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第一次採訪作文(精選10篇)

欄目: 第一次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9.44K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第一次採訪作文範文(精選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第一次採訪作文(精選10篇)

第一次採訪作文1

“不,我不減肥!減肥就是浪費資源……”課堂上,一位“肚大腰圓”的小胖子面對一羣採訪他的小記者滔滔不絕的説,第一次採訪。這位小胖子是誰呢?他就是我們小記者班那天真活潑、幽默風趣的揚凡。

現在,揚凡正在接受小記者們的採訪。一位女記者問道:“揚凡同學,你這麼胖,請問你一日三餐都吃些什麼呀?”只見揚凡一揮手説:“個人隱私,拒絕回答。”這時,站在一旁的宿老師説:“對!這個問題可以拒絕回答。”

接着,又一位記者站起來問:“揚凡,在所有的老師裏,你最敬佩、對你印象最深的老師是誰?為什麼?”揚凡不假思索地説:“是我們小記者班的宿老師。因為她能在課堂上替我打抱不平。”他的回答,引起了全班同學一場大笑。站在一旁的宿老師也開心地笑了起來。

接着,就出現了本文開頭那風趣的一幕:一位記者問:“揚凡,你這麼胖,願不願意減肥?”宿老師説:“揚凡,這類問題可以不予回答。”“不,我很願意回答這位記者提出的問題。我不願意減肥!因為減肥就是浪費資源……”楊胖子幽默風趣的回答,又一次引起全班同學的鬨堂大笑……

課堂採訪結束了。但還有許多小記者在圍着揚凡追蹤採訪。簡直把揚凡忙得不亦樂乎。小記者們提出的一個個奇怪的問題,沒有一個能難住揚凡的。反而,他那幽默風趣的回答,倒是把小記者們逗得個個捧腹大笑。

今天的這場採訪,可真是太有意思了!

第一次採訪作文2

6月15日,是我最難忘的日子,因為今天我一次當上小記者,所以我特別興奮,我的第一個採訪任務是:走進星級市場,體驗食品安全。

活動第一步:走進會議室,聽港口市場負責人黃總監詳細的介紹港口市場裝修前與裝修後巨大的變化。然後,會議室裏的小記者們陸陸續續的問起了多個問題,如:現在的水遭到了嚴重的污染,菜地都受到了影響,如果這些菜被引進到港口市場,那麼這些菜會不會賣出去,如果還沒賣出去的時候已經檢測到了怎麼辦?黃總監一一回答了我們各種各樣的問題。然後黃總監帶我們去參觀蔬菜檢測室,我們看到了工作人員整個檢測的過程,這裏可以檢測出受污染和帶有農藥的蔬菜,然後把沒有受污染與不帶農藥的蔬菜放到市場上去。

活動第二步:這個是最有趣的了,體驗買菜,我以前從來沒自己買過菜,這次既興奮又緊張,興奮是因為這是我第一次自己買菜,緊張是因為不會買菜,不知道要買什麼菜才好。想了想,那就買我最喜歡的和家人最喜歡的吧!於是,找了一個夥伴一起去挑選,我買了最喜歡的土豆和桃子,還買了家人最喜歡吃的魚。大家買完了以後,所有小記者和老師一起在港口市場合影留念。

這次活動讓我瞭解了港口市場的變化,還體驗了自己買菜,我的第一次採訪任務,讓我終生難忘。

第一次採訪作文3

道德是什麼,道德就是:在學校尊敬師長,在家庭孝敬父母,在社會奉獻愛心。

11月1日,來自五湖四海的領導來到我們杭州市崇文實驗學校,參觀“做一個有道德的人”的現場會,而我是這次現場會的小記者。在此之前,我們五年級小記者,都在軍校準備好了採訪內容。

中午12:30,十三位小記者們都在楊帆老師辦公室集中,一兩個人為一組,複習該採訪的內容,直至下午4:00我和其他八位小記者,在風雨操場前等候採訪,而其餘四位小記者在童真樓採訪各省領導。

不知不覺,已是下午4:30了,操場外,下着毛毛小雨,終於,盼望已久小記者們蜂擁而至,找到了叔叔阿姨就開始採訪。我和我的夥伴,看到了一位年過半百、笑容滿面的叔叔,便跑過去。我不慌不忙地説:“叔叔您好!我是崇文實驗學校的小記者葛牧揚。歡迎來到我們學校。我能耽誤您一分鐘,問您幾個問題嗎?”

叔叔見我很有禮貌,便停下了腳步。

“您是初次來我們學校嗎?”我問。那位叔叔點點頭。

“本次‘做一個有道德的人’的現場會,您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麼?”

