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成長作文 > 欣賞作文

學會欣賞作文彙總九篇

欄目: 欣賞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3W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學會欣賞作文9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學會欣賞作文彙總九篇

學會欣賞作文 篇1

春節快到了。

我第六次或第十六次地抬頭,看了眼家門口高高懸掛的那兩盞燈籠。它們就那麼孤零零地在院子兩旁掛着,陽光照在它俗氣的外衣上,活像鄉野村姑兩腮的胭紅一般俗氣又扎眼。

諾,對於胖燈籠,我可不會欣賞。

除夕夜,我照例步行去小姨家吃團圓飯。夜色朗朗,空氣中瀰漫着陣陣飯菜香味,真是好聞。沿路每户人家的燈籠都亮着,照亮了路。我不禁朝每户人家掛的燈籠看去,夜晚的燈籠和白天的燈籠真是不經相同啊。

白天看上去只是深紅大胖球的他們此刻卻像可愛的蠶蛹一般晶瑩剔透,那透亮的微弱的光芒似乎吸引了我的眼球。燈籠由內而外透過紅紗衣發出柔和的紅暈的光。它們此時可與琉璃燈相媲美,夜幕彷彿成了它們的舞台,它們的光芒深深觸動着我這個白天不會欣賞它們的俗人的眼。

微風拂過,燈籠的須穗微微擺動着,十分嬌媚。燈籠們點綴着單調的夜色,遠處隱隱約約傳來了陣陣煙花爆竹聲,映着燈籠的紅光我深切的體會到了年味的濃郁。看着燈籠,我在想院內的人兒都在幹些什麼呢?也許在闔家團圓,其樂融融;也許在拆封已經準備了幾個月的蒜罐;也許正在蒸白花花的發糕?總而言之,被燈籠迷住的我不禁想起: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紅光照的我心更暖了。

不知道是誰提起,燈籠算是一種中國傳統文化的載體,它寓意着闔家團圓,寄託着我們對生活的美好盼望。從前,我對此不過一笑置之,如今,卻覺得它別有一番韻味了。

其實我知道,燈籠與中國人生活息息相連,廟宇中、客廳裏,處處都有燈籠。中國的燈籠,不僅是用以照明,吳敦厚説,他以前做新娘燈就代表婚禮喜慶;竹篾燈則告示這是喪葬場合;傘燈,因「燈」與「丁」語音相同,意味著人丁興旺。所以,過去每家都有字姓燈,懸掛在屋檐下和客廳中。

唐開元年間,為了慶祝國泰民安,乃紮結花燈,藉閃爍不定的燈光,寓意彩龍兆祥,民阜國強。明朱元璋建都南京時,更於秦淮河上燃放水燈萬支;永樂朝在午門大立虌山燈柱,又在華門外設燈市。民國後,花燈之舉雖仍在,但平淡了許多,現在燈籠的材料,有的由原來的紙、竹子,變成布、塑膠、鐵線,而且燈籠的形狀和顏色與傳統也大不相同。

那些遠去的傳統原來一直在身邊延續着……

我靜靜的走在小路上,細細欣賞着沿湖人家的燈籠,內心自由一番温暖,我已經算是置身於萬家燈火中了。在這樣的燈火中,一切都盪漾着温馨,無盡的歸屬感,曾經的感動都在這樣的温馨的畫面中進入,泛起……。

拋棄了之前的偏見,我歡喜地走在燈籠下,欣賞着年味,欣賞着美景……。

學會欣賞作文 篇2

伴隨着一陣蟋蟀聲,秋天來了。

隨之而來的還有一片金黃色,只有一塊塊的麥田,向大地炫耀着它美麗的綠,或許是秋姑娘不願意大地只是清一色的金黃,而故意點綴上的吧?不過也好,讓我們能在茫茫的金色海洋中找到能照亮我們眼睛的東西。

秋天象徵着收穫。現在已經過了收穫的時間,但依然能想象的到當時的情景:玉米為了迎接秋,換了上了一身黃色外衣,長長的鬍鬚被秋風撫着,像一位老者;棉花熱情洋溢地綻放着別樣的花兒,白白的、軟軟的、鼓鼓的……農民的臉上早已掛滿了笑,在忙碌中喜悦着、收穫着、滿足着。這時侯也只有喜鵲和麻雀在樹枝上喳喳地叫着,不是秋天太孤闢,而是別的鳥無緣欣賞這美麗的秋。草野中的蟋蟀聲打破着安靜的夜,它不像夏天的蛙和蟬的叫聲一樣,而是充滿了喜悦。

