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課件

小學關於顏色的課件

欄目: 教學課件 / 發佈於: / 人氣:6.14K

一、設計理念

小學關於顏色的課件

課程標準指出: “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的主要方式。”爲此,我在教學中設計學生動手模擬佈置電影場景的情境,在親身體驗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關於主要理論知識的歸納,有學生的實驗中完成。

二、教學策略

1.創設情景,激勵自主探索。

2.創建探究空間,主動發現新知。

3.自主總結規律,體驗領悟新知。

4.解決生活問題,深化所學新知。

 三、教材分析

《繪畫的色彩》是高中美術“繪畫”模塊第五課的內容,圍繞色彩的基本知識展開,包括色彩形成的原理,影響自然界中物體色彩變化的因素,固有色環境色光源色的區分,色彩三要素、色彩的心理等。在學習過程中分兩部分進行。本課重點解決影響物體顏色的因素和色彩的幾個概念。第一部分是光色的關係,通過觀察課間中色光的混合和小組調製顏色的混合的區別,明晰色彩的幾個概念。第二部分先引導學生以導演的身份排演《動物世界》觀察動物的變化思考原因,說明固有色和影響物體色彩的因素。再介紹印象派畫家莫奈的作品。讓學生對色彩產生新的認識,提高審美水平。最後,引導學生觀察生活現象,嘗試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深化所學知識。

 四、教學目的

1.學生了解自然界中物體的色彩成因和影響自然界中物體色彩變化的因素。

2.學生探討固有色的概念。

3.學生了解色彩的幾個知識,同時能注意和生活現象結合。

 五、教學難點

“固有色”觀念的明晰。

六、教學重點

1.瞭解色彩的相關概念、原理、規律、觀察與表現的方法。

2.學生提高在生活中發現、欣賞、運用色彩美的能力

七、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三原色 不同色的襯布、燈光、幾何體

 八、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勵自主探索

一·光與色彩

1. 自然界中物體色彩形成的原理

教師播放幻燈片,夜幕降臨後,大地隱入黑暗中。我們生活的世界是絢麗多彩的,美麗的色彩從何而來? 生:思考哪種光源對我們的視覺經驗影響最大?

師:可以說“光創造了色彩的世界,沒有光便沒有色” 。正如畫室中拉着窗簾看不到物體色彩一樣,拉開後顏色便清晰可見了。誰能解釋我穿的衣服呈現紅色?

生:參考知識窗。因爲它反射紅色光而吸收其他光線。

師:物體本身無色。色光有很多顏色。34頁牛頓實驗。白色光通過三棱鏡被分離出赤橙黃綠青藍紫,這是可見光譜。物體反射和吸收不同色光,這才形成了自然界五彩斑斕的色彩。

(評述:播放國家地理雜誌圖片,創設情境,學生輕易感受到自然色彩的豐富。瞭解光線對色彩的形成的重要作用;與畫室的實景結合,從生活中挖掘知識,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

(二)創設探究空間,主動發現新知

1.光與色彩三原色的區別

(1)光的三原色實驗分析:(課件演示)

生:觀察太陽白光是怎樣形成的?

色光的三原色爲:紅橙、綠、藍紫。

將其等量混合後,紅橙+藍紫=紅

紅橙+綠=黃

藍紫+綠=藍

全加=白

三原色重疊後產生紅黃藍三個第二次色。三原色等量混合呈白色(無色)光。

(2)顏色的三原色實驗分析(學生動手實驗)

三原色——顏料的三原色是紅黃藍(在光譜上的二次色紅黃藍在色彩科學上成爲原色。這是無法用其他顏色調出來的。相反,他們之間不同比例的混合能調出無窮的色彩。)

生:調色。 紅+黃=橙,藍+黃=綠,藍加紅=紫。它們第一次混合產生的橙、綠、紫是間色。給它下定義。間色——間色,由兩種原色等比例混合而成。

顏色三原色等量混合,成灰黑色

師:理解複色,你有幾種調處複色的方法。

複色——不同比例的三原色混合或任意兩種間色混合產生複色。

生:思考你還有其他調配複色的方法嗎?除黑白外的顏色與黑調和。

2。顏色的三要素

色相——顏色的名字

明度——顏色的`明暗程度,

純度——顏色的鮮明程度,彩度或飽和度。

三原色的純度最高,間色的純度較高。複色的純度較低。

(評述:學生動眼看色光三原色混合的變化,動手實驗顏色三原色混合的變化,在實驗過程中自主總結色彩的概念、規律)

(三)自主總結規律,驗證領悟新知

一.固有色和影響物體顏色變化的因素

師:我們認識了顏色的幾個概念,學生做填空題:一個( )色的立方體。以立方體爲主角,分小組擺出電影的虛擬場景。劇本:

1.分鏡頭一:幾個月沒下雨了。大地上的植物了。褐黃的大地裸露出來。趁着傍晚太陽要落山的陰涼時候,動物們四處尋找水源。 (佈景:褐色布、白物體、橘黃燈)

2.鏡頭二:動物聚集在僅存的水邊。正午的陽光強烈。他們之中的有些已經撐不住了,也許這就是他們生命中的最後一天。(白燈、白物體、藍綠襯布)

3.鏡頭三:雨季終於到來了。植物冒出了青芽。大地像披上了綠衣。當清晨第一縷曙光初現時, 動物們的狂歡開始了。(藍紫色光、白物體、綠襯布)

教師演示鏡頭四:天大亮。天黑了。

各小組學生觀察並記錄主角立方體的色彩變化。

師:同樣的立方體爲什麼會呈現出不同的色彩,是什麼因素在影響物體的色彩變化?