叔叔微笑着説:“看了展覽板後,我發現,崇文學校活動非常豐富,同學參與十分積極。”

我聽了很開心,繼續問道:“那您能對崇文全體少先隊員提幾點希望嗎?”叔叔接過筆,想了想,寫下了“好好學習,天天向上”8個字,還留了單位和姓名。我向叔叔敬了隊禮,感謝他接受我的採訪。

就這樣,我一共採訪了五位來自不同地區的叔叔阿姨,順利完成採訪任務。

第一次做小記者,有點緊張,有點驚喜,有些意外的收穫。

第一次採訪作文4

11月14日下午,我們東方紅學校全體小記者一起來到長沙橘子洲進行採訪。

一路上,我的心怦怦地跳個不停,心裏老想着:該怎麼採訪,該問什麼問題……後來,經過報社王老師的指導,我的心情放鬆了許多。於是,我帶上記者帽,拿出採訪本,認真地寫起準備採訪的問題來。

到橘子洲了,我和朋友們飛快地跑下車,懷着既緊張又激動的心情排好了隊伍。這時,大隊輔導員沈老師安排六年級的哥哥、姐姐去採訪工作人員,而我們三、四、五年級的小記者就去採訪過往的遊客。可是,我和朋友王書笛也想去採訪工作人員。於是,我們就去問沈老師,沈老師爽快地答應了。就這樣,我們倆跟着哥哥、姐姐們一起向工作室走去。

我們一邊走,一邊欣賞橘子洲美麗的風景:寬寬的馬路、矮矮的灌木叢、青青的草地、高高的樹木。一陣風吹過,有的黃葉像一隻只美麗的蝴蝶在空中飛舞;有的綠葉像一把把打開的的扇子,隨風搖擺;還有的橘樹上結滿了黃澄澄的橘子,好像在向我們微笑呢。

走進工作室,接待我們的是一位漂亮的阿姨,原本緊張的我心情頓時輕鬆了。緊接着,我們開始大膽地向阿姨提問。在舉手的記者中,我很幸運地被阿姨點到了,心中暗自竊喜。於是,我鼓起勇氣大方地問道:“阿姨,您好,請問橘子洲總面積大約是多少?”“哦,是1485畝。”阿姨用又細又甜的聲音回答。“對了,小朋友,‘畝’你字會寫嗎?”我搖了搖頭,不好意思地説:“不會。”阿姨笑着在我的本子上寫了一個“畝”字,並且還寫了“由南到北有5.7公里長。”等阿姨寫完,我連忙説了聲:“謝謝”。

在回家的路上,我看着阿姨漂亮的字兒,回想起剛才自己採訪的情景,心裏既自豪又快樂,真想大喊一聲:“啊!我第一次採訪成功了!”

第一次採訪作文5

我是一名小記者,一天下午,我們走進海門實驗小學採訪大隊輔導員楊敏燁老師和一羣陽光少年。這是我第一次採訪我,真是既高興又緊張。

在會議室裏,我們先對少先隊員,進行了採訪。之後,我開始採訪楊敏燁老師。“楊老師少先隊大隊輔導員主要從事哪些工作?能為我們少先隊員創造哪些平台呢?”我望着神采飛揚的楊老師,迫切的想要了解楊老師的日常工作。楊老師笑了笑説:“大隊輔導員從事的工作比較多,不僅涉及學校廣播台、電視台、升旗儀式,還包括學校的各種常規檢查等,比較累。就拿廣播台來説吧,要寫稿,還要找主持人,教他們如何廣播……”聽了楊老師的話,我驚訝極了,沒想到少先隊的工作要求如此細緻。

接下來我又問:“楊老師,我們瞭解到您不僅要負責少先隊工作,還要從事語文教學。您是如何平衡這兩樣工作的?”楊老師頻頻點頭,説:“剛開始我是屬於那種蠻幹型的,就是利用下課時間、午休時間、下班時間去做,總之就是在別人休息時去,那時特別累,後來學校給我安排了一些助手,我也積累了一些經驗,只要告訴他們怎麼做就可以了。我們有了一個團體,不必自己孤軍奮戰了……”

當然還沉浸在這美好的時光中時,採訪活動結束了。這天我沒能抓住更多的機會了解楊老師和那羣少先隊員,但這次採訪的經歷讓我前進了一大步,讓我終生難忘。

第一次採訪作文6

一直以來,我經常從電視裏看到一些人受採訪,對他們十分羨慕。我想:要是有一次自己也能上電視接受採訪該有多好啊!

