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背起行囊走四方作文集錦6篇

欄目: 八年級下冊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34W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背起行囊走四方作文6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背起行囊走四方作文集錦6篇

背起行囊走四方作文 篇1

九華山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國家5A級旅景點,按理説去九華山旅遊應該是非常快樂的事更何況我們去九華山的時候正是財神爺的生日,應該更快樂才是呢,但是為什麼我會説是苦遊呢。如果想知道請聽我一一道來。

正月初5是財神爺我們初4從家出發我們去的是6個人其中4個是大人2個是小孩,途中到銅陵玩了一會就直奔九華山了。初4下午到了九華山的山腳下。找了一家賓館把行囊先放下打算再出去看看玩玩準備一下明天爬山的東西,找了買票和坐車的地方。一出賓館的大門就看到了幾座山連在一起從橫看是山,豎觀為佛。不要一會就找到了買票和坐車的地方,然後去買些爬九華山用得到的東西就回賓館吃了晚飯準備睡覺,但是晚飯後我們去的6個人當中的4個大人就打起了撲克牌,還好我們開了兩間房我們兩個小孩只好到令一間房看會電視過了一會我是實在忍不住了所以只好冒着吸二手煙的危險去那間房睡覺了,到早上5點多聽到外面有小孩在那大叫快起牀,開車去買票,上山嘍!我們才起牀去買票上山。到賣票才發現去買票的人是人山人海,有把賣票廳掀翻之勢,擠了好久我們才買到門票和車票上山去了。

上山旅遊第一站百歲宮。導遊圖上有一段話就是介紹百歲宮的寫的是百歲宮集奇美絕倫的自然風光和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於一身。九華山有句俗語“不到百歲宮,等於一場空;到了百歲宮,萬事好成功。”最後一站天台,天台又稱天台正頂,海拔1325米,在九華山的九十九峯之中僅低於十王峯、七賢峯。天台還有一句俗語是“不上天台,等於沒來”。親身去了這兩個地方才知道九華山真是名副其實佛教聖地。所以我們不顧雪和雨的阻撓爬上了天台。如果光爬到天台還不算什麼,但是我們又從九華街走這下了99個彎,你肯定會問我們為什麼要走着下來而不坐車呢?不是我們不願意坐車而是沒法坐車。山下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山下的車上不來,山上的車也下不去。山上僅有的幾輛車都擠滿了人沒有辦法在上人了。所以我們只好走着下山了。下山的路有的説是30里路有的説是18里路反正沒有一個相同的。

好不容易到了山下我們一起去的6個人到開始抱怨,都説如果不是走這下山這些路還會去合肥玩一天,可是太累了沒法去了啊。

這次九華山之旅真是又苦又累呀!

背起行囊走四方作文 篇2

滴水巖風景區位於四川省白玉縣城正南,在建設鄉扎盤村境內,距縣城約5公里,它以頗具神姿仙態的奇山異景,吸引着縣內外遊客,是著名的旅遊勝地。沿着白章山腳,順偶曲(河)而上,步行約1小時許,即到滴水巖下。舉目仰望,絕壁凌雲,一條瀑布從懸巖上掛下,宛如一條白龍抖動着渾身水珠,飛墮入潭;又像一匹綴滿珍珠的銀綢,從天上直垂人間,令人自然想起李白“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名句。

飛瀑左側,有蜿蜒盤山小道可達“龍頭”。原來這是由石縫中噴簿而出的一般清泉,它像是掙離了身上的重壓,歡快地蹦跳着,恨不得要飛起來,去加入飛瀑的大合唱!也許是經過長途跋涉,它又累了,慢慢地順溪流入水潭。藍藍的天空,映在它的身上,是那樣的潔淨;白濛濛的水汽從潭中蒸騰而上,在太陽光的折射下,似五彩祥雲,如海上日出,像雨後彩虹,迷離撲朔,令人彷彿進入了一個神話中的境界,圓形的光環圍繞着你,七色相襯,璀璨無比!不,這不是神話,而是這裏歎為觀止的奇景—-弧光。

“龍頭”上端有繁茂的青松,鬱鬱葱葱,傲然屹立;山腰是望不穿的桃林杏叢,山櫻桃夾雜其間;中間是綠茵茵的草坪,野花把它染得東紅一塊,西紅一片,嬌得如同少女的紅臉蛋,一陣山風吹過,紅的桃花,白的杏花,黃的松花,五顏六色的草花,如一羣不同裝束的調皮的孩子,嬉戲在翠綠的海洋裏。此時,你聽到的是小鳥碗轉地歌唱聲,遊人拍手叫絕的讚美聲,宛如欣賞一支優美動聽的小提琴獨奏曲那樣舒適;此刻,你看到的是姑娘在草毯上跳,小夥在果樹上笑,恰似一羣彩蝶在紅花綠樹中翩翩起舞。朋友,此時此刻,你自會興趣盎然,恨不得把曲聲全注心田,把美景盡收眼底,哪裏還有疲勞的影子與你做伴呢!