生:討論並回答。影響物體色彩變化的因素

光源色——自然界中不同光源發出的光是不一樣的,他們照在物體上引起的色彩感覺也會不同,這便是光源色。如晨光偏淡藍紫色,晚霞偏黃紅色光。

環境色——自然界中的物體都處於特定的空間環境中,因爲光反射的緣故,周圍環境的色彩必然會影響到物體,這爲環境色。

師:隨着光源和環境的變換,物體的色彩也會發生變化。平時爲了描述方便,我們往往忽略外部條件的影響而賦予物體一個固有的色彩面貌。如一張白紙,無論他被放在什麼環境中我們仍認爲這是一張白紙。我們把日常生活中人們爲了比較、區分和描述方便,往往忽略外部條件的影響。給物體規定的一個整體的色彩面貌叫做固有色。

學生最初寫出的答案,便是我們頭腦裏賦予該物體的“固有色”。

固有色觀念在色彩寫生中會給我們進行色彩觀察和表現帶來不良影響,如習慣性的畫固有色,我們不可能觀察到自然界中種種細微、豐富的色彩關係。

二.分析實際作品

師:出示蘋果圖例,生觀察繪畫中環境色光源色的影響。

生:都是黃蘋果,但用的色彩不是固有色。紅布和藍布分別給了它不同的環境色。

師:畫家向我們展示了豐富多變的色彩世界。在光色的研究中,印象主義畫派的貢獻很大。印象主義注重在繪畫中對外光的研究和表現。印象主義畫家提倡戶外寫生,直接描繪在陽光下的物象,根據畫家自己的眼睛的觀察和直接感受,表現微妙的色彩變化,從印象主義開始,歐洲的畫家們更多的注意繪畫語言本身。

克勞德 莫奈——1840——1926法國印象主義畫派創始人之一,莫奈最關心的是如何忠實的在畫布上記錄下自然界那瞬息萬變、豐富的光色變化。爲了研究自然界中物體的色彩變化規律,莫奈有意識地以不同時間、不同光線下的相同景象爲題材作畫,如1892-1894年創作"魯昂大教堂組畫"時,莫奈租下了教堂對面的一間房子,從天明開始動筆,根據日光的變化,每隔兩個小時改畫一幅。一天下來,作品竟有20件,在捕捉瞬間的光色效果方面,莫奈取得了驚人的成功。

《乾草垛》系列中,大自然的光影無時無刻不在閃耀,同一物體,在每一個特定的時辰都呈現出自己獨特的風采。莫奈所言:“面對稍縱即逝的效果,而將我的印象描繪。”這也正是當年印象主義名字的來源。

學生們感受畫家筆下的豐富的色彩世界。

(評述:提高學生鑑賞能力,此階段以實例分析爲引導,學生將知識點進行總體歸納。遷移拓展印象畫派的知識,引導學生以藝術的眼光看世界,看生活。)

(四)解決生活問題,深化所學新知

繪畫中的色彩是變化萬千的,我們平時看到的世界沒有莫奈眼中的多姿多彩,但只要我們運用本課知識,多家留意光色的微妙變化,相信大家會更多的體會到物體的色彩之美。

課後請觀察教學樓前的花壇。觀察早晨、中午、傍晚、陰天、晴天是的色彩變化。

(評析:教師讓學生合作學習,自主發現問題,交流解決。將知識應用於生活。)

(五)、教後反思

本節課的教學,同學們學習興趣濃厚,學習積極主動,課堂上他們動手操作,認真觀察,獨立思考,互相討論,合作交流,終於發現了知識,領悟了知識,品嚐到了成功的喜悅,學生自始至終在自主學習中發展。

主要體現在三個重視上:

1、重視學習內容的生活性

美術來源於生活,生活中到處有美術。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問題,這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調動學生積極性參與的有效方法。教師就創設了“生活環境”情景,激發了學生創造的願望,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背景下,根據已掌握的知識大膽探索,培養了學生分析能力和創新意識。

2、重視學習主體的創造性

“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自己去發現。”因爲這種發現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性質、和聯繫。學生獨立思考,相互討論,辯論澄清的過程,就是自己發現或創造的過程。本節課中,首先以現實生活問題引入,根據學生原有的知識結構,從實際出發,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對問題進行獨立探索、嘗試、討論、交流,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維過程,體會色彩的魅力。

3、重視學習過程的實踐性

創建“生活課堂”,就要讓學生在自然真實的主體活動中去“實踐”、在實踐中探索,在實踐中發現。本節課的第二環節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發現影響物體色彩的因素,從而明晰固有色的概念。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學會學習,同時,情感上得到滿足。

實踐使我們體會到,創建“生活課堂”應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調動學生的生活積累,幫助他們架設並構建新的平臺,讓學生髮現美術問題,並激勵學生在實踐中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提高學生整體素質,個性得以發展。

Tags:課件 小學