這個希望終於實現了。今年暑假,我們攝影班組織了赴紹興採風創作的活動,除了我們這些小記者,隨行的還有許多新聞單位的記者。在第二天的登山活動當中,蘇老師叫我和另外兩位同學去接受嘉興有線電視台的採訪。機會終於來了,我可要把握住機會啊,但畢竟是第一次,心裏不免有些緊張。

電視採訪開始了,第一個受採訪的便是我。當攝像鏡頭對準我,一位阿姨拿着話筒微笑着走過來時,我的心卻像只小兔在怦怦直跳,但我暗暗鼓勵自己:“別緊張,會成功的。”就在這時,阿姨開口了:“小朋友,今天是不是第一次登山啊?”“是的。”我説。“感覺怎麼樣?”“還可以,不是很累。”這番採訪使我的心慢慢平靜下來,但是仍有幾分緊張。阿姨又問:“今天你們與‘山娃子’藝術團創作交流,你覺得他們有沒有什麼地方比你們好呢?”

“我覺得他們的照片比我們的童趣更為足一些,藝術水平也要高一些。”我心中説,嘿,不是説得很順利嗎,還用那麼緊張幹什麼?於是我也就不緊張了,聲音漸漸響亮了,神態也顯得很自然。

接着阿姨還問了我對這次活動的感覺。我説:“這次活動不但使我增長了知識,開闊了眼界,還使我的到了一次很大的鍛鍊,像今天這次登山也使我的到了鍛鍊,我覺得很有意義……”剛採訪完,就聽得在邊上的大人在評議:“這位小朋友真會講,講得真好……”

這次活動雖然結束了,但這次受採訪時的情景卻深深地留在我的腦海裏。我想,只要有準備,不慌張,人生的道路上還會有許多其它的“第一次”,我一定能過好“第一次”的關口,為第二次、第三次打下基礎。

第一次採訪作文7

星期五,老師給我們佈置了一個課外作業——小組採訪路人手機使用量,並要求在星期一做好統計圖教給老師。這對全班同學來説是一次大考驗,因為很多人膽小、怕事、不敢問。但對我們組來説,簡直是張飛吃豆芽——小菜一碟。

放學後,我們小組就積極準備去完成這項作業。組長林俊彤來管理,我、趙北宸、閆菲和劉家成負責去採訪,唐棚則幹統計這項工作。

採訪活動開始了。我們先在路邊走走,觀察哪些人走路不急,我們就上去有禮貌地打招呼,説明原由。我們先採訪了一位頭髮略帶紅色、圓臉、塌鼻子的老大媽,“您好,耽誤一下您寶貴的時間,我們想……”還沒等我們説完,“走,走,煩死了!”老大媽朝我們喊,並且嘀咕了幾句,“現在的小孩太煩人!”我們第一次採訪失敗!

我們並不灰心,又開始尋找下一個目標。我們走到公交站,看見一位身材苗條、穿着時尚、牙齒潔白、面帶笑容的姐姐,趕忙上前搭訕:“姐姐你好!我想採訪一下,你們家的手機使用量。”姐姐看了我們一眼,點頭答應了。我心裏暗喜,總算有一個人接受我們的採訪了。我清了清嗓子,問:“你們家一共有多少人,都是怎樣使用手機呢?”姐姐認真地回答:我們一家六口人都愛看手機,都有微信,爸爸和爺爺喜歡用手機看新聞、下棋、打牌鬥地主;媽媽喜歡在手機淘寶上購物;奶奶也用手機學廣場舞;我最喜歡用手機聽音樂、看書;弟弟更愛在手機上面玩遊戲……後來姐姐越説越激動,抑制不住興奮的心情。之後我們又陸續採訪了幾位路人,他們都説手機功能強大又便捷。

經過這次採訪,我深入地瞭解到手機的的確確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便利,同時也體會到它也會給人們帶來許多弊端。只要好好的利用,它一定會成為我們的良師益友。

第一次採訪作文8

那第一次採訪使我變得大方起來;那第一次採訪使我變得能説會道起來;那一次採訪讓我鍛鍊了自己。總之,那第一次採訪使我受益匪淺。

今天,老師帶我們小記者來到長沙市的`子洲去採訪別人,藉此鍛鍊自己。我是小記者,從未採訪過別人,所以心裏有説不出的一種緊張,到底採訪還是不採訪?這個問題一直在我的腦子裏打轉轉。如果採訪就能鍛鍊自己,不採訪就失去了一次機會,正是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突然,我用餘光看到了有一些不記者因為採訪成功,而高興得手舞足蹈。我心想:哇!我好想受到這種高興。我想這種高興一定是不同尋常的,採訪!我毅然作出決定。