秋葉不知何時落了。不覺問自己:葉的落,是風的無情,還是樹的不挽留?或許都不是,或許它春天的抽芽就是為了等待今天的飄落吧?她的落也是為了下一代更好地生存。突然感到也是那麼無私,它預示着春的到來,增添着夏的光彩。

秋雨來啦,綿綿的、軟軟的、涼涼的。拍打着滿地的落葉,濺起金色的水花打出一個個深深淺淺的水窩。樹靜靜地站在那裏,任憑大自然沖洗着他身上的污塵。鳥彷彿還不盡興,在雨中穿梭,飛鳴着,沒有任何約束,只是盡情地享受着羽毛被雨點拍打的樂趣。

秋風蕭瑟,吹落了滿樹的葉,為大地鋪滿了金黃,為農民拂去了汗水……

秋天,沒有春天的百花齊放,沒有夏天的荷塘月色,沒有冬天的潔白神聖。只是清一色的金黃,但在人民心中的份量卻不比春、夏、冬遜色。

秋天其實很美,只要你有發現美的眼睛,你就會知道這個世界並不缺少美。讓我們學會欣賞吧!這個世界很精彩。

學會欣賞作文 篇3

時間像一匹白馬,匆匆離去。城市的生活,是一種緊張的節奏,我從未靜靜地欣賞過這大千世界的美好。

每天早晨起牀洗漱後便急忙地趕到學校,我卻從未欣賞過沿途的風景。好不容易盼來週末,一睜眼迎接我的又是作業。朋友!你是否靜靜地欣賞過這世界的美好呢?

這個週末,我踏上了返鄉的路。到家門口時,我靜靜地閉上眼,看過那麼多的高樓大廈,來到這卻別有一番風味。我拍拍灰塵,騎上自行車便出門了。陽光照射在我的臉上,像是為這美麗的地方增添了更多生機。風拍打着樹葉,發出沙沙的響聲,鳥兒在林間低聲吟唱,歌頌着這美麗的鄉間,幾尾小魚在池塘裏玩起了遊戲,讓安靜的池塘變得活潑起來。我被眼前的這一切給震撼了,大自然你為什麼會這麼令人沉醉呢?

爺爺走過來帶我走向那個最高的山頭,那裏種滿了茶樹和桑樹。走在軟綿綿的大地母親身上,微風拂面,好舒服啊!幾十分鐘後,我和爺爺同時抵達山的頂峯。爺爺向我指了指前方,我朝那裏看過去,一座老城座落在這美麗的土地上。

我閉上眼,靜靜地觀賞着大自然的美妙畫卷。下山路上,堆堆珍珠般的桑葚引起了我好奇的心,先是落在我的嘴裏,再落在我的心裏。酸甜的味道讓人忍不住多吃了幾顆。

下午,黃昏渲染了世界,天邊的夕陽染紅了鄉村。夕陽把我的心照亮了,使我不再如此懦弱,也引領着我走向前進的道路。

世界上的美景千千萬萬,朋友們如果你此刻疲憊着、煩惱着,那為何不停下腳步,駐足欣賞這世間的美景呢?一花一世界,一花一草亦是美景。讓我們放慢腳步,慢慢去欣賞這大千世界賜予的美好吧!

學會欣賞作文 篇4

色彩斑斕的歷史長河中,曾留下無數文人騷客的痕跡,或有愛,或有恨,還有那些難捨難割的情意。是這麼多般錯雜的情愫,讓我學會了欣賞。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是曹雪芹的沉着,讓我讀懂封建王朝的迂腐,讓我瞭解到自由的來之不易。讀一本好書,如同認識一位新朋友。品《紅樓夢》,讓我對家族聯婚間的階級政治,又有了新的看法。在這裏,我看到無限的剝削與壓迫,曹雪芹不失為一位作者,他的細語呢喃足以令人歎惋。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情”。

