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成長作文 > 反思作文

【精品】小學反思作文四篇

欄目: 反思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3.04W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反思作文4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品】小學反思作文四篇

小學反思作文 篇1

黃金週,本是度假旅遊的好日子,可是——一位幕後殺手卻把我們的興致掃了個精光。

原本,我們看上了塊“風水寶地”——美麗的福州左海公園,由於我軟磨硬泡,媽媽奈不住我,終於點頭了。正當要下車時,只聞見一陣陣惡臭從腳下撲鼻而來,綠頭蒼蠅三五成羣地轉來轉去,令人“目不暇接”,往前走幾步,只聽“啪嚓”一聲,我意識地低頭,哇,場景可謂壯觀:花花綠綠的塑料袋“均勻”地分佈在各個地方,垃圾滿地都是,臭氣熏天,一些玻璃渣如防“賊”似的,像寶劍一樣立在地上,不知來源的污水滿地都是,還夾雜着一些污垢。周圍熙熙攘攘的人羣變得冷冷清清,只剩下一些和我們同行的旅客在那咒罵着。為什麼會這樣呢?原來,站台不知被那位“英雄好漢”首先改成了垃圾場,每天店鋪、居民們爭先恐後的往這扔,而有圍牆的垃圾場卻在前面不遠處,人們為了圖方便,隨手將垃圾拋了出去,而自己卻若無其事,揮袖而去。這是多麼下流的行為啊!

再往前去,我正想去附近的河邊玩時,我愣住了:原本清澈見底的小河被搞渾濁不清了,還是垃圾浮在上面,汽油、工業污染物全聚集在這,似乎要搞個“大團聚”黑色的水靜靜流淌着,這一剎那,我分明聽見原本歡快唱歌的小河現在正痛哭流涕,向人們傾訴着,埋怨着,可是,又有誰會去聽呢?

世界正在劇烈的因環境而變化着,全球氣候變暖,冰川融化,使太平洋海平面上升,珠穆朗瑪峯年年在下降……這多麼可怕呀!人們涸澤而漁,有沒有想這樣做下去的話後果會怎麼樣?保護環境,從身邊做起,為了我們的家園不再受損,為了我們的環境不再被破壞,為了我們的地球不再流淚,向全人類呼籲!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希望人們對這個“垃圾車站”進行反思。

小學反思作文 篇2

我是一個壞習慣很多的小孩,雖然每次事情過後我都會後悔。比如説:做作業時,寫着寫着就發呆了;自己寫字沒人看着就開始玩了;做錯了事情會撒謊騙人……多得數都數不清。很多事過去了就不記得了,不過今天發生的一件事,也許會讓我終身難忘。

早上我一起牀就和媽媽吵了一架,把媽媽氣得不願意送我上學。我沒有向媽媽道歉,而是下樓拿了爺爺5元錢塞到書包裏,匆匆忙忙地推出自行車,自己上學去了。

一路上,我生怕媽媽趕上來罵我,便加快了騎車的速度。自行車像一匹駿馬在飛快地奔馳。終於到了學校門口,我心裏的石頭也落了下來。東看看,西瞧瞧,沒有發現媽媽的蹤影,於是我立即走進門口的小店買零食吃。剛選好愛吃的麻辣絲伸手遞錢的時候,一隻手伸了過來,抓走了我的錢——媽媽追來了!她沒有罵我,也沒有打我,只是沒收了我的錢。走進學校的時候,我覺得很慚愧,因為自己又做錯事了。

漫長的一天終於過去了。

晚上我正在洗澡的時候,媽媽突然跳了出來,手裏拿着一根竹條打我。我就在竹條間跳來跳去,像一隻羚羊一樣逃避着皮肉之痛。終於,我趁媽媽不注意,把她手中的竹條搶了過來。“媽媽,我以後再也不了,真的再也不了!”我一邊哭着一邊説。媽媽相信了我,還和我拉了勾。

我知道以前自己是一個壞孩子,不光撒謊騙人還經常偷偷拿錢,不過以後我會改掉那些壞習慣,我會在媽媽的幫助和督促下永遠改正缺點的!