於是,我就便準備寫好採訪問題了。經過我的深思熟慮,寫出了八個採訪問題。雖然我決定採訪了,但我採訪前還是非常緊張的。再不採訪就沒有時間了,這個念頭在我腦間閃過。對!我尋找着目標,突然,一個帶着孩子的阿姨在我面前閃過,我不放過這一次機會,連忙叫住了那位阿姨,我吞吞吐吐,不熟地説道:您好,我是湘潭日報小記者,我可不可以採訪您好幾個問題,“可以”她居然接受了我的採訪,我很慶幸自己第一次採訪就沒有被人拒絕。那位阿姨也很有禮貌的一一回答了我的問題,採訪完後,我還説了聲謝謝,耶!耶!我採訪成功了!我不停地叫着,終於嚐到了那種不同尋常的高興。

採訪第一次,就會第二次,總覺得不過癮。於是,我又採訪了一位阿姨,這位阿姨對我的問題也是非常認真的回答。使我很順利地採訪完了第二次。就當要去採訪時,老師説集合了,我就只好留下那還沒有采訪我癮回到隊伍當中了。

經歷第一次採訪,就會有第二次,第三次,甚至第四次。這次採訪真是使我受益匪淺啊!

第一次採訪作文9

今天語文老師佈置我們一項實踐作業——採訪身邊的名人,我們第三小組決定採訪學校的樑校長,大家一致推薦我去,我只好勉為其難了。

我決定將採訪時間放在下午,這是我第一次採訪心目中最尊敬的校長,所以有點緊張,生怕在採訪中自己出什麼差錯。整個上午,我一有空,就找關於這次採訪的主題資料,我認真地把要提的問題依次排列起來,並且用提綱的方式表現出來,心裏漸漸有底了。午後,我躺在牀上,又把提綱看了好幾遍,對即將開始的採訪真有點迫不及待了。

到了學校,我興高采烈地拿着筆和本子直奔校長的辦公室,到了門口剛想敲門,看見校長在聽電話,我的手又縮了回來,終於,看到校長聽完電話了,我敲了敲門,得到了校長的允許後,走了進去。

“校長,可否打擾您一會兒,做個簡單的採訪?”我也不知哪來的勇氣,將話説出口了,但説完後我的心跳得厲害。

“可以啊,請坐吧。”校長微笑着並示意我坐在他辦公枱前的椅子上。

坐下後,我拋出了一個問題:“請問我們學校如何開展讀書活動?有什麼具體的做法?”樑校長微笑着作了回答,親切的話語讓我緊張的心一下子平靜了下來,開始鎮定地記錄了。

接着我又問:“您説,開展讀書活動對我們學生的發展有什麼好處?”

“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讀書足以怡情……”樑校長侃侃而談,我快速地記錄着,一種敬佩之情油然而升。

我又提了幾個問題,樑校長都一一向我進行了解答。

採訪結束了,我恭恭敬敬向校長行了一個少先隊隊禮,短短十幾分鐘的採訪,我感覺到自己收穫了很多很多。

第一次採訪作文10

今天是我作為揚州日報的小記者採訪天韻琴箏有限公司的日子,因為這是我的第一次採訪,所以心中既盼望又緊張。

剛來到那兒,我就被公司的景象吸引住了,四面綠樹成蔭,真是一座花園式的工廠啊﹗日報社的大姐姐安排我去採訪古箏調音室的工人們,我的心裏就象十五個吊桶—七上八下,到了調音室門口手心裏全是汗,嘴裏只打哆嗦。還是調音室的阿姨主動問我説:“小朋友,你是來採訪我們調音室的嗎?”看見阿姨們和藹可親的樣子,我鼓足了勇氣問:“阿姨,您可以給我講一下古箏調音的知識嗎?”“好的。”於是我的目光迅速轉到了一個純白色的小器件上,它長約20釐米,寬約10釐米,阿姨説:“這是校音器,它能調整古箏的音質,那個黃色的板手叫調音板手。”我又問:“為什麼古箏的琴絃間隔不一樣呢?”“古箏有高音和低音,所以間隔不一樣。但是並不是每一個間隔都不一樣,古箏有21根弦,每7根之間的距離一樣大。”阿姨耐心地説。我聽了以後豁然開朗,這時我的心情興奮極了,一點兒都沒有了開始時的緊張。我又和阿姨們説了許多有關古箏製作方面的話,讓我一下子就瞭解了許多這方面的知識。

今天的第一次採訪讓我既鍛鍊了自己的膽量又豐富了知識,以後我一定要多作這樣的採訪,從中學到更多的知識,認真學習,長大做一名對祖國有用的人。

Tags:採訪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