是東坡先生的坦然,讓我讀懂了仕途道道皆坎坷。讓我在春雨滋潤後的夜晚,縱觀滿天璀璨的繁星,遙想到未來的道路,仍是一片落紅,只待離人去踏足。一曲《定風波》,悠悠喟歎,讓此刻的我更加奮起,不想與蘇軾有同樣的遭遇。

“花開花落不長久,落紅滿地歸寂中”。

是陳叔寶的昏庸,讓我讀懂國破家亡後的慘淡。枯井裏無盡的曲調,聽來倍感淒涼。亡國之音在耳畔迴盪,我不禁有些惘然。夜色未央,離去的君王為此而憤懣,為他的昏淫無能而感傷。這裏,我知道了要珍惜。《玉樹後庭花》很美,她以她的美,詮釋了南朝國民的願望,也詮釋了我的夢。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須惜少年時”。

是杜秋娘的告誡,讓我對已逝時光充滿無限的悵悔。夜夜孤啼夜夜殤,窗前花開花落已無人再賞。每每讀到《金縷衣》,我總會想到《春江花月夜》。二者是不同的風格,而我卻莫名地從中讀出同樣的悲愴。惟願吾能如她所訴般,珍惜眼前美好時光。

記憶在零亂的灘前被分割,再聚集,又有了別具一色的姿態。悠悠歲月,歷史仍被記載。我深知,這不是彩排。無限的情愫源自那些我所崇敬的文人。是他們對自己人生的坦誠,讓我領悟到這些絡繹不絕的情意。

邂逅一首好詩,如同在春之暮野;相遇各種區域的作品,讓我在字與字的相聚中,有了更深一層的感悟。是這些文學史上的瑰寶,讓我學會了欣賞,而非是所謂的批判。

心中堅信着,每一部作品都富有靈魂,因為它們凝聚着創作者的汗水與淚水,在沉寂中默然等待。

學會欣賞作文 篇5

寒風呼嘯,他站在路邊,想買些窗花,給春節增添一絲年味。然而他對這堆紙並不會欣賞。

這條街上擺滿了窗花攤,亮紅色的紙張像一團火一樣,綿延數裏。

大概出於同情,他走到一位老奶奶面前,蹲下身開始挑選。相比於其他攤主正在熱情地推銷着自己的產品,這位老人倒顯得煢煢獨立。

因為她正在一個人安靜而專注地在那裏剪着窗花。可一問價格,他不禁皺皺眉頭,就挪步到了隔壁攤。

隔壁攤都是一些便宜的又精美的窗花,他才不在乎是否是獨一無二的是否是手工的'呢。何況機器的美豈是手工的可以媲美,老人在這寒風裏,還不得手抖,他可不希望自己家的窗花上突然缺了一塊,這可是對來年的不吉利啊。

“爸爸,爸爸,我要買這個買這個。”

小兒子的聲音傳入了他的耳中,小兒子正用那肥嘟嘟的手抓着他的衣角,他苦笑,無奈,只能買了兒子手裏的那隻龍飛鳳舞的窗花。付錢時,老人微笑的模樣,在寒風裏顯得很單薄。

回到家,手工的與機器的便被擺在了一起,而他發現這機器的紙張是一張加了化學劑的亮紅色,紙張也是偏滑,可是這手工的就不一樣了,紙張略硬,並且是最純正的紅色。機器的圖案也是很死板,沒有了手工的那般活靈活現。他拿出一張便宜的窗花,照在陽光下,並不剔透,並且線條僵硬,這讓他莫名想到了那些奔赴韓國去整容的那些臉,前篇一律,毫無美感可言。而手工的則是如流水一般的順滑,如大地一般的平整。

這時他才欣賞到了手工窗花的美,雖然,沒有華麗的外飾,可是卻像古代閨閣女子一般端莊高雅。

兒子在一旁打轉,他好奇地問道:“兒子,你為啥喜歡這邊的剪紙呢”

兒子抓着那團紙,咧開嘴笑道:“爸爸,我喜歡龍,龍好看,像真的。”

一時間他愣住了,這世間哪有什麼龍啊!不過是人們的想象罷了。

想象……

沒錯,她用一雙巧手剪出了人們心中所想,將那些美好的寄託剪出。

他小心的鋪平它們,手工的窗花在陽光下似一團火焰。拿出之前母親送來的粘稠的漿糊,取出一勺,均勻的鋪在反面,然後再小心翼翼的貼在窗户上,他絲毫不敢懈怠,因為他知道這是一件件藝術品,是獨一無二的珍品。

