是一扇城門,城外住着個小丑,永遠面無表情的笑着,為取悦別人撒歡着,偶爾來一出皇帝的新裝,不自知得淪為笑柄。城內有個夢想家,做盡一切夢,美好的,邪惡的,無數個身份,總會禪悟,如佛告知,愛世間可愛之人,有時些許清高,帶點孤芳自賞,批判者般奚落城外的小丑,有時自卑到塵埃中,害怕到骨髓裏,即便如此卻又詩意般的成全了自己。

當城門打開,卸了粧的小丑其實就是個無臉人在城內畫上自己愛的臉,詩意的穿行。

詩的世界作文 篇6

詩詞,噴射着動人的活力,藴含着動人心魄的魅力,承載着中華文化的繁華與滄桑。

懷着幾分驚喜,幾分憧憬,幾分敬畏,我推開了詩詞的大門。墨香襲來,我已沉醉在詩詞的世界裏。

江河秀麗。我走在長江邊上。那兩岸的青山在霧裏朦朧着,山下的長江水“嘩嘩”地流着,閃着一股靛青的光芒向東流去。那不是原來的天門山嗎?被水沖斷了許多吧。千年以前,李白也在此經過,望着那滾滾的長江水,吟誦着:“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而如今,當年的詩仙又到了哪裏呢?如今,只有穿越時空,夢迴唐朝那個繁榮的時代。在天門山上,我彷彿看到了那個灰白的背影,正用自己的豪情壯志,吟誦着一首首的詩。夕陽西下,一隻孤帆從日邊划來,劃過了兩兩相對的青山,劃到了水天相接的地方。

淅淅小雨,正值清明時節,路上的人們悲苦寒冷,打着雨傘的女子穿着銀白的衣服,雨落在傘上發出“滴答滴答”的聲音,令人銷魂,一位身穿碧藍的君子站在淅淅的雨中,那不是杜牧嗎?他正着急去尋找一個酒家。老水牛在湖水邊,放牛娃在牛背上,牧童隨手一指,於是,在杏花的香氣中,讓人想要大飲一杯,杜牧連忙道謝,就把詩人一顆漂泊無依的心,指向了一片緋紅的杏花深處。那抹粉紅,温暖了詩人,也温暖了一千多年後的我。

詩詞,如天邊的彩虹,又如靜夜的夢幻,古人們把千年的情感積澱藴藏在詩詞的世界裏,讓我細細地品讀,回味千年的悲歡離合。

沉醉在詩詞的世界裏,讓詩詞伴我行,行程不孤單。

詩的世界作文 篇7

在收穫的季節裏,有的田鼠收藏稻穀,有的收藏蔬菜,而弗雷德裏克卻在埋頭收藏陽光、色彩和故事。有的田鼠嘲笑它的工作,而在冬來之際,正是弗雷德裏克所做的一切,讓大家感到温暖與活力。這樣一個幸福而詩意的童話故事,卻也折射了一個嚴峻的社會現實,越來越多的人忘記自己的生活,一頭扎進了無邊無際的工作事業與利益紛爭中。

王小波曾在他的書中這樣寫道:一個人擁有此生此世是不夠的,他還需要一個詩意的世界。就像那隻收藏陽光、色彩和故事的田鼠一樣,起初它所做的一切並不被人看好。但在陰暗的地洞裏,正是他所做的一切,給別人帶來的陽光與温暖,給別人帶來了一個詩意的世界,他給別人帶去的是精神享受,而不是物質的充沛。他所營造的詩意的世界充實了他別人的心靈,昇華了他們的靈魂。

而反觀我們現在的社會,我們中有多少人活得像那些嘲笑弗雷德裏克的田鼠們一樣呢?高速發展的時代,快節奏的生活,越來越多的人追求“更高更快更強”,追求目不暇接物質金錢,他們一股腦的扎進追求物質的大流,而忘記了這片天空下那些細微的美好,他們太看重生活上的物質而忽略了比物質更為可貴的精神。

一個精神空洞的人,即使腰纏萬貫,但他活得有能會多有趣呢?他怎麼知道“煙波老,惹人閒煩惱”的愁思,怎麼會知道“醉別西樓醒不記”的別愁別緒,怎麼會知道“月如何缺,天如何老?”的閒情逸致,又怎麼生髮出“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的感慨呢?這樣的人活的多麼的無味,他的世界因精神的空虛而不再完整充盈。

我們都需要一個詩意的世界,這並不是意味着説你要放棄工作去追求那風花雪月,而是這詩意世界能充實你的靈魂,能放下你生活的煩惱與疲憊,讓你對人生對世界有一個更全面的認識與思考。詩意的世界只需要你放下緊繃的神經,閲讀一些有意義的書籍,用發現美的眼光去仔細探索身邊的事物,你便會發現許多你曾忽視的細微而美好的感動。

我們在這詩意的世界中展翅飛翔,將無限的澄澈天空與星辰,都安放在我們的胸懷。

詩的世界作文 篇8

“一個人只擁有此生此世是不夠的,他還應該擁有詩意的世界。”讀書,使人修身養性;讀書,使人開闊視野;讀書,也使我走進詩意的世界。

童年時一次偶然的機遇,我閲讀了《昆蟲記》,感受到了昆蟲世界的豐富多彩,靈動的文字極大地觸動了我的心絃,讓我相信了這本書中藴含着大世界,從此我開啟了閲讀之旅。

閲讀讓我擁有了共情的能力。漫步古詩苑,一位位詩人帶着自身的離合悲歡與雄心壯志向我款款走來。那是李白在對酒當歌“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那是白居易在黯然感歎“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閒度”;那是李清照在低吟淺唱“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那是文天祥在悲憤訴説“銅雀春情,金人秋淚,此恨憑誰雪”。品味詩中的情感,是我懵懂成長的開端。

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我見證了一個懵懂無知的少年如何變成頑強拼博的戰士;讀《吶喊》,我看到了棄醫從文的魯迅如何為救亡圖存而鞠躬盡瘁;讀《簡愛》,我看到了一個自尊自強的女性如何爭取平等的愛情。是《夏洛的網》讓我體會到友誼的珍貴,是《安妮日記》讓我學會了在困境中保持樂觀,堅信“車到山前必有路”,是《悲慘世界》讓我認識到世界有愛才更加美好。

赫爾曼·黑塞説:“世界上任何書籍都不能給你帶來好運,它們只會讓你悄悄成為你自己。”使我學會尊重他人的,是書籍;使我學會誠實友善的,是書籍。在書海中遨遊,我悄悄成為了更好的自己。

又是一個靜謐的夜晚,點亮枱燈,手捧一本《親愛的安德烈》,我再次走進屬於我的,詩意的世界。日復一日的閲讀讓我甘之如飴,因為正是書中這些有聲有光的人與文,陪我度過了無聲無光的夜與晝。

Tags:彙總 精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