這會,你可別忘了吃幾塊餅乾,填填肚子。口渴?那不要緊,再向北而行,不到10分鐘,就是神獅巖了,一塊巨石狀如獅口,口中一線清泉流出,晶亮透瑩,巖上的棵棵青松,叢叢野花,都爭先對着這面大圓鏡梳粧,連一葉一瓣都映照得清晰分明;獅口右側,還有一洞,深不見底,相傳是仙女煉丹之所,丹煉好後,即放入獅口中,故泉水分外可口。別以為這是神話,如果你嘗一口這從青山的胸膛裏沁出的乳汁,卻硬是那麼甘甜清冽,頓覺精神一振!此時,只要你稍稍留意,就會看到:當伸手捧水的時後,碧波跳蕩起來,巖影、樹影、花影、人影,一齊抖動起來,彷彿大自然在舉行盛大的舞會,一齊彎腰,互相追逐,緊緊擁抱。待欣賞夠後,一切復舊於平靜,清泉又顯出以藍色為基調的靜態的美。置身這藍藍的泉畔,似乎覺得整個世界都是藍色的,生命也是藍色的。可不是,這清泉的玉液瓊漿,使藍天醉了,遊人醉了,一切都醉得藍瑩瑩的。

滴水巖,真是山水有情。當夜色悄悄降臨,催人歸返,一盤明月又笑着從山間升起,着意為你送行,使你在歸途中思緒如潮,給人一種“登山始信滴水美,別有天地非人間”之感。

背起行囊走四方作文 篇3

人間聖鏡,天之長白!”這就是美麗神奇的世界——長白山!

長白山位於吉林省東南,中、朝兩國境內。是圖們江、鴨綠江。松花江三江之源,國家AAAA景區。聞名中外的美景,一望無際的林海,以及棲息其間的珍奇異獸,使它於1980年列入聯合國國際生物圈保護區。

今年暑假,我終於有機會一睹長白山的風采,我深深的被長白山的巍峨奇秀,雄偉壯觀所震撼。

長白山天池是橢圓形的,湖面面積約10平方公里。被16個山峯環繞着的天池,讓我感到是那麼神奇。天池的湖水深幽清澈,象一塊瑰麗的碧玉鑲嵌在羣山環繞之中,使我如臨仙境。晴空萬里時,平靜的湖面猶如一面鏡子反射着太陽的光芒。微風吹過,湖面泛起層層波紋,如仙女撒下無數碎金。但長白山的氣候真是善變,轉眼間就雲遮霧罩,雲繞着山,山繞着水,整個天池時隱時現,令人心曠神怡!霧罩長白山的瀑布更加宏偉壯觀。奔騰不息的長白山瀑布似銀流從天而降,壯觀的水流落地時的聲音真是如雷貫耳。長白山瀑布位於天池北側,從一條小河流出,一直流到瀑布口,水從上飛流直瀉,便形成高達68米的長白瀑布。由於山大坡陡,水勢急,我一眼望去,像一架斜立的`雲梯。瀑布口有一巨石,名曰“牛郎渡”,我想牛郎當年就是乘這架雲梯上找天織女的吧。

“牛郎渡”將瀑布分為兩股。兩條玉龍似的水柱勇猛的撲向突起的石灘,衝向深深的谷地,濺起幾丈高的飛浪,猶如天女散花,水霧瀰漫,彷彿“銀河落下千堆雪,瀑布飛流萬縷煙。”

它緯地經天,雲翻雨傾,幾十裏可聞咆哮聲,勢如萬馬奔騰,景象十分壯觀。

長白山的景色之美,是我難以用語言所描述的,小天池、温泉、大峽谷……許許多多的景觀讓我溜漣忘返我感謝大自然,願美麗神奇的長白山永駐人間。

背起行囊走四方作文 篇4

10月24日,陽光明媚,秋高氣爽,一輪紅日掛在天邊,新聞學校組織我們去泥咕咕之鄉——浚縣楊玘屯採風。

一路上,我們歡聲笑語,談話聲一直持續到下車。我們下了車,首先來到民俗文化博物館。我們進入院內,看到北邊有一片菜地,菜地裏種着白蘿蔔和白菜,走近仔細看,看到一棵棵大蘿蔔一半鑽進泥土裏,一半露在外面;大白菜白白胖胖,活像一個個娃娃。

隨後,我們來到一個製作室,製作室的主編叫寒刀,“老師,這人的名字咋那麼怪呢?”有同學問,“因為這是他的筆名,走,進去參觀參觀。”我們跟着老師進去,看到一個個造型獨特的泥塑作品,有老人正在散步的,有小孩在一塊兒玩的,還有大人正在抽煙的,千姿百態,我們看得目瞪口呆。我們問寒刀叔叔:“叔叔,泥塑是怎麼做的呢?”叔叔回答説:“先取土和水和泥,然後捏成泥人,再晾乾,再把幹了的泥塑放進窯裏用火裏燒,同時往火里加顏料,燒三到四天取出,就做成了同一種顏色的泥塑製品。”

離開寒刀工作室,我們走進了楊玘屯。這個村子裏的人個個都會捏泥咕咕。我們來到一位專門做泥咕咕的大師——宋學海家裏,在他家的一張桌子上放着許多泥咕咕。我們簇擁到宋伯伯身旁,爭相問了許多問題,宋伯伯耐心地給我們解答。他給我們講起了自己的身世。他從7歲開始學捏泥咕咕,從開始捏得不熟練到現在成為大師,他一捏就捏了40年,我聽後很有感觸,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啊!