夕陽下,他時常會駐足去欣賞,看着那些窗花在陽光下,折射的五彩光芒。

學會欣賞作文 篇6

聖誕節臨近,美國芝加哥西北郊的帕克裏奇鎮到處洋溢着喜慶、熱烈的節日氣氛。

正在讀中學的謝麗拿着一疊不久前收到的聖誕賀卡,打算在好希拉里面前炫耀一番。誰知希拉里卻拿出了比她多十倍的聖誕賀卡,這令她羨慕不已。

“你怎麼有這麼多的?這中間有什麼訣竅嗎?”謝麗驚奇地問。

希拉里給謝麗講了兩年前她的一段經歷——

“一個暖洋洋的中午,我和爸爸在郊區公園散步。在那兒,我看見一個很滑稽的老太太。天氣那麼暖和,她卻緊裹着一件厚厚的羊絨大衣,脖子上圍着一條毛皮圍巾,彷彿天上正下着鵝毛大雪。我輕輕地拽了一下爸爸的胳膊説:‘爸爸,你看那位老太太的樣子多可笑呀。’

“當時爸爸的表情顯得特別的嚴肅。他沉默了一會兒説:‘希拉里,我突然發現你缺少一種本領,你不會欣賞別人。這證明你在與別人的交往中少了一份真誠和友善。’

“爸爸接着説:‘那位老太太穿着大衣,圍着圍巾,也許是生病初愈,身體還不太舒服。但你看她的表情,她注視着樹枝上一朵清香、漂亮的丁香花,表情是那麼的生動,你不認為很可愛嗎?她渴望春天,的大自然。我覺得這老太太令人!’

“爸爸領着我走到那位老太太面前,微笑着説:‘夫人,您欣賞春天時的神情真的令人,您使春天變得更了!’

“那位老太太似乎很激動:‘謝謝,謝謝您!先生。’她説着,便從提包裏取出一小袋甜餅遞給了我,‘你真漂亮……’

“事後,爸爸對我説:‘一定要學會真誠地欣賞別人,因為每個人都有值得我們欣賞的優點。當你這樣做了,你就會獲得很多的。’”

學會欣賞作文 篇7

學會欣賞自己,相信自己是很棒的。不要把自己貶得一文不值,以為自己比不上別人。

有一次,我參加競賽考得不理想,回家沮喪地告訴媽媽,媽媽對我説:“在媽媽心中,你永遠是最棒的!”從那以後,不管遇到什麼事,我都有了自信,並學會了欣賞自己。學會欣賞自己,相信自己是最特別的一個。不要在觀察別人時,將自己所有的優點忽略不計。對自己寬容一點,大度一點,相信你再多一點點努力,就會釋放出無限光芒。學會欣賞自己,相信自己很重要。媽媽的話總是在耳邊迴盪:“你現在是一個班幹部,你的一舉一動,牽動着許多人的心,以身作則,做一個好榜樣!至少你身上的品質感染了別人,這就是你的魅力所在!”欣賞自己是一項重要的心理素質,欣賞自己並不是孤芳自賞,而是通過發掘自己的閃光點,從而鼓勵自己,樂觀積極的面對自己的人生。