小學反思作文 篇3

語文新課程理念把寫作看做是學生記敍生活、表達情感、發表見解的重要手段,小學作文教學的反思。但語文教師每次佈置作文,學生很少有喜形於色的;而談到作文教學,教師則經常憂心忡忡。

為了提高學生寫作素養,我們必須瞭解作文教學的現狀,多方面尋找原因並思考對策。

一、作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學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大部分學生沒有感受到寫作的愉快,他們的閲讀量很小,寫作基礎較差;其次是應試作文模式過早地影響了正常的寫作教學,使他們的寫作變得功利並趨於程式化;其三是課堂寫作缺乏有效指導,陳舊的教學觀念阻滯了學生的思維,學生沒有把寫作作為一種有價值的思維活動。

實際上,寫作也是一種美育。如果學生在生活中沒有對美的追求,他有什麼必要寫作?在基礎教育階段,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比讓他們獲得知識更為重要。

2、社會方面的原因

任何困擾語文教育的問題,除了教學法及學科本身的因素,往往有其社會原因。長期的應試教育阻滯了人的思想發展。人在社會生活中不敢展現個性,缺乏自由的想象,喪失了自由表達的慾望,也缺乏自由表達的激情。

學生在課堂學習寫作,也通過社會各種渠道接受有關寫作的信息。可是,城市學生是“家庭——學校”兩點一線,農村學生不參加勞動,生活積累較差。所以,學生的選材範圍窄,語言空洞無物。

學生寫作缺乏個性,也在於他是在沒有個性的環境中成長的。長久地接觸沒有個性的文化,長久地接觸低俗文化,不要指望他能寫出有個性有魅力的文章。

基礎教育階段,要培養的是基本能力,現今的中小學教學往往沒有把寫作當作基本能力去認識,總是提出過高的要求。社會常常把寫作當成一件大事卻沒有把它作為現代社會中人的基本生存能力。這種現象值得我們思考。

3、寫作觀需要反思

反思時下的作文教學,有些失誤體現的顯然是觀念偏差。

首先在於沒有注意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語文寫作和理科解題不太一樣,一般而言,只有好與不太好之分,未必有對錯之別。起始階段的寫作,學生往往不知道“高”在何處,寫得不多,難有成就感,久而為難,得不到鼓勵,最終疲於應付,倦於無趣。

其次是要讓學生真實地表達自我。有個人的思想,有個人的人生感悟,有獨特的生命體驗,作文才有價值。有經驗的教師在指導小學生作文時,往往只説“先把你想的事情寫出來”,這正是瞭解少年兒童思維特點的因勢利導。

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關注生活,把寫作能力運用於生活實踐,不能熱衷於讓學生講經論道。語文教育應當讓一個人學會尊重並運用自己的表達權;學而無用,教育教學也就沒有價值。很多教師在這一問題上認識尚不到位。思想的束縛也讓一些教師的作文評價“不知好歹”,他們的評價尺度直接妨礙了學生自由表達的願望。

4、教師自身寫作水平有待提高

教師抱怨學生不愛寫,抱怨學生作文水平難提高,那麼,教師自身的寫作狀況如何,教師本人一年寫多少“作文”?由於應試教育等方面的問題,當今教師讀書少,令人擔憂;而語文教師不寫作、怕動筆,卻沒有引起廣泛的關注,作文指導《小學作文教學的反思》。教師自己不寫作,缺乏寫作經驗,卻能批改學生的作文,甚至敢於“指導”,實在有點不可思議。教師不寫作,可能是作文教學低效的一個重要原因。寫作是個人體驗很強的實踐活動,一個經常寫作的教師才有可能熟悉學生的寫作過程。只有具備個人的切身體驗,教師的指導才會令學生信服,才有效果。

二、提高學生作文水平的對策

1、在“素養”的層面重新定義閲讀教學觀

閲讀是一切學習能力的核心,閲讀能力是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它是語文中最重要的能力,也是提高寫作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學校定期添購課外書,充實學校圖書館(室),鼓勵學生課外閲讀;在校園的走廊、運動場等地方設立閲讀角,讓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閲讀他們喜歡的書本。閲讀的範圍包括兩個層面,一是不要只侷限在語文教材中進行閲讀能力的培養,要跨越一本教材進行閲讀教學;二是閲讀的種類要多,不要只侷限在文學性作品中。因為閲讀不只是涵養精神,還是獲取新知,特別是在資訊時代,從海量信息中抓取有用信息,提煉寫作素材,更是需要貫穿在平時的閲讀教學中。

家庭和學校應讓學生走出家門、校門,多接觸社會,關心時事的同時關注身邊的人和事,養成記日記的習慣。

2、把作文修改權交給學生

讓學生在讀給別人聽、交換修改、交流寫作心得中有所領悟,有所提高。

(1)樹立信心。學生初次嘗試互相修改作文,有的感到新奇,有的感到畏懼,認為自己連寫作都還有許多不足,怎麼有能力去修改別人的文章。我們首先對學生的寫作態度、寫作品質、寫作性格進行肯定,幫助他們樹立有修改他人作文能力的信心,鼓勵他們在互相修改、討論、交流中提高、進步。信心,是幹成大事的動力。有充分的信心。可以從不會到會,從幼稚到成熟。我們採用同桌互改,小組互評,從引導學生學會修改錯別字、修改用詞不當開始,再到修改語句的不通,最後到學會選材、整篇的佈局等方面的評價。這一漸進的過程,學生既發現了別人作文中存在的問題,又逐步鍛鍊了自己的能力,也達到了共同的.提高。當學生髮現了他人作文中的某一點問題後,他們討論得很熱烈,找資料,問同學,甚至發生了爭執,直到把問題搞清楚為止。這是教師一去筆評改作文所無法達到的功效。