日進黃昏,我們坐上回家的汽車結束了這次旅行。我回頭望了望被拋在身後的楊玘屯,心裏説:“美麗的楊玘屯,我會再來的。”

背起行囊走四方作文 篇5

一下車,便到了一個水的世界,滿眼的水,綠綠的,周莊便真的是水做的了。

早聽説過周莊已有九百餘年的歷史,不然,水怎麼如此得碧綠、怎麼如此得多情,怎麼如此得滄桑……

在周莊,有什麼事情可以比得上在小河裏行舟更有詩意呢?小小的木船,在窄的河道中緩緩滑行。一支彎曲的木櫓,在水面上悠悠攪動。倒映在水中的拱橋、小樓、樹木以及天上的飛鳥,都在船孃嫻熟的技巧中,織就為水中的綵帶,配以水中的雜草和綠萍,更是人間織就的極品了。船偶爾駛過小橋,有農家姑娘在雕刻的鏤空的石欄旁唱多情的吳歌,岸邊不時有淘米、洗菜的農人。周莊,於是就有了靈動的水韻。

船行進在“井”字型的河道中,緩緩的,船後是一抹船的軌跡,碧綠的水被劈開一款,就有了潔白的水紋,然後就又緩緩地合攏了。動作是那樣地輕柔,如同一個大方而害羞的姑娘。水在船下響着,緩緩的流水聲,配上木船的悠悠,槳聲的乃,加上石縫間滴落的水聲,仔細諦聽,這水聲的重重疊疊,如泣如訴,似講人間千年的故事。置身其間,彷彿處在現實的虛幻之中,耳畔從遙遠的天際傳來江南絲竹,裹萬般柔情,從心靈深處裊裊升起,物化為天際的樂章。

船在河中滑行,極緩的又是極穩的。河邊石駁岸中,有大小不一的船纜石,這是船家用來系船的。它們鑲嵌在斑駁的石岸中,竟是一件件驚人的民間藝術珍品。它們的造型無一不洗練生動,它們被船家打磨成玉如意、怪獸、鯉魚等。這些藝術的珍品各顯姿態,栩栩如生。僅是這船纜石,就顯示了水鎮九百餘年的古樸和凝重。船行其間,如進入中古世紀,神祕而又古老。或許,它們也是船家的吉祥符吧,經過幾代人的打磨,成為水鄉人智慧的結晶和見證。

船行在幾千年的河道上,一些碑記、柱聯在眼前緩緩飄過,輕如煙雲的往事,在千年的古道中復甦了,我成為周莊千百年來的一滴水。

周莊,真的是水做的了。

背起行囊走四方作文 篇6

為了拓展我的知識面,爸爸答應我暑假去神農架一趟。8月中旬的一天,我們一家三口高高興興地踏上了神農架之旅。

我們先乘火車到宜昌,再在宜昌乘大約五六個小時的車,便來到神農架的入口——鴨子口。這裏的海拔已經是一千八百多米了,與宜昌市區的炎熱相反,我感覺到了一絲絲的寒意,汽車玻璃也冰涼冰涼的。

汽車在盤山公路上又行駛四十多分鐘,就是神農架的最高峯——神農頂。從山上往山腳下望去,植被的垂直變化十分明顯。山腳是闊葉林,山腰是針葉林,再往高處,草樹交錯。越往上,樹就越來越少,到海拔兩千六百多米的地方,就基本上沒樹了,只剩下了各種各樣的草和大熊貓愛吃的箭竹,可惜箭竹都枯死了。到山頂便只有草了,也就是我們常説的高山草甸。

神農架最有名的一個景點就是風景埡。這裏雲霧繚繞,再加上青翠的山巒,似乎仙境一般。聽説如果到了秋天,天氣好而且沒有云霧的話,景色會更加美麗。從這裏可以俯視到山腰上紅、黃、綠的樹葉,他們相互交錯,如一幅色彩斑斕的油畫;還能遠眺各種奇峯怪石,它們在叢林的襯托下顯得格外的幽靜、蒼莽。

離開風景埡,沿着盤山公路繼續往前走,便來到了板壁巖。在這裏,我看到了薔薇、冷杉、黃楊木、紅樺等過去我聽都沒有聽説的植物,其中有不少還是珍稀植物。有長了一千年還只有一個成人高的小葉黃楊,過去用來做直升飛機螺旋槳的紅樺,屬於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的珙桐……跟隨着導遊走了一會兒,我們看到一個洞穴。據説這裏可能曾有野人出沒過。洞穴旁古木參天,樹上附着厚厚的一層苔蘚。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好新鮮呀!

游完板壁巖後,接着我們又遊了金猴溪、野人夢苑、瞭望塔等景點。

這次去神農架,在我腦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豐富了我的知識,增長了我的見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