一個不懂得欣賞自己的人是很難快樂的,只會使自己陷入自卑的泥潭,只有充滿希望的心才能揚帆遠航……

學會欣賞作文 篇8

一個家長,參加了孩子的第一次家長會,老師説:“您的兒子在板凳上連三分鐘都坐不了,最好帶他去醫院看看。”回家的路上,那位家長告,訴她兒子:“老師表揚你了,寶寶原來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鐘,現在能坐三分鐘,全班只有寶寶進步了。”晚上,一向淘氣的兒子破天荒地吃了兩碗米飯。兒子上小學時,老師告訴那位媽媽:“這次數學考試,全班50名同學,您兒子排40名,我們建議您帶他去醫院看看。”回去的時候,她流下了眼淚,然而,她卻對兒子説:“老師説了,你不是個笨孩子,只要你細心點,會超過你同桌,這次你同桌排在了第21名。”兒子聽到這話,眼睛一下子充滿了光亮,非常開心。第二天,兒子起得比平時都要早,而且還給她準備了早飯。孩子上了初中,老師告訴她一個消息:按她兒子現在的成績,考重點中學有點危險。但對於那位母親來説,這卻是一個驚喜,走出校門後,她對兒子説:“班主任對你很有期望,他説了,你只要努力,有很大的希望考重點高中。”後來,高中畢業了,第一批大學錄取通知書下達了。她有一種預感:她的兒子被清華大學錄取了!因為,在填報考表時,她對兒子説過,她相信他能考上這所學校。她兒子從學校回到家,把一封印有“清華大學招生辦公室”字樣的特快專遞交到母親手裏時,他猛然跑向自己的房間大哭起來,邊哭邊説:“媽媽,我知道我不是一個聰明的孩子,可是,在這個世界上,只有你能欣賞我。。。。。”這時,她終於按捺不住了,凝聚了十幾年的淚水一下子迸發出來,任其滴在手中的信封上。

是啊,學會欣賞別人,會讓這個世界更加精彩、更加充滿愛!

學會欣賞作文 篇9

藝術的偉大意義,在於它能顯示人的真正感情、內心生活的奧祕和熱情的世界。——羅曼羅蘭

我從小就喜歡看畫,無比羨慕身邊的畫畫高手:他們筆下的一切皆是栩栩如生,就一台高性能的照相機——人物速寫比例精準,惟妙惟肖;風景畫則彷彿下一秒就會隨着微風浮動。更別提那些能把油畫畫得超級逼真的人,每一根頭髮絲都精確無比,真叫我佩服得五體投地。每當這時,自詡為藝術欣賞家的我都會毫無保留地獻上讚美——“畫得真是太像了!”。

一次,母親帶我去了美術館。館內收藏了不少大師的復刻作品,我卻不以為然——梵高、莫奈和畢加索,他們畫得怎麼那麼“醜”?那扭曲的筆觸、模糊的色彩、單純色塊堆積,也能叫畫?跟我平日欣賞的那些作品一比,這些作品連小孩子的塗鴉都不如呢!我失望不已。

反觀那些我嗤之以鼻的畫作,我卻從中慢慢看到了些不同的東西——在“真實”之外,彷彿還有另一種更為深層的情感。那感覺很朦朧,像是被早晨的霧濾過,想要抓住,又抓不真切……

領悟了這些後,美術館便成了我流連忘返的地方。擁有靈魂的畫作,可以在時間的長河中,永遠流淌,帶我體會人情冷暖,洞悉人生的雋永。

“吱呀……”我走在美術館木製的地板,腳步聲在靜謐幽深的長廊中響得出奇。一盞盞暖黃的燈光下,我放輕了腳步,生怕打擾到那一幅幅畫作背後的靈魂。這一刻,任我碰觸到了巨匠們的精神世界,慢慢地,學會了欣賞。

那時的我還不知道,我對藝術的欣賞,其實像一隻偏執的幼獸,被自己困在畸形的牢籠之中。我,其實並沒有學會真正的欣賞。

回家後,我百思不得其解。難道藝術就是以怪為美?世人皆醉我獨醒?我上網搜索那些名家們,驚訝地發現莫奈、梵高甚至畢加索等人早期的作品,也是還原真實、“規規矩矩”的作品,但是與他們的成名作相比,彷彿沒有靈魂……

抱着疑問,我再次來到美術館。我一人在寂靜的長廊中反覆踱步,暗自思忖,終有所悟。我從前喜歡的那些所謂“高手”的作品,無論是素描、速寫、風景畫還是油畫,雖然逼真,卻少了畫家內心的東西,是一種對現實的“照搬”。相反,我從梵高的作品中看見了他對自然的熱愛與讚美;從畢加索的作品中領悟到對真善美的追求與對黑暗中世紀的批駁;也從莫奈的作品中體會到了生命的和平與恬靜。是啊,只有被創作者全情灌入思想的畫作,才能流傳千古,而對藝術的欣賞,也絕不是一味地去稱讚它多麼寫實,而是應該從畫中體悟畫家的情感。

Tags:彙總 九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