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成長作文 > 分享作文

【實用】分享作文三篇

欄目: 分享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3.24W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分享作文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分享作文三篇

分享作文 篇1

孩子,是人生最純真的時期,這個時期的大家,會用大家特有的眼光打量這個世界,沒有拐彎抹角,不會虛情假意。但社會的發展,卻讓大家過早地收起了自己的稜角。不可否認,大家的心卻在提前硬化。而當世界真正失去孩提時代時,這世界或許就將沉淪。

當大家儼然一個大人模樣,學會用冷酷的面具偽裝自己時,是否想起孩提時代的大家,天真爛漫的笑容,自由自在地奔跑,無拘無束地吶喊!當大家覺得那樣的日子離大家越來越遠時,請記得,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還記得《玫瑰淚》裏的小男孩嗎?當他媽媽與妹妹被無情的車禍奪去生命後,他想用他僅有的零花錢為妹妹買她喜愛的洋娃娃以及媽媽最愛的白玫瑰。這是一個多麼單純而又令人動容的小男孩。他用最簡單的眼光看待世界,即使不幸發生在他的身上,他仍以善良回報。

這是孩子特有的善良,不禁讓我想起泰戈爾的詩,“世界以痛吻我,我報之以微笑。”而大家,在奔波中是否失去了那顆善良的心?

在電影麥兜中,那隻胖胖的小豬不止一次讓我流下眼淚。長得醜,沒特長,傻乎乎的麥兜總是被別人嘲笑,可是就是這樣的麥兜和他的同學所組成的合唱團,唱出了讓無數人落淚的歌聲。麥兜從來不在意他人的調侃,他用孩子特有的倔強追求着他的夢想,即使他從未被別人看好。

這樣的麥兜是大家童年的寫照,那時的大家都有着一顆熾熱的、追求夢想的心。而現在,在忙碌中,大家是否失去了那顆熾熱的心?

尼采曾説過,人生分為三種狀態:驢、獅子、嬰兒。而嬰兒是人的最高境界,因為嬰兒只關注自己。而在成長過程中,大家總被外界干擾,漸漸地,大家變成了那樣的人,失去了五彩斑斕的幻想,失去了最初的自己。

孩子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時期,沒有勾心鬥角,沒有欺騙與傷害。時光可以打磨一個人的稜角,卻無法改變一個人的堅持,外界紛紛擾擾,但請記得,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分享作文 篇2

分享,是春風裏共嗅花的芬芳;分擔,是寒冬時相依偎的温暖;分享,更要分擔。

往往分享易,分擔難。分享是冬日裏一杯奶茶兩根吸管的共飲;是秋季豐收後一個蘋果切兩半的甜蜜;是炎夏烈日下共乘的一片陰涼……而分擔,則是沉重的苦難、難解的失意、接連的坎坷……

所以,分享,更要分擔!

親人間需要分擔。母親的絮叨,父親的歎息有誰不曾聽過?然而又有幾人能知道那絮叨、歎息背後的沉重緣由?不能只一味地將父母當作避風港,多為父母分擔吧!“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天下父母,有多少指望子女讓他們享盡榮華?其實,他們所要的,不過是在失意痛苦時的子女的一份分擔。

朋友間需要分擔。因為分擔,分享才更有意義,更加彌足珍貴!魯迅、矍秋白因為分擔彼此的苦難,才有“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的慨歎;馬克思、恩格斯因為分擔而相互支持,才有流傳千秋、澤被萬世的《資本論》;鮑叔牙、管仲因為分擔,才有了世人多鮑子賢而稱管仲能……正因為他們彼此分擔,不論苦痛有多大,他們都能相互支持,挺過來。

愛人之間也需要分擔。有句至理名言:每個成功男人的背後,都有一個默默奉獻的女人。愛人間正因為有了分擔,才能風雨同舟,攜手一生。在梅蘭芳唱戲時,人們總會關注與他堪稱絕配的孟小東,而忽視了忍受一切的芝芳。正因為有了芝芳的分擔,才有了梅蘭芳的千秋盛名,才有了在日寇面前挺而不倒的梅蘭芳,才有在失去戀人後堅強站起的梅蘭芳。梅蘭芳一生最愛的女人是孟小東,然而伴他一生的卻是芝芳。前者就如未結果的花隨風飄散,而後者卻像一把不破的傘為他稱起一片晴天。

《蝸居》裏的郭海平在愛人出事時説過一句話:“和他同甘倒不一定,共苦卻一定可以。”是啊,不管是親人、朋友還是愛人,哪怕是擦肩而過的陌路人,都需要分擔。

只有分擔,分享才更深刻!沒有分擔的分享,只會是晨曦的霧靄,看似浪漫,卻經不起生活的風雨。

相呴以濕,相濡以沫。朋友,你的肩為他人擔了多少呢?

分享作文 篇3

在高三緊張的複習生活中,日子一天一天的往前滑過。看着日曆上新增的劃痕,羊年的鐘聲快要敲響,而我卻在空蕩蕩的房間察覺不到新年的氣息。

或許是因為作為高三的.學子有太多的學習任務,讓作業掩蓋了春節的痕跡;或許是在偌大的城市卻沒有親戚的走訪,聽不到春節的腳步;或許是因為科技的插足,玩耍不再是幼時的簡單快樂……總之,在春節前夕,我感受不到這個節日該有的紅火。

猶記小時候,春節是我們小孩子的日思夜盼。春節,意味着可口的美食,意味着紅包裏的壓歲錢,意味着一年之中難得的團聚。年前,父母總會帶着還是小孩的我,佈置一大堆年貨,看着父母手上掛上一個個的袋子,在為如何帶回家而苦惱。那時家中還沒有車,要在春運前早早定好火車票,帶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從人羣中擠過,找到位置。聽着火車轟轟的響,我的心也撲通的跳,期待快點到那個熟悉的站口。十個小時,對於一個孩子太過漫長。滿腦子都是新年的歡喜,腳尖觸到實地的那一刻,便猛撲進家人的懷抱。

沒有煙火的春節,當時的我,是無法想象的。叔叔家開的花炮廠,是兒時的春節的好去處。各式各樣的花炮,在地上或天上舞動着,拖着七彩的尾巴。那淡淡的硫磺味,是我心中最歡樂的年味,無可替代。

如今的我已經長大,不在是那個只知美食和鞭炮的孩子。年的味道,是鼻尖的那一絲紅火,看見親人時迸發的迷人的香味。

高三的學子也許不該奢求假期,即使是這最紅火的春節,也應當它是一段潛心修煉。今年的年味,大概就是作業冊的墨香,一絲清冷和半點温暖。原想讓這千年造出的漢字陪我聆聽新年的鐘聲,到達新的一年。

冷清的房間卻讓我陷入沉思。

帶着一絲負罪感,我終究是抵不過那濃濃的思念,坐上小車,走在通往家鄉的路上。高速公路上,車很多,車裏是和我們一樣的興奮雀躍。這漫長的旅途是否值得?我走下車,看着滿天煙火,和煙火照耀下的身影,心中釋然。

沒有家人,什麼味道都不是年味。

Tags: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