(2)傳授方法。學生有了信心之後,就要傳授修改作文的一般方法,這樣能做到既有統一,又有創新。

作文修改方法,有符號的使用:如錯別字的標記符號,詞語順序更換符號,多餘詞語、重複句子的刪去、添加詞語和句子的符號,精彩語句的着重符號等。

還有評語的幾種寫法,如眉批、尾批、邊批的寫法。最後是作文和字跡按優、良、中、差評定等級,標明日期等。

修改方法的傳授,一般是從簡單到複雜。僅僅講一下還不行,還要邊講邊練,每講一種方法,就讓學生在他人或自己的作文本上找出一例或幾例來試一試。每發現一個問題,他們就有一種成功的喜悦,這是教師代替修改作文,學生難以感受的過程。通過兩三次互相修改作文,這些方法就逐漸被學生所掌握了。

(3)弄清過程。學生互相修改作文,人數多,涉及面廣,可以採取多種多樣的形式。新課標指出:“願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別人聽,與他人分享學習寫作的快樂。”讓學生將作品朗讀給同桌聽,自我修改。“修改自己的習作,並主動與他人交換修改”,讓同桌之間,互相修改對方作文。“能與他人交流寫作心得……溝通見解。”第一步同桌互相修改,你讀我聽,或我讀你聽,聽後談感受,然後互相修改。第二步前後四個同學為一小組,一個讀,其餘三個聽,他們一起討論,一起修改,寫出評語,給出等級。第三步,在前面修改的基礎上,自由討論,可以把自己或他人的作文,拿去請教其他寫作能力較強的同學。第四步,教師在巡視的基礎上,讓各組彙報修改情況。讓作文修改得比較全面、認真的學生談修改體驗。

(4)實踐提高。學生在掌握了方法,弄清了過程之後,還要在反覆實踐的基礎上,不斷總結提高。

學生要通過互改、互評,學習他人寫作成功的地方,找出別人作文中的不足之處,在朗讀、修改、評議過程中,領悟小作者中的選材、遣詞造句、結構順序等。學生在一起面對面的討論,雖然不是很全面、很有見地,但比不討論要好。這是學生走上成功的第一步,不能因噎廢食,否定學生互相修改作文的積極作用。

需要説明的是:把作文修改權交給學生,不是教師對學生作文一概置之不理,而是每次先抽查一個班級的上、下、差三個層次的作文各3——4篇,在瞭解這次作文基本情況之後,去指導學生互相修改,在學生修改之後,再進行一次彙報總結。這不是説讓學生互相修改,教師就撒手不管,而是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小學反思作文 篇4

學生對寫景作文往往抓不住特點進行描寫,順序錯亂,文章缺少一切景語皆情語,寫出的文章難免文章空泛。因此我在教學中從以下方面入手進行作文教學。

首先,要抓住景物描寫的特點,重點分析作者描寫景物的藝術手法以及景物的特點。寫景抒情散文最主要靠寫景來抒情,緣情寫景,以景襯情。那麼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突出這一特點,要引導學生去發現景物的特點,然後引導學生歸納概括。

其次,要培養學生的聯想能力,我們在教學中要辨別梳理作者的聯想,這一點很重要對學生的寫作思路擴展有非常大的啟發性。如,六年級第一單元課文《山中訪友》一文運用聯想訪問山裏的朋友,表達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那麼就此可以開導學生在作文時在描寫主體時不妨要進行聯想。語文教學始終圍繞學生的“閲讀與作文”我在語文教學中注重學生的閲讀方法和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的指導。學習一篇課文學生首先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要弄清文章主要內容;作者的寫作順序怎樣,他為什麼要這樣寫;走進文本,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學習作者佈局謀篇、遣詞造句的方法。走出文本,想一想,我為什麼要讀這篇文章,通過學習我學到了些什麼?然後把自己的學習收穫寫一篇小練筆。

第三,要注重文章的誦讀,語文教學離不開誦讀,要讀出文章的情感和韻味,要學生彷彿身臨其境。

第四,沒有必要對文章的結構層次做深究,寫景抒情文章重點是

寫景和抒情。但我們在教學時要梳理作者的聯想片段,對聯想片段進行分析和闡述,反襯作者的喜愛之情。

最後,寫景抒情散文教學需要師生互動,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要設計好有啟發的問題進行開導,亮點可以在重點部分出現,注意教學要開合有度,高潮部分要高漲讓學生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事實證明,作文教學平時要加強積累,教師要多訓練。培養學生想象力,使學生想象豐富,學會全面地考察事物。這是本學期作文教學閃光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